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世界史“新文科”建设的实践与探讨

2023-12-16王玉亮

关键词:世界史新文科实验班

王玉亮

摘 要:“新文科”概念的核心是打破传统学科专业壁垒,以跨学科或学科交叉教育模式培养具备综合知识素养能力、适应新时代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天津师范大学2015年创办的“世界史-外语”双学位实验班,其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与2018年以来国家倡导的“新文科”建设理念相契合。该实验班在教育实践中遇到诸多问题,涉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招生方式、学业安排、师资队伍整合、课程体系融合、班级管理等难题,有的已作出调整,有的仍处于探索破解之中。对这种探索进行阶段性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从而进一步探讨如何加强“新文科”建设的顶层设计、建设融合性课程体系、创设微专业、组建学科融合创新团队、优化招生方式,对实现革新中国高等教育的梦想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对于兄弟院校的新文科探索,也可以提供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新文科;跨学科;世界史;“世界史-外语”实验班

中图分类号:K265.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3210(2023)01-0109-09

“新文科”是相对于传统、割裂的文科而言的,其特点是以新时代变革为背景,以未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学科专业之间的交叉与融合、资源协同与共享为主要教育模式,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标。2018年8月,中共中央在所发文件里提出“高等教育要努力发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简称“四新”)后,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学科建设改革的新时代。2019年,教育部召开一系列会议,“新文科”从概念提出进入到正式实施阶段,迅速引起學界的广泛关注。2020年11月,教育部于山东大学召开“新文科”建设启动会,发布了《新文科建设宣言》,并在建设理论与方法上提出了一些指导性意见。2021年底,全国新文科教育研究中心出版了《新文科建设年度发展报告(2021)》,除数篇文章正面介绍双学位或“新文科”建设的个案成功经验外,该报告仍以理论与方法的讨论为主,对“新文科”建设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困境鲜有述及。天津师范大学自2015年开创“世界史-外语”双学位人才培养模式,至今已有完整培养几届毕业生的成功经验,近两年又在“新文科”建设理念下继续探索,并于2021年获得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立项。因此,总结和反思该实验班教育实践中的问题与困境、教训与经验,并探讨改进的可行性举措,对于全国的“新文科”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一、“世界史-外语”实验班人才培养模式在实践中的调整

在“新文科”概念提出之前,“世界史-外语”实验班是在国内世界史学科发展、区域与国别研究培育基地纷纷建立和国家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等多种因素背景下创立的。为培养世界史学科专业与外语语言能力兼通的学术精英,满足全国高校科研院所对具有突出学术潜力的复合型人才的急迫需求,天津师范大学积极应变、主动求变,于2015年创办了“世界史-外语”双学位实验班,开启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虽然尽力借鉴武汉大学世界史实验班以及其他高校文科基地班的办学模式,然而除了践行跨学科教育这一理念外,由于各高校软硬件资源条件的不可比性与不可复制性,该实验班在其他方面几乎是摸着石头过河,在实践、反思、调整、再实践、再反思的过程中一路曲折前行。因而,自2015年招生以来,包括课程实施、教学管理等许多方面都一直在应时而变、灵活调整。除各种个性化、细节化的琐碎问题外,调整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目标内涵的调整

从2015年至2018年,“世界史-外语”实验班最初的培养目标仅是按自身对世界史学科内涵发展及社会需求的理解而确立为:“世界史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学科,需要具备广博的知识基础和突出的外语能力。‘世界史-外语双学位实验班将世界史专业教育与外语类专业教育相结合,培养视野与思想开阔、知识底蕴深厚、能熟练使用外语、具有突出学术潜力的双学位学术精英人才。”为实现这一目标,历史文化学院实施导师制对实验班学生进行研究型指导,并在外语学习方面采取主修专业教育方式。从已经毕业的四届学生看,每届有半数以上(每届20人)升学继续深造,为国内外高校培养了大量优质研究生生源,取得了非常好的教育成效。

2018年,国家虽然提出了“新文科”高等教育设想,但从理念和人才目标上还没有明确定位,因此2019级实验班的培养目标保持“将世界史专业教育与外语类专业教育相结合,培养视野与思想开阔、知识底蕴深厚、能熟练使用外语、具有突出学术潜力的双学位学术精英人才”不变,删除了“具备广博的知识基础和突出外语能力”这句内容重复性的表述,继而调整为“以培养高端世界史学术人才为基本目标”,这样就区分了培养目标(高端世界史学术人才)和毕业要求(具有突出学术潜力的学术精英人才),但这个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达成时限与标准都未明确。

