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慎独”释义缕析

2023-12-13胥蕾

中国故事 2023年11期
关键词:慎独郑玄涵义

导读

“慎独”是儒家修身思想的重要命题,诸多学者都对其涵义进行过阐释。虽然各家之说不尽相同,但“慎独”释义大多包含自我观照、自我审察之意。自我观照审察的依据或理、或心、或性,“慎独”就是尽量使自己的行为或意跟理、心、性的要求一致,从而达到内诚于己、外诚干人的境界。

作者:胥蕾,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

一、“慎独”初解——谨慎独处

关于“慎独”的阐释,最早可追溯到东汉郑玄。郑玄注《中庸》“故君子慎其独也”一句时说:“慎独者,慎其闲居之所为。小人于隐者动作言语自以为不见睹、不见闻,则必肆尽其情也。若有占听之者,是为显见,甚于众人之中为之。”郑玄认为,人们在他人不能够看见和他人不能够听见的地方,就会毫无顾忌地释放自己的情性,无所顾忌。在郑玄的理解中,“闲居”就是一个人自处的“独居”,“慎独”就是在独处的时候要小心谨慎。

郑玄之后,唐代孔颖达则更清晰明确地表达了自己对于“慎独”的认识。他在《大学》中疏曰:“小人独居,无所不为。”又在《中庸》篇正义时说:“故君子慎其独也者,以其隐微之处,恐其罪恶彰显。故君子之人恒慎其独居,言虽曰独居,能谨慎守道也。”可以看到,孔颖达认为“慎独”的“独”,即为“独居”的“独”,“慎独”就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要心怀戒惧,谨慎守道。

在对“慎独”的较早的阐释中,郑玄、孔颖达都认为“慎独”之“独”为“独处”“独居”之“独”,“慎独”即为谨慎独处,一个人的时候也要严格要求自己,谨慎守道。

二、“慎独”深研一“慎独”涵义内转

(一)朱熹——“人所不知而己所独知”

郑玄、孔颖达阐释“慎独”时,更多的是从空间的角度出发来释“独”。朱熹在继承郑、孔二人观点的基础上,进行了自己的新阐释。他在《大学章句》中注:“闲居,独处也。”对于“闲居”的理解,朱子同郑玄、孔颖达的观点一致,认为“闲居”就是独处。“闲居”出自《大学》诚意章“小人闲居为不善,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着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在朱熹看来,“慎独”的“独”是有“独居”“独处”之意的,但朱熹对“独”的理解并不止步于此。他在《大学》《中庸》中注“独”,均曰:“独者,人所不知而己所独知之地也。”“人所不知而己所独知之地”,这里的“独”显然超越了空间意义上的独居、独处,而有了更为丰富的内在涵义。《朱子语类》中记载了朱熹对于“独”的论述:“如‘慎独之‘独,亦非特在幽隐人所不见处。只他人所不知,虽在众中,便是独也。”“这独也又不是恁地独时,如与众人对坐,自心中发一念,或正或不正,此亦是独处。”在这两处,朱熹强调“独”不仅仅是在他人所不能看见的地方,即使身处众人之中,但心中发出的念头为他人所不知,也为“独”。也就是说,“独”不仅指的是独处,还可以指内心不能被他人所看见的幽微之处。这表明朱熹认为“慎独”之“独”在空间意义之外,还包含了内心不为人所知之处的内在涵义。

(二)王阳明——慎独即致良知

对于“慎独”,王阳明提出了不同于前人的解释。王阳明认为慎独就是致良知。在书信《与黄勉之》中,他明确提出“谨独即是致良知”。致良知是王阳明的心学主旨。朱子释“慎独”之“独”为“人所不知而己所独知之地”,王阳明则在朱熹的基础上进一步阐释了何为“独知”。王阳明将“人所不知而己所独知之地”解释为“心之良知處”。何谓良知?王阳明认为道心就是良知,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又说“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良知即天也”“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可见王阳明所谓的“良知”是一种能够辨别是非善恶的真知。这种知是心之本体,是人类自然而然的一种天性。

“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在王阳明看来,良知并非是通过后天思考学习得来的,而是生命中自然而然的存在。因此,无论圣愚皆有良知。

正如孟子所说:“是非之心,人皆有之。”王阳明认为“良知”即“是非之心”,因此“良知”也是人皆有之。同时王阳明提出,良知一直存在于每个人身上,不会因人的行为而泯灭。人皆有“良知”,且“良知”一直存在于人身上,那为什么会有圣愚之分呢?这是由于圣人会有意识地“致良知”,从而能够公是非、同好恶。而小人无意于“致良知”,因此小人的良知容易被物欲遮蔽。比如盗贼,他内心并非不知不应当为贼,这种知即为其“良知”,知不应为贼而仍然为贼,并非因为其良知泯灭消失,而是由于物欲遮蔽了盗贼的良知。因此,要使良知不被遮蔽,致良知就尤为重要。

在王阳明的讲学过程中,“致良知”同“物欲”“私欲”“私心”等词紧密相连。王阳明所谓的“致良知”就是要及时发现自己的“私意”,并防止其遮蔽自己的良知。如《传习录》中所载王阳明言:“当弃富贵即弃富贵,只是致良知;当从父兄之命即从父兄之命,亦只是致良知。其间权量轻重,稍有私意于良知,便自不安。”致良知的目的就是努力使自己的行为符合良知的要求,能够克服自己的私意不做违背良知的事。当私意影响自己对于事物的判断时,要能够及时自我审查、自我发现。

