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托语文实践活动 有效达成学习任务

2023-12-15王林波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23年10期
关键词:学习任务学生主体

王林波

【摘要】本文结合具体教学案例,指出设计学习任务群要注意学习任务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做到学习任务相互关联、彼此相依,共同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学习任务的达成应依靠实践活动,实践活动应凸显语文学科的特性,充满语文的味道。无论是学习任务的设计,还是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都必须凸显学生的主体性。

【关键词】学习任务;学科特性;语文实践活动;学生主体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义教新课标”)自颁布之日起,学习任务群就成为广大一线教师关注的热点。在教学实践中,可以看到课堂氛围更加活跃了,学生的学习活动更加丰富了。面对稍显热闹的课堂,我们必须静下来思考:学习任务群到底是什么?课堂上怎样设置学习任务,怎样设计学习活动才更有效?怎样才能让学生既提升语文素养,又能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

一、注重逻辑关系,设置学习任务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与内容”的“学段目标与内容”中,明确了教学内容,即识字与写字、阅读、写话(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义教新课标在第四部分“课程内容”中写道: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1]虽然学习任务群出现在“课程内容”部分,但它并非学习内容本身,而是课程内容的组织与呈现方式。

说到组织与呈现方式,不少老师想到的是“导入新课,激发兴趣;整体感知,学习字词;精读课文,体会情感;感悟写法,落实表达;总结全课,布置作业”等教学环节。课堂上,有的老师对这些内容进行了改装,于是便有了所谓的学习任务群,如任务一:整体感知,学习字词;任务二:精读课文,体会情感;任务三:感悟写法,落实表达。

这么看来,学习任务群似乎并不难做,不就是将原来的教学环节改换一下名称吗?其实并非如此,我们先来细读义教新课标中与学习任务群相关的两段描述: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结构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核心素养形成的内在逻辑,以生活为基础,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学习主题为引领,以学习任务为载体,整合学习内容、情境、方法和资源等要素,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学习任务群的安排注重整体规划,根据学段特征,突出不同学段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需求,体现连贯性和适应性。[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设计语文学习任务,要围绕特定学习主题,确定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语文实践活动。语文学习任务群由相互关联的系列学习任务组成,共同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具有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3]

对比阅读可以发现,学习任务群的安排要注重整体规划,可以将一个单元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规划。以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为例,这一单元包括《短诗三首》《绿》《白桦》《在天晴了的时候》四篇课文,以及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大门》。这个单元非常规整,主题聚焦,文体一致。教学时,教师可以从整体着眼设计学习任务,先阅读现代诗,感受诗歌的特点和魅力;然后在读懂的基础上发现表达方法,尝试创编现代诗;接着搜集相关诗歌,不断丰富诗歌内容,形成现代诗集;最后分享朗诵,召开诗歌朗诵会。这样设计学习任务群就能做到整体着眼、层层推进,最终实现语文教学目标。

统编语文教材的使用时间,早于义教新课标颁布的时间,二者并不是完全吻合的,我们不能用义教新课标去“套”统编语文教材。面对一些看起来并不“规整”的单元,我们可以将单元中的课文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学习任务群的规划,这样也能取得不错的教学效果。

无论是以一个单元为整体还是以一篇课文为整体,都应注意所设计的学习任务是一个“群”,组成这个学习任务群的几个学习任务必须是有所关联的,因此,我们要考虑学习任务之间的逻辑关系。正如义教新课标所指出的:“语文学习任务群由相互关联的系列学习任务组成,共同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4]学习任务之间是相互关联、彼此相依的,前一个任务是完成后一个任务的基础,后一个任务的完成需要以前一个任务为铺垫。

以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赵州桥》一课为例,可以设置以下四个学习任务:

