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冰南移”,2022冬奥会对江苏省冰雪项目发展的影响
2023-12-14李惠严燕
李惠 严燕
(南京工业大学体育学院 江苏南京 211816)
体育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而全民健身则是实现体育强国目标的核心要素。随着冬奥会的推进,昔日的冰雪运动在“无山无海”的常训中逐渐远离江南。长三角地区的冰雪运动一体化发展,是提升竞技冰雪运动整体综合实力的不可或缺之路。为贯彻落实《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和《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的精神,作为长三角核心区域之一的江苏省,积极推进长三角国家一体化战略实施,致力于解决该区域全面发展的难点和对策,探索最佳发展路径,为发展非传统优势项目提供有益借鉴[1]。
1 追溯江苏冰雪运动发展史
20 世纪80 年代末至今,江苏的冰雪运动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在这一过程中,政府主导下的产业推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自国家提出“北冰南展”战略到成功申办北京冬奥会,再到《长三角地区体育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发布,江苏经历了从缓慢到快速的发展过程,最终进入了一体化加速的新阶段。
1.1 缓慢而稳定的态势
20世纪80年代末,长三角地区以竞技体育为主要发展方向,大众冰雪运动的发展却未得到应有的关注。运动员大多来自于高校和社会力量,运动队主要由合建组成。但缺少统一组织和管理,导致在项目上存在较大差异。2009 年,江苏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冬季运动会,为长三角地区冰雪运动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总体江苏省的竞技冰雪运动的发展处于缓慢上升的趋势。
1.2 高速增长时期
1.3 加速一体化进程
2022 年,上海、江苏、浙江和安徽四省体育局联合发布了《长三角地区体育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旨在整合该地区竞技冰雪运动资源,加强竞技冰雪运动的竞技、管理、训练等方面的合作,全面覆盖竞技冰雪运动一体化快速发展。竞技冰雪运动得以在江苏省高水平、高质量的道路上高速前行,这得益于中国提出的“北冰南移”战略。在战略层面上,采取积极态度以推动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贯彻落实,协同合作,并肩推进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提出,从而使得社会冰雪运动也得到了广泛关注和认可。
2 江苏省冰雪运动发展中的机遇与困境
作为奥林匹克家族一员,冬奥会为促进体育事业的繁荣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江苏作为全国经济强省,尽管位于南端,也积极融入其中。在响应国家号召的过程中,采取了多项地方鼓励措施,政策层面提供相应的保障,积极跟进了相关举措。但由于地理位置的差异,发展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2.1 江苏省发展冰雪运动的强大优势
2.1.1 聚焦国家政策优势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冰雪市场。国务院和国家体育总局相继颁布《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和《“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实施纲要(2018—2022)》等文件,为冰雪运动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制度保障、政策基础和社会环境。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要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打破行政壁垒、提高政策协同,发挥各地区优势,实现合理分工,凝聚强大合力,促进高质量发展”。长三角地区的冰雪运动一体化快速发展,得益于高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战略重点,这种协同效应极大地推动了该地区的发展。
2.1.2 依托地方经济实力
江苏省地域经济底蕴深厚,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居于全国领先地位。在此区域内,高水平教练员运动员之间的交流沟通、对运动基地的长远规划以及赛事的运营安排,离不开强大的经济实力。该文通过分析我国现阶段体育系统与经济系统的协调度情况,发现目前二者间还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脱节现象。因此,需持续提升江苏在冬季运动、管理和整体经济效益方面的水平,以达到更高层次的发展。
2.1.3 共享交通体系发达
江苏已形成覆盖多个省、高速公路和一系列支线机场的铁路运输系统。这些设施,共同促进了立体交通模式的发展。该地区运动员在训练和参赛时,可以享受到便利通道所带来的时间和成本的显著降低。在江苏的区域一体化进程中,各个区域相互配合、相互渗透、相互推进,从而将江苏的冰雪运动推向了一体化发展的高速公路之上[1]。
英语与汉语的语句组成方式不同,且汉语中有一些独有的词汇与概念,时,可以在结尾处标记注解,方便对方理解。例如“龙头企业”这一名称,在中国的意思是领军企业,但国外的语言环境中不会接触到这一称呼,如果直接翻译成“dragon head enterprise”,那就会产生语用失误。因此在翻译时应解释出语句的具体含义,在汉语中表示的内容。正确表达方法如下:“leading enterprise”。
2.2 缺乏对冰雪世界的广泛认知和支持
