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物性视角下政治文本的生态话语分析
——以党的十七大至党的二十大的报告为例
2023-12-16施洁
施洁
(西安外国语大学英文学院,陕西西安 710000)
生态形象塑造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1]。此外,生态形象作为国家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构建对于国家综合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它既影响国内群众对国家整体形象的认知,进而影响国民的向心力和归属感,又影响国外民众对国家生态形象的评价,从而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生态形象能否在国际上获得舆论支持。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其官方文本报告涉及生态、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既对过往5 年国家工作进程做出总结,也对未来5 年发展进行规划。因此,作为官方文本材料,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的生态语篇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于国家生态发展的态度及做法,对于中国国家生态形象塑造具有重要意义。
从党的十七大第一次将“生态文明”写入报告,到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其所对应的“生态形象”内涵也随之变化。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社会各界对于生态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生态形象建构也逐渐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话题。在生态话语分析中,学界大多侧重于新闻报道[2-3]、文学作品[4-5]、企业外宣[6]等语料,但相较而言,关注政治文本语料[7-8]的研究较少,鲜有研究涉及党政报告类政治语料的生态话语分析[9]。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传播新闻学领域,主要采用内容分析法和框架分析法,少量研究采取话语分析的方法研究中国形象的塑造,但多采用西方视角与理论[10];虽然有少量研究注意到中国生态哲学观的指导意义,但主要集中于中外媒体中国形象对比研究,鲜有研究关注中国生态形象的历时动态变化。
作为国际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因素,国家形象建构影响国际生态系统的发展。以中国生态哲学观为指导思想,研究党的十七大至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生态语篇中国生态形象及其话语特征,对于促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塑造国家在国际上的生态形象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鉴于此,本文根据何伟、魏榕提出的生态形象及物性分析框架,参考学者刘明所建构的语料库辅助生态话语研究多维分析模式,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至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为语料,对比分析党的十七大至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中国生态形象特征及其话语策略动态变化,以期为促进中国生态形象建设,提高中国共产党的威信力与说服力,建构中国理想生态形象提供参考。本研究主要关注以下3 个问题:(1)党的十七大至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主要涉及哪些与生态相关的话题,各有什么特征? (2)报告中及物性过程是如何分布的? (3)基于中国传统生态哲学观,报告中所体现的及物性过程主要是哪种过程?
1 分析框架
本文借鉴学者刘明整合的语料库辅助生态话语研究多维分析框架,并在此基础上根据本研究的特点进行整合创新(如图1 所示)。该分析框架主要分为4 个部分:(1)构建目的语料库;(2)描述语言特征;(3)阐释语言表征;(4)评估话语。首先,研究者需要根据相应研究目的及研究问题建构语料库。其次,在描述阶段,研究者对所研究的文本进行自上而下的多层次分析,这一过程包括宏观、中观和微观语言资源。其中宏观语言资源指话题、主题、框架等形式;中观语言资源则指话语策略; 微观语言资源包括语言手段和形式等。在进行宏观语言资源分析时,通常运用如话题模型、词汇联想分析等计算机辅助文本自动分析法;而在分析中观语言资源时,需要借助计算机辅助文本分析和传统语料库相结合的方法进行[11]。阐释在该文本中主要指借助何伟、魏榕提出的生态话语及物性分析框架对文本进行解释。文本评估主要依据中国传统生态哲学观对文本进行评估。何伟、魏榕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及物性系统,从“多元和谐,交互共生”的传统生态哲学观出发,重构参与者角色,赋予6 个及物性过程新的生态意义,并进一步将话语分成3 类:破坏性话语,即阻止生态系统保护的话语;有益性话语,即促进生态系统保护的话语和中性话语;中性话语,即既不阻止、也不促进生态系统保护的话语。
图1 语料库辅助生态话语研究多维分析框架
2 研究设计
2.1 语料选择与语料库构建
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每五年召开一次,作为最高领导机关,全国代表大会所产生的报告具有很强的威信力和说服力,因此报告中的生态语篇同样具有权威性和说服力。本研究所有语料选自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数据库(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64168/),其时间跨度为15 年(2007—2022 年)。首先,研究者进行人工筛选,选取报告中和“生态”相关的语篇,共约5 200 个汉字,然后建立“党的十七大至党的二十大生态报告” 语料库,并在该语料库下按时间顺序分别建立党的十七大、党的十八大、党的十九大、党的二十大生态报告子语料库,以便进行对比分析。
