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元宇宙背景下馆藏文化的新形态及其教育价值

2023-12-13刘佳惠

中国故事 2023年11期
关键词:藏品馆藏宇宙

导读

元宇宙元午的开启,势必会引起各行各业的革新。元宇宙技术与博物馆的融合将打破时间与空间的壁垒,带来虚实相生的历史场景;丰富馆藏文化的表现形态,拓宽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边界。在元宇宙的背景下,博物馆的馆藏文化将以全新的形态呈现在观众眼前。多感官体验与个性化导航能拉近观众与藏品的距离,数字藏品与云展厅将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关注到馆藏文化。在技术的加特下,馆藏文化教育也将发生变革,焕发新的生命力、创造力、传承力。

作者:刘佳惠,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

2021年以来,元宇宙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火爆出圈。其集区块链、XR、大数据、5G等多种新兴技术为一体,链接虚擬与现实两端,提供虚实相生的场域,创造出一个可以让人类进入的不被拘束的“互联网世界”。元宇宙从一开始的横空出世,到现在在各个行业得到运用,带来了技术与文化相融合的新机遇。参观博物馆是民众了解国家、民族、社会文化的重要途径。而元宇宙技术能够促进博物馆的转型升级,丰富馆藏文化的表现形式。

一、元宇宙及其功能

“元宇宙”一词最早出现在尼尔斯蒂芬森的科幻小说《雪崩》中。元宇宙即metaverse,由meta(超越)与unlverse(宇宙)两个词组成,顾名思义,元宇宙是虚拟与现实的融合,是一种超越现实宇宙的存在。清华大学新媒体研究中心首先指出,元宇宙是一种整合多种新技术而产生的新型虚实相融的互联网应用和社会形态。我们正面临着来自这个元宇宙时代的巨大挑战。

(一)虚实相生环境,用户具身体验

元宇宙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台,用户可以搭建出自己想要的世界,所思即所得。首先,元宇宙丰富了虚拟空间的场景。用户处于现实与虚拟交叉融合的世界中,通过佩戴眼镜、耳机、手套等辅助工具,运用身体的各个感官与虚拟的事物直接接触,从而获得更真实的场景体验。其次,元宇宙为用户带来更多的交流机会。在多种技术的支持下,元宇宙得以成为一个社交的空间,保证这个空间内用户的相互交流。

(二)顺应时代发展,万物互联制约

元宇宙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当前世界各国都面临着科技革新,科学技术的发展直接体现了国家的综合实力。5G、6G推出后,“5G+AI”“5G+VR”等“5G+”技术提出,凸显了科学技术融为一体的急迫性。元宇宙将万物互联形成一个整体,为所有技术的融合提供了一个平台。首先,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元宇宙是一个万物互联的世界,企业与用户共同制定规则。其次,从用户的角度来看,元宇宙为用户提供的是一个可操作的空间,有利于用户在使用过程获得更好的体验。

二、元宇宙融入传统博物馆

元宇宙与传统博物馆的融合为文化艺术增添了新的活力,科技与文化艺术相结合无异于珠联璧合,给文化艺术的表现形式以及传播途径带来了多元化的影响。

(一)“元宇宙+博物馆”实现场馆数字化

首先,元宇宙背景下的博物馆馆藏文化以数字化的方式呈现,文博IP因此被赋予了生命力,元宇宙与博物馆产业的结合可以让馆藏文化变得开放、共享。其次,“元宇宙+博物馆”的设计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能更深度地挖掘出博物馆藏品中蕴含的文化资源。观众可以穿越到几千年前甚至几万年前,在特定的历史场景中与古人对话,来一场身临其境的美妙邂逅。再次,元宇宙技术能够创新博物馆公共服务。在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方面,虚拟助手可以为观众提供个性化服务体验;在展览方式方面,元宇宙技术使得博物馆的实体空间转化为虚实相生的虚拟空间,全面的数字化升级给观众带来了高沉浸式的体验。

(二)“元宇宙+博物馆”促进文化交融

元宇宙中万物互联将带动博物馆各方面的发展,给馆藏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元宇宙+博物馆”由实体空间与虚拟空间组成,虚实融合的场景促进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深度交流,带动文化艺术的融合。基于数字孪生映射的虚拟空间,采用沉浸式、3D建模、云渲染等方式,让观众在各个场景中任意切换,实现完全面向观众且服务于观众的效果。

