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目标的话语变迁

2023-12-13代依晴俞良早

湖北社会科学 2023年11期
关键词:文化强国精神文明社会主义

代依晴 俞良早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目标经历了从“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话语变迁。话语变迁的动力源自时代的变迁、经济的提升、社会的转型、文化的凸显。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到2035年要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新时代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要在“文”上夯基础、要在“化”上增认同、要在“强”上铸底气、要在“国”上展实力。

关键词:精神文明;文化强国;社会主义;话语

中图分类号:G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477(2023)11-0011-07

文化史是改革开放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定时期的文化发展目标又是特定阶段文化史的有机构成要素。习近平在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指示中指出,新时代新征程面临着新的文化使命,即“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1]新的文化使命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促进文化繁荣、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历史担当。文化发展目标是一定时期人类活动要达到的预期目的,具有导向、激励、凝聚、调控、评价的作用。正确认识和科学把握特定时期的文化发展目标,是确定不同时期党和国家中心任务与建设布局的重要前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目标定位经历了从“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话语变迁。研究话语变迁背后的动力源与明晰文化未来发展的着力点,对于担负新的文化使命,达成既定目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从“精神文明”到“文化强国”的文本考察

(一)“社會主义精神文明”的提出及演变

精神文明是一个抽象的集合概念,代表着人类智慧与道德的进步状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现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之后不到一年时间,党中央于1979年9月29日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大会上提出“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目标。这个讲话虽然是叶剑英代表中央作的,但它是9月25日至28日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讨论通过的。随后,在1979年10月30日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的祝词中,邓小平提出:“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2](p208)因为“精神文明”与文学艺术工作关联度最强、联系最密切,因此邓小平在这次讲话中呼吁全国各民族的文艺工作者都要立足新的阶段,弘扬优良传统、培养道德风尚,为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做出积极贡献。这时,关于“精神文明”的具体内涵还没有具体明确。到1980年12月25日,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提出:“所谓精神文明,不但是指教育、科学、文化(这是完全必要的),而且是指共产主义的思想、理想、信念、道德、纪律,革命的立场和原则,人与人的同志式关系,等等。”[2](p367)这里,邓小平将“精神文明”所囊括的对象进行了初步分类,一类是教育、科学、文化等实践性、操作性强的内容,一类是理想、道德、信念等思想性、理论性强的内容。

新时期的文化发展,是以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目标开始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概念及内涵经过两年多的发展也已明晰,但其目标定位和战略地位还未强调。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把社会主义必须有高度的精神文明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十个要点之一,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1982年7月,邓小平在中央军委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搞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主要是使我们的各族人民都成为有理想、讲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人民。”[2](p408)这里初步阐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是为了培养“四有”新人。在同年9月1日召开的党的十二大上,报告中第三篇章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进行了全面阐述。首先是战略地位。报告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没有这种精神文明,就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3](p274)这里,把“精神文明”与社会主义联系起来,强调精神文明对建设社会主义的必要性。其次是主要内容。报告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大体可以分为文化建设和思想建设两个方面。这两方面又是互相渗透和互相促进的。”[3](p275)这就把邓小平在前面的初步分类进行了具体化。再次是目标定位。报告指出:“我们不仅要努力提高每一个社会成员的精神境界,而且要在全社会建立和发展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新型社会关系。”[3](p276)即表明,精神文明不仅是个体的,更是整体的。最后是任务部署。报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全党的任务,是各条战线的共同任务。”[3](p276)即表明,精神文明不仅是党的任务,而且是各条战线的任务,全国各族人民都要为之努力。

至此,“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为党和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一项事业,主导和指导着改革开放伊始至21世纪初的文化发展。在后来的发展中,党不断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指导思想、根本任务、战略地位、具体要求等进行丰富与完善。如1986年9月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1996年10月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分别通过了专门决议来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党的十三大与十四大的报告也沿用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概念。随着文化在国家综合实力中的地位日渐凸显,人们对于文化强国的呼声不断增强,使用也逐渐增多。梳理改革开放以来关于社会主义文化的文献可以发现,步入21世纪后,党中央关于文化强国的提法逐渐增多,而关于精神文明的提法逐渐减少,但是两个概念还在交替使用,如党的二十大报告在讲述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时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4](p19)这里,“精神文明”是在与“物质文明”相对意义上使用。

