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西方文化中对时间概念的认知差异探析
——以“星期”为例

2023-12-16杨亚萍傅海峰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28期
关键词:东方文化计时概念

杨亚萍,傅海峰

(1.西安科技大学,陕西西安 710054;2.辽宁师范大学,辽宁大连 116029)

在21 世纪的今天,全球化的脚步无法阻挡,各国交流日益频繁,在交流过程中,产生一些文化碰撞在所难免,这会激发我们对知识的渴望与探索,去了解这些碰撞背后的深层的文化根源。通过对这些文化现象的探索,不但可以增进双方对彼此文化的了解,也有助于推动文化的多元发展和交流,从而促进世界的繁荣和发展。对于不同的民族或者文明来说,时间观念受不同的历史背景、社会生活、生活环境及生存状态的影响,一旦形成一种文化,其就会渗透到广义文化的内层,就很难通过外力来改变它[1]。正如美国的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说过:“时间会说话。它比有声语言更坦率,它传达的信息响亮而清晰。”[2]研究东西方文化中对“时间”概念的认知就显得尤为重要。借此,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彼此的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流中避免误解和冲突。我国当前社会、文化、体制都处于一个上升、转型的特殊时期,同时也处于一个与世界各国文化交流高度频繁的时期,从文化交流的角度对东西方文化的时间概念的异同进行根源上的挖掘,影响上的比较,有助于我们对东西方文化共性与差异有更明确清晰的把握。一方面,有助于我们了解不同文化背景对时间概念的理解,帮助我们与不同文化打交道时加深对彼此的了解,避免误会。另一方面,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时间观念,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以及加强对中国文化的传播。

1 东西方文化中“星期”概念的起源及认知差异

有一点非常有趣,这种以7 天为一个时间周期的计时方法似乎源自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王国。早在公元前7 世纪左右古巴比伦人就开始使用七天为一星期的计时制,他们认为世界由7 个行星主导,因此分别以这些行星的名字命名每一天,给每一天设定了特定的神明和意义。表1 列举了古巴比伦七日计时制与对应行星及相应神明的对应关系,并且会在对应的日期进行相应的祭祀。

表1 古巴比伦七日计时制与七大行星及古巴比伦神的对应关系

其后,这种计时方法分别往东西方延展。往东经由印度传入中国,之后传入日本、韩国等国。往西则传入希腊、罗马及欧洲其他国家。

这种七日计时的设定,主要基于对行星运行的观察,最初的目的并非计时,而是方便对神灵的祭祀。每7 天为一个周期,每天祭祀不同的神,因为这7 位主神会轮流统治世界,每个主神掌管不同的领域和元素,因此通过七日计时可以确定祭祀哪位主神。可以看到,这种计时方式在创始之初就带着宗教色彩,而非计时的方便。

1.1 “星期”东行:计时制度在中国的发展

中国古代典籍早有关于“七曜”的记载[3]。汉代历法以五行为基础,将太阳、月亮和五大行星(火、水、木、金、土)与七曜相对应,形成了一个七日周期,其中太阳被视为万物之始,排在第一位[4]。这种将七曜与时间周期结合的概念最早见于唐代由印度传入的经文《文殊师利菩萨及诸仙所说吉凶时日善恶宿曜经》(759 年),在翻译过程中,法师不空大师借用了中国的“七曜”概念,并将其与七日周期结合起来。

宋代成书的《应天历》(公元963 年)是中国历法首次使用星期计时制的记录。其中提到“推定朔、弦、望日辰七直”[5],即七颗行星轮流值日,这是中国历法中引进西方星期制度的重要革新。然而,当时并未在民间广泛推行,而是为了满足中国境内穆斯林的宗教和生活需求,方便日期换算。

中国正式将“星期制”纳入日常时间单位是在近现代。1807 年,英国传教士马礼逊来华传教,他与中国教徒一起在礼拜日进行传道和祈祷,这是中国人了解西方星期日休息制度的起点。鸦片战争后大量西方人进入中国并长期生活工作,他们按照本国习俗在星期日休息娱乐,中国人开始好奇并逐渐认同星期日休息制度。

1872 年的《申报》上发表了一篇名为《论西国七日各人休息事》的文章,大肆宣扬星期制的好处。在各界人士的推动下,星期计时制逐渐进入上海人的生活,并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1895 年的戊戌维新是一场政治改革和社会风俗改良运动,其中试行星期日休息制度被提上日程。在戊戌维新时期,新建立的学校普遍规定全校师生星期日休息。

