我国青年亚文化的流行样态表征研究
2023-12-18兰丽丽
摘 要:现时代我国青年亚文化的流行样态表征为:直播、吃播、短视频正当流行,“Emo”“躺平”“吐槽”风靡一时,表情包、弹幕、流行梗引领潮流。青年亚文化的表征特性体现为:言词、文本的拟用搭建新部落,符号、叙事的言说创设新场景,行动、身份的敷陈凸显生活方式。究其青年亚文化的内在本质概括为异质异构、异质同构、同质同构、同质异构四种形态。
关键词:青年亚文化;流行样态;表征特性;内在形态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2年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青年亚文化与价值观的交互逻辑及引导优化策略”(C2022403)阶段性研究成果。
一、青年亚文化内涵的发展与演变
在近百年的亚文化发展谱系中,芝加哥学派最早关注美国城市社会的亚文化现象,“城市生态学”理论认为,在一定空间范围内,人们的生活由其所在的空间环境决定,也就是人们为了适应城市的空间环境,自发地形成了特有的生活方式。罗伯特·E·帕克(Rober E·Park)提出,城市是社会交往的场所,是社会个体寻找自我的场所,城市能够折射出自然和人性,具有文化相似性的人们被“自然”地相互吸引而聚集。但是,由于人性的复杂不同,城市中有可能存在“趋异类型”(divergent types)[1]。在《亚文化的概念及其应用》一文中,戈登将帕克著名的“边缘人”表述为“边缘亚文化群”,而城市的亚文化群体被表述为“城市中的城市”,“它是一种心理状态,是各种礼俗和传统构成的整体,是这些礼俗中所包含,并随传统而流传的那些统一思想和感情所构成的整体。”[2]8
当一个城市规模大、密度高、异质性强的时候,城市中就会存在多种亚文化,亚文化强度越大,非规范行为的发生率就越高[2]8。随着美国社会问题的增多和社会矛盾的突出,异常行为与亚文化认同关联日益增强,亚文化被解释为青年人与父辈因代际差异而产生的一种越轨或失范行为。20世纪中后期,伯明翰学派借鉴了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和符号学等理论,超越了对亚文化中偏差行为的有限理解,认为亚文化的出现是边缘群体为了提出一个“集体解决办法”。迪克·赫伯迪格(Dick Hebdige)通过对无赖青年、光头仔、足球流氓、摩登派、朋克、嬉皮士等群体的研究发现,亚文化群体渴望凭借一系列符号表意实践体系象征性地解决社会结构问题,其实质上表达了一种象征意义的集体仪式抵抗[3]。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新城市生活运动、后现代主义和消费主义的影响,青年更加注重通过参加流动的、共享的、弹性的亚文化活动发展和追求个体品味,进而建构独特的文化身份。进而,亚文化成为当代青年共享个体生活经验、参加社会交往的新形式,借助亚文化,青年个体消费的、审美的、时尚的需求得以满足。因此也出现了新部落、生活方式和场景等术语,此外,伴随新媒介技术在城市空间的广泛应用和传播,互联网成为青年生产和创造亚文化、积攒和获取亚文化资本的重要工具,青年群体不断通过点赞、打卡、出圈等行为积累和变现亚文化资本、实现群体社会地位重构。
二、现时代我国青年亚文化的流行样态描摹
斯宾诺莎把有限的个别事物称为实体的样式,即“时空中的具体和个别事物,包括个别的思想观念和物体”[4],样态是在特定情况下事物的具体表现形式。青年亚文化样态是某种亚文化在一定境况中的现象、样式、种类等直观表现,是人们最先能够感知到的浮于亚文化表面的直观特征和客观形式,体现着亚文化的总体样貌和外部联系,下面对我国当下社会较为流行的青年亚文化样态做一描摹。
(一)直播、吃播与短视频亚文化
青年亚文化与新媒介技术的深度融合成为催生大量奇异百态亚文化的场域环境。以抖音、B站、小红书为代表的移动终端凭借其“互动分享、去中心化、精准投放、深度触达、小型私域”等策略与用户建立“高黏度”、吸引青年参与更多文化体验。种草直播、花式吃播、vlog等短视频亚文化正当流行,爱豆、网红、博主等成为当代青年人的崇拜“偶像”,青年人试图通过点赞、打赏、关注、订阅等方式逐渐积累亚文化资本并实现价值变现。
(二)脱口秀、奇葩说与饭圈文化
青年时常就社会变迁中有争议的问题表达观点、阐发主张、聚焦热点,“脱口秀”“奇葩说”是衍生此类亚文化的主要平台,伴随着青年人的陈述、推理、演说过程,体现青年在辩论、推理、表演等方面的个人技能。脱口秀演员、超级IP(Intellectual Property:知识产权)和流量明星各领风骚,在这一过程中有人“入坑”,有人“應援”,有人集结“饭圈”,有人形成“饭团”,有人“打call”,有人“反黑”[5],逐渐形成粉丝群体和饭圈文化。
(三)“Emo”“躺平”与吐槽文化
