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推动下的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新思路

2023-12-16

林区教学 2023年12期
关键词:职教赛道职业院校

王 宏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哈尔滨 150025)

2010年《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1]指出:在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积极鼓励高校学生自主创业,是教育系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服务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举措。

一、创新创业教育起源与创新创业大赛创立

1.国际创业教育与大赛起源

国际创业教育与大赛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2],在这一时期,全球的创新创业活动呈现出迅猛增长的趋势,各国政府、学术机构和企业开始关注如何培养和支持创新创业精神,并借此来促进经济发展。

20世纪末的信息技术和互联网革命带来了全球经济格局的重大变化,创新创业开始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之一。在这种经济环境的影响下,高校和高等教育机构逐渐认识到创新思维和创业技能的重要性,开始在校园试点创业课程和创业项目,并为学生提供创业实践机会。

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国际性创业大赛应运而生。大学生创业大赛最初由美国圣路易斯大学于1988年发起,并扩大为全球性大赛,我国于2004年作为整体赛区参与全球大赛。这些竞赛吸引了众多不同国家的创业者,为其提供了许多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机会。在此背景下,各国政府和私营部门开始对创业生态系统进行投资,建立孵化器、加速器、投资基金等,以支持初创企业的成长与发展。

2.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的形成

中国创新创业大赛(China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Competition)始于20世纪末21世纪初[2],是由中国政府主导的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创新创业竞赛。

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实施改革开放政策,逐渐开放市场和经济,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投资,使得创业活动有了极大的增长。当我国认识到创新创业对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后,政府开始大力支持创新创业,投资创业孵化器、科技园区和创业培训,并为创新创业人员提供政策支持。此外,创新创业教育在高等教育中越来越具有突出的作用和意义,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为激发大学生投身创新创业的热情,我国开始探索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新形式,鼓励大学生参与本土创新,以提高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2015年,李克强总理亲自提议举办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大赛由政府和企业提供奖金和支持,以鼓励创新创业。同时,我国政府不断制定和调整创新政策,鼓励研发知识产权保护和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建设,为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提供坚实的政策基础。

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的启动是中国政府积极推动创新创业政策和高校创业教育兴起的结果,它已经成为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竞赛平台,有助于推动中国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发展和优化。

二、创新创业大赛职教赛道的发展

创新创业大赛职教赛道是一项鼓励和支持职业教育学生和教育机构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竞赛。该赛道以高职、中职部分职教本科为主,以推进职业教育领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组织学生开展就业型创业实践为核心,由政府、高校、教育部门、企业等多方合作组织,旨在培养创新创业意识,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

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是由教育部等部门与地方政府联合主办的一项全国技能大赛,受教育部认可,其含金量在全国高校大学生竞赛中排名第一,已被多省设为学校本科评估、双一流评估的要点,并出台专门措施鼓励师生积极参赛。该大赛主要采用校级初赛、省级复赛、总决赛三级赛制(不含萌芽赛道以及国际参赛项目)。校级初赛由各院校负责组织;省级复赛由各地负责组织;总决赛由各地按照大赛组委会确定的配额择优遴选推荐项目。大赛组委会将综合考虑各地报名团队数(含邀请国际参赛项目数)、参赛院校数和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情况等因素分配总决赛名额。这一赛制使得全国各地的高职院校均有机会参与大赛。以2023年重庆赛区为例,覆盖重庆所有高校,共计16万个项目,累计67万人参赛,经过校赛初赛和市赛复赛,最终有260个高教主赛道项目、110个“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项目、110个职教赛道项目进入决赛。参赛项目内容涵盖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等多个领域,在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乡村振兴等方面充分展示了当代大学生的创新成果。

从表1可以看出,2019—2021年职教赛道的项目获奖数量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这表明各个职业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力度不断增大,特别是2021年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规模呈现井喷式增长,相较于上一年有了大幅度提高。通过参与大赛使得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得到提高,职业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得到深化和落实。

表1 2019—2021年职教赛道获奖统计[3]

