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羽毛球竞赛制度对高校羽毛球教学的影响研究

2023-12-14刘炎冰

当代体育科技 2023年30期
关键词:羽毛球竞赛教学

刘炎冰

(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 山西临汾 032200)

随着时代进步和经济发展,现代体育竞赛在高科技的加持下,在科学训练的基础上,在周密严谨的组织下,被赋予了更为丰富和广泛的内涵,它要求运动员更加充分和完善地准备与训练,要求竞赛条件更加科学和专业,要求参赛双方遵守体育道德规范,涵养体育精神。聚焦羽毛球竞赛制度对高校羽毛球教学的影响研究,不仅是宣传体育运动,鼓励更多学生参与其中,更是在比赛过程中体会团队合作、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同时通过学以致用和真实情境的过程,提升技能水平,让广大学生在收获健康的同时,体验羽毛球运动的快乐,获得精神和道德的涵养。

1 羽毛球竞赛制度对高校羽毛球教学的积极影响

1.1 培养参与意识,提高学习兴趣

与传统的羽毛球竞赛项目相比,现代高校羽毛球竞赛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拓展,由常见的单打和双打,拓展出了三人、四人、五人、十人,其中与男女双打类似,三人赛的项目可以为三男、三女、一女两男和一男两女,3V3 羽毛球竞赛也是最近几年业余羽毛球竞赛越来越流行的对抗赛形式,其采用中国羽协审定的最新《羽毛球竞赛规则》和国家羽联公布的最新规则,站位遵循双打规则,三人的位置在保持合理的阵型基础上,可以轮换,相互间技术配合又要保持空间,避免球拍打到自己队友。例如,在2022年李永波3V3羽毛球赛上,赛事赛制、全民互动以及赛事周边等各个环节精细打磨,覆盖不同城市,不同年龄和不同职业,覆盖范围广泛,更关注体验感,更具有观赏性。这种灵活多样的对抗形式,既有单打的挑战性和激烈性,又有混合的观赏性和趣味性,应用在高校羽毛球教学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享受羽毛球带来的快乐[1]。

1.2 培养规则意识,涵养体育运动精神

回顾现代羽毛球的发展史,羽毛球竞赛制度伴随着赛事的发展而不断完善,不管是全英公开赛、汤姆斯杯,还是奥运赛、世界羽联巡回赛、洲际挑战赛,比赛规则不断变化,或为了提高比赛精彩程度,扩大竞赛多带来的影响,吸引更多的投资商;或为了提高运动员的体验感,便于运动员技能的进一步发挥,或为了适应现代竞技体育的传播特点,吸引观赛球迷更多的注意力,进一步提高比赛的观赏性。例如:21 分赛制,三局两胜制,每局21 分,且先两分领先获胜;11 分赛制,五局三胜制,单局11分,优先拿到第11分者获胜此局;五羽伦比团体赛制,采用50分制,比分先到50分的一队获胜;以及3V3 赛制、团体单项对抗赛制、团体轮转对抗赛制,等等,每项赛制均有各自的赛制特点和规则要求,在对抗过程中,要具有一定的规则意识,通过团队合作、顽强拼搏、公平竞争来获取比赛的胜利,参赛队员禁止使用谩骂、吐唾沫、打挑衅侮辱性手势等不文明不道德的行为。

另外,在比赛过程中,即便个别情况下受到了不公正的判罚,也应该遵守申诉规则,在规则范围内,提出合理诉求,禁止侮辱、谩骂、殴打教练,等等,不允许有严重违反体育运动精神的动作或行为出现[2]。由此,在高校羽毛球教学中,通过羽毛球竞赛制度,可以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身体力行,在羽毛球竞赛实践中感受规则的必要性,增强规则的认同感,可以通过有效的教学设计让学生感受规则的紧迫性,进而规范自身体育行为,涵养体育精神。