受当时全国全面铺开的师范认证标准理念的启发,同时在“新文科”建设人才培养目标仍未有明确定位的情况下,2020级培养目标调整为:“以培养具有世界史发展潜力的专业人才为基本目标,将世界史专业教育与外语类专业教育相结合,培养视野与思想开阔、知识底蕴深厚、能熟练使用外语、具备综合人文素养的复合型人才。”随着师范认证理念的深化和高校育人本质的进一步明确,2021级的培养目标进一步调整为:“以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理论及现代人文素养,具备世界史教学与科研能力的专业人才为基本目标,将世界史专业教育与外语类专业教育相结合,培养视野与思想开阔、知识底蕴深厚、能熟练使用外语、具备综合人文素养的复合型人才。”此次培养目标的修订兼具德才等要求,又面向就业及可预期前景,毕业要求趋于合理,因而到2022级培养方案修订时,对此不再作进一步调整。

可以看出,2015-2018级的培养目标具有一定的理想化色彩,但也确实反映了该实验班最初的教育追求。到2019年培育出第一届毕业生后,也确实取得了相当好的育人成效。因而,尽管目标高远,2019级培养方案仍坚持定位于以“培养高端世界史学术人才为基本目标”,仍坚持“突出学术潜力的双学位学术精英人才”的毕业要求。自2019年以来,学界对“新文科”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式进行学术探讨后基本达成共识,如培养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多元人才,倡导本-硕-博贯通式培养等,在培养基本途径上都认同学科交叉融通、跨院系(学科)培养等方式。因此,天津师范大学基于2019届(即第1届)毕业生教育教学实践的总结与反思,结合对“新文科”教育理念认识的深化,对2020级、2021级培养方案不断作出调整,使培养目标、教育模式、毕业要求日趋科学、合理、务实。然而,受限于多种因素,目前仍然与“新文科”建设理念、思路和方法存在一定偏差,与钱乘旦先生对“博大精深”理想人才的培养、对世界史学科如何突破传统的研究方法和学科思维的希冀还有很大距离。

(二)招生方式的调整

目前,各高校世界史“新文科”招生方式各有特色,但相互之间鲜有关于招生、管理等方面的交流与借鉴,公开的学术探讨亦是未曾得见。在这种背景下,天津师范大学“世界史-外语”实验班作为探路先锋,其招生方式的不断调整,个中的得与失,都值得梳理与探讨。实验班每年招生20人,规模人数固定不变,但生源与招生方式经历了从新生的海选式招生到高考生的报考式招生的变化。

从2015年首批招生到2018年,实验班的生源都是来自本校所有专业(不限理科、文科及有无中学阶段历史基础)的新生,即所有本科专业新生入学后,在入学教育与军训期间,经招生宣传、学生咨询报名、招生与教务部门审核、组织面试筛选等环节和程序后进行录取招生。在面试筛选环节,由历史文化学院与外国语学院组成专家面试组,对报名学生外语的听、说、读、写、译等语言能力以及人文综合素养进行考察,秉持着“心智健全、外语达标、全面发展、思维敏锐”四个方面的素质和要求择优录取,并按学生意愿选择修读英语、法语、日语、俄语、朝鲜语。这种招生方式有利于选拔语言习得能力强、人文素养高、性格阳光开朗的学生。另外,学生在面试之前和面试过程中,能够充分了解实验班的培养教育模式,能充分认知完成双专业、双学位的学业压力,便于他们为选入实验班做好心理准备和学业规划。但是,这种招生方式也有其难处和困境。此阶段正处于新生入学最为繁忙之季,尤其是录取完成后,后勤部门要重新调配宿舍,招生、教务及学生管理部门也要重新更正各自系统信息,而且每年从近200人中筛选出20人的面试工作对两个教学单位也是一个很艰巨的任务。