王阳明说“慎独是己所独知时工夫”,又说“所谓‘人虽不知,而己所独知者,此正是吾心良知处”。由此可知,王阳明认为慎独就是致良知,“慎独”就是包含自我观照与自我审查的本体化功夫。

(三)王栋——“慎独即诚意”

明代儒学家王栋认为“慎独”即“诚意”。《教谕王一菴先生栋》中记载其观点:“诚意工夫,全在慎独,独即意也。单单吾心一点生几,而无一毫见闻、情识、利害所混,故曰独。”“诚意工夫在慎独,独即意之别名,慎即诚之用力者耳。意是心之主宰,以其寂然不动之处,单单有个不虑而知之灵体,自做主张,自裁生化,故举而名之曰独。”

“意”为心之所发,而这心之所发之“意”没有受见闻、情识、利害影响,只是单单的一个“意”,因而称之为“独”。王栋认为“慎本严敬而不懈怠之谓”,因此“慎独”就是“诚意”,就是对内心所生发之“意”严敬而不懈怠。

(四)刘宗周——“慎独”即“天命之性”

明代学者刘宗周在王阳明“致良知”的基础上对“独”进行了阐释。他在《圣学宗要》中说:

“独即天命之性所精藏处,而慎独即尽性之学,独中具有喜怒哀乐,四者即仁义礼智之别名。”他认为“独”是人心包含喜怒哀乐等性情之地,而所谓“慎独”就是充分展露、实现天命之性。“独之外,别无本体;慎独之外,别无工夫。”刘宗周不仅从本体的角度解释“独”,而且认为“慎独”是一种修养功夫。“独”为天命之性,“慎独”即为尽天命之性。独是心之最高本体性,而要使这最高本体性充分地展露,就必须要靠“慎独”功夫来实现。因此,在刘宗周这里,“慎独”是本体与功夫的合一。

刘宗周以“性”来解“独”,用“性”统率心。他认可“性”是最高的存在,但“性”又必须通过心才能得以实现。以“心”实现性,使“性”在现实生活中有了着力点,具有了更为具体的现实意义。但人之心在现实生活中,常常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从而影响“性”的流露和实现。要让“性”充分展现,我们便要在“慎独”上下功夫。由此,在刘宗周这里,“慎独”是尽天命之性,是让“性”能够充分展露和实现之意。

三、“慎独”当代释义

20世纪70年代出土的马王堆帛书《五行》,记载着关于“慎独”的阐释,因其中有对“独”字的专门释义,因而在学界掀起了一股关于“慎独”的讨论热潮。帛书《五行》记载:

“鸤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能为“一”,然后能为君子。君子慎其独也。

“婴婴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能“差池其羽”,然后能至哀。君子慎其独也。

马王堆帛书《五行》篇,除经文外,还有传文对经文进行解释。传文有对“独”的定义:

夫丧,正经修领而哀杀矣,言至内者之不在外也,是之谓独。

独也者,舍体也。

也有对“慎其独”的解释:

慎其独也者,言舍夫五而慎其心之谓口。(独)然后一,一也者,夫五夫为口心也,然后得之。一也,乃德已。德犹天也,天乃德已。

从帛书《五行》可以看出,“独”是相对于外而言的内心的状态。“慎独”就是能够舍去外在的东西,以达到内心的至诚。帛书《五行》所提供的资料,使学者们大多认同“慎独”是指内心的状态,而非空间意义的独处,但对“慎独”的具体释义仍有所不同。

如梁涛的《朱熹对“慎独”的误读及其在经学诠释中的意义》,认为“慎独”是诚于真实的自我,即“诚意”,而非郑玄、朱熹理解的“在獨处时要谨慎不苟”。丁四新则认为“慎独”在古代有两种意思,一是慎其闲居之所为,二是慎心,在《大学》《中庸》中的“慎独”是“慎其闲居之所为”的意思,而《五行》与《礼器》之“慎独”涵义相近,为“慎心”。张锦枝通过对《大学》《中庸》《礼器》《不苟》篇中“慎独”涵义的比较分析,得出“慎独”之“慎”当为“思”,“独”则是内心精一的状态,因而她认为“慎其独”即“思其心”之义。刘信芳则认为《大学》《中庸》和《五行》中的“慎独”涵义为“在群体意识中慎重地对待个人意识”。

结语

尽管各家对“慎独”的释义不尽相同,但它们于变化之中也有相通之处。无论是谨慎独处、致良知还是尽天命之性,它们都包含自我观照、自我审察之意,变化的只是自我观照、审察的依据。这些依据或为良知或为心或为性。通过众多“慎独”的释义,我们可以察见,避免自己的行为违背自己的内心,是“慎独”共通的涵义。

猜你喜欢

慎独郑玄涵义
我的仙人掌
从官场到书房
一代通儒郑玄
郑玄“文王受命”问题考论
郑玄:做官不如读书
探究《说文》省形的真实涵义
浅谈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提升
“慎独”的境界
从“慎独”看境界
我对国防教育的涵义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