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遗梦白银

2023-12-13陶生峰

中国故事 2023年11期
关键词:战鼓炒面石磨

导读

白银市地处甘肃省中部,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这里曾是汉民族和少数民族的征战之地,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白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样,如曲子戏、高山鼓舞,黑虎古调等,它们在白银地区的乡民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作者:陶生峰,白银市作协。

白银市地处甘肃省中部,境内“三原交汇、大河中流、长城雄北、丝路贯境”。这里是历代汉民族和少数民族的征战之地,也是中华民族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中原文化和边疆文化的交汇点。白银独特的地形地貌和悠久的历史渊源,形成了此地厚重的文化积淀。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白银258公里的黄河岸边散落。让我们走进非遗,乐享非遗之魅。

一、曲子戏

乡民爱戏,常常在过年玩社火的正月初凑在一起“胡喊”。所谓的“胡喊”并不是没有韵律地胡喊乱叫,而是在唱流传于白银条城腹地及周边方域的重头戏——曲子戏。红火贺新春,乡间年味浓,白银曲子戏在黄河岸边热闹上演。曲子戏在民间更多被称之为“小曲子”,与同生于陕甘苦焦之地秦腔唱腔颇有几分相似,天生带有天地之间一声吼的劲头。

悠扬委婉、敲敲打打、拉拉唱唱,百年非遗如故,乡愁乡音似梦。曲子戏创始于清同治九年,成型于光緒初年,是集演、说、唱于一体的具有地域特色的民间戏剧,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

从清光绪初年到民国前夕的三十多年间,曲子戏发展迅速,“每至春节,排演乡傩,以闹丰年”,可见当时曲子戏在白银黄河两岸的演出盛况。据传在1949年前后,曲子戏已盛行于白银水川黄河两岸和甘、宁、青等地区。时至今日,白银区仍然有很多曲子戏的爱好者,他们可能登不上大雅之堂,但在乡民的婚丧嫁娶宴席上,这些有着艺术团名号的“草台班子”在演绎着曲子戏在都市文明下的顽强生命力。经过几代曲子戏传承人的不懈努力,2011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白银曲子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至此,填补了白银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国家级保护项目的空白。

曲子戏由“善词曲”的“大船渡举人”张海润创造。为活跃家乡文化,丰富民间娱乐,他曾研读《西厢记》及其他戏曲作品,古为今用,大胆创新,总结编写了27种西厢调和八龅歌舞小曲,冠名《西厢调》。《西厢调》小曲的演唱场合不固定,只要高兴或有时间,就可以随时演唱、清唱或哼唱。背过儿女家小,老两口可以“对唱”;瞒着父母公婆,小两口可以“偷唱”;姑娘相中如意郎君,更想“演”莺莺“扮”红娘;小伙儿呢,巴不得自己就是“张君瑞”……最盛行、最传统的演唱场所是在古戏台或村庄较中心的“临时”舞台上,至于家庭小院、村头街尾、田间地边、磨房油坊,甚至炕头灶前,随便哼哼唱唱,那更是司空见惯,节日里增添喜庆,社火里渲染气氛,丰年时闹个高兴,无奈时排忧解愠,便是《西厢调》小曲的“正剧”功用。

“要传承下去,否则就失传了……”说这话的人是76岁的老人高照安,大川渡人。作为非遗传承人,高照安对白银曲子戏的未来有些忧虑,“村里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也没几个爱听戏的,年龄大的也没有音乐基础,更别说识谱了。”为了保护这一非遗项目,高照安不停地寻找热爱曲子戏、一心发扬曲子戏的接班人。在他的传习所中,年龄最小的成员都超过50岁了。

传习所外,吱吱的老水车,滚滚的黄河水,吟哦着大川渡曲子戏的历史变迁,流淌着高照安老人热切的期望。作为白银当地精彩的民间表演艺术形式,希望曾经在街头巷尾、庭院宅地,还是田边地头,到处都能看到的曲子戏身影能够不要在时光中走散。

