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建引领医共体协同发展路径研究

2023-12-17肖丙浩严运楼严宇珺

中国医院 2023年11期
关键词:医共体医疗机构党组织

■ 肖丙浩 严运楼 严宇珺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发挥党的核心作用,推动党建与改革深度融合,是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医院是为广大社会群众提供医疗服务、保障医疗健康的重要机构,是实现我国2030年“健康中国”宏伟蓝图、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造优质社会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优质医疗资源存在总量不充足、结构不合理、分布不均衡等问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存在人才“断档”情况。医共体政策的落实将对提升县域医疗卫生整体服务能力、实现卫生健康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高效协同、促进区域一体化和城乡融合发展起着关键作用[1]。在医改的特殊时期,必须发挥党建的独有作用和优势,既要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也要保证自身的领导性以及党的整体先进性。只有确保党建工作顺利开展,才能确保医共体改革工作稳步落实。

1 党建引领医共体建设的积极作用

医共体建设,难点在于分级诊疗制度与医防结合制度融合不佳的情况下,如何克服基层医疗机构与城市医疗机构的信息化差异、服务能力差异、绩效考核差异,如何行之有效地实施监督,从而使城市与基层医疗机构有机结合。各级医疗机构的党组织在此期间发挥着重要引领作用。党组织对医共体建设的领导重点是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引领医共体高质量发展[2]。党组织站在统筹全局的角度,充分考虑城市与基层医疗机构之间资源分配布局,通过合理调控,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整体资源占比,促进分级诊疗制度稳步推进。因此,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医院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就医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3]成为当前工作重点。

1.1 明确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责任

党建责任制是党建工作的重点内容,指党内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党委书记、班子成员、各级党组织负责人,按照职责分工,划定责任范围,明确任务、目标、指标、时间表,承担起党建工作的领导责任,推动党的建设不断向前发展。党建责任制的实施,对于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增强全党的创造力和竞争力,保障党的执政地位和群众支持率,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医共体改革落实过程中,党建工作的落实,将充分明确各级医疗机构的工作任务、工作重点并且责任到个人。这种责任制度的建设,一方面加快医共体改革落实工作进展,另一方面也促进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责任感提升。

1.2 促进医疗卫生资源整合与管理

医共体改革,重点在“共”,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提高。保证各级医疗机构同频共振、同心同力,需要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构建严格管理制度、清单制度,合理调配医疗卫生资源,因地制宜,通过支部共建、资源共享形成上下联动、优势互补的医疗服务新格局。特别是面对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建设薄弱的问题,更要通过各级医共体党组织,全方位促进各级医疗机构交流合作,为医共体改革打下坚实基础。党建工作中,积极推动各级医共体党组织之间的交流合作,推动医共体改革工作进一步落实,实现医疗惠及基层群众的阶段目标。

1.3 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思想作风建设是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坚持学习教育、注重学习成效、注重树立典范是重要手段。在医共体改革工作中,通过不断的思想教育,使内部党员员工能够充分认识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达到步调一致,从而凝聚人心,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力往一处发,进一步落实医共体改革。通过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进典型的导向和引领作用,为典型成长创造良好的土壤,形成人人学先进、赶先进、创先进的氛围,继而通过党建工作成果带动医务人员对工作的热情,不断推动医院健康发展,提升医疗机构服务水平。

1.4 优化医疗卫生人员薪酬分配

党建创新改革工作中,将个人的事业发展与党建工作绩效考核的结果直接挂钩,以此建立健全考核机制,能够切实解决各级领导干部及广大党务工作者抓党建工作内在动力不足的问题,从“外因驱动”向“内因主导”转变,能更好地增强他们抓好党建工作的创造性、积极性和主动性。优质医疗资源与优秀人才之所以难以向下转移,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基层薪酬低。党建绩效考核与医共体机制绩效考核相结合,重新分配薪酬,做到分配公平公正、让员工放心,将薪酬保障激励的功能充分发挥出来,不断对收入分配机制进行优化,改变固有薪酬模式,合理推动基层一线薪酬倾斜工作落实,从源头上解决医共体改革内部人员动力不足问题,进一步推动医共体改革工作的创新与完善。