2.2 分析方法
KH Coder 是本研究使用的主要语料库分析软件,可以用来进行大规模定量数据分析。该软件运用Stanford POS Tagger 模块进行词汇提取,借助R 语言进行数据统计和自动分析, 并进一步借助MySQL对语料进行组织和提取[12-13]。
在对数据进行预处理之后,该研究利用KH Coder 的话题模型(Topic-modelling)提取主要话题,因为该功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所建的小型语料库在话题选择上的基本特征,而且可以表现该语料在内容上选择的框架类型,为分析中国生态形象建构提供依据。
此外,该研究还利用KH Coder 进行词汇联想分析,基于已有的话题及主题分析,进一步说明该报告中较大概率共现在特定语言单位的词语网络关系。上述分析主要是通过如名词、形容词、动词、少量专有名词等实词对大规模语料进行定量分析; 为进一步分析党的十七大至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及物性过程分布,以及所体现的中国生态思想,在后续的研究中将采用何伟、魏榕的生态及物性过程理论框架进行定性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话题分析
基于计算机语言学研究方法和机器学习,话题模型可以分析隐藏的话语结构和语义来源。表1 表明所选语料中12 个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话题及其对应词汇。话题模型根据内置算法对文本中的词汇进一步分类,研究者在这些代表词汇的基础上总结代表话题。这些话题按照其在文本中的显著度呈递减排列。
表1 话题列表及其对应词汇
从表1 可以发现,党的十七大到党的二十大报告主要关注自然建设(话题1)、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话题2),具体从碳节约、水污染防治、海洋文明、国土发展、气候、耕地保护(话题3、4、6、10、11、12)多方面强调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要性,倡导绿色生产(话题9),旨在保护自然(话题5),推动经济发展(话题7)。
3.2 词汇联想分析
词汇联想分析主要聚焦于大概率共同出现在某一语言单位中的相关词语。该分析更具体地搜索与某一词语共现在某一语言单位中的其他词语,并由此绘制共现网络关系图。该分析对主要实词进行词元统计。为使分析结果更加明晰,本研究同样将统计对象设定为前200 个高频词(见图2),其中关联词语用圆圈进行表示。圆圈的大小表明该词在语料库中词频的高低,如果圆圈越小,则词频越低,词语间的关联则用直线表示。下面依据表1 列举的话题模型进一步分析各个话题间的关系。
图2 高频词汇的共线网络
网络关系图中的不同关联方式反映了他们在表征同一概念时采取的不同表征策略。在图2 中关键词“生态”出现频率最高,和它相关联的词汇:经济、社会、文明、建设、发展、绿色等,这说明“生态”是经济、社会、文明等发展需要考虑的重要方面。“生态”相关联的词主要强调了3 个不同主题:(1)如何以生态促进经济、社会、文化发展;(2)如何推进生态建设;(3)如何促进生态保护。和主题1 相关的是词群7、8 和9,它们强调发展循环经济、建立绿色生产方式、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和主题2 相关的是词群1,凸显国家在自然建设方面的作用。和主题3 相关的是词群2、3、4、5、6、10、11 和12,它们主要强调生态保护的具体措施,如碳节约、水污染防治、海洋文明、气候、国土发展、耕地保护,以突出国家在生态环境治理方面领导性的作用。此外,气候一直是党的十七大至党的二十大报告持续关注的热点话题。在对党的十七大至党的二十大报告的共线网络分别进行分析后发现,虽然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生态”,但主要通过“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实现,并未有太多内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的词汇共线网络开始表明社会、经济、文明等与生态保护的密切关系。党的十九大、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强调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文明发展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增加了更细致的要求,如海洋文明建设、耕地保护、水污染治理、碳节约等。
3.3 及物性过程分布及生态哲学观的体现
该研究根据何伟、魏榕[14]的中国形象生态化及物性过程分析框架,分析党的十七大至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动宾(V+O)及主谓(S+V)结构呈现的生态化中国形象及物性过程表征。在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后,共筛选出200 个不同动词,其中词频出现次数最高为27 次,词频出现次数最低为1 次。在分析过程中,分别对不同的动宾、主谓结构进行人工标注和分析,以观察它们所凸显的及物性过程特征。通过对报告中所有及物性过程的对比发现,报告中出现的及物性过程主要为动作过程、关系过程和心理过程,其出现频次为:动作过程>关系过程>心理过程。
3.3.1 动作过程
动作过程表达该过程中涉及参与者的动作性活动,根据“多元和谐,交互共生”的生态哲学观,主要分为破坏性、有益性和中性三种动作过程。韩礼德[15]认为该过程(material process)并不一定是具体的物质过程,也可以是抽象的动作过程。
(1)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全面推进