(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提出及彰显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为一个目标性概念,最早在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上首次提出。事实上,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间有一个话语过渡阶段,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阶段,在两者之间起到了承前续后的连接作用。20世纪90年代,党逐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理论。1990年1月10日,李瑞环在全国文化艺术工作情况交流座谈会上首先提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文化”命题。他提出:“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文化。”[5](p859)随后,1991年,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肯定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的论断,并从指导思想、基本方向、基本方针、基本要求、战略地位、目标指向等方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做出初步阐述,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总体轮廓。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仍沿用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提法,直到1996年10月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还专门讨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出要开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局面。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报告中的第七篇章直接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作为题目,并对其进行了系统阐发,包括战略地位、基本内涵、根本目标、基础工程、重要内容、重要条件、力量依靠等内容。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两者之间的关系,江泽民在此篇章的开篇就作了说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其主要内容来说,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贯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文化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精神文明相对于物质文明而言。”[6](p32-33)由此可见,两者所坚持的主导思想是始终如一的,所表达的内容是一脉相承的,所提出的要求也是一以贯之的。但在党的十五大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更多偏重于讲思想道德,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一提法,更多的是从党的执政、国家整体布局、现代化事业的要求出发。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新时期新要求的积极回应,体现了执政党思想文化理论的与时俱进。

进入新世纪,面对世情的变迁、现实的需求和人民的期待,党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规律的认识,毫不动摇坚持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不断增强民族的文化自觉意识,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注重形塑中华文化的整体性,日益提高国家文化的软实力。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将“社会主义文化”放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前面,并分6个条目对“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的主题作了细化说明,其中第3、4条讲的是民族精神和思想道德,其余4个方面直接涉及文化建设。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是党的历史上第一次以全会的形式专门讨论文化建设,并第一次提出了“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这次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5次提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第二部分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了专门阐述,包括基本内涵、奋斗目标、重要方针等内容。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再次明确这一奋斗目标,第六篇章直接使用“扎實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提法,并提出要向着这一目标阔步前进,改变了党的十七大“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党的十六大“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的提法。研读文献可以发现,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对未来中国的描绘有许多新的概述,如美丽中国、文化强国、海洋强国等,但只有“文化强国”进入了专门章节的标题。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依旧坚持要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随后,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文化建设部分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4](p35)“文化自信自强”以标题的形式写在党的报告中,而且还特别明确了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核心要义,即“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4](p35)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推进民族复兴的历史高度,不断明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战略地位、理念原则、核心要义、目标任务、基本方针、实践路径等根本性问题,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为一个长远性、持续性的目标,将引领人们在现代化征程中实现文化的创造与进步。事实上,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对文化关注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的文件中主要使用“精神文明”的概念来说明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容。20世纪90年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概念初步提出,一直延续至今。人们在发展中对这一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理论与实践、本质与结构都增添了新的认识和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从“精神文明”到“文化强国”的变迁动力

梳理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文化目标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话语变迁,阶级性、革命性的话语逐渐减少,共识性、科学性的话语逐渐增多,粗线条的宏大叙事逐渐为清晰化的幽微分支所替代,体现了党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合乎历史与逻辑的发展,同时,又是党依据时代和实践发展作出的战略部署。换言之,时代、实践、历史、逻辑共同构成了话语变迁的动力因素。

(一)时代的变迁

时代不同于时期,有别于年代,是一个影响人思想的客观环境集合。人们的种种决策首先要明晰其所处的历史方位。但是,时代带有某种模糊性,人们必须以长远的目光才能正确认识它。邓小平指出:“马克思有他那个时代的语言,我们有我们时代的语言。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语言,新时代总有新语言。”[7](p390)改革开放初期,精神文明出场面临的时代问题是解放思想,摆脱“精神枷锁”。由于此时首要是解决温饱问题,人们在谈及精神文明时,常把物质文明放在前面,但人是肉体的物质存在,更是有思想的精神存在,发展物质不能不兼顾精神。因此,“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成为一个响亮的口号。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面临的时代变迁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新旧格局大变动后,文化成为国家间综合实力竞争的核心要素;二是世界范围内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入了以知识、科技、信息为核心的文化时代,其主要标志是,文化处于社会的中心地位,根基性、渗透性越来越趋于深刻和广泛,逐渐成为人们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时代的变迁不断催生着话语的革新、召唤着目标的更新。在全球化与信息化的时代,文化作为国际交往中的一张名片亟须擦亮,文化强国成为对当下时代语境变化的积极回应。提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旨在契合时代语境下培育和形成一种有能力参与全球文化竞争、有合力凝聚全国文化共识的文化标高,更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必不可少的重要构成。