2 党建与医共体协同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原因探析

2.1 党建与医共体协同发展面临的问题

2.1.1 融合机制欠缺。目前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党建工作与医共体融合的体制与运作机制,存在权责不清、效率低下、分工协作不畅等问题,使得党建在医共体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很难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医共体建设的进程。目前,医疗机构党建工作与评价体系还不够完善,部分医疗机构党建工作与医疗机构业务工作仍各自为政,导致党建工作与业务之间相互隔离,医疗机构党建工作对医疗机构建设的推动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2.1.2 职能定位模糊。在医共体改革落实工作中,一些医疗机构党组织缺乏全局意识,导致党组织领导性缺失,难以合理协调各部门之间的交流合作。更有甚者,仅仅停留在传达上级指示的阶段,对于工作中的重点、难点、痛点问题采取“拖延处理”。甚至极个别党组织处理问题欠缺考虑,业务问题频发。从而导致党的组织力与领导力没有得到应有发挥。

2.1.3 合作动力不足。部分党组织对本机构医务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力度不够,对医共体建设认识不足,传统的行政区划和各自为政的地区发展方式,无形之中影响了各级医疗机构党组织的协作。各层次医院的具体情况不尽相同,因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调,在合作过程中会形成一道无形的壁垒,造成各医疗机构党组织间难以形成可靠的交流合作,久而久之,导致各方缺乏积极性。

2.1.4 思想教育空洞。部分医疗机构党组织思想教育还停留在浅表层面,一旦落实到实践中就大打折扣。部分党组织轰轰烈烈开展几天思想教育工作,但热度退去,思想教育工作也被抛之脑后;抑或还在老生常谈停留在纸面教育阶段,照本宣科,内容枯燥乏味,难以引起兴趣。这导致医共体改革中人员缺乏应有政治觉悟与思想高度,影响医共体改革工作顺利开展。

2.2 党建与医共体协同发展面临问题的原因探析

各级卫生医疗机构天然差异性导致各级医疗机构合作存在天然屏障,每个地区、每家医疗机构在发展的同时,都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规划,因此不同的医疗机构面对不同的服务对象,尽管是同一种问题,却会有不同的处理方式。这就导致各级医疗机构在合作时很难用一种统一的标准来衡量考核。职权不明的情况在部分医疗机构党组织内确有存在,究其原因可能是部分党员干部思想意识、政治觉悟没有与时俱进,或是简单地认为医共体建设只是城市与基层医疗机构业务之间的交流,忽略了党建在其中的引领作用,从而导致各种问题频发。

一言概之,之所以产生诸如此类问题,最根本的原因是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在医疗机构中没有充分发挥。因此,医共体改革的落实推进,必须加强各级党组织在医疗机构中的引领,只有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共同发展,才能更好地实现医共体改革。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就是要强化各级党组织的领导组织能力,促进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联建共建。

3 党建引领医共体建设实践经验

医共体改革工作至今,各地区医院医共体转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创新机制、创优工作,推进党建品牌建设,促成一批主题内涵深、品牌叫得响、工作措施硬、实施效果好、群众满意高的党建品牌,有效加强了党建工作与医疗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引领广大党员干部守初心、担使命、优服务、创佳绩。

3.1 党建+“科学管理”,建立“机制共同体”

各地区积极筹建医共体党委组织。在医共体党委成立后,运用科学管理方式实行统一管理,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医共体机制。运用党建工作中的责任制,发挥党组织的领导作用,统领全局,积极进取,使各项规章制度、保障措施得到最大化利用。特别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融合方面,更是利用“三重一大”制度,在民主集中制原则下,进行深度融合创新,发展了一批极具特色的“党建品牌”。部分医共体组建了党政办公室、医共体办公室,以及医疗、人事、财务、信息、公卫管理、后勤服务等常设管理与服务办事机构,制定了医共体章程、议事规则、“三重一大”事项管理规定、绩效考核办法等。严格按照“六统一”的要求,推进统一人员管理、统一资源利用、统一财务管理、统一药品管理、统一绩效考核、统一党建管理。通过科学管理,建立医共体内的“机制共同体”。

例如,在实践中一些医院在医共体内结合具体情况,推出“一支部一特色”,创建“红色基因,医心向党”等党建品牌,受到了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医共体党委成立后,在医共体章程中明确规定党建工作内容,将医共体党委各项工作与职责义务进行详细阐述,明确责权利,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4]。

3.2 党建+“医疗业务”,建立“发展共同体”

为加强医疗业务能力建设,部分医共体在党委领导和精心谋划下,形成“品牌兴院”战略,对医疗业务建设提出“外联内培”的发展思路。自医共体改革工作开展以来,各地医共体党委不断改革创新,开创“一主多翼”的发展策略,通过市级医疗机构领头,以帮扶县级区域医疗机构的形式,大力支持基层医疗业务能力建设,定期安排专家到各分院坐诊,帮扶提高其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建立“发展共同体”。