由于自然条件限制,江苏群众基本未参与过冰雪运动。因此,大众对于参与运动的态度以及理念相对滞后,群众基础薄弱,冰雪运动的文化和运动氛围尚未形成。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大众对参与运动的需求越来越大。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在基础设施上存在很大差别,这也是制约场馆数量和规模扩大的原因。目前,江苏南京、苏州、无锡等城市已完成或规划了冰雪工程场地,但场馆的建设规模小,缺乏配套服务,运营管理业余化,场馆资源未合理且充分的利用,这些对场馆的综合运营、推广和发展冰雪运动都呈负面影响。
2.2.1 专业的师资力量不足
江苏省的冰雪运动师资较于北方而言显得匮乏,导致冰雪专业人才的储备和培养不足。在冰雪研究领域,江苏省级高校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是该省冰雪专业人才紧缺的主要原因之一。应吸引专业人才和教师,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种资源,进一步加强对全省冰雪运动后备人才的培养,推动俱乐部的发展,以达到激发公众对项目和文化传播的积极参与的最终目的。同时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国外体育机构合作,提高江苏省在世界体育竞技领域中的影响力。
2.2.2 冰雪运动群众基础较差
自我国2022 冬奥会举办成功后,冰雪运动文化逐步迈进大众视野中,群众热情逐渐高涨,冰雪文化普及随即带动了一系列产业的发展,如冰雪旅游、运动、艺术以及休闲等,公众参与度逐年上升,但相较我国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如篮球、足球、羽毛球、排球、游泳等,这一项目的普及率还处于较低水平[2]。通过对江苏省高校的调查研究发现,除省内南京体育学院外,其余高校对冰雪运动的重视程度较低,未系统地开展课堂教学以及运动队训练,仅个别高校存在学生课外自发组织兴趣活动的现象。冰雪项目的刺激性是吸引大众参与的一个重要因素,但这一项目危险系数较高,且是不可控的。对冰雪项目缺乏技术了解,容易受到物理损伤,现场体验感降低,操作困难。换个角度讲,冰雪运动不易掌握、容易出现伤病以及其危险性较大也是很强的阻碍发展的因素[3]。综上可知,冰雪运动在江苏省群众中普及度较低以及群众对其认知不够,受众群体数量较少,未形成良好的运动氛围[4]。
2.2.3 冰雪场馆数量有限
冰雪运动对材料和设施的要求很高,因此现场设施的完善将在保持南方人对冰雪的热情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南京、苏州、徐州、无锡、镇江、连云港等城市已建成或规划冰雪施工场地,但场地设施匮乏。作为主导公共生活的县市,目前还没有建设场馆的县市,这将严重阻碍人们参与、理解和参与冰雪运动的机会和热情[4]。同时,场馆内设备相对较少,没有完善好对应配套服务,场地管理和运营非专业,缺乏成熟的培训体系、专业的教育者、运营课程、示范场所和服务行业,场地资源利用不足。这对冰雪运动场馆设施的综合运营呈现负面影响,阻碍了冰雪运动的普及和实践。冰雪运动设施总量少、规模小、分布不均,将成为遏制江苏冰雪运动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2]。
3 北方冰雪运动的繁荣与发展对于江苏冰雪发展的启示
3.1 打造冰雪运动的文化氛围,扩大群众基础
冰雪体育文化是以体育运动项目和运动员活动为主体而产生的具有独特魅力的文化形态。在北方,出现了“羊角”“马蹄形行进”“木制行进”等多种表现形式,同时也涌现出冰雕艺术、雪塔艺术等艺术形式,这些创新不仅进一步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也加强了冰雪运动文化的传播,奠定了更为广泛的群众基础。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冰雪运动文化也得到新的发展空间。青少年参与冰雪运动的主导地位在冰雪运动文化的蓬勃发展中得以彰显。冰雪体育运动在提升国民身体素质和精神品质方面具有独特价值。推进我国“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促进冰雪类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建设冰雪运动文化为引领,逐步被大众所接受和认可,从而使体育与经济融为一体。因此,冰雪运动的兴起离不开冰雪运动文化的孕育和发展,不仅为人们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在促进健康的新生活方式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3.2 构建规范的服务体系,确保冰雪管理高效运作
为了更有效地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国际奥委会将实施奥运会知识管理机制,从而为各奥运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我国政府也高度重视冰雪运动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工作,积极推进全民健身计划,加强对冰雪运动项目的研究与宣传,使之逐步向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迈进。江苏可以借鉴北方地区历年举办赛事的成功经验,引进优秀的服务管理理念,以此为基础积极推进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的发展,为江苏人民提供一个平台,进一步加强本土冰雪运动品牌的培育,建立完善的产品链,为赛事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并与相应的体育场馆展开合作,以提升品牌知名度,推动江苏冰雪运动的发展[5]。
3.3 建立专业冰雪师资库,助力人才培养
