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标准化服务业务模式的若干思考与市场化探索

2023-12-14本刊编辑部

中国标准化 2023年4期
关键词:标准化标准产品

本刊编辑部

十八大以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实力迅速增长,高新技术产业研发制造水平大幅跃升,市场创新主体的标准创制活跃度与日俱增。在标准创制活动快速发展过程中,市场创新主体和社会团体既有的标准化支撑能力无法满足自身需求,市场化的标准化服务新业态应运而生。

标准化服务业试点是国家标准委为加快培育发展标准化服务业,探索支持标准化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重点针对目前从事标准化服务或正在培育标准化服务业务的各类企事业单位、社团,以及有关地区/区域(主要包括区县、开发区等)。试点主要围绕标准化服务全链条培育、标准化服务新模式培育、“标准事务所”培育、中小微企业标准化服务四个方面展开。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要求“大力发展标准化服务业。完善促进标准、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标准化相关高技术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培育壮大标准化服务业市场主体,鼓励有条件地区探索建立标准化服务业产业集聚区,健全标准化服务评价机制和标准化服务业统计分析报告制度。鼓励标准化服务机构面向中小微企业实际需求,整合上下游资源,提供标准化整体解决方案。大力发展新型标准化服务工具和模式,提升服务专业化水平”。

从2016年起,国家标准委先后开展了两批共89个标准化服务业试点项目,对促进标准化服务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标准化服务业在市场标准创新主体中逐渐得到认可,但是标准化服务发展过程中依然面临众多挑战。2023年,本刊将采访全国多个标准化服务试点单位,请他们就试点项目的进展情况、典型做法和实践、遇到的痛点难点以及对未来发展的建议等内容进行介绍。第一期我们以北京质信标准咨询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质信)为例。

北京质信创建于2016年,采用“核心团队+行业签约专家”制度,专注于为企业提供专业标准化技术咨询服务,业务范畴包括标准化战略定制与实施、企业标准质量优化与提升、产品研发同步标准智库、标准化+科技创投等。2016年11月,北京质信成功获批成为全国首批33家标准化服务业试点项目之一。2017年10月,成功入驻海淀综合行政服务中心创新创业会客厅标准化服务窗口,并成为中关村标准化服务业产业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兼监事长单位。

北京质信在电子信息技术和电力电工领域标准化服务方面开展了一些市场化运作的思考和探索,服务了一批标准创制企业和社会团体,逐渐摸索出适合自身发展的一套标准化服务产品和服务模式。

业务思考和市场化定位

据北京质信创始人、首席专家郭剑川博士介绍,北京质信在企业运营服务过程中一直在思考标准化服务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找寻自身的市场化定位,不断拓展合作伙伴,逐步探索并优化企业的标准化服务模式和服务产品。

一是找准市场定位,明确服务对象。标准化服务业试点示范的四类标准化服务业机构各有所长,提供的标准化服务产品模式也各有不同。北京质信作为一家标准化服务事务所类型的咨询服务民营企业,秉持“专业服务”的基本宗旨,聚焦服务于电子信息技术和电力电工领域,适当拓展至相关应用领域。服务对象主要是以相关技术领域的中小微企业为主,重点服务北京中关村示范区内的高新技术企业,特别是独角兽、专精特新类企业。

二是关注业界动态,紧跟科学技术时代前沿发展,不断提高自身专业化水平。专业性是标准化服务的第一特征,是标准化事务所持续发展的第一要素、不二法门。需要持续苦练内功,提高内部专业性业务水平,熟练掌握标准化基础知识,灵活运用咨询服务手段,还需要紧跟专业技术行业最新进展和国内外标准动态。北京质信长期收集掌握国家部委和各级地方政务的相关标准化政策,分析研究有关技术领域的标准创制最新需求,为创新主体及时对接标准化需求,明确标准创制项目。