任务一:借用资料,了解赵州桥的相关信息。

任务二:紧扣词句,了解赵州桥的基本特点。

任务三:当小导游,多角度介绍赵州桥。

任务四:借助比较,感悟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这四个学习任务是一个整体,它们相互关联,互为支撑。要当小导游,介绍赵州桥,必须对赵州桥有所了解才行,任务一和任务二就是借助资料和文本了解赵州桥的相关信息和基本特点。可以说,没有任务一和任务二的铺垫,是不能完成任务三的,它们之间是有逻辑关系的。任务四是感悟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当学生了解了赵州桥的特点,并从多个角度对赵州桥进行介绍后,其对赵州桥的特点自然会了然于胸,赵州桥构造之巧妙,设计之精美也会让学生深深折服。此时,学生对于古代劳动人民也会深感敬佩,感悟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也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任务一和任务二看起来有相似之处,但并不相同,任务一是相对粗浅的、外显的,任务二则逐渐走向深入,需要学生潜心阅读文本,学生只有理解了内容,才能了解赵州桥的特点。这样设计本课的学习任务群,既体现了整体的规划性,也突出了几个任务之间的关联性,这几个任务的完成共同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二、凸显学科特性,设计实践活动

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设计好具有逻辑关联的学习任务,更要想办法引导学生完成这些学习任务,从而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学习任务的实现要依靠语文实践活动。义教新课标在“课程理念”部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结构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核心素养形成的内在逻辑,以生活为基础,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5]主线一定是贯穿课堂教學始终的,语文教学必须让语文实践活动贯穿始终。

义教新课标关于六大学习任务群的阐释,无一例外地指出“本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6],足见语文教学中,语文实践活动是十分重要的。语文实践活动不能等同于一般的实践活动,它强调了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必须凸显语文学科的特性,让语文课充满语文味。

哪些活动属于语文实践活动呢?“听、说、读、写”就是典型的语文实践活动,对应义教新课标中的“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这四组关键词与传统的表述有所不同,但本质并没有变化,语文活动一定要充满浓浓的语文味才行。

以教学《赵州桥》为例,为了完成前面所说的四个学习任务,可以设计相关的语文实践活动(见表1)。

上述实践活动,都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特点。与任务二对应的两个实践活动,一个是要抓住重点词,一个是要紧扣关键句,抓重点词、关键句都是非常典型的语文学习方法,彰显的是语文学科的属性。与任务三对应的两个实践活动,是借助关键词和资料两种支架来介绍赵州桥。这是说的训练,是表达与交流的语文实践活动。与任务一和任务四对应的实践活动也都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特性,紧扣“创举”一词,体现的是抓重点词的学习方法。任务一中的歌曲,请学生听的是河北民歌《小放牛》,目的是让学生从歌词中获取信息:赵州桥鲁班修。任务中的看图片,看的是赵州桥边的标牌,可以获取信息:赵州桥的建设者是李春,始建于隋代。这样就形成了认知冲突:赵州桥到底是谁修建的?这样做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这几个实践活动属于梳理与探究的范畴,也是典型的语文实践活动。

在教学第一自然段时,可以先让学生认读词语“河北省、赵县、洨河、石拱桥、安济桥、隋朝、石匠、设计、建造”。学生读准字音后,再读第一自然段,将词语放到语境中读,进一步巩固字音。学生读了这段话,对内容有了了解,教师可以让学生借助这些词语,连词成句,对赵州桥的基本情况进行介绍。这样教学,无论是认读词语,朗读句子,还是连词成句表达,都彰显出浓浓的语文味。

在教学第二自然段时,教师可以抓住“赵州桥非常雄伟。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这两句话,引导学生获取有效信息,了解赵州桥的相关情况,体现出“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特点。获取有效信息后,教师还可以补充资料:

1980年陕西临潼秦始皇陵西侧出土了一前一后纵置的两乘大型铜车马。一号车为双轮、单辕结构,前驾四马,宽126厘米,前面与两侧有车栏,后面留门以备上下。

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课文中写的赵州桥“有九米多宽”与资料中的铜车“宽126厘米”关联起来,将数学知识与语文学习相融合,计算一下:这座约九米宽的桥上,如果两旁走人,分别要留出1.3米,一辆马车的宽按照1.5米来计算的话,这座桥上并排最多可以行驶几辆马车?当学生完成计算后,教师可以给出句式,引导学生借助计算的结果来进行语言表达: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 ,两旁走人。学生进行语言表达是非常典型的语文实践活动,体现的是语文学科的基本属性。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7]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设计与语言运用相关的语文实践活动,这样才能切实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创造、文化自信都以语言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语言经验发展过程中得以实现。”[8]因此,教师一定要花力气在语文学科属性上下功夫,彰显语言运用的价值。