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和变革的新时代,面对着相关人才的稀缺和竞技体育人才的匮乏,上下之间的人才差距越来越大。随着对教育事业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国家加大了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投入力度。在此背景下,我国的各个领域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导致后备人才的培养方式从“一条龙”转变为“重训轻教”,甚至出现了“只训不教”的现象,这种风气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对运动项目的正确理解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尤其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于高水平运动队的需要。因此,如何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是一项迫切需要解决的挑战。我国颁布了相关政策,打破了传统选材的束缚,多元化、多层次地吸纳了冰雪体育人才。同时,政府投入大量资金支持其快速发展,鼓励高校提高对冰雪教育的重视程度[3],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法规支持冰雪产业健康快速发展,鼓励冰雪项目的商业化运作。我国冰雪人才将前往冰雪强国大国进行训练和深造。与此同时,他们的加入将有助于缓解我国冰雪竞技人才短缺的问题[2]。
4 “北冰南移”的执行战略
4.1 积极推进冰雪运动产业的蓬勃发展
自201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冬季运动发展的46号文件》以来,国家层面对冰雪运动发展进行规划时,一直坚定地将冰雪运动等专项内容纳入考虑范围。致力提高社会各界对参与各类冰雪运动设施的兴建和运营的参与度,以促进冰雪运动事业的发展和推广。在我国冰雪运动的演进历程中,它不仅是广大民众参与的平台,同时也是冰雪运动产业难得的发展契机。作为多元化、综合性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分支,冰雪体育产业在充分利用江苏省冰雪体育产业发展政策优势的基础上,经营冰雪体育设施,打造冰雪装备产业链,鼓励冰雪运动服务软件开发,完善冰雪资源配置,优化冰雪运动服务水平,满足公众健身需求,促进公众冰雪消费运动,增强冰雪运动的社会影响力,最终将江苏冰雪运动转化为集消费、休闲、体育于一体的新型体育产业示范项目,实现了冰雪运动服务的多元化,促进了江苏体育科学发展[6]。
4.2 完善服务管理机制,促进冰雪品牌产品的培育和推广
随着江苏省综合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群众对体育消费的需求和能力也日益增长,精神消费的需求超出了大众体育消费结构的可承受范围。如何提高全民健身水平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在“南县”冰雪运动拓展战略的背景下,罕见的冰雪运动或许能够为广大民众带来独特的心灵享受。江苏地区的“轮滑”速滑车手们为该省打造高水平冰雪品牌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该省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对精神文化追求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己的健康与快乐。江苏省的“轮滑”速滑队举办了一场备受瞩目的高水平滑冰大赛,旨在普及速滑相关知识,引领体育健康的新理念,并在各类速滑项目中取得了卓越的成绩,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为此,通过参考国内外知名冰雪运动品牌的管理经验,并针对江苏省的冰雪运动品牌活动[4],提高比赛组织、服务和产品的发展水平,以充分展示比赛的整体效果。
4.3 拓宽人才招募渠道,实现人才互通互联
在冰雪运动的竞争中,人才的数量和素质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为推动江苏冰雪运动全面高质量发展,必须全力推进冰雪人才共享与建设,促进本地区冰雪运动蓬勃发展。第一,加强该地区冰雪运动治理、进修、科研和人力资源整合,促进冰雪人才合理流动。第二,与地方政府建立合作机制。在长三角区域定期举办冰雪运动研讨会,在管理冰雪运动队训练的经验成果、保障政策的制定、训练方法的更新、兴奋剂综合管理以及奥运会实时动态等信息方面进行资源共享。第三,构建以“政府驱动+市场驱动”为主线的多元化人才培养体系,完善冰雪运动员选拔体系,探索青少年冰雪运动员预备队培养模式[7],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冰雪教育活动。联手实施卓越的教练员培训计划,以提升训练效果。开展高水平运动员选拔工作,建立科学有效的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大力支持冰雪人才院校之间的共同培养,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机构合作,以达到培训共享共赢、协调发展的机制。建立完善的运动员文化教育制度,加强对青少年冰上专项运动员的文化素质教育。目前,在以江苏省南京体育学院、上海体育大学等对冰雪运动科研有深度研究的专业体育机构为基础的共建计划中,江苏教练员培训基地和江苏教练员学院得以建立。通过组建专家委员会对不同地域间的冰雪体育项目进行分类评估,确定各地区的主导发展方向及特色优势项目。确立以中央为导向、地方政府为核心、社会和市场共同参与的冰雪运动后备人才培养保障政策框架[8],以实现各市之间资源的共享、人才的共同培养以及成果的互通[9]。
5 结语
随着时间的推移,“北冰南移”已逐渐成为推进冰雪项目发展的战略之一,并被广泛实施。从目前来看,我国冰雪运动开展得并不乐观。虽然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冰上项目在国际上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着不小差距,主要表现为:训练体制落后,运动员年龄偏大;教练员队伍老化严重;缺乏系统科学的理论教学和训练指导;没有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北方冰雪运动的成功实践为江苏的冰雪运动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启示。在北方成熟的体系基础上,科学制定江苏冰雪运动推行政策,并建立起人才交流的平台,从而推动江苏冰雪运动迈向更高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