例如,某县为加快健全完善医保经办服务体系,提升基层医疗保障经办服务能力,率先打造“15分钟医保服务圈”;以黔东南州“十四五”医疗保障服务示范工程创建为抓手,立足于广大参保人员的实际需要,在村级单位建立政务窗口,主要服务包括17项医保政务服务事项、4项高频医保政务服务事项,真正做到“就近办”“一次办”,把“15分钟医保服务圈”建设成为服务基层参保群众的前沿阵地,切实打通医保经办“最后一公里”[5]。

3.3 党建+“队伍建设”,建立“人才共同体”

人才是医院发展的根本。医共体党委积极创新用人管人机制,不断推动人才队伍建设。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灵活采用选聘方式,引进医院急缺人才。各地区涌现了一批“双带头”示范典型,着重培养党支部书记与科主任的培育工程,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有机结合,践行了党员即骨干、骨干即党员的“双培养”机制。在基层医疗机构人才建设上,医共体党委一方面积极为基层医疗机构用人给予支持,在程序监管上确保基层医疗机构有人用、能用人。在一些地区实行人才双向流动,即每年从上级医疗机构派出一批基层医疗机构亟需的专家到基层进行医疗服务,通过实际指导,提升基层医疗机构人才水平;同时从基层选拔业务骨干到上级医院培训,进一步提升其医疗服务能力。

例如,某医共体党组织在发挥政治引领作用的同时,注重发展基层党组织政治作用,把党团组织作为培养青年干部的摇篮,通过激励导向、定向培养等多种方式,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以扩大党员队伍,以“完善体系调结构、提质增效促发展”的发展理念,选育优秀人才成为党的新鲜血液[6]。随着党员队伍不断壮大,党员梯队结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不断优化,有效提升了医疗服务的综合能力。

3.4 党建+“作风建设”,建立“清廉共同体”

筑牢思想防线,坚持打造廉洁自律的干部队伍,是医共体各级党委的重点工作。尤其是2020年以来,很多区域医共体党委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号召下,不断深化巩固教育成果,通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不断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持续开展正风肃纪和清廉医院建设,与科室及个人签订《行风建设责任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廉洁从业承诺书》;签订干部行为“十不准”承诺书;分发家庭助廉倡议书,组织干部职工开展“十行动”专项治理签名活动,并观看清廉视频,压紧压实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严肃行业规则,促进依法执业、廉洁行医,建立“清廉共同体”。

例如,某地区委、区政府以紧密型医共体建设为突破口,以党建引领凝心聚力,抓融合、强创新、保投入,创新服务,走出了一条党政强力推动、部门融合联动、创新赋能驱动、辖区群众得实惠、医疗机构得发展的紧密型医共体建设之路[7]。医共体集团(总院)党委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实施“一把手”负总责和“一岗双责”制度,重要工作、重大问题,事必躬亲。始终贯彻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例会制度,定期听取医共体建设工作汇报,研究解决具体问题。全面推行党风廉政“清单制+责任制”,坚持“刀刃向内”,推出医疗服务举报投诉二维码,广泛征集并快速处置各类求助问题,反馈率100%。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制度,将医共体内涉及重大事项决策、重大项目安排、大额资金使用等4个方面33条事项全部纳入重大事项监督管理范围,落实事项报备、建档管理、监督检查措施和主要领导末位表态制度,落实监督责任,确保对权力运行实现全过程监督[8]。

4 党建引领医共体协同发展的有效路径

4.1 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强化机制保障力度

医共体党委必须坚持从严治党。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凝聚医共体党员干部发展动力,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人文修养,助推医共体高质量发展。聚焦目标,细化措施,压实责任,扎实推进医共体建设。要构建医疗卫生服务新体系,就要推动优质医疗资源重新分配布局,着重发展基层医疗卫生体系,从而全方位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与服务质量;要深化人事制度、薪酬制度、保障机制改革,深入推进改革创新;要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不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要建立监测评价机制,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医疗行业作风建设。

各级各部门思想认识要再统一,立足“造福于民”的角度,坚持以人为本、维护公益、提升能力,紧紧围绕“四个转变”,大力推进医共体建设落地见效。重点解决好“集权”与“监督”、“集权”与“赋权”、“多跑”与“少跑”的难题,重点推进“成立一个委员会、组建一家医共体医院、制定一张任务清单、聘请一名专家院长、建立一个实干团队”的“五个一”建设,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地落实。完善机制,强化保障,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工作合力,强化督促落实,确保医共体建设有力有序推进。要找差距、赶进度、强担当,全力推进各项工作落实,让医改红利普惠群众。

