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师教学模式研究
——以山东省枣庄市为例

2023-12-18王友郡侯福峥彭文彬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46期
关键词:科目学科改革

王友郡,王 诣,侯福峥,彭文彬

(枣庄学院 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山东 枣庄 277160)

一、山东省高考改革现状分析

教学模式,对于教师而言是教学的一种思路,从宏观来看,教学模式是针对教学活动的一种思维框架。随着教育学科的不断发展,教学模式也在不断改进,例如,从单一教学模式向多样化教学模式发展、从“教”为主向重“学”为主教学模式发展等。尽管改进的形式呈现多样化,但其目的是一致的,即找到适合教师教学、促进学生发展的一种模式[1]。近年来,中学地理教学模式正在由传统模式向现代化模式转变,在此过程中影响其转变的因素有很多,近年来实施的高考改革是诸多因素中最为关键的一点。

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高考已经陪伴我们走过了四十余载的岁月,同时伴随高考的改革。2020年山东高考的改革相较之前,在考试科目、考试时间、考试评价等级等方面均有了重大改变。本次改革2020年开始实施,适用于2017级及以上的高中生,高考科目从原来的“3+X”更改为“3+3”,而改革的重点在于后一个“3”到“X”的转变,即由传统的文理科变为考生从物理、化学、生物、地理、政治、历史六个科目中自主选择三科进行考试。科目选择的变化,突出表现以学生为主,使更多的考生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选科。新高考在评定模式方面也有所改变,学生自主选择3门等级考试科目,将其卷面原始成绩参照正态分布的原则分为八个等级并确定相应的比例,将八个等级内的考生原始成绩依照等比例的转换法则,分别转换至八个分数区间,便可得到考生的等级成绩。

综上所述,此次山东省高考改革不失为史上最深刻、最透彻、最困难的一次高考的全面改革。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对地理感兴趣的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这门考试科目,这对高中地理科目的发展无疑是一次绝佳机遇,为以后地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二、新高考改革对中学地理教学的影响

在新高考改革的“3+3”选科背景下,除了语、数、英三门科目外,剩余三门课程的选择组合多达二十种。在诸多组合当中,各科目之间并不是单独存在的,相互之间定将相互影响。乔婷[2]分析了高考七门课程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影响,在新高考实施改革后,高中地理与其他学科相互融合的可能性进一步提升。柳霞等[3]从不同的角度解读了新高考对地理的影响,一方面,新形式的高考使得地理由必考科目变为选考科目,相比从前选考文综地理学科的时间更加紧迫,备考时间由三年缩短为高二会考前的两年,因此要合理分配地理教学时间。另一方面,作为新高考的高中地理教师应尝试将现代教育技术融入地理教学,改善课堂效果的同时,也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综合素养。张甜[4]认为在高考改革的全新背景下,以往的教学管理模式和教学目标等也应顺应新高考改革的趋势而进行改变。王志芳等[5]认为新高考改革背景下,“走班制”教学等一系列的教学制度应运而生,这类教学制度较之前最大的不同,就是给予学生对地理课堂和地理教师选择的权利,教师的教学能力在这一过程中,也将会得到考验。此外,“走班制”课堂是由不同层次、不同班级的学生共同组成的,在认知水平、学习能力方面有着较大的差异,这对地理课堂中的教学进度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

新高考不分文理,地理学科天然优势终于得到发挥。地理在高中阶段成为大学科。山东省选考地理比例约为2∶3,是选考六科中的第一大学科,地理考生数量比文理分科时增加近1倍,地理师资严重短缺,教师课业负担普遍较重。地理学科生源质量有所改善,选考地理的考生中有了一些特尖生。例如,2020年山东省省状元选考的科目为物理、化学和地理。由于学困生多选考地理,生源结构呈现“金字塔”式[6]。

鉴于新高考改革开始的时间较短,截至目前,新高考改革在全国各省市还未全面展开,新高考改革对教学模式的研究还相对缺乏,处于初级阶段,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新教学模式,本研究基于对枣庄市906名高中生的调查问卷数据,为新的高中地理教学模式开启全新思路。

三、新高考改革对高中地理教学模式的影响

(一)调查情况概述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 000份,调查对象选取了枣庄市第十六中学和枣庄市第九中学,两所学校调查的学生分别为517人和399人,回收有效问卷906份。调查的学生为高二和高三年级,所有的学生均选择地理作为高考考试科目。问卷总共21道题,其中单选题18道,多选题3道,主要涉及学生对新高考政策的知悉情况、学生对高中地理相关内容的知悉程度、学生对高中地理的学习方法、学生选择地理科目决定权和学习的主动性情况、学生选择地理科目的原因以及学生对地理教师和课堂的建议。

(二)调查情况分析

1.新高考背景下学生地理学习情况。为了解考生对高考地理科目的了解情况,本问卷特地从“学生对地理学科课程结构”“学生对地理学科的高校招生要求”“学生对于高考地理历年真题”这三个方面进行了调查。所调查的学生中,有48%的学生对高中地理的课程结构较为了解,另有48%的学生对其呈现一般了解的状态,仅有4%的学生对高中地理课程不了解。对于如何学好高中地理这一问题,有40%的学生认为关键在于梳理知识结构、强化做题思路,32%的学生认为关键在于增进地理兴趣,16%的学生则认为关键在于勤思考、多做题,另有12%的学生认为积累基础知识是学好高中地理的关键所在。此外,关于学习方法,有65%的学生采用先理解后记忆的学习方式,17%的学生采用结合地理实践活动的学习方法,12%的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进行学习,仅有6%的学生采用纯背诵的学习方法。在个人地理学习主动性的判别上,有58%的学生认为自己能够按时完成地理学习任务,23%的学生可以主动完成日常地理学习任务,11%的学生可以主动发现地理问题并尝试解决,而有8%的学生则无法正常完成地理学习任务。

