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研究
——以郑州图书馆为例

2023-12-16李伟超刘云翼王海英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23年10期
关键词:郑州微信图书馆

李伟超,刘云翼,王海英

(1.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2.郑州图书馆,河南 郑州 450016)

1 背景

公共图书馆作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提高人民文化素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受运营机制和相关政策的影响,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还有待优化。

公共图书馆拥有丰富的图书、报纸、杂志等传统纸质文献资源,基本能够满足一般民众的文化需求[1]。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信息快速更迭,公共图书馆亟须通过读者座谈、新书征订、网络互动等方式充分掌握读者的文化需求和取向,最大限度满足读者需求,助力民众阅读兴趣提升。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移动终端设备的广泛应用,使民众能够更加便利地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阅读。国家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数据库以及其他各类综合数据库、专业数据库、文化网站、阅读平台等为广大读者提供了大量的免费电子资源和网络资源。基于此,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定期更新和扩展创新服务,是公共图书馆在信息时代必须做好的重要工作。

2 郑州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举措

郑州图书馆集文化、教育、科研和社会服务于一体,是推动城市文化创新和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公共文化服务。

2.1 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培训

公共图书馆要在更专业的服务基础上拓展、吸引新用户,利用不同资源,让读者体验到更多的公共文化场景体验,从而衍生独特创意,增添城市经济的韧性[2]。2021年,郑州图书馆组织开展了多场不同主题的业务培训,培训采取“线上+线下”形式,培训人数达47万余人次,从专业化、社会化、场景化等层面对当前我国公共文化工作进行了详尽剖析,并提出今后全省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要抓准发展目标、找准问题短板,为继续推进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打牢基础;2022年,郑州图书馆举办了多场线上线下业务培训,26万余人参与,详见下页表1。

2.2 推动全民阅读推广

郑州图书馆始终立足于全民阅读建设城市书房、服务社区,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积极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让芬芳书香飘向绿城四面八方。

2.2.1 郑品书社建设。郑州图书馆是郑州地区公共图书馆服务联盟的发起者,也是郑品书舍合作共享机制发起单位之一。郑州图书馆充分发挥服务联盟、合作共享机制优势,搭建郑州地区郑品书舍共建共享平台,广泛开展郑品书舍交流合作,在特色服务拓展、管理模式创新、社会效益提升等方面互学互鉴。截至2022年年底,郑州图书馆参与建设的郑品书社已达80家,其中75家已正式投入运营,郑州图书馆依托郑品书舍开展了不同主题的阅读推广活动,如“党史学习教育进郑品书舍”主题活动、“加快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专题调研交流会、“科技课堂”系列活动、“文化援疆”项目培训、“天中讲坛”中医系列公益讲座活动等,为市民提供丰富的文化活动平台,最大化发挥城市书房的服务效能。

2.2.2 社区融合互动。郑州图书馆积极参与社区文化建设,在中国传统节日、寒暑假等时间节点面向学龄前儿童、中小学生、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开展书香进社区、传统文化宣传讲座、特色阅读等主题活动,如:在万安街社区举办冰壶运动体验活动,在黄河南路社区组织“科技课题进社区”活动、在锦艺西社区举办“纸短情长,家属定制”阅读推广活动,不断丰富社区文化服务内容,为公共图书馆的跨界融合与互动提供了有益的实践经验。

2.3 构建线上多平台服务

公共图书馆的线上服务平台主要是网站、微信公众号、移动图书馆以及各类App等。郑州图书馆的线上服务平台主要是微信公众号、新浪微博、微信视频号、微信公众号,以及微信小程序“书香郑图”、支付宝小程序“嘉图借书”等。2013年,郑州图书馆开通微博账号,迄今为止微博粉丝数量为7.2万人,发布微博426条,累计转发量817条,累计评论量462条,获赞2,358次。2018—2021年,郑州图书馆在微信视频号和微信公众号共推送1,780条信息,浏览量达329.99万次。郑州图书馆利用微信公众号——“书香润郑图”将传统阅读与新媒介相结合,通过网络阅读方式引导大众参与阅读活动,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此外,郑州图书馆还打破传统宣传模式,采用同步直播方式实现“天中讲坛”系列讲座线上线下同步开讲,提升了读者的参与体验感,获得读者一致好评。

