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域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2023-12-18张华
张华
【摘要】本文提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一项需要统筹各级各类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等各方力量推进的系统工程,在对柳州市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实践经验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分析市域大中小学生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模式的优势及需要完善之处,提出兼顾市域层面一体化建设的统一性和学校具体实施的多样性、进一步理顺教育行政部门与大中小学在市域一体化建设中的关系以及完善市域一体化建设常态化工作机制等建议。
【关键词】市域 大中小学 思政课 一体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3)27-0013-05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以下简称一体化建设)是新时代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点和难点,也是一项需要统筹各级各类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等各方力量推进的系统工程。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指出,鼓励各地高校积极开展与中小学思政课共建,共同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对统筹各方力量推进一体化建设,各地区、学校等都开展了积极的探索。
根据一体化建设主要推动力量或主体的不同,各地在推进一体化建设过程中主要构建了两种模式:一种是由高校牵头和主导,一种是由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共同牵头和主导。柳州市教育局和市属高校密切合作,共同推进市域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在一体化工作平台的搭建、一体化教学和教研活动的开展、一体化师资培育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实践探索,初步形成了市域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模式。
一、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柳州实践
柳州市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辖地级市,拥有各级各类学校1 300余所,其中有高校6所:区属高校2所、市属高校4所(3所高职院校和1所本科院校)。市教育局通过与市属高校密切合作、协同联动,初步形成了“以平台为依托聚一体化建设合力、以一体化教学和教研为核心促一体化建设实质性展开、以队伍建设为着力点建一体化师资”的市域一体化建设模式。
(一)以“综合+专项”平台为依托推进一体化建设形成合力
在柳州市教育局和市属高校的联合策划下,柳州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研究基地这一市域层面的教学科研综合性平台,以及柳州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研实踐共同体这一学校联合体层面的教学专项平台均得以建成。两个平台的定位和功能不同,聚合起全市学校思政课建设优势力量。
首先,建设柳州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研究基地,统筹市域一体化建设整体性研究与实践。在柳州市教育局的主导下,根据市属高校的实际情况与办学特色,依托具有师范教育办学背景的柳州城市职业学院建成了柳州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研究基地(以下简称研究基地)。研究基地集理论研究、教学研究、实践研学、资源建设和师资培训等功能于一体,是作为推进市域一体化建设研究与实践的综合性平台。柳州市依托研究基地定期组织开展全市一体化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会议、一体化建设集体备课会和思政课骨干教师培训,并策划开展了大中小学同上一堂思政课、中小学红色文化研学等活动,充分发挥了研究基地聚合学校力量、提供合作平台、促进教研交流等作用,合理统筹一体化建设整体性研究与实践。
其次,组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研实践共同体,聚焦学校间的一体化教学和教研。在柳州市教育局的统筹与协调下,以柳州市内5所高校为牵头单位,分别组建了包括柳州市各县区小学、初中和高中在内的5个柳州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研实践共同体(以下简称教研实践共同体)。每个教研实践共同体由1所高校牵头,联合8所中小学共同组成,主要开展共同体各成员学校间的思政课教学展示、交叉听课、集体备课和专题研讨等一体化教学与教研活动,旨在增进各成员学校对不同学段思政课教学情况的了解,以及交流各成员学校对一体化建设的思考与实践经验。因此,相较于研究基地着眼于全市各级各类学校思政课教学、科研和师培等全方位、综合性功能定位,教研实践共同体主要聚焦共同体内几所学校间的一体化教学与教研。教研实践共同体内大中小学校数量合适,且在各自所在学段或县区具有一定代表性,可以作为推进一体化建设,尤其是推进教学一体化具体实施的专项平台。
(二)以一体化教学和教研为核心推进一体化建设实质性开展
一体化建设的核心和最终落脚点是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一体化,而要做好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一体化,关键是要做好一体化教学研究。围绕同一个思政教育主题,探索如何在不同学段开展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思政课教学,柳州市教育局联合研究基地共同组织开展了全市大中小学同上一堂思政课的一体化教学活动和教研活动,各教研实践共同体也围绕教学主题进行了教学设计、教学研讨和教学展示等。
首先,大中小学同上一堂思政课教学活动有效推进了一体化建设。结合时政热点和地方历史文化,柳州市教育局与研究基地、相关大中小学共同策划和实施了“同上一堂党史思政课”和“传承柳宗元文化 争做时代新人”等主题的一体化教学活动。参与一体化教学活动的大中小学通过情景表演、故事讲述、理论讲授和实践体验等多种形式,向全市大中小学生展现了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和柳州市的优秀历史文化,探索了如何结合时政热点和地方历史文化开展同一主题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以及如何结合不同学段学生特点进行思政课教学设计的路径。全市大中小学同上一堂思政课成为探索一体化教学方法、推进一体化建设的直接、有效方式之一。