从2019级开始,学校招生部门将实验班改为高考直接报名录取的招生方式。为保障生源的外语能力,外语(以英语为主)录取要求从满分的70%到75%逐年一路提升到2021年的80%。虽然未对考生作出应有中学历史基础认知的要求,但生源基本为文科生。这种招生方式简单易行,只需招生部门在高考招生期间按报名录取就可以了,极大减轻了各方的工作压力。然而,招生方式的改变,直接带来的负面影响就是生源质量的下降,这既包括外语语言能力方面,又包括心理素质方面。例如,外语分数高,并不代表其听、说、读、写、译等应用能力强,部分学生无法与外语专业的学生保持同水平、同强度的学习,因而导致近两年退出实验班的学生人数有所增加。同时,在没有前期语言基础的情况下勇于选择法语、日语、俄语、朝鲜语的学生也在不断减少。另外,不同于之前生源可以通过入校后的宣传、咨询、现场观摩、与在校生交流、面试环节充分了解实验班的教育教学模式及学业压力等情况,现有生源在入学前对实验班修读两个专业的难度没有充分的认知概念,未能做好承受繁重学业的心理抗压准备。入学一两个学期后,就有学生出现畏难退缩心态或呈现出精神抑郁状态。“生源的选拔不仅要重视高分,更要注重学生的培养潜能、各方面的能力及能力结构”,而直接高考招生录取的生源与入校后海选式招生的生源质量相比,在人文知识基础、综合素养(如性格、人际交往、才艺爱好、社会认知)与培养潜力等方面整体相差很多。因此,并非所有调整带来的效果都是正向的。

(三)学业时段的调整

最初创办“世界史-外语”实验班时,为强化世界史专业知识基础教育和认同感、归属感,避免学生对世界史与外语跨学科教育归属不明、主次不分,从2015级至2019级都采取第一学年仅修读世界史学科基础必修课、专业必修课+通识公共课等课程,从第二学年才开始兼修外语类专业课程(插班进入外国语学院新生班级中)。这种方式会造成学生学业年限错位。以2015级实验班学生为例,在正常情况下,到2019年可完成世界史专业的学业,但到2018年(三年级)时才发现,按照外语课程安排,他们还需两年才能完成外语专业的学习,那就是要整体修读5年。如果想在2019年修完两个专业的课程、学分,以达到正常毕业要求,正忙于实习、毕业论文、考研、求职等任务繁重的大四学生,还需面对外语专业第三、四两个学年的课程。因此,鉴于2015级的教训,2016级学生从第二学年开始兼修外语课程,并规划于3年内完成外语本科专业4年的学业。但这又引发了一系列新的难题:一是不仅要打破外语专业的班级管理,还要跨年级修读课程,加之实验班学生分为5个语种,这给外国语学院教学管理带来了极大困扰;二是实验班学生各学年、各学期学业压力不均衡,二、三年级时学业最为紧张,每天都在高强度、满负荷地上课,造成学生精神压力大、易于受挫;三是难以协调5个语种及世界史专业的授课时间、教室,难以安排共同课程和组织集体活动;四是世界史专业二年级学生插班进入外语专业新生班级,课程学习跨越四个年级,根本无法融入外语学生中,甚至连实验班本身的认同感、凝聚力都非常弱。加之还有部分学生赴国外进行国际交流等系列问题,这样不仅每个年级情况各不相同,甚至每位学生都有个性化问题。

鉴于上述难题,2020级新生自入学开始,改为世界史专业教学与外语类专业教学齐头并进,实验班在历史文化学院以班级集体修读世界史专业课程,同时选修不同语种的学生插入外国语学院相应语种新生班级中。如此调整,一是可以使实验班学生各学年、各学期的学业压力较为均衡;二是从新生入学就面对和适应高强度的学习(接近于高中阶段的学习状态,比二年级突增强度易于接受);三是班级融入度高,无论与本班学生还是与外语专业班级学生,都是从新生开始,在大学四年里都能在同一班级修读同样的课程,共同学习、相知相融;四是便于学生的四年学业规划和两个学院的学业管理,可以极大减少个性化问题,易于两个学院整体协调。

“新文科”建设必然涉及到教育思想理念、高校职能機构、学科专业课程体系的调整。从上述三个方面的调整来看,培养目标的明晰化属于世界史学科专业自身培养方案的优化,难度最小;招生方式的调整属于学校职能部门间的协同配合问题,为解决相关职能部门的困难和压力,却降低了生源质量,且将实验班这种“新文科”教育实践探索变成了仅是世界史与外语两个学科之间的事务,这种调整其实是失败的;学业时段的调整体现出对“新文科”教育理念认知的逐步深化,日趋合理,但距离打破学科藩篱、融通学科专业课程、创新学分与学位认定,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各学科仍是分踞各自的学科专业,未能以“世界史-外语”人才培养模式为中心设计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而这又是直接影响该实验班人才培养质量和“新文科”建设成败的关键。