在元宇宙技术的支持下,博物馆得以集科普教育、艺术沉浸、社区交流等功能为一体,满足观众的学习需要。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元宇宙+博物馆”有利于多方面的文化融合,让观众可以实现随时随地学习、体验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三、元宇宙催生馆藏文化新形态

在元宇宙的背景下,博物馆馆藏文化的表现形式不断革新,其表现形态大致可归为以下四类:具身交互体验、虚拟人导航播报、数字藏品以及云展厅平台。

(一)具身交互体验

打破一贯的博物馆风格,元宇宙背景下的博物馆给游览者提供了全新的感官体验。三星堆博物馆中,人们通过AR眼镜穿越到三千多年前的古蜀文明,切身体会到黄金面具、青铜神树等古文物背后的文化与信仰。旧金山科学博物馆在《第二人生》中建立互动博物馆,将日全食的现场视频从土耳其的圆形剧场转移到第二人生的圆形剧场,创造了一个共享的环境,以化身在《第二人生》中观看实时日食活动。湖南省博物馆利用VR、AR技术,让马王堆的文物和汉文化褪下千年尘封,在数字世界里活起来。人们得以看到马王堆的辛追夫人身着素纱禅衣,与人对话的景象。在山东博物馆中,人们可以通过AR眼镜,乘坐“时光机”,穿越到百万年前,身临其境地观看如今早已灭绝的恐龙。与观赏博物馆里毫无生气的化石相比,元宇宙背景下的博物馆向观众提供了全方位了解恐龙的形态、直观地感受古生物形状的可能。

(二)虚拟人导航播报

自2021年以来,各式各样的虚拟偶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如翎、洛天依、AYAYI、柳叶熙等,这些虚拟偶像与粉丝建立起了一种比真人偶像与粉丝之间还要亲密的关系。然而,群众当中仍然有不少的质疑声,他们认为虽然全息技术创建了角色,但这一角色仍然是虚拟而非现实存在,在观众的感知层面上,他们仍停留在听觉与视觉这两个维度。

元宇宙可以为虚拟人的发展打开新局面,不仅让虚拟人来到现实,也能让现实的人变成虚拟人、虚拟化身。在虚实相生的环境中,观众可以化身为虚拟人,其感知层面不再停留于听觉与视觉。一方面,观众不再觉得虚拟人是虚无缥缈的,因为他们自己也成为虚拟世界中的角色;另一方面,与虚拟人进行多感官的交流,能极大地丰富观众的体验感,拉近观众与虚拟人之间的距离。日本综艺节目通过AR全息投影技术让邓丽君重现舞台,现场嘉宾都被其逼真的投影打动,纷纷落泪。这足以说明在元宇宙中,让已逝去的人再次“存活”并非不可能,在未来的博物馆中,观众或许可以体验到历朝的皇帝亲自为自己讲解朝中发生的大事。

(三)数字藏品

数字藏品是当下的行业热点,其形式包括但不限于文物、数字图片、音乐、视频、3D模型、电子票证、数字纪念品等。通过区块链技术去中心化,从而对应特定的艺术品生成唯一数字凭证。数字藏品具有数字版权,可以发行、购买、收藏和使用。如球星斯蒂芬·库里花费18万美金买下NFT作品作为推特头像。2021年3月,美国的数字艺术家Beeple创作的NFT作品《每一天:前5000天》在佳士得拍卖行以6900万美金卖出。宜兴陶瓷博物馆以区块链技术将其镇馆之宝以数字化方式永久性存储,每个数字藏品限量发行。推出极具当地博物馆馆藏文化特色的NFT数字藏品,可以更好地明确产权归属、拓宽发展渠道。

博物馆藏品的文创周边可以让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创作并融入新的元素,这不仅能让年轻一代接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可以促进文化的创新与传承。

(四)云展厅平台

元宇宙中的数字孪生技术改变了传统的博物馆空间形态。现实中的人或物可以投射到虚拟世界当中作为孪生体,这模糊了真实展品与虚拟展品的边界。在虚实相生的空间里,云展厅中的展品具有高保真性,能更好地给观众呈现展品中的细节。

元宇宙丰富了传统博物馆的展览形式。由于元宇宙具有低延迟性,观众可以从走马观花式的观看转变为身临其境式的体验。例如,华中师范大学的云展厅就是一个逐步消融线上线下壁垒、课堂壁垒、学科壁垒的虚拟平台,其消融了边界,提出混沌型教学模式,三维空间打破学生的思维壁垒,提高了学生的自适应学习能力。