三是淬炼服务产品,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多样性和易用性。作为市场化的服务性机构,为客户提供周到满意的服务产品是标准化服务机构的运营核心。传统的标准化服务主要局限于标准制修订、标准化良好行为、标准化示范试点等活动方面。北京质信面对电子信息技术和电力电工领域的众多市场化创新主体、社会团体,把客户离散化、个性化的标准化服务需求凝练成特色化、规范化的标准化服务产品,提升产品和服务的多样性和易用性,

四是多方协作,共同发展,建立广泛的合作共赢群体。“简化、统一、协调、优化” 四原理是标准化长期活动的经验总结。标准化服务同样需要遵循标准化活动的基本原理,北京质信与国家行业主管部门、地方主管政府部门、各级标准委员会、社会团体、创新主体保持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领会各级主管部门标准化政策精神,做好政策“宣讲员”,全力支撑新型社会团体组织标准化工作,与标准化服务业机构同行创建长期协作共赢机制,联合研发服务产品,实现共同繁荣发展。

试点阶段的业务模式实践

夯实基本业务——协助企业和社会团体参与公开标准化活动

“标准是标准化工作的核心对象。标准制修订作为标准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事业单位最为关心、最为熟悉的内容,也是标准化服务最容易切入的细分产品领域。”郭剑川说到,“标准与知识产权的结合,是企事业单位最感兴趣的方向。通过标准加快技术普及、产品推广,促进互联互通,提高产品附加值,是企业参加公开标准制修订的原始动力。”

北京质信从公司成立之初,就以国家、行业标准创制为主要切入点,广泛联系相关客户,科普标准制修订程序与要求,讲授标准编制基本知识,与部分知名企业建立了良好交流机制。随着新版《标准化法》的发布实施,团体标准的法律地位得到了明确。团体标准很快成为了公开标准化活动最为活跃的领域。中关村成立的各类产业联盟、协会近300家。在此过程中,北京質信与中关村标准化协会等十数家社会团体展开了深入合作交流,与各社会团体旗下的众多团体标准申报单位建立了稳定的业务咨询关系。同时,全力支撑新型社会团体组织标准化工作,开展新技术标准化工作调研分析,在团体标准层面的标准化服务业务整逐步走向成熟。

在疫情期间,北京质信作为编制组成员之一参与了团体标准T/ZSA 76-2020《非接触式智能体温筛查系统技术规范》的制定全过程,以远程视频和微信方式指导参编单位,经过提案评估立项、工作组组建、标准起草、公开征求意见、技术审查、理事会审批等环节,历时29天,完成标准制定工作任务。

在服务过程中,北京质信逐步整理出公开标准创制指导服务的基本流程:(1)对接有标准制修订迫切需求的甲方;(2)科普标准制修订基本程序与要求;(3)介绍标准化服务业务模式,介绍标准制修订指导的基本流程;(4)确定标准服务正式业务后,组建标准编制团队,至少包括:企业领导1名,技术人员1~2名(含联系人1名),标准化服务机构1~2名;(5)建立标准框架;(6)把握各阶段标准稿件方向,修订文本;(7)选择性参与若干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标准讨论会;(8)为标准过程答辩给出建议。

围绕企业标准生态链,充分挖掘企业标准信息价值,探索服务企业标准质量提升路径

企业标准是标准化法规定的5类标准之一,是直接面向产品和服务研制生产的一线标准,也可以认为是各类公开标准的源泉,既包含已发布标准的具体实践应用,又包含最新的科学技术内容,具备基础性、丰富性和实操性等突出特点。企业标准对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围绕企业标准编制、信息公开、企业标准监督抽查等相关标准化活动,北京质信系统性分析企业标准价值链,针对企业标准的上下游生态链,以企业标准数据信息为主要载体,充分挖掘企业标准信息价值,探索实践服务企业标准质量提升的新路径。

一是前移企业标准编制指导服务。服务科研机构的产品研制团队,从关键技术攻关开始介入,配合开展相关强制标准和技术标准的调研分析工作,指导研制团队合理采纳和使用标准,与产品研发同步指导推进产品规范编制,确保产品规范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管理办法,满足产品研制的评价质量要求和进度要求,配合开展相关产品的检测工作,从方案的初步设计、详细设计和产品检测、科技成果转化开展全流程的产品规范编制指导服务。该项服务模式可以拓展至大学、企业等各类技术开发和产品研制团队。在企业标准编制指導过程中,与合作单位逐步探索企业标准体系构建与动态维护。