二、“世界史-外语”实验班实践中仍在面对的难题

从“世界史-外语”双学位实验班几年来的教育实践看,“新文科”建设实践最终应落地在跨学科课程体系的融合,落实到师资队伍的整合,体现在学生跨学科教育过程中的融通管理,如此才能真正实现复合型人才培养,但这些方面仍是该实验班正在面对而无法解决的难题。

首先是跨学科课程体系的融合问题。由于“世界史-外语”双学位实验班最初对跨学科教育认识不清晰、对双学位理解有偏差,造成至今仍然无法调整或者说是无法融合两个专业的课程体系。早在2012年,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历史学学科门类下便新增了“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专业(可授予历史学或文学学士学位),以培养兼通外国语言和国别区域历史文化的人才。自该专业目录颁布后,各高校根据自身实际,或是采取“语言+世界史”模式(语言类或综合类高校多是如此),即以优势的外语师资为主、世界历史文化课程为辅(面对所有语种的文化通识课);或是采取“世界史+外语”模式(主要是世界史学科专业力量较强的高校),借助于本校的外语教学资源提升史学人才的语言能力(听、说、读、写、译等)。无论哪种组合,都是偏正结构的主辅修方式,并非教育部所指的“可授予历史学或文学学士学位”。尤其后一种模式,基本是既授予世界史(或历史学)又授予外语学士学位(有主修双学位和主辅修双学位之分)。天津师范大学“世界史-外语”双学位实验班类似于后一种模式,即由历史文化学院招生承办的“世界史-外语”双学位实验班本应是以世界史为主修专业,外语为辅修专业,应颁发主辅修学位,然而在实践过程中却是双主修培养、颁发主辅修学位。自“新文科”建设提出以来,学界对如何跨学科或学科交叉培养复合型人才进行了大量探讨,也取得了许多共识,如跨学科教育的成功与否与学科专业间教学资源的合作深度直接相关,在教学上绝不能是两个专业课程体系的简单相加,而应是学科课程体系的有机融合,等等。在“新文科”建设初始,确实全国多存在如此现象,“本校跨学科的资源共享,以及本地区内的资源共享,均未建立两项专业的共同课时”。“世界史-外语”实验班创办以来,也一直严格按照与外语专业完全相同的学分,要求学生去修读完全相同的课程。这种状况最初是因对双学位理解有偏差,是将“跨”学科理解为双科并重造成的,因而对实验班的学生是完全按照外语专业课程体系执行教学。虽然近两年明确了“双学位”为主辅修学位,但为确保外语能力培养,实验班学生仍插入外语专业班级而不是纳入辅修班级学习。因此,该实验班的外语教育仍未找到合理易行之法。对此,既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加快反思和勇于尝试,又需要尽快借鉴其他高校的成功实践经验。

其次是师资队伍建设问题。如何推动世界史专业与外语专业教师深度参与“世界史-外语”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如何通过“新文科”建设实践培育、组建共同的教研师资团队,既是世界史“新文科”建设也是其他“新文科”建设面对的重要问题。目前,全国各高校已普遍开展“新文科”建设,然而从事“新文科”教育教学的师资基本都鲜有学科交叉或跨学科背景。天津师范大学“世界史-外语”实验班的师资也是各属本学科、本学院的教师,在教学上各负其责,世界史教师完成世界史专业课程的教学、外语教师完成外语专业课程教学,即使世界史专业与外语专业都各自开设西方文明史,也是互不相知、互不相认。对于如何避免这种状况,有些学者建议从共同科研入手,通过组建跨学科融合创新团队,双方师资力量在科研方面融通协作、优势互补、集成共进,借此推动“新文科”教学上的融合。这个思路有助于两个学科专业的教师队伍互通互惠共赢,易见成效。有些建议从组建独立的“新文科”师资队伍入手,例如,把承担“新文科”教学的师资从两个学科专业中剥离出来,或由他们主要面向“新文科”教学,形成一个新的教研室、教研团队。这个建议实施起来难度大,涉及到人事管理、教学机构设置、学科专业划分等许多问题。还有某高校采取独立教学模式,即由世界史学科专业引入外语师资,尤其是兼具外语语言能力的世界史教师,由该学科/学院自主组建师资、独自承担“世界史+外语”课程教学,但这种方式受学校人事编制、教师聘期考核等许多因素限制,不仅落实过程漫长而且成效不明显,也无法真正达到世界史“新文科”建设对学生外语素养能力的培养要求。