“Emo”的英文为emotional,即情感的、情绪激动的,后来发展为一种表达“颓废”“丧”“忧郁”等情绪基调的话语符号。“丧”文化代表着一种颓废、消极、低欲望、悲观的生活态度,常借助于表情包、毒鸡汤、流行语、丧剧等符号载体进行传播[6],如“emo了”“废柴”及在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中喜欢独处且淡泊名利的“佛系青年”,“躺平族”不再迫切渴求成功,与城市发展倡导的奋斗进取的精神状态相比,他们更愿意顺从当下,追求随遇而安、与世无争的生活。进而出现“只要巅峰够高,下坡路够你走一辈子”“开心点朋友们,人间不值得”等吐槽话语。这些样态的共同特性是青年借助一定符号表达个人在追求目标过程中被压抑的情绪与情感,是青年群体应对外部挫折与压力的表现,反映了一定时期青年群体特定的情绪和心理特征。
(四)表情包、弹幕与流行梗
符号是青年人在亚文化世界中进行互动的主要手段,文本、图像、语录、截图等元素被转换剪辑成为亚文化表情包,那些夸张的、动漫的、动态的符号成为青年人进行际社交的必备工具;如“富贵让我们相遇”“前方高能”“我太难了”“名场面”“爷青回”“又双叒叕”“秋天里的第一杯奶茶”“YYDS”“破防了”“绝绝子”等流行梗增强了青年间交流互动,进而衍生出“斗图达人”“戏精”“段子手”等新型社交角色。
(五)二次元、御宅与耽美作品
二次元是动画(Animation)、漫画(Comic)、游戏(Game)的总称。青年借助幻想、模仿和扮演等手段对虚构世界进行体验和改造,进而创造出“鬼畜、泡面番、电波、无口、现充、帅不过三秒”等二次元话语;基于不同青年个体兴趣,还发展出动漫宅、萌盒宅、音乐宅、摄影宅、技术宅等御宅部落,相继产生动漫控、技术控、萌盒控等行为。这些青年熟知ACG语言、对ACG话题敏感、好奇ACG周边产品……“耽美”即沉溺于唯美浪漫事物的亚文化,通常以文学作品形式呈现,主要表现了青年人对性的自由想象和幻想。
三、青年亚文化的表征特性阐释
(一)言词、文本的拟用搭建新部落
法国社会学家米歇尔·马菲索里(Michel Maffesoli)指出,新部落“没有我们过去熟谙的组织形式的僵化色彩,它偏向于指那种通过形式和外表的生活方式表现出来的某种氛围或精神状态”[7]。在这一概念下,爱好、审美和品味取代了阶级、种族、社会和性别等,成为划分不同青年亚文化群体的主要因素。亚文化通常外化为风格明显的言词和文本,并构成亚文化语言的基本语义单元,青年人通过组成部落、族群的形式生产、创造和传播亚文化。“你之所以喝鸡汤,是因为肉被别人吃了”,“喝鸡汤”与“吃肉”在语义上内含了对比的紧张关系,一方面折射出青年人在现代社会中的内在焦虑,另一方面,消费主义对青年人的日常生活产生浸润式影响,青年人试图把“丧”语言演变为一种亚文化符号与资本,而此时,门户网站、网络论坛、移动app等平台为进一步积攒和转换亚文化资本的重要工具。
(二)符号、叙事的言说创设新场景
索绪尔指出“能指”和“所指”是构成语言符号的两大因素,能指是符号的表示成分,组成符号的表达方面;所指是符号的被表示成分,组成符号的被表达方面。亚文化符号是其表象与外在的表现形式,是其存在的“能指”,亚文化的价值取向是其内在意义,是亚文化文化得以存在的“所指”。青年人通过讲故事、使用抒情化、情节化的叙事策略生产和传播亚文化,他们还借助新媒介技术创设多样的亚文化新场景。英国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提出“时空离距”概念,指人们可以跨越广阔时空领域建立社会关系和形成新的自我认同。“葛优躺”出自1993年的情景喜剧《我爱我家》,青年人跨越时空把剧中“二混子”季春生蹭吃蹭喝的故事改编为亚文化符号。“鲜活的时间”让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时空界限模糊,过去时空场域下的元素被转换为具有独特风格的亚文化场景,个体形成不同的文化身份与自我认同。
(三)行动、身份的敷陈凸显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ways of life)可理解为生活模式(forms of life)或生活风格(the style of life)。皮埃尔·布迪厄认为生活方式是与各个阶级的惯习和品味联系在一起。在后亚文化论域下,受消费主义和新媒介的影响,生活方式更多受到个体价值观、兴趣、偏好的影响,后亚文化表现出更多的流动性、混杂性与短暂性,青年人“偏向于在越来越不确定的背景下,在更为短暂、松散的群体之间反射性地结合和移动,过去固定和稳定的模式正被个人化的消费社会、更为多变和流动的身份所取代”[8]。青年人正通过更个性的行动、更流动的身份在不同的亚文化部落与场景之间游走,营造青年群体独有的文化情景与氛围,彰显青年人特有的生活品味与生活风格。
四、青年亚文化的内在形态剖析
综上所述,透过复杂的青年亚文化样态及表征特性,需把握亚文化背后“既定且有序”“相同且相异”的形态演化规律。
(一)异质异构的形态
价值本质不同、表征形式不同的亚文化形态。由于不同的亚文化倡导的主要价值导向不同,导致其外部表征形式存在显著差异。如以获取资本为主要价值取向的短视频表征、以情绪宣泄为主要价值取向的表情包表征、以兴趣发展为主要价值取向的角色展演表征,任何一种亚文化都具有相较其他亚文化而言的象征系统和风格体系,即各自拥有一套独特的标识、话语、符号、价值、规范等。从这一角度而言,任何一种亚文化都是拥有不同本质且独特表征形式的异质异构形态。
(二)异质同构的形态