根据对学生学习地理科目的主动性调查情况可以得出,目前超半数的高中生可以自觉完成学习任务,对于这部分学生而言,学习过程需要教师的参与和监督,提高学习效果,教师的参与可以保证他们在现有基础上进步;学习习惯较好的学生可以自己规划、安排学习任务并完成,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做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教师的参与可以为他们的学习提供指导作用;部分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无法自己完成基本的学习任务,他们的学习过程必须要有教师的监督。

2.新高考背景下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建议。在调查的906份有效问卷中,47.68%的学生希望在地理课堂中增加信息技术的使用,有24.94%的学生希望增加地理实践活动,18.65%的学生希望增加课堂的互动,另有8.72%的学生希望在课堂中增加试题练习。关于对地理教师的建议,44.04%的学生建议教师增强地理学科的趣味性,19.98%的学生建议教师增强课外知识的普及,16.00%的学生建议增加地理实践活动,12.03%的学生建议增加平时课堂练习,7.95%的学生建议增加地理学具和教具的使用(见表1)。

表1 学生对地理课堂和教师的建议(降序)

通过调查问卷可知,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地理学习方法方面,多数学生认为地理学科的学习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一味地背诵在地理学习中是行不通的,此外,也有超过三成的学生认为增强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是学好地理课程的一个关键因素;近五成的学生有较强的地理学习主动性,他们基本可以达到自我规划学习,有少部分学生在日常学习与高考选择方面的主动性不高,对于这部分学生教师应当着重进行教育;近半数的学生建议将更多的地理信息技术引入高中地理课堂,他们也建议地理教师可以更加有趣味地进行授课。

四、新高考改革背景下教师教学模式的建议

(一)培养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

从调查中发现,有52%的学生选择地理是出于对地理学科有较高的兴趣,且有44.04%的学生对地理教师的建议是增强地理学科的趣味性,因此,目前在地理课堂中适当地增强其趣味性尤其重要。在高中地理教学结构范围内,教师应采取合适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由于高中地理教学条件的限制,在地理课堂上可以进行的地理实践活动是有限的。对此,教师可以根据本校学生的地理实践需求和学校所在地区的地理环境,在与其他教师共同商讨后适当开设地理相关的校本课程。地理校本课程的设置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地理实践活动的兴趣,还可以将生活中的地理现象与学生教材中的知识点相关联,从实际生活出发,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程度。然而,并非任何形式的校本课程都可以对地理课程起到促进作用,对此,教师要在地理校本课程的设置及形式上做好规划与研究。教师要依据本校教学的实际情况,先研讨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再对课程的形式进行开发,并且根据具体情况不断调整和完善课程内容,开发出高质量的校本课程[7]。

在调查的906份有效问卷中,有432名学生建议在地理课堂中增加地理信息技术的使用,教师恰当地利用地理课堂中的教学信息资源不仅可以丰富地理学习内容,还可以增加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丰富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渠道。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教师应充分利用网络和媒体,以及采用调查、访谈等方法从信息平台中找寻辅助地理教学的信息资源,如电子地图、地理动画、地理相关影片等,帮助学生学会从不同的渠道获取自身需要的地理信息资源并应用。

(二)增强课堂授课效果,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

通过调查发现,目前有40%的学生地理学习的主动性较弱,学习还停留在“要我学”,而不是“我要学”的阶段。针对这一学生群体,教师应当通过班级管理,增强地理课堂的授课效果,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针对目前学生的整体情况,结合新高考改革背景下地理学科教学所需,“走班制”应当成为重要的授课制度。开展“走班制”授课模式后,班级内的学生构成、班级组成相较之前均有所变化,“走班制”的实施增加了学生任课教师的更换频率,目前一名高三学生一天的学习课程约有75%是在“走班”课堂进行的,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班主任对于班级的管制,导致部分学生对课堂有所松懈。因此,教师要对于“走班”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落实,如果发现某个班级的情况出现了偏差,则应对该班级进行及时调整和管制。教师除了利用好“走班制”授课制度外,在课堂上也要学会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地理学习思维。目前,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地理教学中是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为重点,以此优化地理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课前,教师在做好常规的备课外,还应该主动探究课程内容中蕴含的地理思维,以此为课堂突破点,运用恰当的地理教学方法,将这些地理思维以学生能理解的方式传递给他们;课上,教师应当从以“教师的教”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转向以“学生的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在适当的情况下,教师要学会总结课上的地理学系思维,以便学生在今后的地理学习中使用;课后,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的表现与反应,并给予学生及时、综合、适当的鼓励性评价和指导性评价。

(三)教会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学习地理

在调查的906份有效问卷中,有407名学生表示在生活中很少使用地理知识,181名学生在生活中基本不用地理知识,仅有289名学生在生活中常常用到地理知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多数学生无法做到“在生活中学习地理”,这与重点考查学生地理运用能力的新高考特点是不符的。作为一名地理教师,要学会在此背景下改变授课思路,随着新高考改革的不断进行,现如今地理课程中的知识也已经不同往日,其表现出创新性、生活性、综合性等特征。在课程中增添与生活相联系的地理知识,让学生在理解地理与生活的关系的基础上发现并解决地理问题。

猜你喜欢

科目学科改革
【学科新书导览】
2024年拟在河北招生的普通高校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发布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改革之路
“超学科”来啦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让讨厌的科目“牛”起来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