再次是插班学习与班级管理问题。“世界史-外语”实验班每一级20名学生,因其自主选择5种不同语言,插入外语专业相应班级时自然就会被分开。按照2020年前实验班的外语专业教育模式(即二年级时插入外语专业新生班级中学习),即使选择同一语种的学生因受限于外语教学班级人数的规定,也往往被平均分配到不同的班级中,致使这一专业的学生更为分散。因此,每一级实验班20名学生不仅不同语种间的课时安排不同,而且同一语种学生的课程安排也很可能不同,这就造成既无法合理安排世界史专业课程,更无法组织开展班级集体活动,班级凝聚力不强,学生没有归属感。自2020级开始,实验班新生调整为与外语专业新生同学期学习,然而同一语种的学生仍像以往被分散在不同班级里,世界史专业课程教学安排的难题、实验班班级管理的困境仍未得到解决。

从上可见,由于依旧遵循传统的学科划分、师资队伍管理、课程体系归属等教育管理模式,造成“世界史-外语”实验班跨学科教育探索多年却仍然是课程体系不交叉、不融合,历史文化学院与外国语学院有教学分工却没有深度合作。此外,在世界史“新文科”建设实践过程中,学校相关部门间存在着职责难分、工作难以协调的困境,而这也是各高校“新文科”建设实践过程中普遍遇到的难题。

三、“世界史-外語”实验班的改进设想

针对世界史专业“新文科”人才培养,首都师范大学于2019年秋召开了全国世界史本科教育创新经验交流研讨会。与会各高校既交流了成功的经验,又诚恳地摆出存在的现实问题。绝大多数高校在实践世界史“新文科”建设过程中,基本都面临着资金支持不足、师资力量不足、专业课程两张皮、学业管理不规范、职能部门配合不到位等问题。而时过两年,这些困境、难题仍然困扰着“新文科”建设的实施。从天津师范大学“世界史-外语”实验班所呈现出来的问题看,要想真正实现“新文科”建设人才培养目标,就应从高校管理层面加强顶层设计和调整,突破学科界限,融合课程体系,打造协同师资队伍,创设微专业,并努力形成合力支撑。

(一)加强“新文科”的课程建设

首先,要以跨学科课程体系的融合作为“新文科”建设的始发点。“新文科”倡导学科交叉融合培养人才,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应首先从学科互通互融的教学环节入手,将学科交叉融合体现落实在课程建设上。而世界史與外语确实也存在课程融合的基础。例如,实验班的世界史专业以西方史学原著选读(双语教学)作为专业必修课程,专业英语必修课也以当代西方史学名著为教材,加之西方经典著作选读(双语教学)等选修课程,都是为了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对西方文化的认知分析。而外语学科专业一般都会开设欧美原著选读、西方文明史等课程,通过“用一些经典人文社科文本作为学生的阅读输入材料,让学生把文学、历史、哲学、社会学等不同学科领域的经典文本按主题进行深度阅读,这样学生学到的人文知识就会有一定的系统性和深度”。而两个学科/学院在相近课程及相似素养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在学时、学分相同(近)情况下就可以互选互认。其他“新文科”建设也需寻找到学科间的互通融合之处,并努力落实到教学环节中。如此才能确保1+1﹥2的复合型人才培养,而不是学科间的双立并行或并行互减式课程教学。

其次,要充分利用网络课程资源,以线上课程助力“新文科”教育。目前,天津师范大学还未建立起高等教育网络课程学习的认可机制,但这是未来发展趋势。网络课程的开设,可以使学生不受教室场地、教学时间的限制,学生既可以在教室、宿舍、图书馆甚至可以在家中,又可以在白天、晚间、周末甚至是寒暑假期进行线上学习。如果能够充分利用网络课程,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当前“世界史-外语”实验班学生奔波于不同的教学楼、不同楼层教室及教学时间冲突等教学矛盾问题。从充裕的国家网络精品课(无论是世界史专业还是外语类)中选择一些适合的课程,由“世界史-外语”实验班学生自主修读,配备教师予以网络辅导、在线答疑和作业评阅,予以多元化考核,是颇具可行性的。这种借助网络资源提升学生学习自主性、能动性的教育途径,可以有效助力世界史“新文科”人才培养。在线上教学、网络课程已被普遍接受和熟悉的今天,充分开发和利用网络课程资源助力人才培养,不仅具有时代紧迫性,也是所有“新文科”建设的可行之路。