其次,大中小学共研思政课改革热点为一体化教学提供思想理论指引。一体化教学研究是做好一体化教学的前提,它可以是大中小学集体备课,也可以是大中小学就当前思政课改革热点进行教学研讨等。在一体化教研中,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和教研员等通过集体备课、教学展示和听课评课等活动共研一堂思政课,柳州市教育局则为各项教研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政策支持、条件保障以及展示和应用推广服务等。例如,各教研实践共同体分别组织成员学校围绕“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和成就”等主题开展一体化教研活动,探讨同一主题下不同学段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柳州市教育局则通过组织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主题微课比赛、中小学德育“精彩一课”和“行走的思政课”研学实践案例评比等活动,为一体化教学和教研提供交流展示平台。同时,各教研实践共同体还围绕“大思政课”建设、思政课新课标、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等热点、难点问题展开专题研讨,提高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对全学段或相邻学段思政课内容的了解程度,从而使其更好地开展一体化教学和教研实践。
(三)以“专家+名师+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为着力点推进一体化师资建设
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柳州市教育局协同研究基地从整体推进市域大中小学思政课高质量发展和一体化建设,构建了一套充分发挥思政教育专家的指导作用、各级学校思政课教学名师带动培育更多大中小学思政课骨干教师的一体化师资队伍建设机制。
首先,成立柳州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组建一体化建设核心队伍。成立包括市教育行政部门相关负责人、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教研员和大中小学思政课负责人或优秀教师等在内的柳州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专家指导委员会为市域一体化建设的顶层设计、咨询服务、检查评价以及活动组织协调,提供了引领、指导、协调和评价帮助,是一体化建设的核心力量。
其次,建设思政课名师工作室,发挥优秀思政课教师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在全市范围内成立了15个涵盖不同学段的思政课名师工作室。工作室由1名大中小学优秀思政课教师担任主持人,同时还有9名青年思政课教师和2名指导教师成员。在3年建设期内,通过开展工作室教科研交流、精品课展示、“手拉手”帮扶等一系列活动,促进了工作室全体成员,特别是青年教师成长。
最后,培养思政课骨干教师,储备一体化建设人才。柳州市教育局依托研究基地定期组织开展全市大中小学思政课骨干教师集中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理论学习、教学能力提升和实践研修等。近两年来,柳州市有近200名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参加了集中培训,大部分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以及思政课教学能力均有提升。这些思政课骨干教师逐步成为各学段的优秀思政课教师和一体化建设的后备力量。
二、市域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思考
通过近几年柳州市推进一体化建设的各项实践,一体化建设的理念在较短时间内被全市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所熟悉和接受,一体化建设的合力逐步形成,一体化教学实践有了成功探索,一体化师资培育机制也初步成型。相较于由高校牵头和主导的一体化建设模式,由市教育行政部门和市属高校共同推进一体化建设的柳州模式,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但同时也存在有待进一步完善之处。
(一)推进一体化建设柳州模式的优势
在市域一体化建設的实践中,由于有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强有力的领导、组织和协调以及市属高校的积极配合与出谋划策,使得参与一体化建设的学校更多、一体化建设各项工作推动与实施更加高质高效、一体化建设所需的良好外部环境和学校内生动力也更易形成。总体而言,市域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柳州模式的优势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有利于拓展参与一体化建设的学校覆盖面。教育局作为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其性质和职责决定了其要在该地各级各类学校的整体架构中思考如何进行一体化建设,如何通过规模实施获得更大的改革效应。但是,仅仅依靠教育局的行政力量难以推动一体化建设在教学一体化等核心内容上取得实质进展。因此,与教学资源丰富的高校合作进行一体化建设是推进工作的有效方式。教育局从整体角度对一体化建设进行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和评价激励等,高校则从教学研究、理论研究和师资培训等角度予以响应和配合,双方在协同联动中推动一体化建设各项工作在全市学校中快速进展和大范围覆盖。以柳州市为例,参加5个一体化教研实践共同体的学校共有40余所,有30名思政课优秀教师入选柳州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每年有数百名思政课教师参加全市大中小学思政课微课比赛和骨干教师培训,每学期有3—4所不同学段学校参与“大中小学同上一堂思政课”等活动。正是在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的合力推动下,参与一体化建设的学校覆盖面才会不断拓展,一体化建设的理念才能被更多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熟知和接受。