经过多年的发展,星期作为时间周期的概念在19 世纪与20 世纪交接时期被中国社会所接受。1902 年,清政府颁布的《钦定中学堂章程》和《钦定高等学堂章程》首次规定全国中等、高等学校实行星期日休息制度。清朝末期,星期已经成为都市生活中的时间概念。清政府中央各部门也在星期日放假公休。从此,“星期”正式成为现代中国计时制度的一部分,并一直延续至今,成为现代人生活中重要的时间划分方式,也带来了生活方式的改变。

1.2 “星期”西行:计时制度在欧洲的发展

随着古希腊文化的发展,古希腊人开始接触并借鉴古巴比伦的文化和知识体系,包括他们的时间计算方式。这种以七天为周期的计时制度被古希腊接受,据说是因为7 这个数字在古希腊文明与两河流域文明中均是吉数,但学界目前对起源仍有争议。根据历史学家的研究,公元前4 世纪,古希腊已经开始使用类似于古巴比伦的七天一周制度,他们没有直接继承古巴比伦的时间计算方式,但是从中汲取了灵感并进行改进和创新,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而富有哲学思想的时间体系。

在古罗马帝国扩张时期,大约在公元1 世纪,随着古罗马文化的传播和影响力的扩大,星期的名称也传入了其他国家,包括意大利、西班牙、法国等地。从古巴比伦到古希腊再到古罗马,星期制度的内容和形式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星期的核心是宗教而非时间,每一天都对应不同的神祇,每一天的意义也因为祭拜神明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和故事传说。

表2 是古希腊时期和古罗马时期的“七天周期”对应的不同文化中的神明的对比表。古希腊与古罗马的计时制一脉相承,在一定程度上其实是一致的,只是神明的名字略有不同,其中来自古罗马时期的拉丁语名称至今在欧洲多个国家使用,因此在表2将古希腊与古罗马的对应名称同时列出,以供参照对比。

表2 古希腊与古罗马时期的星期与七大行星及主神的对应关系表

从表2 中我们不难看出,至今仍在普遍使用的星期计时中每日的命名的雏形,而且变化并不多。

在基督教的发展过程中,星期制度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公元321 年,古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颁布了一项法令,将基督教的第一天,即罗马人的太阳神日与罗马古历结合起来,规定全国范围内必须停止工作和商业交易。这一法令初步形成了以“6+1”为基础的星期制度的概念,但仍是建立在宗教活动基础之上。

君士坦丁一世的法令对西方文化和社会体系产生了深远影响,包括社会文化标准化、统一宗教节日和经济作用等方面。此后,星期制度逐渐在欧洲各地传播和接受,并在罗马天主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颁布的《格里高利历》中得到进一步确认和规范。格里高利历以耶稣诞生的年份作为公元纪年的开始,并确定了每周7 天的顺序和名称,这种方式被称为“国际标准星期记数法”,被广泛采用。

综上所述,星期制度在古希腊文化中形成,并受到古罗马和基督教的影响和改变。它的核心是宗教活动,每一天都与不同的神明相关联。随着时间的推移,星期制度在社会、文化和经济层面产生了重要影响,并成为现代世界中时间划分的重要方式。借用罗格斯大学艾维塔·泽鲁巴维尔(1948-)的话来说就是:

“Days, months, and years were given to us by nature, but we invented the week for ourselves.There is nothing inevitable about a seven -day cycle, or about any other kind of week; it represents an arbitrary rhythm imposed on our activities, unrelated to anything in the natural order.But where the week ex-ists—and there have been many cultures where it doesn't—it is so deeply embedded in our experience that we hardly ever question its rightness, or think of it as an artificial convention。”(Eviatar Zerubavel,1989 年)[6]

译文:“日、月、年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但一周却是我们自己发明的。七天周期或任何其他类型的星期都没有什么必然性; 它代表了强加给我们活动的任意节奏,与自然秩序中的任何东西都无关。但是,在存在周的地方——有许多文化中并不存在周——它深深地扎根于我们的经验之中,以至于我们几乎从未质疑过它的正确性,或认为它是一种人为的惯例”。

2 “星期”概念对东西方文化的影响

由于东西方文化根源不同,历史传承不同,因此即使是同源的概念在不同的文化中产生的影响也有很大的不同。

2.1 对“星期”命名的不同

在西方文化中,星期一至星期日的命名通常基于古希腊和古罗马神话中的神明名称。星期六和星期日的涵义稍有不同。星期日是基督教的主日,即耶稣复活的日子,被视为休息和祷告的日子。星期六则是安息日,被犹太教徒和某些基督教教派视为休息和祷告的日子。