元宇宙背景下的博物馆展览不再仅仅局限于展示某一件藏品,虚拟空间中有无数的宝物可供参观。云会展展品基于现实构建而成,具有代表性、标准性。云展厅带动了科技与文化的联动,不仅为博物馆创造了经济价值,也促进了社会美育的发展,增强了国民的文化自信,为青少年提供学习以及传承传统文化的路径。

四、元宇宙背景下馆藏文化的教育价值

博物馆是对青少年进行科普教育的场所,有着激发青少年想象力与创造力,增加其对中华传统文化知识了解的功用。在元宇宙的背景下,博物馆馆藏文化的创新与传承有了全新的方式,由此引发了教育领域的重大变革。

(一)具身交互体验,实现泛在学习

元宇宙背景下的博物馆注重观众的沉浸感、体验感与参与感,通过营造沉浸式虚拟空间,使得观众能够与几百年前甚至几千年前的文物对话。非一般的“跨次元”具身式体验能给观众带来极大的共鸣,让观众自己走进古代文学作品与绘画中探索、学习。在元宇宙技术的支持下,馆藏文化的教育在时间与空间上都将会发生巨大的改变,学习者在博物馆内即可获得与其他人共同学习的体验。就如扎克伯格在宣传片中提及的虚拟会议那样,大家通过交互设备来达到“在场”的效果,角色可以由各式各样的虚拟人代替。对于教育领域而言,学习者可以坐在虚拟的空间当中,使用自己在虚拟世界的化身来和大家讨论。在这样的背景与条件下,学习者可以有更多的时间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接受更多元化的知识。

(二)虚拟学伴陪读,虚拟教师助手

现阶段,游客可以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或者AR眼镜体验博物馆内的虚拟人导航服务,服务包括导航语音提示、3D路线指引、数字人导览陪伴、馆内实景导航、距离和时间信息提示等。在教育领域,从智慧学伴与智慧教师的发展来看,人工智能已经基本可以达到陪学的效果。智慧学伴可实现表情识别、个性化教学、学科问答等功能,在家庭中也可以承担陪伴学习的教育指导者这一角色。而处于元宇宙环境中,虚拟人也可以起到共同学习、共同生活的作用,其效果比人工智能学伴更专业、更便捷。通过虚拟现实、拓展现实、脑机接口等技术,实现另一种形式的在线学习,即虚拟人辅助学习。对于学习者来说,虚拟学伴可随时随地陪同,并当即给出学习建议,这大大提高了自身学习的效率与效果。相较于智慧学伴,虚拟人更具有实时性、高保真性,与学习者的互动效果也能大幅提升。

(三)云平台变革教育场景,跨越时间空间

一改传统死板的博物馆展品简介,元宇宙背景下的馆藏文物将不再局限于一个固定狹小的空间。其展出的空间形态千变万化,文物简介形式也能更加丰富多样。其场景可以根据馆藏展品的展出需要而变化,也可以根据游览者个人的观赏需求而改变。例如,欧洲核子研究组织与谷歌的艺术与文化部门合作推出了“宇宙大爆炸”的AR应用,研发人员利用AR来展示宇宙形成过程,学生可以通过手势触发超新星,也可以将行星放在手上仔细观察,这带来了互动式学习的全新体验,大大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

结语

目前元宇宙的发展还处于早期阶段,但随着技术不断进步,元宇宙将会成为博物馆馆藏文化发展的新起点。首先,元宇宙能为博物馆提供重要的支撑,改变博物馆的空间,使其拓展至虚拟领域。其次,它促进了博物馆个性化服务的发展,有利于博物馆向观众输出馆藏文化,让年轻一代知史、懂史。另外,随着时代的发展,馆藏文化的展览形式也在不断改变,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创新与传承。在元宇宙背景下,馆藏文化的教育教学方式也发生了大变革:具身交互体验感让学习者实现泛在学习;虚拟人陪伴学习者学习,助力教学者教学;云平台变革教育场景,可以让学习者跨越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元宇宙背景下的馆藏文化也会显现出一些弊端。它需要强大技术的支撑,对算法算力有极高的要求,且具有具身沉浸性,观众极有可能产生“成瘾”现象,导致脱离现实生活,甚至催生新型的违法犯罪行为。因此,未来的发展道路是曲折且充满挑战的,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理性看待其中的问题。

猜你喜欢

藏品馆藏宇宙
馆藏
抱朴斋藏品
李杰森藏品
谭礼藏品
宇宙第一群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知还印馆藏印选——古印篇
罗妍妍藏品欣赏
这宇宙
介绍两件馆藏青铜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