二是有利于提升一体化建设各项任务实施的质量和效率。由于管理体制和学校层级不同,高校、中学、小学等不同学段学校对一体化建设的认识和理解以及其面临的困难等各有不同,因而在一体化建设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各级各类学校表现出不一样的态度。高校在一体化建设中往往表现出比中小学更为积极主动的态度,而部分中小学则仍然固守考试升学机制的导向,认为一体化建设对升学的实际意义不大,因而表现出的态度不够积极,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一体化建设的效果。面对这一现状,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通过制定政策、组织活动、考核评价和表彰激励等方式,引导和驱动中小学正确认识和积极参与一体化建设,从而提升一体化建设各项任务的实施质量和效率。同时,高校作为一体化建设的主要推动和重要研究力量,会提出一些新理念和新做法,这些新理念、新做法在得到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认可和支持后,能够持续推动一体化建设向纵深展开。
三是有利于形成一体化建设所需的良好外部环境和激发一体化建设的内生动力。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是两类不同性质的单位,在共同推进一体化建设中的职责和优势也不同。教育行政部门在政策引导和激励、各种资源力量聚合以及宣传推广等方面具有相应职责和优势,通过制定教学、科研和师资培育等各种政策,激励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投入一体化建设各项研究与实践,同时发挥其作为政府机关协调各种资源的优势,将市域范围内的各类展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企业和媒体等各种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或载体充分调动和利用起来,为一体化建设特别是“大思政课”建设提供丰富资源和便利条件。充分发挥教育行政部门的优势可以为一体化建设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支持条件。而高校在带动和引领中小学开展思政课教学科研以及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具有相应的优势,因而要充分发挥高校的推动作用,激发其在一体化建设中的主体意识,从而促进各学段学校形成参与一体化建设的内生动力。可见,只有当学校与教育行政部门双方都能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并且保持协同联动,一体化建设才能取得实质进展和成效。
(二)推进一体化建设柳州模式的完善对策
虽然柳州市通过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共同推进一体化建设的模式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但由于一体化建设牵涉面广、需要协调统筹的因素多,要充分发挥这一模式的积极作用,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完善。
一是将市域一体化建设的统一性和学校具体实施的多样性相结合。一方面,柳州市教育局和研究基地等作为市域层面的建设力量,其主要任务是开展一体化建设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工作,如全市大中小学“同上一堂党史思政课”或“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思政课”等重大主题一体化教学或教研活动的策划与实施、全市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以及一体化建设经验交流总结等。这些一体化建设活动或工作主要是着眼全市开展,在实施过程中具有统一性的特点。另一方面,教研实践共同体是由若干所学校组成,不同学校表现出不同特点。此外,相邻学段的部分学校之间也可以组织开展一体化教学实践与研究。教研实践共同体和部分学校之间开展的一体化教学和教研活动极大地拓展了市域一体化建设实践范围,使得一体化建设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市域层面统一的一体化建设具有示范、引领和保障等作用,学校共同体层面丰富多样的一体化建设则是拓展和创新。因此,在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共同推进一体化建设过程中,要将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在从整体层面推进一体化建设各项工作的同时,鼓励学校间自主探索一体化建设各种途径和载体,并及时总结学校间自主探索的做法和经验,宣传和推广其中的先进经验。
二是进一步理顺教育行政部门和大中小学在市域一体化建设中的关系。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大中小学在一体化建设中具有各自的优势和承担不同的职责。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主要负责整体推动区域一体化建设工作,通过顶层设计、制定政策、评价激励等方式对一体化建设进行统筹管理,在推进一体化建设中占有主导地位。高校主要针对一体化建设进行理论研究,并带动中小学共同开展一体化建设实践探索,要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共同谋划一体化教研、教学和师资培育等各项工作。中小学数量较多,是一体化建设的主要参与者,能为一体化建设提供丰富的实践经验。各学校需要进一步明确自身在一体化建设中的不同定位、任务和目标,找准施力点,同时积极配合相关主体或相邻学段学校开展一体化建设实践与研究工作。例如,教育局要借助高校的研究力量和中小學的建设实践进行切合实际的政策引导和实现政策的有效落地,大中小学也必须借助教育局的行政管理权力和统筹协调优势有效开展一体化建设各项工作。只有在教育行政部门、高校以及各级学校间建立起充分信任、紧密协同的合作关系,一体化建设这一系统工程才能在良好的建设氛围中得到有效推进。
三是完善市域一体化建设常态化工作机制。通过近年的实践探索,柳州市教育局和积极参与一体化建设的大中小学在推进一体化教研、教学和师资培育等方面共同建立了一些平台和制度,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各方在推进一体化建设中的分工与协作也基本合理与顺畅。但是,要更好发挥教育局、一体化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研究基地、教研实践共同体和各级学校等众多平台和主体的合力作用,调动各平台和主体持续开展一体化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需要构建一套包括一体化教研机制、师资培育机制、资源共享机制和评价激励机制等在内的市域一体化建设常态化工作机制,让大中小学可以通过制度化和规范化的一体化教研活动深入了解各学段思政课教学情况,各学段思政课教师可以通过各种专业化的培育活动获得发展,使优质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被充分运用到各学段思政课教学中。因此,构建协调高效的思政课一体化教育教学机制、制度保障机制、领导管理机制及资源共享机制,是推进一体化建设的有力保障。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进一步总结提炼一体化建设的有效经验,还需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