3 公共图书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挑战

3.1 与社区协同发展处于探索期

当前,公共图书馆与社区的融合互动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二者间的融合互动关系不稳定,公共文化服务的联合开展缺少连续性,存在时断时续、可有可无现象[3]。从融合互动内容看,公共图书馆与社区的融合互动主要以主题文化活动、捐赠书籍、帮扶活动等方式进行,缺乏特色。此外,图书馆和社区与民众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传统的由上而下的公共文化供给方式与新时期社区居民的文化消费方式脱节,社区居民的生活、阅读、社交、娱乐等多样化需求难以被满足[4]。

3.2 新媒体平台服务功能受限制

公共图书馆虽然能够通过新媒体平台提供数字资源服务,但受平台功能限制,只能提供部分服务。以郑州图书馆为例,该馆微信公众号的检索方式单一,读者只能通过标题、内容和作者三种方式进行检索,没有提供分类号检索等其他检索方式,更不要说跨学科交叉检索等高级检索服务了。此外,受数字资源版权保护影响,读者在微信公众号检索到的数字资源量远远少于在PC端检索到的数量,检索内容不足严重影响了资源的丰富性。

3.3 优化服务效能的意识有待加强

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在提升服务效能方面存在一定不足。一方面,部分公共图书馆的管理层未对公共文化服务的精细化管理进行深入探讨,导致公共图书馆在资源整合、资源共享以及倡导公共文化发展的过程中缺乏动力[5];另一方面,各地区公共图书馆受区域经济影响发展不均衡,软硬件都达不到相应的标准和要求,服务水平不高,服务效率较低。

4 公共图书馆建设公共文化服务创新举措

4.1 健全公共图书馆与社区融合发展机制

公共图书馆要构建统筹协调的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管理机制,引入多元化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6],按照权利义务均衡原则,共建共享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公共图书馆要积极主动与社区居民接触,倾听他们的文化需求,制订适合他们需求的服务计划,促进公共图书馆与社区融合发展。以佛山市图书馆打造的邻里图书馆为例,该项目在社区居民自愿的基础上,以家庭为单位,把图书馆建在居民家里,充分发挥居民的主观能动作用,以家庭人力和私有物力为社区公众提供公益服务,实现了“私有”与“公共”的相互融合。这种融合创新既能将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末梢嵌入家庭,又能使家庭公益服务融入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创造了一种新的共建共享、合作共赢的基层图书馆建设模式[7]。

4.2 完善新媒体平台服务功能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公共图书馆更好促进信息共享和传播提供了技术支持,也使公共图书馆开展线上阅读活动有了保障。公共图书馆在选择不同媒体平台搭建服务功能时,要根据平台特色以及平台受众构建相应的服务方式。例如,微信的使用环境封闭,虽然“吸粉”能力不如抖音、微博等平台,但用户黏性较高,公共图书馆可将微信平台服务重点放在沉淀用户方面,留住用户。此外,微信公众号的推文篇幅长,适合推送专业或具有一定深度的信息内容,公共图书馆可搭配微信视频号和趣味小程序等功能对信息图文进行讲解,打造综合性服务平台;微博具有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等优势,公共图书馆可在微博发布时效性较强的信息和轻松的知识内容,吸引更多的用户和流量。

4.3 促进新媒体平台深度融合

公共图书馆在微信、微博及App等平台的服务功能要协同互助,形成整体作用大于部分作用之和的效果。公共图书馆可以通过宣传和多种引流方式将不同平台联结起来,形成新媒体服务矩阵,如利用微博、抖音等曝光量大的平台推介资源,吸引用户到微信或App。需注意的是,不同部门运营不同的平台账号容易出现平台割裂现象,因此公共图书馆需要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和工作内容,适时进行调整,统筹构建各平台的服务功能。

5 结语

公共图书馆是开展社会教育、传播优秀文化的重要机构,要想提高自身的文化服务效能,必须从公共文化服务内涵和价值入手,结合社会公众的实际需要积极开展实践,不断探索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创新管理形式,为公众提供优质服务,切实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系统建设,构建高素质的文明社会。

猜你喜欢

郑州微信图书馆
第九届“博博会”将在郑州举办
哥哥从郑州来
哥哥从郑州来
梦启郑州
图书馆
微信
微信
微信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