在英语中,星期的命名与欧洲其他国家相似,但由于英国历史上的文化来源不同,受到北欧文化的影响较多。因此,在英语中,星期的命名更多地使用了北欧神话中神祇的名称,比如星期三Thor's day,就是现在的Thursday。星期一-Mani's day-对应月神Mani;Tuesday-Tyr's day-对应战神Tyr;Wednesday-Odin's day-对应众神之首Odin。Odin 在古英语中为Woden。仅星期六与古希腊罗马和古罗马的命名一致。

在东方文化中,星期的命名一直以七大行星的名称为基础,结合天干地支对每一天赋予吉凶祸福的涵义。然而,在现代,由于西方文化的影响和中国的历史变革,星期的命名采用了数字制的简洁方式,例如,中国的“一—六”。星期日在中国则采用了传统的日曜日名称,称为星期日或星期天。在日本和韩国等地,仍沿用中国历史中的“曜日”命名,其中周日是一个星期的开始。

总体而言,在西方文化中,星期的命名与宗教密切相关,而在东方文化中,星期的命名更多地作为时间计量单位,反映了东方文化对自然和人类关系的理解。

2.2 对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影响

在西方文化中,每一天的命名都有特定的意义,这种命名方式对时间的划分和西方人对时间的认知产生了影响。星期六和星期日的概念源自古代犹太教和基督教的安息日观念,将工作日和休息日分隔开来。这导致了西方文化中工作与休息日分离的概念,并形成了周期性和规律感。这种时间划分对人们的思维方式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通常会按照时间表安排工作和生活,并注重准时。时间在西方文化中更像是一个一个的节点,这些节点由不同的事件作为填充。

在西方社会中,“星期” 的概念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和广泛的应用场景,通常与宗教信仰、工作制度等联系在一起。星期日作为休息日,用于放松和家庭时间,而周一至周六则是工作日。这种安排使人们能够组织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并在休息日享受休闲活动。

相比之下,在东方文化中,时间单位与日月星辰的变化有关。把人类社会的活动与日月星辰的变化结合起来,融为一体。中国、日本和韩国等国家都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密切联系。东方文化中的时间划分通常与农业活动相关,时间被视为与宇宙万物联系在一起的概念。因此,在东方文化中,“星期”的概念只是一个时间计量单位,与中国传统时间概念的“一炷香”“一个时辰”并无本质上的不同。因为东方文化对这些时间的考量,并非关注某个短暂的节点,而是更关注于更长的时间周期,如月、年、生肖、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等,认为时间的变化是一个循环。既然时间是一个循环,那时间就不是一个分秒必争的概念,对于时间的精确把控也就没有必要了。传统的道家思想认为,宇宙生命是一个大循环……千百年来,人们在循环往复中发现总结规律,并用以指导生活,这种时间意识,至今还以其强大的惯性制约着中国人的生活[7]。

尽管东方文化更注重长期计划和整体性思维,但在现代社会,东方国家的人们同样需要进行日常工作、学习和社交活动,因此也会根据时间要求进行相应的时间规划和安排。相对来说,东方文化中的时间安排可能更加灵活和自由,注重自在随意的感觉。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内容是一般性的描述,不代表每个个体或文化都完全符合这种模式。在世界其他国家,也存在与其生活背景密切相关的非常特别的时间概念,比如,中国古代的时辰概念:时辰是中国古代的时间单位,一天被分解为12 个时辰,每个时辰大约两个小时。印尼的“Jam Karet”(橡胶时间):这是印尼爪哇岛的一种热带时间概念,代表了一种比正常时间更加弹性和不受限制的时间观念。马耳他的“imgħa ħarsa”(注视时间):这是马耳他的一种基准时间概念,表示人们在注视钟表等待某件事发生时的心理感受。澳大利亚的“Yonks”(很长)等[8]。在全球化的今天,这些特殊的时间概念与一般性的时间概念已经逐步为更多的人了解,深度的文化交流和影响所导致的不同文化之间的时间观念和时间安排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交叉和融合。