1.3 培养合作意识,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高校大学生是一个即将步入社会的特殊群体。羽毛球竞赛具有社会性特征,将其应用在高校羽毛球教学中,可以通过小组划分,来培养合作意识,促进交往互动。然而,大学生的羽毛球技术水平不同,身体素质不同,学习和接受能力不同,所以组别的划分具有层次性。例如,高级别组的学生技术水平比较高,具有丰富的比赛经验,经常参加比赛并能够取得良好成绩;中级别组的学生能够较熟练地掌握羽毛球竞赛的规则和技术,具备较强的进攻和防守能力,掌握一定的战术技能;低级别组的学生基本掌握羽毛球竞赛的规则和技术,能够初步控制全场,有一定的战术意识,可以独立参与初级的羽毛球竞赛。小组内部成员增加了人与人接触和交往的机会,通过参与一系列羽毛球竞赛活动,消除孤独感;在团队合作的过程,个人所得助于团队所得,彼此相互交流,相互信任;在小组之间设计竞争的情境,形成竞争意识等,以此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1.4 培养竞争意识,深挖机体潜能

通常情况下,通过有规律的、科学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强身体机能,而在高强度的竞技状态下,这种特定场景环境,身体机能潜能的呈现层和本质层将更容易被激发。羽毛球竞赛的最大特点之一是富有挑战性和竞争性,特别是随着媒体传播方式的多元化,以及各项竞赛对大众的包容性增强,不管是高校、俱乐部,还是个人,均有机会登上赛场,大大激发了大众参与羽毛球运动的热情,各方汇聚合力,使得竞赛更加激烈,获取胜利的欲望更为强烈,在这种心理活动的驱使下,参赛队员会倾尽所能,更容易最大限度地激发机体潜能,挑战更高的承受能力。

根据2022 年6 月中共羽毛球协会下发的《羽毛球赛事活动管理办法》,在国内,青少年相关竞赛和活动包括全国青年羽毛球锦标赛、全国青少年U 系列羽毛球比赛、全国羽毛球后备人才基地比赛、全国青少年羽毛球训练营、全国青少年羽毛球城市联赛,以及全国东西南北中羽毛球大赛青少年赛等,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羽毛球竞赛,不仅能够更广泛地宣传羽毛球运动,吸引和鼓舞更多大众参与其中,同时能够激发机体运动潜能。将羽毛球竞赛合理应用在高校羽毛球教学中,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羽毛球运动的参与度,进一步拓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发现和培养的渠道[3]。

1.5 培养实战意识,提升技术水平

2020 年8 月,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印发的《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指出,要鼓励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高校羽毛球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离不开更高的羽毛球技术水平。参加羽毛球竞赛是一条快速成长的通道,可以培养实战意识,从而有效地减少传统教学中条条框框的束缚,让羽毛球课堂教学更加贴合学科特点,更加符合教育教学规律,让学生更为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培养实战意识,要以实战化的教学手段为依托,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参加羽毛球竞赛实际上是“学以致用”的过程,学生将羽毛球教学中所学的搓球、杀球、推球等技术,以及一些进攻防守战术,通过竞赛这一真实情景的模拟,真实地发挥出来。学生通过一定的竞赛练习站位击球的打法,体会什么时候放小球,什么时候打高球,“以赛促练”“以赛促学”,不断掌握羽毛球技战术水平。另外,从实践角度来看,参加羽毛球竞赛实际上是相互学习交流技术的过程,在该过程中,学生通过实际的运用,发现自身的不足,并不断完善和改进,从而实现动态纠错,进一步提高技术水平。