二是从供给侧主动研制服务产品,以大数据方式挖掘企标价值信息,促进同行业企标质量提升。在企业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中,海量的企业标准数据蕴含有丰富的信息价值,运用大数据手段开展微观研究,可以客观地把握行业宏观质量水平和风险问题,为行业管理部门提供决策支撑,也为企业标准的编制提供技术指导。北京质信选定了“普通照明用自镇流LED灯”这一量大面广的消费品门类,在平台上遴选了20家有代表性的企业标准,基于大数据理念,以国家标准要求为准绳,全要素、逐一比对了48个技术指标的质量水平,并以能力雷达图、基线水平图等近200张图表的形式直观解读展示,全面梳理了企标中反映出的行业质量基线水平和风险问题,同时为用户企业提供了企标中技术指标的编制建议(以合格和优质企业区分)。这些研究结果表明,企业产品标准包含了企业众多产品信息和标准要素信息,挖掘潜力巨大,可以作为标准化服务的有效工具;企业标准质量参差不齐,非常有必要开展企标对比工作,以企业标准改进带动产品质量提升。

三是探索对标达标智能化,研制信息化系统实现企业标准信息公开自我预评价。企业标准对标达标提升和“领跑者”评价对我国企业标准的整体水平提升起到了非常巨大的推动作用。企业标准信息公开服务平台上的企业标准在文本格式和技术基线水平等方面,相较前几年都有了明显进步。“如何让企业在企业标准编制或公开过程中,能够自我实施预评价,提高企业标准‘可靠性增长的进程,并快速迭代至产品开发,是北京质信一直在思考和准备解决的问题。”郭剑川表示,以信息化继承性系统的方式解决,专业、方便、直观地供企业标准化人员使用,是未来标准化服务一个潜在的服务产品。

不断探索总结标准化信息系统经验,实现标准化服务SaaS化

在标准化服务运营实践过程中,北京质信逐渐认识到,作为一家旨在市场化运行的标准化服务机构,只有可信赖的标准化服务水平是远远不够的。酒香也怕巷子深,并且还有很多人不喝酒,在郭剑川看来,如何快速锁定用户标准化需求或者超前提供用户所需的标准化需求是标准化服务机构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

为此,北京质信经过分析研究最终制定了标准化服务发展的新路径——“服务产品化,产品信息化,信息云端化,系统可视化”,要能向服务需求方提供具有亲和力的、一站式解决方案的标准化信息系统和服务内容。并且,未来的标准化信息系统不仅围绕标准化本身,还需要跳出NQI范畴,瞄准市场产品的标准化需求,建立更大范围、更具深度的标准化生态信息系统。并且系统集成标准检索系统、标准体系信息系统、企业标准监督检查辅助系统等多种标准化应用系统,同时在相关系统中不断嵌入新的标准化研究成果和标准化工具,为未来用户提供更加便捷实用、富有价值的网络平台。

苦练内功,承担政府、企业和社会团体标准化研究课题,不断提升自身业务能力

郭剑川表示,无论是科学技术还是标准化理论,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快速演变都会出现许多新的问题,也会催生很多新的理论知识和方法论,这就促使标准化服务业从业人员需要紧跟市场需求,不断加强自身理论修养,深入开展相关研究,解决相关问题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标准化能力水平。

北京质信在公司成立初期,在全面分析标准化事务所(咨询机构)生存和发展趋势后,就确定了走“专、精、尖”的发展路线。定位于“专业的标准化咨询服务机构”;明确了技术方向,“有所为有所不为”,专注于电子信息技术、电工电子、电力等技术领域(市场已经足够大),走精品化路线,形成自己的品牌特色优势;顺应时代潮流,紧跟尖端技术。