3 对“星期”时间概念研究的现实意义

法国作家、诗人,法兰西学术院院士保罗·瓦乃理(Paul Valery,1871—1945 年)已经在1928 年,为中国语言学家、汉学家盛成(1899—1996 年)的作品《我的母亲》写下长达万言,16 页的序,序中根据他对中国及东方文化的了解,为西方人认识东方文化的态度,即东方的文化系统和西方的文化系统是并行发展的,只是并行的方向不同而已。所以,不同的文化要相互接近、相互了解和认识。这篇序文甚至促成了西方世界中的“中国热”[9]。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这也算是促进东西方文化互动的开始。时间概念作为文化现象的一部分,自然也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东西方文化中对“星期”的概念有相同之处。比如,东西方文化对“星期”认识的根源相同,都选择了以7 颗行星的变化为一个时间周期。这来自东西方古人对天文的变化规律的观察和认识,并将其与时间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对时间变化的共同认知和概念。但是通过对比东西方文化,不同的发展历史与文化发展进程赋予了“星期”及其他时间概念不同的文化涵义与价值定义,并且也间接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与思维方式,乃至价值观、世界观等,给东西方的人在交流的过程中带来了很多困扰与障碍。总之,东方文化中的时间观念为多元时间/多向计时制。而西方文化中的时间观念为一元时间/单向计时制。

因此,对这一文化现象的研究,在现代社会及国际化交流日益频繁的环境下具有多方面的现实意义,在时间管理、社会生活、教育和国际业务等领域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和重要意义。

从理论层面来讲,东西方文化在时间概念方面的差异导致了人们对世界观与价值观的差异,时间不仅是时间本身,还深刻反映了人们在观察世界、研究世界,以及对这个世界完全不同的思考角度。东方文化“天人合一”,从整体性把握世界,注重内涵与象征意义的解读,例如,中国古代的八卦、五行等符号体系就是将自然现象与哲学思想相结合形成的精深理论;而西方文化则更强调逻辑思维和实证主义,追求客观、明确的概念。中国人讲究天人合一,信天不信神,崇拜祖先,重视现世的生活,没有特别显著的宗教观念。而西方文化主张天人分离、神与人的分离、宗教的绝对权威性等,因此宗教观念强烈,生活中的种种行为也长期受到宗教的影响,正如“星期”计时制的诞生一样。这些方面的差异对现代科学中的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领域都产生了影响。比如,在语言学方面,东方文化注重诗意和隐喻的表达方式,而西方文化更强调直白、明确的表述方式;在心理学方面,东方文化关注个体与整体、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人与世界的整体性综合性关系; 而西方文化则更加关注个体的自由、独立和权利;在社会学方面,东方文化更强调家庭和集体责任感,而西方文化更强调个人责任感和竞争精神。这些差异不仅影响了学科领域的发展,也深刻地影响着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理解[10]。

4 结束语

通过研究发现,东西方文化对于“星期”这个时间观念,来源相似,但由于不同的文化、宗教背景,最终为“星期”的概念赋予了很多不同的内涵,同时这个内涵又在多个层面影响到了人们的世界观与价值观。了解东西方文化对时间概念的不同认识是理解和交流跨文化之间的关键因素。本文通过探讨东西方文化对“星期”的认知与理解,指出了东西方文化在时间概念上的差异,并且阐述了这些差异对人们世界观、价值观及学科领域等方面产生的影响。

如今,全球化已经成为世界不可逆的潮流,不同文明与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已经到达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程度和密度。由于交流的需要,不同文明与文化之间对于时间的概念也在逐渐的趋同过程中。一些基础的时间概念,比如,“年、月、星期、日”等已经基本一致,这也顺应了时代的潮流,成为不同文化之间的桥梁之一,方便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交流。然而在一些细节的时间表述上,比如日本的寸(太阳):寸是日本传统的长度单位,但它也用于表示时间。一寸相当于日本的百分之一小时或者 (称为“刻”),一天有24 寸。仍需对该国的文化有深入的理解才能理解这些时间概念。正如对各种纷繁复杂的观念的理解和接纳需要时间和努力一样,时间概念趋向一致的过程也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达成共识。

因此,通过跨文化研究人们对时间概念的差异,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相似性,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文明多元性,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相互理解,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同时,跨文化研究有助于消除误解和偏见,增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互相理解和尊重。对“星期”这一时间概念的跨文化对比让我们了解了不同文化对这一概念的背景、影响,也明晰了中国文化及历史中时间概念的形成过程及影响力,从而推动全球社会的交流与发展。

猜你喜欢

东方文化计时概念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畅游计时天地
多样解构
腕表计时2.0
幾樣概念店
12时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互化
东方文化符号在酒店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学习集合概念『四步走』
聚焦集合的概念及应用
24时计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