二、高山鼓舞

岁末年关,草木尚未苏醒,立春的一场雪还未融尽,大地少妇般丰腴起来。麻雀声声里,我走进北山,去看一场高山鼓舞。

一群暄腾腾的后生娃子,在那山面间、庙门前尽情地捶打着身背的牛皮鼓,鼓声震天、声彻百里,他们的身后是一片黄土地,砂石风蚀形成的雅丹山崖,形成一个天然的喇叭。

“咚、咚、咚”,随着一阵激昂的鼓点,身着黄衣、手持长鞭、腿悬皮鼓的鼓手们出现在庙前的戏台上。鼓手们或走、或跳、或跃,配合着头、肩、手、腕、脚的动作来表达内心的喜悦。群而不乱的脚步、流畅飘逸的舞姿、有张有弛的节奏,让坐在台下的观众不由自主地站起来,随着鼓声一起鼓掌。

几十个大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四野长着沙枣树的崖荫上,山崖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的声音。

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急速地搏击着,大开大合地搏击着。它使你从来没有如此鲜明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跃和强盛。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消化着黄米糁饭、洋芋疙瘩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

观众们把戏台围得水泄不通,有些个子矮的,还踮起脚后跟,伸长了脖子观看。年幼的孩子们在人群里窜来窜去,在嬉笑打闹中享受过年的快乐。在鼓声鼓舞中,人们过去一年积在心底的阴霾都消散了,只剩下对美好明天的期待,让人回味无穷。

说起这面高山鼓,可谓大有来历,要追溯到明朝时候。《皋兰县志》记载,朱元璋建立明王朝后,派徐达、冯胜征伐元军,兵至兰州,元大将扩廊帖木儿(又名王保保)以河为障,居高临下,固守黄河北岸。徐达、冯胜久攻不下,遂走访民间,从兰州百姓挑水的水桶受到启发,创造了三尺长鼓,让士兵将兵器藏在长鼓中,借正月十五闹元宵之际,令军士扮作“社火”队员,身挎长鼓,混入城内,攻克了城关。为纪念攻城胜利,祝愿永世太平,人们便给这种形制的鼓命名为“得胜鼓”“太平鼓”,后来传到北山一带,便改良为北山风格的“高山鼓舞”。

红军过北山期间,敌军围困万千重,红军举步维艰,缺少武器弹药。乡民借口鼓面破损、要送兰州修复,暗藏枪支弹药于鼓内,骗过敌人层层封锁和盘查,运回北山,为红军部队提供武装。战斗中,红军抬来高山鼓当战鼓,鼓声隆隆震山川,红军士气大振,威慑敌胆。

如果说曲子戏疏散了山里人心中的郁闷和每日劳作的辛苦,那么高山鼓舞就展现了这片土地顽强生命力的呐喊。

高山鼓舞,是北山大地的激荡鼓舞,蕴含着北山入骨子里的豪放热情。我期待着再一次感受高山鼓舞的现场,也希望这流传千年的生命鼓舞能继续舞动下去。

三、黑虎古调

黑虎岔河从村北东西穿过,3000米长的河岸线孕育了一方风情。600多年前,彪悍的蒙古草原民族,盛极一时的大元王朝逐渐走向衰落。流落于会宁黑虎岔的蒙元皇室后裔昴空等人,为免受战争之苦,远离了弹着马头琴吼着蒙古长调的岁月,流落于这个叫黑虎岔的僻静山坳。

昔日的蒙古贵族变成黄土地上的平民。历史长河渐行渐远,但蒙古人骨子里的硬气和爽朗,依然洋溢在他们民族的长调里。草原和黄土地,蒙汉文化在碰撞中交融,在交融中诞生的黑虎古调别有一番韵味。

赵俊武老人是黑虎古调的第20世传人,最大的愿望就是让黑虎古调能够好好地传承下去。

“这个黑虎古调,关键在于对旋律的把握。但是你不了解这个民族的历史,这个调子唱出来的感觉就不一样。”赵永胜解释道,他还说,

“和汉文化的融合中,这些东西保留了下来,虽然不是原汁原昧,但总有些蒙古民族的基因和文化在里面,黑虎长调是民族的,我想也是世界的。”

