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冲突视角下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问题归因探析
2023-12-14陈舒恬
陈舒恬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广东广州 510000)
一、背景
作为高校一线学生工作者的辅导员,由于具备教师和管理人员双重身份,既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骨干力量,又是高校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主要执行者。辅导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将直接影响高校的育人效果。因此,我们关注辅导员的心理健康状态,既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也是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
研究表明,高校辅导员群体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汪月兰[1]等人认为心理疲劳、焦虑、困惑、挫败是辅导员群体较为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王亚群和覃红霞[2]通过对若干名辅导员进行长达半年的跟踪访谈,发现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已成为普遍现象。戴丽娟等人[3]对新进辅导员进行了研究,发现新进辅导员容易出现角色适应不良问题,进而过早对职业产生心理倦怠。
近五年,国内专注研究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的成果较少,学者们侧重于研究辅导员的心理健康现状和心理健康水平,聚焦于辅导员职业倦怠、职业压力等问题,普遍把职业倦怠、职业压力看作单一心理问题。但职业倦怠只是一种状态的外在体现,而心理健康问题是其内在根源,归因于个体特殊的生理和心理构成,这并不能解释为什么一些既定角色领域下的某些社会群体,相对于同一领域下其他类型的社会群体,更容易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社会学的主流观点认为,社会条件将对个体的心理疾患产生影响,即当以社会一般组织作用下的集体行为为研究对象,在考虑产生心理疾患的因素时,更应考虑社会组织的方式[4]。因此,辅导员心理健康问题并非纯粹的个体生理机制问题或情绪问题、态度问题,而是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本文将从社会学的角色冲突理论出发,对高校辅导员的心理健康问题成因进行检视剖析,为后续研究提供思路。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一)角色
“角色”是社会学研究个人与社会互动关系的常用概念,是指处于特定社会场域的个体,在与其他社会成员的关系中,根据其他社会成员的期待和社会的规范性要求,通过自身实践来予以展示和诠释的特定行为模式。
(二)角色冲突
“角色冲突”指个体在不同的社会场域中需要同时扮演若干角色时,这些期待与个体认知和行为难以达成一致时,就会出现角色冲突。角色冲突包括角色期待冲突和角色认知冲突。“色期待冲突”指不同社会群体对同一个体(或群体)的角色期待之间存在不一致。“角色认知冲突”指特定个体(或群体)对自身角色的理解和认识与社会对其的角色期待之间存在冲突或不一致[5]。
三、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冲突
(一)角色期待冲突
1.国家对高校辅导员的角色期待
国家对高校辅导员的角色期待可用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校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精准概括。该文件指出:“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等学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专职辅导员具有教师和管理人员双重身份,需承担教学科研任务和学校行政管理任务,其具体职责包括: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党团建设和班级建设、学风建设、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校园危机事件应对、职业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理论和实践研究。由此可知,国家对辅导员的角色期待为:辅导员既是大学生的教育者、管理者、服务者,也是学生工作的研究者。
2.高校对辅导员的角色期待
一般而言,高校要求辅导员指导学生党支部与团支部建设、组织社团建设与管理、班级建设、学风建设、就业与创新创业、文体科技竞赛、校园文化活动、文明宿舍创建、大学生征兵工作、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奖助贷勤”等系列工作,预防、干预与应对校园危机。由此可见,高校对辅导员的角色期待为:辅导员是学生思想观念的引导者、学生生活和学习上的校园安全与秩序维护者、学生日常事务的管理者、学生职业发展规划的指导者、学生就业与创业的服务者、学生心理健康的辅导者。
3.社会对辅导员的角色期待
社会大众普遍认为辅导员这个角色融合了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对教师群体“教书育人”的角色期待。同时,因辅导员具有干部的身份,承担着家校沟通的职责,其还代表着学校管理者的主体形象。大学生则认为辅导员是学习与生活中一切校园问题的解决者,是与学校沟通的主要渠道,是生活老师、教务老师、心理咨询师、职业规划师等集多种校园角色于一身的人。在学生家长眼中,辅导员是孩子在校学习与生活的照顾者与监督者,是学生管理者与安全保障者,甚至是孩子在学校的“监护人”,对孩子全面负责。
4.冲突分析