再次,要强化学科融合性实践实训教学环节,完善从理论到实践的融合教育体系。实践实训是从学到会、从会到用的教学环节,也是学生能力培养和提高的重要阶段,在“新文科”建设中尤其要引起重视。要让学生在动脑动手的过程中深刻体会何谓学科素养能力融通,以及融通的重要作用。例如:两个学科/学院的外教课程讲学与国际学术交流互相借力;通过第二课堂开展外文原著读书会,开展笔译、口译训练及竞赛;组织学生参与本校学术期刊、学术网站的中文外译,鼓励师生共同开展国内史学名著外译;借助于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开展史料研习与翻译实践相结合的研究型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翻译能力与史学思辨能力;等等。两个学科/学院共同开展上述实践性教育活动,既有利于学生世界史与外语学科素养能力的融会贯通,又有利于世界史“新文科”多元课程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从长远来看,打破学科藩篱,设计出适合于培养兼具世界史素养与外语语言能力人才的独立课程体系,即“世界史-外语”作为“新文科”专业拥有专属于自己的课程体系,才是根本解决之道。因此,“新文科”建设不能止于跨学科或交叉学科教育,不能只是双学位教育,而应是学科融合教育,是学科融合创新出的新专业教育。“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无论是作为外语的还是作为世界史的“新文科”专业方向(主辅有区别),都应融通这两种学科素养能力,都应构建起学科融合的课程体系。

(二)组建真正意义上的“新文科”师资团队

通过组建学科融合创新团队凝聚教学科研力量,促进“新文科”师资与课程的深度交叉融合,是“新文科”建设需着力解决的另一重要问题。目前,各高校都非常重视高端人才组建融合创新团队,鼓励开展融合性教学科研合作。为促进“新文科”教研进一步发展,也需要将跨学科或交叉学科的合作思路转变为学科融合意识,全面深化合作。这可以从不同学科间教师的科研项目合作、组建同一项目科研团队入手,面向教学中共同关注的问题,以研促教,在共同教研中开展相近的课程教学、建设相融的课程体系。其中,从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尤其是选修课的教研合作入手简便易行,这样就可以规避教师的行政归属等一系列问题。如前所述,在“世界史-外语”实验班教学中,世界史与外语两个学科都开设外文经典文献选读、西方文化(文明)史等相近课程,通过课程共建、教师合讲、教研合作形成跨学科的教师团队,再由教而研,形成学科融合创新团队,同样有助于世界史“新文科”建设。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一实践过程中,世界史仍须立足于本学科,以本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思维方式,对共同的教研内容进行分析和解读,因为组建“世界史-外语”学科融合创新团队的主要目的,归根结底是为了促进世界史学科的发展。同样,组建“世界史-外语”学科融合创新团队也是为了促进外语专业教师的教研能力进一步发展,是为了让外语专业的学生更加具有跨学科人文素养,“拥有更宽广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能力、思辨能力”。

(三)打造面向“新文科”的微专业

众多学者已注意到,许多高校在实践“新文科”跨学科教育、双学位培养过程中,采取的是学科教育并重、课程体系并行的方式,因而造成“新文科”的学科教育主次不明显、课程设计不合理,学生修读了许多与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无关的课程。有鉴于此,应勇于跳出跨学科教育并重或主辅修模式,设计和建构面向主修专业的微专业。以“世界史-外语”双学位实验班为例,世界史专业为主修专业,为满足世界史人才语言能力需求,可以将习得听、说、读、写、译等应用能力的课程作为核心课程构建外语微专业,不再完全照搬外语专业主修课程体系,也区别于外语专业辅修课程体系,学分设置与上述课程相对应。但这需要学校予以政策支持、教务部门予以协调,世界史专业也需在遵行外语专业已有课程体系前提下,以世界史专业课程体系为主体设计针对“世界史-外语”实验班课程体系。同时,还需要外语学科给予灵活配合,不拘于自身课程体系和学分修读的限制。面对“专

业+外语”这一“新文科”建设趋势,各高校也可以从学校层面统筹调研,由外语学科根据其他学科专业(如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法律、国际政治、对外汉语教学等)对外语听、说、读、写、译等应用能力的需求,在立足自身课程与教学实际的基础上,主动设置外语微专业、设计微课程体系。