目前,黑虎古调基本分为戏剧、小曲、民歌小调、灯曲(神曲)四大部分。戏剧代表作有《浪仙拉驴》《牧童指路》;小曲代表作有《小曲曲牌》《小曲曲调》;民歌小调代表作有《漫花儿》《打山歌》;灯曲代表作有《洛阳桥》《请神咒》等。

这几年,随着秦腔等大剧种的普及和现代歌舞的流行,黑虎古调逐渐停止在集体活动中演唱,年轻一代大部分已经不知道这种古调,其传承面臨挑战。

2015年,在黑虎岔破旧的戏楼里,一帮热衷于黑虎古调传承的蒙古族后裔聚在一起,他们分工明确,用马头琴、三弦、二胡、短笛、板鼓、弦索点、碰铃等管弦和打击乐器开始了对黑虎古调曲目的编排和整理。残败的戏楼,成了黑虎古调新生的“襁褓”。后来,这帮人在赵俊武老人的组织下成立了黑虎古调司乐团。司乐团全部着蒙古服饰为主,演员演出服饰根据演出内容,随时搭配汉族服饰。黑虎古调民歌——《蒙汉缘》,或多或少给了今天人们很多启示,黑虎古调不是独属于蒙古族,而是蒙汉文化融合的结晶。在唱词中巧妙地融入蒙汉风情的内容,其民歌本身的感染力对促进蒙汉文化的交融是有利的。而唱词恰恰也反映了这种民歌交融的合理性。

2014年8月25日,赵俊武带着司乐团在会宁县秦剧团专场演出。第一次,他们让黑虎古调荣登电视荧幕,扩大了宣传。从乡村山坳到城市舞台,司乐团或多或少有了不一样的感受。以至于老人坦言,黑虎古调的魅力还是很大的,它不应该隐秘于山林,应该走出去,让古调的余音在乡村市井都响起。

折戟沉沙气难消,黑虎深山牧马牛。且待龙脉复兴时,马背长弓载风流。现实颠覆了唱词中的愿景,却弥合了黑虎岔与汉民族的大团结、大融合,总有一种东西让他们温暖,有记忆……

四、黄河战鼓

黄河战鼓,又名李台黄河战鼓,属甘肃省、白银市两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流传于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四龙镇双合村一带,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是当地村民节庆和庙会期间举行庆典活动的重要文化项目之一,2008年6月13日被列入甘肃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黄河战鼓源于古代军队作战时的“军阵战鼓”,其历史悠久、传承有序,为陇上唯一的军鼓器乐。

四龙镇双合村地处白银市白银区四龙镇西北隅,东接剪金山,南临黄河岸,依山傍水.地形险要,为古代屯军戍边之地。

据当地大户刘氏及李氏宗谱载:黄河战鼓为公元1465年-1487年(明成化年间)驻守黄河边塞的四十八门军户带到当地。原系与敌交战时指挥进退、扬威助阵之工具。14-19世纪(明、清时代)尤为鼎盛。随着冷兵器时代的逐渐衰退,黄河战鼓由原为战事服务,逐渐演化为广泛应用于民俗鼓乐、娱乐器具,但一直沿袭古代战鼓的击打套路,延续传承下来。

黄河战鼓用鼓槌猛烈打击战鼓,利用鼓声渲染古代宏大雄伟的战争场面,鼓点节奏感、威武感、整齐感、震撼感强烈。

全套击打分三章八节十二环。第一章:出兵,分为三个大冲锋,每个大冲锋要打出三个小冲锋及九个环节。以鼓锣钹的缓慢停顿为一个冲锋,以鼓锣钹的瞬间即停为第一个章节;第二章:歼灭,分为三个冲锋,九个环节,鼓、锣、钹突然齐打劈荆斩棘的点子,进行冲锋,在打法上应用一鼓作气的鼓点,紧急有力,一气呵成,以突然的鼓边收槌猛停的打法为势如破竹;第三章:凯旋,分为二大节四小节,每大环两小节,在打奏“凯旋而归”时,以人声配合,全体队员齐声呐喊:“嗨!嗨!嗨!嗨!”在整个表演中,配合道具为门旗、彩旗、令旗、服装等。辅助表演配以数只狮子,用以增加喜庆气氛。

欣赏气势磅礴、场面恢宏的黄河战鼓,能够使人们感受到古战场上刀光剑影的搏击和黄河之滨古朴剽悍的民风,对研究当地民俗演变、传统文化、社会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随着白银市对黄河战鼓的保护开发力度的加大,黄河战鼓的铿锵之声一定会响彻黄河两岸,响彻神州大地!

