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PEST 分析的江苏地区智慧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策略

2023-12-18甘雨欣胡欣冉

市场周刊 2023年11期
关键词:居家江苏省养老

甘雨欣,胡欣冉,唐 宇

(泰州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江苏 泰州 225300)

0 引言

老龄化问题衍生至今,社会上大量养老服务机构被孕育而出。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养老服务也在持续更新,新型智慧居家养老服务因此产生。江苏省政府与时俱进制定了居家养老相关政策,立足于社会养老需求,鼓励企业大力发展老年产业,引领社会敬老的社会道德风尚,让我国养老服务更加专业化、规范化,从而提高我国养老服务水平。

1 江苏省智慧居家养老现状

在科技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智慧养老服务模式已成为时代的产物。江苏省智慧居家养老服务主要以互联网为主,以科技赋能养老服务为前提,结合老人的需求实现服务供给。目前江苏省智慧居家养老现状总结为以下两点。

1.1 老年人接受智慧居家养老意愿较低

随着国家对养老服务产业转型的号召以及江苏省智慧养老相关政策的出台,智慧养老服务模式已逐步开始被推广开来。但是,对老年人而言,智慧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接受起来仍较为困难,从愿意尝试、消费购买到体验使用的过程中普遍呈现出接受意愿较低的现状。与传统的养老服务模式相比,智慧养老更注重于科技带来的智能性、便捷性,而忽略了老年人在精神情感以及人文关照方面的需求。从该产业发展现状而言,提高老年人接受意愿是未来该产业能否被普遍认可和持续推广发展的前提之一。

1.2 区域差距显著

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促使我国传统养老服务向智慧养老服务转型,其中江苏省内的南京、无锡、苏州均位列试点名单中,为其他地级市起到引导作用。

时至今日,江苏省智慧养老仍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十三个地级市根据自身特点有针对性地推动智慧养老产业的发展,但由于苏南苏北资源储备和经济发展的不同,江苏省人口老龄化程度苏南苏北亦呈现“两极分布”态势。显而易见的是,智慧居家养老服务率先从苏南展开,根据人们接受程度因地制宜调整政策,并逐步推广到苏北,有效缓解社会养老机构不足问题,有益于社会经济健康发展。

2 居家养老PEST 分析

2.1 政策分析(P)

2023 年的中国已进入了中度人口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是亟待解决的民生问题之一。在2022 年的《江苏省养老服务条例》中明确指出,要从多个方面更进一步加强江苏省智慧养老背景下的居家养老建设,主要包括:①健全居家养老扶持、保障政策。完善江苏省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并通过加大政府购买养老服务、提供更多机会给养老服务人员进行护理技能培训等方式来提升家庭个体照顾老人衣食住行的能力。②统筹建设居家养老服务设施。根据老年人的身体机能程度及锻炼需求,做到合理、均衡布点居家设施。同时建立居家应急服务机制,及时救助发生意外的居家老人,推动智慧居家养老进程。③健全老年人关爱档案制度。对高龄老人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密切关注患有身体疾病或智力缺陷的老人,谨防老人走失事件的发生。④引领树立社会尊重、关爱老年人的风尚。通过媒体、纪录片、文章等多种方式广泛开展养老服务的事迹宣传,在社会上塑造尊老、敬老、爱老新风尚。从个人到家庭到社会,点线面多维度让大众养成赡养老人意识,规范养老行为[1]。

2.2 经济分析(E)

经济发展水平、预算支出程度、基础设施建设等都是智慧居家养老服务的主要经济环境制约因素。

在中国经济稳步发展的大背景下,江苏省进入了持续发展的轨道。地处长三角地区的江苏,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程度最强的省份之一,不断增长的经济趋势为养老事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资金充足的市场带动人们生活质量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家庭赡养老人的意识正不断增强,不少老年人选择自主居家养老服务。

《江苏省“十四五”养老服务发展规划》提出在重点支出预算中社会保障支出为1.7 亿元,其主要用于支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四五”末,全省将实现街道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全覆盖[2]。以上预算支出说明江苏从财政方面为本省养老服务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有信心、有决心将居家养老服务的质量进一步提升。

2.3 社会分析(S)

《2022 年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表明,江苏常住人口中65 岁及以上人口1 522万人。随着不断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2022 年年末江苏省有6 014.6 万人参与城乡基本养老保险[3]。在中国传统“孝”文化背景下,江苏省大部分城市主要推行“9064”的养老服务,即90%的老人采取居家养老,6%的老人采取社区养老,4%的老人采取机构养老。随着高龄化群体不断扩大,居家养老服务主观上能满足老人含饴弄孙的愿景,客观上有助于推动智慧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

2.4 技术分析(T)

《2022 年江苏互联网行业经济运行情况》表明江苏省互联网技术研发投入持续增长。2022 年,全省规模以上互联网企业共投入研发经费13.7 亿元,同比增长11.7%[4]。可以想见的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是居家养老服务的核心保障。AI、网格计算等新兴技术和互联网智能设备极大程度加速推进养老事业的发展进程。居家养老服务借助先进技术在老年人信息数据库的基础上,健全智能呼叫救助服务平台,为居家老人提供24 小时的信息查询、紧急支援、家政上门等服务。同时将互联网技术与居家养老服务相结合,借助便捷的数据平台,建立反馈和评价系统,精准调整服务内容;建立居家养老数据库,对接养老服务供给。从本质上讲,利用AI 等技术可实现智能化和人性化相结合的养老服务。