(四)推進“新文科”的联合招生

“世界史-外语”实验班的招生方式,既要考虑生源素质,又要便于相关部门支持配合。目前,采取“世界史+外语”实践世界史“新文科”建设的高校并无普遍适用的招生与学生管理模式。既然是世界史与外语学科专业的联合培养,教育教学又完全由两个学科专业全程管理,实验班的生源就可以一部分来自于世界史学科专业,一部分来自于外语各语种专业。在新生入学后,可以通过自愿报名、面试筛选等程序从两个学科/学院新生中招录,招录后无需调整学生宿舍,学生仍属所在班级管理。无论生源最初来自哪个学科,都以世界史为主修专业。这种招生模式也适用于“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甚至是“语言+专业”模式的“新文科”建设,即以外语为主修专业,外国历史或其他专业为辅修专业或微专业。这与学有余力的学生兼习辅修学位较为相似,它不会导致同班学生之间产生学科专业方面的隔阂感,有利于班级管理。至于全国各高校“新文科”的招生管理方式,应结合自身实际,以生源质量、便于管理为基本原则。

以上所述,都需要学校予以顶层设计与统筹管理。在机构职能关系方面,或者理顺现有相关部门间的职责,不应将“新文科”建设仅视为学科专业间的事情,不应因习于原有职能工作而不对新生事物提供助力;或者专门设立“新文科”建设处,统一推进本校各文科专业的“新文科”建设,甚至可以成立“四新”工作办公室,全面统筹协调管理学校的“新文科”“新工科”等建设。在运行机制方面,应在学校层面形成优化学科专业的顶层设计,校、院之间建立起问题研判沟通机制,学院之间构建起课程与师资融通机制,学科之间形成微专业支撑机制,等等。鉴于各校实情不同,需要相关领导、部门先充分了解本校“新文科”建设实践过程中面对的困境难题,广泛听取改进建议,合理归纳总结,根据自身实际,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才能真正推进“新文科”建设顺利前行。

结 语

“新文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高校上下互动、各职能部门横向联动。从近两年调研来看,多数高校尚处于基层教学单位独立创新探索阶段,限于学科专业之间教育教学互相磨合协调状态,学校顶层和各职能部门也都避免“外行”干预。这个阶段是改革创新之初所必需的,只有经过尝试与探索,才能发现“新文科”建设过程中面临的诸多问题。而不对实践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反思研究,就不可能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规划,也就无法进一步调整、优化。从实践到理论,从理论再到实践,方能在实质上推进“新文科”建设的发展。因此,对天津师范大学世界史“新文科”建设实践中发现的问题与对策所作的思考,不仅有助于全国世界史学科专业的人才培养,而且有助于其他“新文科”建设的实践探索与改进。

Practice and Discussion on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Liberal Arts" in World History: Educational Reflection Based on the "World History - Foreign Language"Experimental Class of 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

WANG Yu-liang

(School of History and Culture,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Tianjin 300387,China)

Abstract: The core of the concept of "new liberal arts" is to break the barriers of traditional disciplines and cultivate compound talents with comprehensive knowledge and literacy ability and adapt to the needs of the new era through interdisciplinary or interdisciplinary education mode. The "World History-Foreign Language" double-degree experimental class established by 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 in 2015 is an interdisciplinary talent training model in line with the construction concept of "new liberal arts" advocated by the state since 2018. The experimental class has encountered many problems in educational practice,involving problems such as target positioning in talent training,enrollment methods,academic arrangements,teacher team integration,curriculum system integration,class management and other problems,some of which have been adjusted,and some are still in the process of exploration and cracking. Reflecting on this exploration,summarizing lessons learned and further exploring how to strengthen the top-level desig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liberal arts",build an integrated curriculum system,create micro-majors,form a discipline integration innovation team,and optimize enrollment methods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realizing the dream of revolutionizing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At the same time,the exploration can also provide important reference and enlightenment for other universities.

Key words: new liberal arts;interdisciplinary;world history;“world history - foreign language” experimental class

猜你喜欢

世界史新文科实验班
第三届“日知世界史奖”评奖公告
山西农大乡村振兴“双创”实验班开班
行知实验班
实验班以情促教教学策略谈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服务研究
新文科建设的理路与设计
新文科背景下公共管理学科大类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
“新文科”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的新形势与新进路
世界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
卓越司法人才培养实验班的小样本考察(2014-2017)——以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13级实验班为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