2 羽毛球竞赛制度对高校羽毛球教学的消极影响

2.1 对教学节奏容易产生消极影响

羽毛球竞赛对时长有一定的规定,一些大型的竞赛对于比赛时间、休息时间、暂停时间等有非常科学严谨的设置,例如:一场五局三胜的羽毛球竞赛,整体的时长大约一个半小时,对高校羽毛球的教学时长以及学生的业余时长提出了挑战。羽毛球竞赛时间过长,则容易忽视课堂教学中体育老师对技能技巧的言传身教的作用;时间过短,则可能会让学生在短时间内难以实现学以致用的目的,对技术的掌握不会产生作用,反而过度消耗课堂时间。同时,大学生身心发展正处于社会化的末期,希望自己的聪明才干能够得到他人的关注,好胜心往往比较重,在好胜心驱使下,激烈的羽毛球竞赛可能会引起学生情绪空前高涨,体育教师如果未能及时引导,则可能会引起违背竞赛制度的过激行为,进而扰乱正常的教学节奏。

2.2 对学生积极性容易产生消极影响

学生积极性高,则更愿意去主动学习,积极探索各种问题,面对挑战和困难,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勇气和信心去完成目标。羽毛球竞赛制度在高校羽毛球教学的应用,其目的在于利用好大学生参加竞赛的积极性,激起学习兴趣,进而提高羽毛球教学的效益。然而,体育教师在竞赛进行分组时,容易忽略对学生学情的调查,包括体质健康水平、运动能力强弱、技术水平高低、参赛经验、获奖情况,等等,分组的层次性不合理,或小组的成员固定不变,不能实现动态分层,会使得部分经常体验失败的学生的积极性打折,虽然依然会竭尽全力,但经常失败可能会对这种竞赛形式产生厌倦的情绪。因此,在进行羽毛球竞赛设计时,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技术水平,来灵活详细地制订竞赛的分组人数、竞赛时长、计分规则、奖惩措施,等等,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出发点[4]。

2.3 对学生交往容易产生消极影响

和谐、友好、健康的人际交往,对大学生不良情绪的控制和情感的发泄具有积极的意义。正处于青年期的学生,思想活跃,感情充沛,对人际交往的需求也强烈,力图通过人际交往获得友爱,获得精神上的满足,获得归属感和安全感,从而促进身心健康。一旦遇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就容易导致焦虑、恐惧、愤怒等不良情绪,进而影响学习和生活。在高校羽毛球教学中,频繁地运用竞赛形式,容易在获胜和失败的双方产生心理压力,胜负双方在交往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疏远和排斥心理,从而激化彼此之间的矛盾。

另外,这种不良的消极情绪会直接影响竞技状态,阻碍技战术和体能水平的正常发挥,技术动作上因为害怕失败而可能会畏首畏尾,该发力的地方不发力,失误多。因此,在平常的羽毛球训练中体育教师要帮助这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和调节其外部行为,强化其内在价值取向,加强体育道德修养。同时,在羽毛球教学设计中,合理设置竞赛形式和内容,及时关注学生体验和情绪。

3 羽毛球竞赛制度对高校羽毛球教学的几点建议

3.1 注意应用频率,把握教学节奏

好的教学节奏能够充分促进师生之间的思维流、情绪流、信息流相互影响和共振,不仅要切合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以及教学语言的抑扬顿挫,更要聚焦学生注意力,维持学生兴趣,开启学生思维,促进学生理解,引发学生顿悟。羽毛球竞赛制度对高校羽毛球教学的节奏容易产生消极影响,因此,羽毛球竞赛制度并不是任何时间或任何情况下都适用于羽毛球教学。频繁地应用,反而容易减弱比赛对大学生的刺激程度,使大学生对参与比赛的兴趣和积极性大大降低。另外,容易影响学生间的交往,对羽毛球技术的熟练应用和掌握反而不利。由此,在应用过程中,要注意以下方面。

第一,课堂容量。若在羽毛球教学过程中,课堂内容安排得太少,或羽毛球竞赛内容和形式过于简单,则整堂课容量小,课堂显得浮躁不紧凑,师生之间显得无所事事,浪费课堂时间;若课堂内容安排得太多,或羽毛球竞赛内容和形式比较复杂,整堂课显得过于紧张,节奏太快,学生不容易仔细思考、消化吸收,神经可能会一直紧绷。因此,羽毛球课堂容量要合理,依据本班学生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有效设置羽毛球竞赛环节。

