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工科背景下“船舶与海洋工程流体力学”课程改革与创新实践

2023-12-18倪宝玉赵彬彬廖康平李旭晖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46期
关键词:海洋工程研讨课程设计

倪宝玉,赵彬彬,廖康平,李旭晖

(哈尔滨工程大学 船舶工程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引言

新工科的内涵是以立德树人为引领,以应对变化、塑造未来为建设理念,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调与共享为主要途径,培养未来多元化、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1]。高等素质教育中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归结于课程,教学改革进行到深处关键在课程[2]。课程教学改革应以学生志趣变方法,创新工程教育方式与手段[3]。在此背景下,本文开展“船舶与海洋工程流体力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实践,致力于为培养可靠能用、善于创新的船海领域一流人才奠定流体力学基础,以期推进新工科建设,为我国高等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提供有效支撑。

“船舶与海洋工程流体力学”是支撑哈尔滨工程大学新工科专业、A+学科船舶与海洋工程的专业基础课,旨在讲授流体力学理论知识及其在船海领域中的工程应用,具有鲜明的专业特色[4-5]。该课程面向本科二年级学生(4学分,共128学时,含线上64学时),预期学生能理解和掌握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流体力学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掌握实验与仿真模拟和预测复杂流动的应用方法;针对船海装备复杂流动问题,能够运用流体力学原理辨识,建立恰当的数学物理模型进行研究,具备学习交流和创新素养;培育学生追求流体力学真理、服务船海大国重器、担当国家行业使命的思想政治素养。

一、聚焦教学实践真实“问题”

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本文聚焦课程教学中的三个真实“问题”:(1)“谈‘流体力学’色变”:以往学生普遍反映课程难度大,理论看不懂、公式不会推、原理记不住。这是因为该课程的数理知识面广、概念抽象、公式烦琐、理论性强。早期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填鸭式”“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方式会导致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不足,对于知识的吸收理解较为表面,“等、靠、要”的被动思想严重,自主思考和质疑创新等能力欠缺。(2)“纸上得来终觉浅”:开学第一课会对学生期待的问题进行问卷调查,近年来,关注“流体力学在工程实践中怎么应用?”的热度持续上升。这与“00后”学生更关注“所学知识如何应用?”的学情特点是一致的。(3)“卷考何以定乾坤”:如何考核一直是学生较关心的热点问题之一。考评方式虽在不断改革,例如增加期中考试和随堂测试等环节,但在课程评教中很多学生仍反映考评方式过分依赖“卷面考试”,不得不依靠题海战术,死记硬背一些定理公式,无法全面反映“当代大学生”自身能力与学习成效。

二、教学实践总体方案设计

针对上述教学真实“问题”,本文基于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6]以及前人对流体力学教学方法的探究、研讨等[7-11],充分利用MOOC平台、智慧教室、雨课堂、微信、B站等现代信息平台,打造了教/学“六化”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体系,其中“六化”是指信息化、智能化、模块化、谱系化、个性化、终身化。该体系注重学生知识收获的效果,侧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知识灵活运用能力的培养,为学生营造了积极自主、团队协作和互动探究式学习环境,着力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课前,授课教师依托船舶与海洋工程国家级虚拟教研室,博采国内外众家教材所长,统一规范授课内容中的公式、符号;统一学习智慧树、雨课堂等线上辅助授课平台的使用方法,充分发挥信息化技术对课堂教学的支撑作用。借助信息化手段,学生在慕课上提前预习主要知识点,教师统计学生的慕课预习情况,将研讨题目发布给学生,同时,依托慕课平台打造“学习智能化助手”,根据“教师问—学生答”“学生问—学生答”模块的情况记录,并实时更新热度,以便教师掌握学生的关注热点。课上,分为教师讲解和学生研讨两个环节。教师讲解环节约占课时1/2~2/3,教师根据慕课平台反映的学生学习情况,剖析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并进行知识点模块化讲解,带领学生对模块化的知识点进行穿线,整理知识逻辑体系,完成知识全局的谱系化构建;学生研讨环节约占课时的1/3~1/2,鼓励学生上台讲解知识点,通过个性化知识学习,发散思维,分享个人对研讨题目的见解,并进行互评激励。课后,学生在慕课平台上答题,教师线上批改。线上保留学生个人学习档案,形成学习终身化,巩固提高。此外,学生可在B站反复观看笔者的教学视频。

为保障上述体系内总体方案的顺利开展,本文依托国家级虚拟教研室,在课程教材、教学团队、课程资源、课程思政等方面组建了优质教学资源,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凝练了三大创新路径,分别是“兴趣—科研—探索”启发式教学模式、“生活流体实践”探究式课程设计和“可替换、增值型-321”多维度考评方式,并凝聚了“显隐双性”课程思政内核。