三、突出学生主体,落实学习活动

“学习任务群”最早出现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高中新课标”)中,义教新课标沿用了高中新课标的说法。为什么要设置学习任务群?高中新课标在“课程结构”的“设计依据”中写道:“从祖国语文的特点和高中生学习语文的规律出发,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纲,以学生的语文实践为主线,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学习任务群以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凸显学生学习语文的根本途径。”[9]设置语文学习任务群的出发点有两个:一个是语文学科的特点,一个是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教师在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时候,必须突出语文学科的特点,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义教新课标在“课程理念”部分写道:“构建语文学习任务群,注重课程的阶段性与发展性。”[10]在学习任务群的前面有一个限定词“语文”,也就是说,所设置的任务必须从语文的视角出发,设置具有语文学科属性的任务。同时,这里特别强调了“学习”任务群,而并非“教学任务群”,即教师必须关注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置相关的任务;学生是完成这些任务的主体,必须从学生的角度進行设计。

语文学习任务群是由相互关联的系列学习任务组成的,教师所设计的任务要有逻辑关联,要突出语文学科的特点,这些任务最终指向的是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无论是从过程来看,还是从最终的目标来看,都必须关注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教师在设计语文实践活动的时候也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必须“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纲,以学生的语文实践为主线,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11]。以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花钟》一课为例,我们可以这样设计学习任务群及相应的语文实践活动(见图1)。

这一课设置了三个学习任务,它们都是从学生角度进行设计的,怎样检验呢?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在任务前面加上“学生”,然后试着读一读,看是否通顺、是否合乎情理。在具体任务前面加上“学生”后,三句话都是通顺的、合乎情理的,因此可以断定这三个任务是从学生的角度进行设置的。相关的语文实践活动,也可以用同样的方式进行检验。

在具体的教学中,“品读比较,发现表达方法”这一语文实践活动,可以聚焦这段话:“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花了;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下午五点,紫茉莉苏醒过来;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这段话的表达方法很有特点,值得学习,不过,在教学中要凸显的是学生的主体性,因此,教师不能直接告诉学生,要引导学生在阅读比较中有所发现。比如,引导学生对比前六句和第七、八、九句,在对比中,学生发现了在表达时可以有变化地写,时间词可以放到一句话的前面,还可以放到中间。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将“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等语句与“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花了”“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等语句进行对比,引导学生发现可以把花当作人来写,这样的语言表达会更有魅力。

就这段话的教学而言,我们着眼的是语言的表达形式,凸显的是语文学科的特点,学生掌握了表达方法,这些方法是学生通过阅读、比较、思考、发现等自主获得的,凸显的是学生的主体性。我们相信,源于学生自己的发现,他们的印象才会更加深刻,在运用这些方法进行表达的时候,才会更加得心应手。

总之,在践行义教新课标,让学习任务群落地课堂时,教师一定要注意做好整体规划,设置好学习任务群,让相互关联的学习任务形成合力,有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教师在设计语文实践活动时,必须从语文学科的基本属性出发,让语文课堂活动充满语文味。无论是学习任务,还是语文实践活动,都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2][3][4][5][6][7][8][1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19,2,19,19,2,20,1,5,2.

[9][1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8,8.

猜你喜欢

学习任务学生主体
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谈英语教学中如何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基于学习任务分析的教学设计
浅谈学生主体在高职《经济数学》中教学改革
高校中长跑运动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浅谈高中英语教学中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立足高考下优化高三英语阅读理解教学有效讲评浅析
如何让信息技术课堂生活化
科普学习任务在网络RPG游戏中的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开展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