4.2 优化业务工作管理,完善组织制度建设

党建引领,全面推进医共体共建。龙头医院党委牵头,制定医共体理事会章程,逐步实现临床、专家、教学、信息等方面的共享,实现人事、财务、资产、业务、药品管理、绩效考核等“六统一”,加强医共体建设单位的同质化管理和提升综合管理及服务能力。完善医共体制度,健全医共体运行组织架构。明确各单位、各机构职能职责及议事规则,制订理事会章程、会议制度,设立医疗业务管理、财务管理、人事管理、药械管理、信息管理等“五大中心”,进一步明确权责清单、议事决策规定、绩效考核管理办法,逐步构建权责清晰、分工协作的县域医疗卫生服务新格局。

完善财务统一管理制度,构建功能完善的财务核算体系。加强医保资金管理,确保医保资金使用安全合理。完善人员统筹管理制度,努力实现医共体人员使用“一盘棋”。合理调配县、乡、村卫生技术人力资源,医共体人员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以岗定薪、合同管理。同时,进一步规范乡村医生配置,实行“乡管村用”,强化管理和培训,对退出的乡村医生按照工龄给予补助。完善“一院一策”帮扶制度,发挥资源下沉和帮扶指导作用。党委领导班子分片负责,各科室组团帮扶,深度参与医共体管理与学科建设,按照轮流驻点、定期门诊的方式,“一院一策”重点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管理和业务水平。

4.3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升基层人员能力

发挥政府投入主导作用,加快推进医共体的基础设施建设、服务能力提升、人才培养、信息化建设等工程,加快推进县域医疗服务和疾病防控体系建设,把基层公共卫生服务经费集中到牵头医院集中统一管理,努力实现“六位一体”的医防一体化格局。加强基层卫生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提高基层卫生医疗机构服务质量。打通县域医共体信息化建设的横向互联和纵向互联,使基层医疗机构和县级医院的检测结果互相认可,从而有效地解决重复检测的问题,为群众提供便利,减轻就医负担。

持续提高医共体牵头医院的综合服务能力,充分利用“一带多”、三级医院对口帮扶基层医院等多种途径,全力打造特色医院品牌,通过不断提升综合服务能力的方式,达到最终惠及基层群众的目的。扩宽医共体的人才引进渠道,实行“县管乡用”的新模式,逐步解决基层医院医护人员紧缺的问题,为“能进人、用好人、留下人”创造良好的环境。在医共体内部,通过全方位、多层次开展乡村医师培训,提升其医疗服务能力。探索构建医共体内的绩效考核制度,实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目的,持续提高乡村医生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从而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4.4 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加强模式宣传推广

加强党建引领,不断优化政治生态,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有关要求融入医院管理的方方面面,实现党的领导与现代医院管理有机融合。优化党的组织体系,将党的领导体现到医院发展的方方面面。落实从严治党,强化“四责协同”,制定年度重点任务,定期召开“廉情”分析会,通过纪检工作群,规范医院纪检委员工作职责及工作流程,将纪委各项工作任务分解至党支部,党支部内开展谈心谈话、警示通报,确保党风廉政建设在党支部得到不断强化。

多举措开展医共体政策宣传工作。一是,压实责任“细”部署。各级党委对医共体政策宣传工作进行详细部署,分阶段、划重点地制定工作计划,梳理汇总宣传过程中的难点,确保乡村干部掌握政策要点,及时回应群众需求。二是,广泛宣传“造”氛围。充分利用线上微信群及朋友圈等,以及线下公告栏、横幅等进行广泛宣传。对于特殊群体和外出务工人员,针对性地通过电话、微信等渠道进行精准推送。做好全方位、立体式的宣传,形成良好宣传氛围。三是,主动入户“提”意识。结合开展的“大宣传、大摸底、大落实”活动,志愿者进村入户召开“板凳会”开展医共体政策宣传,做好政策讲解、答疑及服务工作,引导群众养成“有序就医、逐级转诊”的习惯,让群众感受到“双向转诊”的方便、快捷、有效、经济,切实增强老百姓有序就医意识。

猜你喜欢

医共体医疗机构党组织
藏北农牧区县域医共体建设实践与成效:比如经验研究①
清华党组织公开
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医院的实践与成效分析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探讨医共体财务管理
天长:医共体撑起县域医疗
医生集团为什么不是医疗机构?
医疗机构面临“二孩”生育高峰大考
基层医疗机构到底啥问题?
天津:促进医疗机构改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