价值本质不同、表征形式相同或相似的亚文化形态。有的亚文化虽倡导的主要价值取向不同,但却运用了相同或相似的表征策略。如“丧”文化和弹幕文化虽然倡导不同的价值取向,前者主要倡导虚无主义的价值取向,后者提倡人际互动和消遣娱乐的价值取向,但两者都运用了对文本或符号的挪用、复制、组合、转换、重组等表征手段。
(三)同质同构的形态
价值本质相同或相似、表征形式也相同或相似的亚文化形态。这种形态多见于同一亚文化的不同分支,如网络表情包和弹幕亚文化属于同质同构的亚文化形态,二者都体现了青年群体基于社会交往的互动本质,且都采用相似的叙事和表现形式,网络表情包借助于文字与图片及彼此交互杂糅的方式表征,弹幕亚文化则将社会互动放置于一个相对固定的人际交流场域进行,如某个影视剧、短视频或游戏场面的即时场景。
(四)同质异构的形态
价值本质相同或相似、表征形式不同的亚文化形态。如“丧”“佛系”“躺平”属于价值本质相似,但表征形式不同的亚文化形态。三者都坚持和提倡虚无主义的价值立场,却侧重运用不同形式予以表现,“丧”文化偏重运用符号表现个体在面临外部挫折时的情绪焦虑,“佛系”文化侧重青年个体在社会变迁过程中遭遇的身份迷茫;“躺平”文化则强调青年在面临阶层固化或个人发展通道受阻时的行为表现,通过不同形式表现了青年群体相同或相似的心理需求、价值诉求和集体期盼。
五、结语
面对青年亚文化的复杂样态,教育者需关注并跟踪一定时期亚文化在青年群体中的流行样态,掌握教育主动权。第一,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筑牢青年实践亚文化的思想基础。价值观是文化的内核,对青年亚文化的引导和优化,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要引领,从国家高度、社会立场、个体角度增强青年个体投入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的责任感,树牢青年实践亚文化的重要思想基础。第二,转换教育叙事方式,赋能培育文化强国的时代新人。青年亚文化反映了一定时期青年群体的心理需求、价值诉求和精神追求,要以亚文化为切口进一步把握青年群体在一定时期的心理特征与思想表现规律,善于挖掘青年亚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借鉴符号叙事、视觉叙事策略,为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事业发展贡献澎湃的青春能量。第三,建设新型主流媒体,打造传播主导文化的核心阵地。主流媒体承担着对青年的主导价值宣传、意识形态教化、舆论传播引领和增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职责。要积极运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借助短视频、动漫影视、线上活动等微叙事方式传播主导文化,扩大主导文化在亚文化群体中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增强青年群体对主导文化的情感体验与价值认同。
参考文献:
[1]格尔德,达生.芝加哥学派:亚文化研究的学科化[J].国外理论动态,2013(10):44-48.
[2]张俊.都市生活与城市空间关系的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51-58.
[3]胡疆锋,陆道夫.抵抗·风格·收编——英国伯明翰学派亚文化理论关键词解读[J].南京社会科学,2006(4):51-58.
[4]Edwin M.Curley:Spinozas metaphysics:An Essay in Interpretation[M].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13:62-66.
[5]栗蕊蕊.大学生网络文化消费的样态分析与引导策略[J].思想理论教育,2020(10):92-96.
[6]李文瑤.“丧文化”的抵抗与收编——青年亚文化视域下“利路修热”现象研究[J].美与时代(下), 2023(3):65-69.
[7]班尼特,哈恩-哈里斯.亚文化之后:对于当代青年文化的批判研究[M].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年文化译介小组,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16.
[8]Hopkinson P.Youth cultures and the rest of life:subcultures,post-subcultures and beyond[J].Journal of Youth Studies,2015(5):1-6.
作者简介:兰丽丽,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研究生,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