五、石磨炒面

在白银人的童年味觉记忆里,炒面一直是乡民们贫穷岁月里的美食。遥远的寒冷里,雪笼四野,一群雀儿般的孩童冲出教室,用生着冻疮的小手捧起白花花的雪粉,将这些来自高空的精灵搅混在自带的炒面里,挂着清鼻涕舔食,那种雪花的冰甜混合着粮食的芳香,至今还盘旋在很多人的味蕾深处。

白银市位于北温带干旱地区,境内沟壑纵横,干旱少雨,地瘠物贫,自然灾害频发,早年往往颗粒无收,小杂粮耐旱瘠,生长期短,秋后补种往往成为一家人的救命粮,日久年深,民众积累了丰富的耕作经验,藉由加工储藏、烹饪调制,大地的馈赠终成民间美食传统,焕发物性美质,滋养大众民生。

石磨作为一种遗弃的物件,在很多乡村静静地躺在时光的尘埃里,无言地诉说着曾经的岁月过往。石磨的历史无法考证,但石磨炒面,史料记载有2000年以上历史。在会宁,李遵义为石磨炒面的传承人,李家“老作坊”的石磨炒面,始创于清光绪末年,历逾百年,辈辈相传,以传统原生的手工技艺滋养着这个家族乃至方圆两百多公里的乡民们。1936年红军长征路过会宁时,石磨炒面也为饥肠辘辘的红军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李遵义遵循传统工艺,经过不断融入现代科技,多次优化配方,创新和发展了“八宝炒面粉”,得到了食客们的好评和肯定。在李氏老作坊传承人的发扬下,“发滋瑞牌”八宝炒面粉,已经连续十二年保持“甘肃名牌产品”称号,2017年入选甘肃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天生万物,厚独五谷,五谷得天地之气最全,得水土之气最厚,故而最和脾胃。会宁石磨炒面也叫熟面,它的主要配料为莜麦、黄豆、胡麻、良谷米、荞麦米、高粱米、糜子米、小扁豆、苦杏仁、核桃仁、大枣、枸杞、白芝麻、八角香、小茴香、麻仁、土蜂蜜等,营养十分丰富。炒面除了果腹之外,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也大有裨益,说它是“富贵病”的克星,是绿色“生命一号”,一点都不夸张。

会宁石磨炒面的制作技艺也很考究。首先要把莜麦清理干净,一般是用簸箕把杂质簸出去,再进行手工挑选,最终经过清理的莜麦不含一点杂质。然后把挑选完的莜麦放在大锅里蒸煮40分钟,捞出来,沥净水分,晾干,再用大锅不停地翻炒,看到莜麦有了裂口才算炒好了。在这之间,翻炒的火候与温度是成功的秘诀。炒好后的莜麦趁热加入蜂蜜,让食材的色香味发生重大转变,然后再将莜麦和蜂蜜的半成品放入机器冷却,这样加工的莜麦比原来更脆。磨制之前,还需把大枣、枸杞等16种配料加入莜麦和蜂蜜的半成品进行混合,最终搬上石磨,进行磨制。磨好的炒面粉还需要用一种叫作“箩”的工具进行筛选,过滤掉粗糙的面皮,筛下的粉面便是炒面。

以石磨磨制食物,自古就有,简单朴素的烹饪工艺,贵在返璞归真,以质为美,这是一方水土赋予物产的特性,也是儿时的美食记忆。

猜你喜欢

战鼓炒面石磨
石磨
春华秋实喜丰收 战鼓催征闯新路
石磨:乡愁的老唱片
花山战鼓(壮族啵咧重奏)
“峰会炒面”
战鼓
上海炒面
推磨
擂响脱贫攻坚的“战鼓”
瞬间觉得被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