三、教学实践特色创新

(一)模式创新:“兴趣—科研—探索”启发式教学模式

结合“90后”“00后”学生的学情特点,从布鲁纳结构主义教学理论[12]出发,提出了“兴趣—科研—探索”启发式教学模式。具体以“五道菜”比拟,分为“前菜”“主菜”“甜点”“咖啡”和“水”。前四道菜分别隐含“求本溯源”“严谨求实”“知行合一”“探索创新”的思政内涵,“水”旨在结合学科前沿进展或流体力学时事,发布习题和研讨主题,让学生课下探究,自主挖掘相关思政内涵。以启发式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搭建理解知识的“梯子”,层层递进,从而有效打消学生“谈‘流体力学’色变”的顾虑,激发学习兴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引导创新思维,具体教学模式的内涵与实施参见倪宝玉等[7]的阐述。

(二)方法创新:“生活流体实践”探究式课程设计

针对学生对知识点的实际应用需求,增设了“船舶与海洋工程流体力学”课程设计——生活流体实践。旨在引导学生基于生活观察,团队协作,自主动手重构实际中的流体小问题,并探究对应的流体力学原理。

学生可1~3人组成小组,选择生活流体的实际问题,例如“喷雾器”“公道杯”等,明确小组内各成员分工内容,自主制作相应的实体小模型,或者构建数学物理模型并通过Mathematica、Python、STAR-CCM+等软件或自编程进行模拟仿真。通过在试点班开展本项课程设计,我们发现学生对此项活动充满好奇和干劲,有的小组利用伯努利方程制作了“喷雾器”,然后又利用喷雾器的水雾研究“湍流”和“附壁效应”,把流体力学多个知识点“学活了”。学生“喷雾器”演示实验和“湍流”现象见图1。

图1 学生实验

“生活流体实践”探究式课程设计使抽象的流体力学概念“看得见、摸得着”,能巧妙破解学生“纸上得来终觉浅”的困局,有效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学以致用。

(三)考评创新:“可替换、增值型-321”多维度考评方式

在综合考评环节,本文注重基于学习数据的过程性考核和多元化评价,开发了“可替换、增值型-321”多维度考评方式,见图2。所谓321即3项过程性成绩,包含线上慕课、线上作业和生活流体实践,各占10%、10%和20%;2次阶段测试评价或课堂竞优研讨,占20%;1次期末考试,占40%。所谓可替换,即在阶段测验和竞优研讨成绩各自及格的前提下,成绩可替换,以弥补常规卷面考查的单一性和片面性。所谓增值型,即第2次阶段考试成绩超过第一次的5%以上,则增加平时分的2.5%,以鼓励基础薄弱的学生努力奋进。在竞优中提出优质问题的学生,可获得额外奖励分,以鼓励学生的质疑精神和批判思维。“可替换、增值型-321”多维度考评方式加强了对学生的过程性能力考核,能显著避免“卷考定乾坤”的弊端,知识与能力并重,提升学生的收获感及满意度。

图2 多维度考评方式的划分

(四)课程思政内核:“显隐双性”课程思政内核

课程思政与课程教学相辅相成,在每章教学内容中,充分挖掘“显隐双性”思政元素。所谓“显隐双性”,具有两层内涵:第一层是在授课过程中,直接“显性”地讲述流体力学发展的人物和事迹,例如流体力学大师钱学森先生的事迹,引发学生共鸣,同时“隐性”地将流体力学蕴含的原理教授给学生,例如“公道杯”中蕴含的“满招损、谦受益”的人生哲理。第二层中“显性”元素是“五道菜”凝练的思政元素,而“隐性”元素是学生竞讲和研讨过程中自发挖掘的思政元素。例如,有学生在竞讲流体力学描述方法时,主动分享孟子“观水有术”哲学思想,也给了教师极大启发,促进了教学相长。

结语

围绕新工科培养新型工程人才的要求,聚焦教学实践中三大真实“问题”,本文对“船舶与海洋工程流体力学”课程教学探索形成了教/学“六化”课程体系,并创新性地改革了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考评方式和课程思政建设手段,凝练了“三创新一内核”教学特色,即“兴趣—科研—探索”启发式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自主学习积极性;“生活流体实践”探究式课程设计,开放思维,活学活用,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可替换、增值型-321”多维度考评方式,确保学生掌握船舶与海洋工程流体力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表达、分析和评价能力;“显隐双性”课程思政内核,双重内涵,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期推进新工科建设,为我国高等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提供有效支撑。

猜你喜欢

海洋工程研讨课程设计
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
龙凤元素系列课程设计
GSM与FDD、NB-loT融合组网研讨
柑桔无公害栽培技术研讨
研讨式教学中的研讨题设计
基于Articulate Storyline的微课程设计与开发
建筑工程预算控制研讨
《海洋工程》第二届理事会
海洋工程学会第四届理事会
北斗RDSS在海洋工程数据传输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