三、创新创业大赛职教赛道的特点与功能

创新创业大赛职教赛道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动手能力、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能够在大赛中进一步夯实实践基础,发挥实践能力优势,成长为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实践人才。

1.创新创业大赛职教赛道的特点

创新创业大赛职教赛道是面向职业院校的创新创业竞赛,侧重于解决职业院校教育领域的问题和挑战,鼓励职业院校参赛者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并以此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效益。

与其他赛道不同,职教赛道更加注重实践性和实用性。参赛项目通常具备一定的职业教育实践经验,以确保项目能够在实际环境的应用中落地。职教赛道鼓励参赛者提出具有创新性的教育方法、教材、科技工具等,以满足不断变化的职业需求。由于其高实践性,该赛道的项目往往需要多方合作,赛道鼓励团队合作或与企业、机构等的合作伙伴关系,确保项目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赛道组别分为创意组和创业组,而项目类型又分为创新类、商业类、工匠类三类,展现出职教赛道项目的职业教育特色、商业化特色、产教融合特色。

2.创新创业大赛职教赛道的作用

创新创业大赛职教赛道的首要作用是鼓励支持创新教育方法、工具和技术,并以此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效果,这一赛道旨在培养职业院校学生所亟须的职业技能,如社会适应力、动手能力、市场竞争力、创新能力,为学生增加就业机会、拓宽发展道路。创新创业大赛是一项全国性质的高可及性比赛,全国各职业院校都有机会参与其中,这种高可及性能够极大地鼓励职业院校参赛者的积极性,让他们以更强的自信和更大的热情参与其中[4]。该赛道能够帮助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场景,贴合实际职业需要。在赛事中,项目团队拥有与企业、行业协会或政府机构合作的机会,加速以职业导向为重心的实践落地,更加满足实际市场需求。同时,该赛道能够提供创业支持,如导师指导、融资机会和资源等,项目团队可将其创业转化为具有相当可行性的成果。

3.创新创业大赛以赛促教底层逻辑

创新创业大赛的底层逻辑即为通过竞赛的方式促进教育领域的创新并提高教育质量。首先,激发创新精神。创新创业大赛为学生提供能够展示其创意和创新项目的平台,激励参与者积极思考改进现有问题并提出新方法、新方案。这种竞赛性质的活动能够激发参赛者提高项目质量的热情,并可以推动创新,让项目团队时刻充满活力。其次,培养创业技能。参赛者不仅要提出创新性理念,还要思考如何将这些创意落到实处,转化为现实成果。这就需要参赛者具有创业技能,包括项目管理、商业规划、市场营销等。创新创业大赛还会提供导师指导、培训和网络支持,让参赛者能够专注其项目,降低创业过程中的困难,更好地精进创业技能。最后,推动教育创新理念。创新创业大赛会通过展示成功案例、倡导教育创新理念等方法鼓励更多人参赛。大赛的优胜者和有潜力的项目通常能够吸引投资者的关注,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促进项目的发展和扩展,而这些优秀的竞赛成果也有助于项目获得更多的可持续性支持。

创新创业大赛以赛促教的底层逻辑是通过竞赛的形式激发创新精神、培养创业技能、提供资源和支持,推动教育领域的改革和进步。这种竞争性的环境有助于发现和支持有潜力的教育创意,从而提高教育质量和效果。

四、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新思路

为正确把握现代化新格局下“十四五”规划和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高校创业教育必须精准研判校内外局势和环境,科学界定政府、市场和高校之间的相互关系,从外部感知、生态整合、过程管理三个方向,构建政府控制、市场调节和高校主导的“三位一体”新模式,不断为创新创业教育奠定基础、提供助力,推动我国高校创业教育改革创新,实现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

1.精准研判创业形势和环境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2023年上半年内需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10.8%,同比提高59.4个百分点,其中最终消费贡献率达到77.2%,提高46.4个百分点。产业升级态势持续,1—7月份高技术产业投资、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了11.5%、23.1%(数据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2023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回顾与下半年经济展望》)。