3 发展“智慧居家养老”服务的对策分析

2023 年两会召开期间,“智慧养老”再次成为社会热门话题,各地代表聆听群众需求,集思广益,为两会带来居家养老新提案,共同发展养老事业新蓝图。

3.1 发挥政府积极引导作用

3.1.1 切实保障老年人健康安全

作为促进养老事业发展的先锋力量,政府要从衣食住行各方面保障老年人的健康安全,促进医疗事业的发展与完善,加强医疗行业监督工作。为适应新型居家养老服务,各区政府要加强关于康复医学、老年人健康管理以及长期护理等方面的培训建设,在养老机构、居家场所以及公共场合配置紧急抢救设备,例如制氧机、心电监护仪、血糖仪等。开通紧急转运绿色通道与免费康复治疗渠道,为居家养老的老年人建立多重医养防线,切实保障老年人的健康安全。

面对省内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受限、医疗设施落后等问题,要有效进行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等医疗场所与养老资源的有机整合,为农村老人提供贴心、高效的医疗康复服务。

3.1.2 调节市场资源配置

银发浪潮加剧背景下,市场需要在政府居家养老政策的引导下积极调节资源配置,完善养老服务设施,带动居家、机构养老服务共同发展。发挥市场主体作用,鼓励企业根据养老需求研发种类多样化、智能化、个性化居家养老产品和服务,注重带动老年文化旅游、老年生活用品保障、老年再就业、老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等养老衍生产业的发展,引导家政、上门护理、疗养等方面工作人员为居家老年人提供多层次、高质量服务。

市场还可以根据企业对养老产业链的贡献程度实施水电气热等优惠政策,降低企业建设养老产业成本;围绕智慧居家养老提供免费的环境打理、安全管理、娱乐生活项目,带动居家养老服务事业发展。

3.2 加强社会力量支持作用

3.2.1 鼓励多元化组织单位参与

智慧居家养老服务需要企业和社会组织等多元化组织单位的参与。一方面,社会组织的灵活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政府政策实施的不足,提高智慧居家养老服务效率。如社会组织开放一定专属场所,为居家养老项目提供一些健身、娱乐、文化等项目;另一方面,社会多元化组织响应国家号召,积极开发养老产品,并通过政府扶持、建设补贴等方式,降低运营成本,增加企业和社会组织的盈利,最终实现多方共赢。

3.2.2 建立养老人才储备机制

人才是兴国之本,是驱动创新、引领行业发展的第一动力,发展智慧居家养老服务事业同样离不开人才队伍建设。江苏省各区政府需要积极建设养老人才储备机制。通过鼓励各大高校开展居家养服务知识课堂,培养新型养老护理人才,将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和老年人护理难的问题有效结合起来,二者相辅相成能够缓解居家老年人护理难的问题。21世纪的中国人才济济,需要机构管理者从人才角度出发,培养高素质、多技能的养老护理从业人才;设置奖励评定机制,鼓励青年人才扎根于养老事业,才能够反向留住人才、吸引人才,从而推动江苏省智慧居家养老行业的发展。

3.2.3 树立家庭养老新标杆

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家庭成员懂得感恩父母、主动承担起赡养老人的责任是促进社会繁荣发展的动力之一。在现代化居家养老的服务下,老年人乐于选择在家尽享养老之福,家庭成员应当做到关心、尊重、敬爱老人,履行对老人在经济、物质和文化方面供养的义务,缓解老年人的孤独心理状态。地方公益组织可通过开展“孝”文化活动大力弘扬养老美德,树立家庭养老新标杆,为赡养老人方面有特殊需求的家庭提供经济便利,并随时走访探望居家养老的老人,大力支持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

3.3 健全智慧养老平台

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工智能早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养老产业。居家养老机构可以利用科技带来的便利健全老年人关爱电子档案制度,将通信技术有效接入江苏省现有的智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社区医养服务中心等,创造一个包含江苏十三个地级市的老年人电子健康档案、医疗信息和居家养老服务需求信息的数据库。通过利用网格计算分析老年群体的健康数据,进而提供基础健康管理建议,最终打造保健医疗、生活料理、家政服务、精神需求、文化娱乐一体化的智慧居家养老服务。同时,智慧养老平台通过技术运用在

4 结语

家中老人安稳养老是家庭幸福美满的象征。智慧居家养老服务是对社会老龄化和互联网技术等产业的有机融合,这需要政府、社会和现代化技术通过规范养老政策、健全养老设施、提供社会支持力量、培养养老人才等措施来满足老年人在居家养老服务下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才能真正做到与时俱进,革故鼎新,为增加社会幸福指数而努力。

猜你喜欢

居家江苏省养老
《居家》
江苏省交通图
为您的居家健康生活 撑起一把保护绿伞
居家好物,为你打造更浪漫的家
staycation居家假期
江苏省政区图
养生不是养老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养老之要在于“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