(2)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3)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4)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该报告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隐藏主语,上面4 个例子均是无主语句,而且动作过程均是有益性动作过程。例(1)的语义配置可以表达为“施事——非生命体社会性参与者+动作过程(推进)”。例(2)中“推进”的语义配置为“动作过程(推进)+受事——非生命体社会性参与者”。“推进”这一抽象的动作过程,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生态保护方面所做的积极行动。例(3)中“上升”“改善”突出体现了中国在生态保护方面所做的具体措施,带来积极效果,符合“多元和谐,交互共生”的生态哲学观,属于生态有益性动作过程。例(4)中“应对”的语义配置为“动作过程(应对)+受事——非生命体物理性参与者”,表明在面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时,中国积极承担国际角色的大国形象,同样属于生态有益性动作过程。
3.3.2 关系过程
关系过程描述涉及的参与者是谁、像什么、在哪里、拥有什么东西、与什么人或物相关,进而建立相关参与者之间的经济、文化、政治、外交等关系。同样,根据“多元和谐,交互共生”的生态哲学观,关系过程可以进一步划分为有益性、中性和破坏性关系过程。在所选取的语料中,关系过程主要为中性关系过程。
(5)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
(6) 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7)成为全球生态文明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关系过程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归属性关系过程、识别性关系过程、拥有性关系过程等,在所选取的语料中仅涉及识别性关系过程。识别性关系过程强调主体会被赋予一定的特点或者成为某一特定群体的一员。例(5)的语义配置为“载体——非生命体物理性参与者+关系过程(是)+属性”,这客观表达了生态环境对于人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属于中性关系过程。例(6)凸显了中国在建设现代化过程中对于生态环境的重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与“多元和谐,交互共生”的生态哲学观相一致,属于有益性关系过程。例(7)强调(中国)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中所希望承担的角色,凸显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3.3.3 心理过程
心理过程描述相关参与者基于感情、愿望、认知、感官等表达对其他参与者的心理活动,具体包括喜爱或讨厌、赞成或否定、相信或怀疑等,该过程同样分为有益性、中性和破坏性过程。此外,心理过程具体分为两大类:表达认知的心理过程(体现说话者对某种现象的认识),以及表达意愿的心理过程(体现说话者的心理期望)。
(8)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9)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所选语料中的心理过程均是认知心理过程。如例(8)中心理过程“树立”的语义配置为“心理过程(树立)+现象”,表现说话人对尊重、顺应、保护自然这种生态文明理念的赞同,属于有益性心理过程。例(9)中“坚持”同样凸显说话者对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种理念的认可,属于有益性心理过程。
4 结束语
通过以上分析发现党的十七大至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生态语篇主要关注自然建设问题、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问题,主要聚焦碳节约、水污染、海洋文明、气候、国土发展、耕地保护;此外,报告还倡导保护自然,绿色生产。气候问题是报告持续关注的热点话题。在分别对党的十七大至党的二十大报告的共线网络进行分析后发现,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生态”,但主要通过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来实现,未有太多内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的词汇共线网络开始出现“社会、经济、文明”等与生态保护的密切相关的话题。党的十九大报告、党的二十大报告的内容进一步强调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文明发展之间的重要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增加了更细致的要求:海洋文明建设、耕地保护、水污染治理、碳节约等。第三,在党的十七大至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生态及物性主要通过动作过程、关系过程和心理过程实现,它们出现的频率为:动作过程>关系过程>心理过程。语料使用大量动作过程以强调在生态保护方面国家采取的具体措施,且大部分过程为有益性过程; 少部分中性过程的使用体现了该报告的客观性。综上所述,党的十七大至党的二十大报告生态语篇,构建了积极、客观的国家生态形象,作为重要的官方文本,其撰写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语料库分析工具与生态话语分析的相关理论在分析过程中相互补充,该研究从定量和定性两个角度更加充分地分析语料,共同为生态话语的有效分析、阐释和评估提供借鉴。
本研究为后续开展中国生态形象话语分析,特别是与政治文本相关的生态话语分析,提供实践借鉴意义。后续研究将纳入更多与生态相关的政治语篇,以期为中国形象自塑,建构全面、良好国家生态形象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