(二)经济的提升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理路,人们的精神文化样貌随着经济基础的变迁而改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取得世人瞩目的长足发展,其带来的文化进步可感可知。这其中有两个标志性事件:一是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二是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如果说前者是内源推动力,那么后者就是外部推动力,两者共同促使了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目标的与时俱进。党的十四大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次大会关于文化目标的表述仍为“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到新水平”。随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与巩固,党的十五大提出和阐述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概念,之后党的代表大会的报告没有再以“精神文明”作为主题词,而是以“文化”作为主题词。进入新世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中国深度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里程碑,标志着改革开放进入历史新阶段。随之而来的是,世界范围内不同文化的融会、碰撞与激荡。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及其在国家实力和国家权力结构中的权重不断提升。鉴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阶层与利益的多元化使得人们的价值追求与文化选择也日渐多样化,各种文化形态争相涌现。“文化强国”是一个比较性概念,因此在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中必然凸显,而“精神文明”是一个描述性概念,因此在时空转换中不再足以囊括多样化的文化现实。在此背景下,党中央提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旨在构建一元指导、包容多样、尊重差异、增进共识的文化发展新格局。梳理文本也可看到,文化产业、文化事业、网络文化、文化生产力等与经济相关的概念也逐渐被写进党代会的报告中。上述事实表明,经济的提升推动着党不断调整与丰富对社会主义文化如何发展的理论思考,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话语也逐渐更加科学化、规范化、清晰化。

(三)社会的转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所发生的一切变化离不开一个词就是“改革”。邓小平在1985年3月28日的一次谈话中提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是一件很重要的必须做的事,尽管是有风险的事。”[8](p113)习近平也讲:“今天,中国人民完全可以自豪地说,改革开放这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9](p5)邓小平的话出场原因在于,一是因为改革开放之初,不少人对改革开放产生疑虑甚至质疑,二是因为“革命”一词对中国人而言并不陌生,这样可以把改革与革命勾连起来,但是后面还有半句提醒改革是“有风险的事”。习近平的话可以看作是对邓小平的历史性积极回应,肯定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革命是国家内部剧烈的根本性变革,之所以把改革定为第二次革命,说明它在某种程度上承载着革命的任务。经典意义上的革命退隐,现代意义上的革命入场,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从封闭社会转向开放社会、从传统社会转向现代社会,使得中国社会发生了革命性巨变和全方位转型。巨变和转型必然引发一些新问题,而问题又倒逼着改革走向深入。就文化领域而言:一是国民的“精神”祛魅,“高、大、上”的理想主义精神不再“光鲜亮丽”,“小、微、精”的现实主义文化轮番“登台亮相”;二是国际的“文化”竞争,硬实力的较量逐渐退隐,软实力的较量日益激烈。为此,文化发展需要做好两方面工作:对内凝聚力量、对外增强国力。“文化”表达的多是内在的东西外在化,看得见、摸得着,易于操作实施,而“精神”包含的多是外在的东西内在化,看不见,摸不着,容易流于空谈。“文化”涵盖的范围更广一些,包括意识形态、哲学社科、文学艺术、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等,而“精神”所涵盖的范围则明显小一些。另外,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两位一体”发展为“五位一体”,用“文化”代替“精神”与经济、政治、社会、生态相对应也在学理和情理之中。

(四)文化的凸显

党的十二大报告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区分为“文化建设和思想建设”两个方面,并对两者所包含的对象进行了明确。由于复杂的原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虽早在改革开放之初就已提出,但在实践过程中,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不均衡发展情况始终存在。对比1986年和1996年两个关于“精神文明”的决议文本可以发现,第一个决议中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并未被单独列出,而是与教育、科学含混在一起;第二个决议中将“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作为题目加以凸显,并明确了其对象,包括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文化体制改革、文化市场等内容。1997年党的十五大郑重确认和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此后,这一概念成为文化生活中的热词,并在不同语境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交替使用。过去,对文化发展目标的认识,也往往局限于把文化作为一种支撑或手段来强调。进入新世纪,文化成为界定时代和国家实力的核心标志之一。为此,党也在不断深化对文化发展目标的认识,为的是让其在现代化强国建设总体进程中发挥先导与引领作用。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10](p1259)这时,文化依然被定位在经济与政治之后。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的叙事发生了变化,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10](p1729)这里,三个“越来越”直接与民族、国家、人民联系在一起。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11](p32)这里,直接将文化看作是国家与民族的灵魂。上述关于文化地位与作用的阐述,经历了从“附属”到“越来越”再到“灵魂”的变迁,一方面表明党对文化重要性的认识在不断深化,另一方面表明文化自身在现代化事业中的地位也在不断上升。