第二,时间分配。在高校羽毛球教学中,正常的课堂教授环节和羽毛球竞赛环节并不是简单的平均分配,而是根据羽毛球教学内容,提前预设好时间的分配,导入环节、自主环节、竞赛环节、总结环节,突出羽毛球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动作技能的形成一般要经过粗略掌握动作、改进与提高动作、巩固与运用自如3个阶段,如果在动作技术形成的前两个阶段就进行羽毛球竞赛,学生往往只注重比赛的结果,而忽视了动作的质量。另外,注意课外时间分配,羽毛球竞赛会安排在大学生的课余时间,对课余时间的合理应用亦应张弛有度。

第三,情绪调节。积极的情绪能使学生更加投入,学习当中,这也是羽毛球竞赛制度灵活应用的主要目的,即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运动的持续性。因此,在羽毛球竞赛环节,要及时关注学生体验和情绪,及时引导和鼓励学生,充分调动其积极情绪[5-6]。

3.2 充分了解学情,进行合理分层

不合理的分组容易影响羽毛球运动的积极性。由于大学生技术水平、身体素质、努力程度、思维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不能用一把尺子、一个标准去衡量每一个学生。因此,在应用羽毛球竞赛制度时,要考虑分层,主要包括羽毛球竞赛前的小组划分和竞赛后的评价分层。

一是小组层次划分。竞赛分组时,应尽量使各组人员搭配合理,实力相当,从而使每个小组的学生都充满对胜利的渴望,都有机会享受胜利的喜悦。因此,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情。在分析维度上,可以引入大数据分析,采用观察法、调查法、访谈法等多种调查分析方式获取信息。

二是分层评价。评价学生不仅仅是只关注学生现有技能和羽毛球竞赛结果,而是对学生的发展和变化的价值做出判断,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例如:高级别组的学生羽毛球技术水平比较高,竞赛经验亦比较丰富,对于这类学生要重点关注其思维品质的变化,鼓励其更加严谨努力,不断超越自我的体育精神,挖掘体育潜能;中级别组的学生虽然竞赛经验不是很丰富,但具有一定的技术水平和战术能力,对于这类学生要帮助其树立更强的自信心;对于低级别组的学生,要及时表扬和鼓励,帮助其不断克服困难,提升技能。

3.3 正确处理输赢关系,引导学生正确交往

体育教师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输赢的关系,清楚了解进行羽毛球竞赛的作用与价值,以及教师之所以运用竞赛的意图,使学生能够做到胜不骄、败不馁,保持正常心态面对竞赛结果,避免激化学生之间的矛盾,进而促进学生之间和谐交往。

另外,体育教师要注意调控学生的心理活动,使其情绪状态符合比赛的需要,以免过度兴奋而导致体力消耗过大,以致发生意外伤害事故。在竞赛时,各小组的每一位成员都会为了本方的胜利而做出不懈努力。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可能无法保持清醒、冷静的心态,情绪会变得异常兴奋,所做出的行为常常超出自己能力所限,在比赛中,尤其是在借助器械练习的比赛中,很容易引发意外伤害事故。

4 结语

综上可知,羽毛球竞赛制度既会对高校羽毛球教学产生积极影响,也会产生消极影响,因此,在灵活应用羽毛球竞赛制度过程中,要扬长避短,避免对教学节奏、学生积极性和学生人际交往产生不利的影响。在应用羽毛球竞赛时,要注意应用频率,合理进行小组分层,及时疏导学生的不良情绪。总而言之,遵循羽毛球教学规律,遵循大学生发展规律,体现高校人才发展的要求,促进健康全面发展,这是教育教学模式创新的立足点和归宿点。

猜你喜欢

羽毛球竞赛教学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羽毛球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羽毛球
飞行的羽毛球
我看竞赛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创新思维竞赛(3)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羽毛球PK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