在国家、社会、高校三个层面对辅导员的角色期待中,部分角色期待因其内在理念与逻辑不同,存在相互矛盾、对立和抵触的情况。第一,学生的“监护人”与知心朋友、心理咨询师角色存在矛盾。传统的监护人对被监护人存在权威与服从、训导与被训导的非平等关系,而知心朋友和心理咨询师要求双方的地位是平等的。第二,学生的管理者角色与教育者、服务者角色存在矛盾。管理者要求被管理者服从管理者的思想与意志,而教育者与服务者的工作方式则偏柔性,教育者除了以理服人外,还需要以情动人,服务者则需将满足被服务者的需求作为一切工作的宗旨,往往不会做超出契约外的事。第三,学生工作研究者角色与思政教育者角色存在矛盾。研究者要求奉行“价值中立”原则,脱离价值判断,而思政教育者则强调价值判断,必须具有明确的政治立场与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高校行政管理者的角色要求辅导员绝对服从上级要求,学生服务者的角色则要求辅导员聚焦于学生需求,而这两者的过程和结果大相径庭。因此,各类主体对辅导员的角色期待复杂多样,存在角色逻辑与理念的相互冲突,这容易使辅导员疲于应对,顾此失彼。
(二)角色认知冲突
1.高校辅导员对自身角色的认识
据调查,一方面,高校辅导员更加关注学生生活及其身心发展,即对“学生生活关怀者”“人生发展导航者”“心理健康辅导者”角色的认同感最强;另一方面,辅导员群体倾向认为领导学生集体、指导学生专业学习与承担教学科研任务并非自身职业角色所主要承担的职责,即对“学生集体领导者”“专业学习指导者”“教学科研承担者”的角色认同感较弱。
2.冲突分析
角色认知冲突体现在高校辅导员对自身角色的理解和认识上,与其他社会成员对辅导员的角色期待不一致甚至产生冲突。对比国家、高校、社会对辅导员的角色期待以及相关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大多数辅导员认可国家层面对辅导员提出的角色要求。因此,辅导员的角色认知与国家对辅导员的角色期待基本一致。角色认知冲突的主要原因是辅导员的自我角色认知与高校内部以及部分社会成员对辅导员的角色期待存在矛盾。
(1)与高校内部主体对辅导员的角色期待存在冲突
该冲突主要体现在高校内部主体对辅导员的角色期待超出辅导员的自我认知。由于工作理念不够与时俱进、软硬件设施配备水平有限等原因,许多高校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性不足,未统一调配资源,导致辅导员常常接受不同部门的同质性任务,被迫将大量精力消耗在重复性的事务中,最终无法更好地完成更符合自身角色认知的工作。职能部门安排的工作任务繁杂琐碎,辅导员往往被迫成为这些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使得“学生生活关怀者”“人生发展导航者”“心理健康辅导者”等自身角色认知中更为重要的工作难以开展。
(2)与大学生及家长对辅导员的角色期待存在冲突
该冲突主要体现在大学生与学生家长对辅导员的期待与辅导员的自我认知存在矛盾。
第一,学生对辅导员的角色期待要求与辅导员对自身的角色认知存在错位。“Z世代”大学生具有强烈的自主意识,他们不再把辅导员当作自己的监护人,而是希望辅导员在他们的生活学习中充当“牵线者”,在关键时刻牵线协调资源。相较于教师角色,大学生更希望辅导员成为他们的知心哥哥、姐姐。大学生还希望辅导员是规则的灵活变通者,不希望他们循规蹈矩办事。而辅导员面对这些角色期待,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比如纯粹的“牵线者”,辅导员可能会由于平日与学生联系不够密切,无法较好地掌握学生的日常动态,在学生需要的关键时刻缺乏足够的信息开展行动。同时,“知心朋友”的角色确实容易打开学生的心扉,但辅导员如果与学生过于亲近,将削弱作为教师与管理者角色的权威性,难以维护学校决策和规则的严肃性,容易导致学生在关键时刻犯下大错。如果辅导员铁面无私,则容易导致学生疏远与回避。因此,大学生的种种期望与辅导员自身的认知存在冲突,容易使辅导员怀疑自身认知的合理性。
第二,学生家长对辅导员的角色期待与辅导员自我角色认知不匹配。家长希望辅导员能够代替他们做子女在大学的监护人,成为子女的“在校家长”,保障子女健康成长成才。但面对身心已具成年人雏形的大学生,若辅导员变身为“保姆式”家长,不利于大学生培养健康独立的人格。在辅导员的认知中,立德树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和能力,才是他们的职责所在。显然,家长的期待与辅导员的自我认知存在冲突,当学生出现行为偏差或心理问题时,家长倾向于认为这是学校的教育管理存在问题所致,这常常使辅导员感到有心无力。
四、辅导员的角色冲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图1 身份与角色如何影响身心健康和不良性应激[6]
由以上模型可知,社会地位和社会角色这两项社会结构要素与个体的应激源构成有关。地位和角色的变化可能导致生活事件重大变动的出现和日常琐事的增多,使个体形成长期紧张的状态。缓解该紧张状态的关键是提供社会网络给予的经济、情感等支持以及提高个体自身调节的能力。如个体将重新获得自我支配感,获得身份肯定,增强幸福感。否则,个体的自我支配感将逐渐丧失,产生情绪低落,丧失身份认同感,最终形成不良性应激,影响身心健康。
辅导员长期承受多层次、多方位的角色冲突,职业压力大、工作内容杂乱、自身定位模糊等问题容易带来职业倦怠。当繁杂的日常琐事与重大生活事件变动相冲突时,应激源的进一步增加更加重了辅导员的身心负担。如果社会给予的经济支持、情感支持以及辅导员自身调节能力皆不够充分,那么,辅导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就不容乐观。
五、讨论与反思
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问题不仅是心理学和教育学的问题,而且是涉及社会角色与身份的社会学问题。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些角色冲突的存在?是否存在社会结构性因素、高等教育的制度缺陷、高校的局域性因素?是否有可能通过高校辅导员群体的角色重构,提供足够的社会经济支持、情感支持,提高辅导员自身调节能力,缓解或消除其角色冲突,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所有角色追问的最终目标,是要寻求角色冲突问题的解决之道。如果高校辅导员群体的角色冲突是导致其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那么,完善高校管理,切实解决辅导员的角色冲突问题,是我们在高等教育发展中应继续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