北京质信先后承担了若干政府、企业和社会团体标准化研究课题,直指标准化服务过程中遇到的现实命题,开展了企业标准数据质量核验和监督抽查方法研究、基于关键技术指标体系的企业标准信息公开自我预评价方法探索、电力重大科研成果转化国际标准战略研究、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标准化发展态势研究等多项研究内容。

面临的问题及建议

标准化服务业作为近些年为适应新时代国民经济发展诞生的一个新型业态,整个服务市场在成长过程中也面临一些现实的发展问题。对此,郭剑川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一是市场创新主体的标准化认识不足。电子信息技术和电力电工领域的集聚了众多的高新技术企业,并且以中小微企业为主。受限于标准化人才缺失,不少中小微企业对标准化的认识局限于“标准制定”活动,标准化服务需求主要集中在协助参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定工作。组织面向产品研发和组织管理的等“标准基础研究”“企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等内部标准化需求暂时还未形成,这也从另外一个层面影响了创新主体标准创制项目的有效申立,创制标准缺少体系化构架和可持续性。

二是标准化服务机构向市场推送的产品和服务较为单一,与创新主体的标准化服务需求匹配度和符合度不高。目前,标准化服务机构本身还在初始发展阶段,市场认知度和认可度都还不高,付费意愿不高。四类标准化服务机构的产品和服务模式同质化问题较为突出,真正的特色服务模式不多,引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助力标准化服务水平快速提升的“+标准化”产品还未脱颖而出。其中部分原因源于社会组织机构对标准基础数据信息的获取路径有限。

三是标准化人才缺口较大。标准化服务是一个对专业性要求较高的行业,需要从业者具备标准化技术领域相应的专业技术知识、标准化知识、沟通协调能力、文本编辑能力等综合素质。普通大专院校毕业生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业务培养和技能训练才能具备对外开展服务的基础。

四是大学和科研机构的标准化服务市场还处于空白区。标准是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结晶。作为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信息技术和電力电工领域的技术迭代、跨越式发展非常快,成熟上市的产品和技术转化为技术标准已经不能满足科技发展的现实需求,需要在高新技术领域把标准创制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同步策划、同步推进,技术方案和技术标准同步编制、同步迭代。不少国家级科学技术研究计划已经把技术标准创制列入了考核指标,极大地推动了科技成果固化提升为技术标准。但是,大学和科研机构对技术标准的认知度相较企业更为淡化,配备的标准化人才资源更低,技术标准的创制的投入不高,标准化服务开处于空白区。

同时,郭剑川也提出了北京质信在试点建设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发展难点和问题。首先,全社会的标准化服务需求还有待更进一步挖掘和培育;其次,在业态暂不成熟时,专业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较弱,价格因素成为了合同谈判的主导性因素,而当前不同标准化服务机构的价格差异性较大;再次,客户转化率较低,付费意愿还是不高;最后,自身科技创新发展受限于企业固有资本水平。

为此,郭剑川建议,一是加大培育全社会的标准化生态,特别是标准化服务业态的效能还需要向公众持续普及;二是构建需求单位与标准化服务机构的对接平台;三是在技术标准考核指标已广泛列入国家和地方各类科技计划项目的情况下,可仿照专利事务费,把标准服务费列入会计科目,提高科研机构对标准化的认知,降低科研人员的经费使用协调难度,可极大促进技术研发过程标准化进程,并可大幅提高科研人员和研究生的标准化知识水平;四是建立国内标准信息数据生态圈,打通国行地标(/和企标)的已公开标准信息链接渠道,建立标准信息的元数据规范并予以开放,方便全社会查阅和获取底层数据,并准许、支持标准化专业机构二次开发个性化、定制化标准信息产品。五是在地方政府层面,加大标准化服务业的直接支持力度。

猜你喜欢

标准化标准产品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标准化简述
忠诚的标准
美还是丑?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一家之言:新标准将解决快递业“成长中的烦恼”
2015产品LOOKBOOK直击
论汽车维修诊断标准化(上)
交通运输标准化
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