在这种经济环境的影响下,高职院校应当着眼于创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的联系,将市场需求的核心作为创业教育的核心,精准把握市场需求动向,并培养学生发掘市场潜力的能力。同时,高职院校需要利用自身与实践高度相关的优势,精准研判创业局势和环境,参照创业环境设置创业教育,最终引导学生亲身加入创业。

2.扎实做好创新创业教育大文章

创新创业教育应当以增强学生内在潜力为目标,加强探索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落实到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全过程。

首先,树立科学明确的教育观和教育目标。用高质量教育为国家高质量发展服务,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浸润创新创业意识观念,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朝向创新创业发展。职业院校应科学调整培养方案,增强目标导向,进一步健全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塑造富有创新创业氛围的校园环境。

其次,加强教育教学针对性。对于不同行业、领域的发展情况和发展要求存在差异的情况,职业院校在进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对学生选择的项目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分层,对于不同方向、不同层次的学生注重采用不同的教育培养方案,依照研究方向和研究能力的二维坐标系对学生进行定位,增强创新创业教育的针对性。

最后,增加行业企业合作,在学生创业过程中邀请相关企业的加入。学校应积极统筹外部资源,努力搭建校外平台,一是积极邀请企业家参与创新创业教育全过程,聘请有经验的企业家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授课、编写相关教材,对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进行指导,并在校赛中担任评委。二是鼓励企业参与大学生创业全过程。支持企业为大学生创业创建项目孵化器,指导创业大学生进行技术和市场开发,提供创业场地、研发设备等支持,同时投资、参股、并购有价值的项目。

3.科学界定政府、企业和高职院校之间的相互关系

高职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政校企三方的合作,首先,高职院校依托政府的政策作为支持和保障,高职院校的经费、教学实习设备等各个方面,在政府的支持与扶持下得以充实和完善。其次,高职院校和企业紧密合作关系的建立,使双方共同在实习实训和科研项目等方面合作开发,为提高高职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打下坚实基础。最后,通过企业提供的顶岗实习岗位和就业机会,检验高职院校办学过程中是否达到了企业所需求的学生职业能力与水平,从而更好地完成无缝衔接[5]。

4.创新提出“精准感知—跟踪管理—产教融合”高校创业教育模式

高职院校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多方联动,首先,要想准确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创新创业意愿和原生动力,应从大学生第一课堂教学抓起,要注重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的启蒙教育,紧紧抓住这个环节,就能够做到精准感知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原发能力和水平。其次,根据掌握的基本情况及时进行第二课堂的能力素质提升培养,在这个阶段做到持续跟进,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全方位、多口径的促进和提高,并通过各种平台,如创新创业基地、现代化产业学院等进行协同培养、突出特色优势做大做强特色学科群,打造“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技术孵化模式。在制度创新上做好文章,将创新创业与人才培养、实训实践等有机结合,从而打造产教融合与企业需求于一体的互利多赢的人才培养创新平台,为高校创业教育提供新模式[6]。

五、结语与展望

在“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的推动下,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通过实施新思路,高职院校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其提供更广阔的职业发展机会,进而为社会和经济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未来,可以期待职业院校创业教育在“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的引领下不断创新,为培养大量创业人才和创新项目提供更多支持与机会。同时,高职院校、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还需共同致力于推动创业教育的发展,为提升教育质量和社会效益提供有力支撑。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和技术不断进步,“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将继续扮演着推动创新的重要角色。职业院校应积极融入这一生态系统,充分利用这一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打破传统教育的束缚,培养更具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人才。

“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为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发展提供重要机遇,也提出更高要求。高职院校需不断创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积极拓展合作伙伴,推动创业教育朝着实践创新和综合性的方向发展,以更好地满足学生和社会的需求。

猜你喜欢

职教赛道职业院校
自制冰墩墩不能滑出“法律赛道”
科创引领,抢跑新赛道
征服蒙特卡洛赛道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中英越洋握手 职教领跑未来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无人驾驶,先上赛道如何?
支持水利职业院校发展
职教要做好迎接“慕课”挑战的准备
职业院校不能仅培养一线普通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