三、从“精神文明”到“文化强国”的实践指向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目标发生了从“精神文明”到“文化强国”的话语转化,两者在核心本质上是一致的,目的在于对内提高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对外提升整个国家的文化实力。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通过“文”来增强内力,通过“化”来稳固定力,通过“强”来形成合力,通过“国”来展现实力。

(一)在“文”上夯基础

“文化强国”的基础在“文”。这里的“文”是一个广义概念,包括意识形态、思想道德、价值观、文学艺术、新闻舆论、哲学社会科学、网络信息、科学与教育等内容。它表明,文化强国是增强基于“文”的整体性力量,而不是单打独奏的“独角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注重从全局性、全面性、全民性的角度来布局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事业,出席和主持召开了一系列文化工作的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新时代文化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具体说来,一是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这是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根本,在纷繁复杂的文化样态中区分先进与落后、辨析主流与支流、划清积極与消极,不断巩固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二是要以礼敬态度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是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母体,在文化传承发展的历史流变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深入提炼民族团结的共同文化精神。三是要倍加珍惜党领导人民创造的革命文化,这是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优势,在承接弘扬的时代实践中用好用足丰富的革命文化资源,不断汇聚国家兴旺的强大精神力量。同时,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文”要在同外来文化的互动交流中丰富发展。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秉持开放包容,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2]因此,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在“文”的内涵上勤努力,宣传思想要举旗定纲、尽职尽责;思想道德要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核心价值观要凝魂聚气、强基固本;文学艺术要“高原”更要“高峰”;新闻舆论要立场坚定、导向正确;网络空间要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哲学社会科学要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二)在“化”上增认同

“文化强国”的中枢在“化”。“文化强国”中“文”是第一步,只有把“文”的基础夯实,才能奠定“强国”的坚实根基。但是,从“文”到“强”需经历一个中间站,这就是“化”。文化的规律是由“文”而“化”,不仅要努力“化人”,而且要力争“化成”。“文化强国”中的“文”只是以文本方式提供了文化发展的价值导向和边界规范,但最终的确认和推动需要靠人的实践活动来完成。“文”如果不能实现“化”,那么,“文”就是一种高高在上的宏大叙述,就不能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所吸收,进而转化成一种内在的文化力量。因此,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的实现必须要在“化”上增进认同,实现由“文”到“化”的转变,实现由对“文”的关注与重视扩展为对其拥有和释放的“力”的关切,把文化的观念存在转化为现实的力量存在,形成强大的物质力量和广泛的社会认同。马克思针对当时德国出现的名为“自由人”的青年黑格尔派小组脱离生活醉心于抽象的哲学争论批评道:“少发些不着边际的空论,少唱些高调,少来些自我欣赏,多说些明确的意见,多注意一些具体的事实,多提供一些实际的知识。”[13](p403)马克思的论述可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供方法论启示,即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不是喊口号,更不是唱高调,不是高谈阔论,更不是自我欣赏,而是要有明确的意见、生活的事实、实际的知识、入心的话语。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力量在人民群众之中,而欲真正实现扎根人民,就要实现国家的文化理想、文化战略、文化举措等有效转化为生活化的文化思想、文化实践、文化行为。在此基础上,“人”与“文”通过“化”形成融为一体的文化力量,文化滋养造就人,人释放文化力量。值得注意的是,在“化”上增认同,不能因盲目发力而失去标准,更不能为取悦受众而失去方向,不能因过分渲染而失去示范,更不能为吸引眼球而失去本真。

(三)在“强”上铸底气

“文化强国”的重点在“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一个综合性目标,因为文化所生成的力是一种合力,它既取决于文化的性质、宗旨、科学、先进、品格等要素,也关联各种文化形态的辩证互动格局。因此,它的标志是多方面的,不仅需要社会文明程度的显著提高,而且需要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显著提升,不仅需要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而且需要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显著增强。文化是一种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在世界格局中,建成文化强国是成为一个世界强国的重要表征。但在现实生活中,对“文化强国”之“强”存在不同程度的疑惑与误解,或认为只要经济上去了就自然能实现强文化,或认为社会主义文化的强是一种遥不可及的想象。这需要用多元化的视角、务实化的实践在“文化强国”的“强”上下功夫,达到用事实说话、用实力发声、用真理证明的效果。首先要依靠改革和创新激发文化创造力。文化强国基础在继承,关键在创新,继承与创新是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只有活跃了创造力,文化才会有竞争力、影响力、吸引力。其次要依托历史和情怀筑牢文化凝聚力。文化强国重心在力量,要义在凝聚,要把分散之力、细微之力,积聚融合在一起,汇聚成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只有构建起凝聚力,文化才会有平衡力、和谐力、潜移力。最后要凭借科技和市场强大文化软实力。文化强国核心在实力,重点在做实,要通过经济发展、政治保障、社会和谐、生态优化等各方努力,形成一种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强大而无声、自信且永恒的文化力量。习近平多次谈及的“磅礴之力”“精神力量”“前进定力”“创造活力”“公信力”“感召力”“传播力”“影响力”等,均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之“强”的意义所在。

(四)在“国”上展实力

“文化强国”的目标在“国”。国家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制度性文明形态。近现代中国政治发展以创建新型民族国家为主题,即实现由传统国家向现代国家的全面转型。现代化的国家必须要有现代化的文化,因为一个国家是否称得上现代化正是由它向人类社会提供的文化或文明来定义的。中国共产党提出到21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意味着在社会生活内部形成强大的主导力,在世界秩序格局中形成强大的影响力。一个国家,只有靠文化力的支撑和牵引,才能真正凝聚起来、组织起来、团结起来、强大起来。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能否在强国文化的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关键在于如何在“国”上展实力,给世界留下文明型的国家形象,创造出一种人类文明的新形态。习近平对此有明确表达:“重点展示中国历史底蕴深厚、各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多样和谐的文明大国形象,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团结、山河秀美的东方大国形象,坚持和平发展、促进共同发展、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为人类作出贡献的负责任大国形象,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充满希望、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14](p162)这里,“文明大国”“东方大国”“负责任大国”“社会主义大国”都是中国需要向世界展示的形象。同时,这里也提出了大国形象不同维度的不同向度,如“东方大国”就要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民、生态等方面下功夫;“文明大国”就要在深厚历史底蕴、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多样和谐上做努力。历史的中国,饱经风雨绵延至今,靠的是文化力的支撑,未来的中国,走向复兴且屹立于世,仍需靠文化力的滋养。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依语境不同均在使用,两者在指导思想、立场原则、核心宗旨、目标指向等本质规定上是一致的。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基于历史与逻辑、时代与现实的因素,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为复兴征程中的发展目标,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把握历史趋势、顺应时代潮流、破解时代课题的历史自觉、理论自觉、实践自觉,准确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清晰地宣示出来。在以市场化、全球化、科技化等为时代标识的现代化进程中,让“精神”和“文化”都走向“文明”,才能打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参考文献:

[1]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N].人民日报,2023-10-09(01).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4]习近平.习近平著作选读: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7]邓小平.邓小平文集(1949—1974年)(中)[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8]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9]习近平.开放共创繁荣 创新引领未来——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1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1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12]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N].人民日报,2023-06-03(01).

[13]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4]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   张   豫

收稿日期:2023-10-13

作者简介:代依晴(1991—),女,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江苏南京,210023);俞良早(1951—),男,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南京,210023)。

基金项目:2023年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文化自信自强的整体逻辑与推进路径研究”(2023SJZD075)。

猜你喜欢

文化强国精神文明社会主义
文化强国建设下《武术段位制推广十年规划》的意义
“文化强国”战略下政治意识文明建设的路径
以文化人 增强自我净化能力
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建新时期高中思想政治课堂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学生社团建设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学校育人环境
《偷自行车的人》与《小武》分析比较
浅谈企业文化和精神文明的和谐发展
艺术教育在精神文明构建中的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