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的初中数学趣味课堂教学策略探究

2023-12-13张文斌

考试周刊 2023年47期
关键词:趣味课堂双减初中数学

作者简介:张文斌(1979~),男,汉族,甘肃平凉人,静宁县城关初级中学,研究方向:初中数学。

摘 要:“双减”不仅是指对作业和课外培训压力的减轻,还指的是课堂教学效果的提质增效。结合研究分析,这一教学理念和政策要求不仅能够帮助当前初中数学教学解决知识繁杂等问题,还能够调动学生数学学习动力。此外,“双减”背景下的初中数学趣味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能够为学生感知和体验数学魅力创造条件,为学生自主参与课堂教学埋下伏笔。基于此,文章从初中数学教学现状出发,分析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并以现状为基础,从导入、构建框架、理解知识、能力培养、知识应用和下阶段学习出发对趣味课堂教学策略进行了研究,以为学生数学学习减轻压力、贯穿“双减”提供帮助。

关键词:“双减”;初中数学;趣味课堂;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3)47-0059-05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阶段的初中学生在初中数学学习中面临着来自各方给予的压力,如父母的期望、无休止的培训班、学业的竞争等。这些压力不仅会造成学生学习效率低,还可能会造成此阶段的学生出现相应的心理问题。而为应对这些问题,“双减”政策随之提出并被要求落实。结合研究表明,“双减”背景下开展的初中数学趣味课堂教学能够减轻学生数学学业压力,为学生应对其他压力提供帮助。因此,立足“双减”要求,教师应该对初中数学课堂如何增添趣味性进行研究。

一、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现状

(一)初中数学的知识体系相对庞大

初中数学知识包括代数、几何、概率统计等多个分支。学生需要掌握大量的概念、公式和定理,这对他们的记忆和理解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例如,在代数中,学生需要学习各种运算规则、方程和不等式的解法等,而在几何中,他们需要理解和运用各种图形的性质和计算方法。这些知识点相互关联,需要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然而,由于学习时间有限,学生可能无法在课堂上充分理解和消化所有的知识点。

(二)初中数学的难度相对较大

数学作为一门需要学生具有较强逻辑思维能力的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直观性,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直推或者反推等推理能力。例如,在代数中,学生需要理解和应用各种变量、系数和函数的概念,而在几何中,他们需要运用各种几何定理进行证明和计算。这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然而,由于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发展水平不同,有些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和应用抽象的数学概念。

(三)初中数学的知识体系较为复杂

数学的各个知识点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和应用,学生需要将各个知识点进行整合和应用,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的本质。然而,由于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时间有限,教师常常只能对每个知识点进行简单的讲解和演示,而无法深入地探讨和应用。这样导致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整体把握和应用能力不足。

二、“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趣味课堂教学的策略

(一)利用故事导入教学,拉开趣味教学帷幕

利用故事导入教学可以为初中数学课堂带来趣味教学的氛围和效果。故事作为一种生动有趣的讲述方式,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内驱动力。因此,教师应该利用故事导入教学拉开趣味教学帷幕。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1)确定故事与教学内容的关联性。

(2)选择适合学生年龄和认知水平的故事。

(3)多角度導入教学。

(4)结合教材明确教学重点。

例如,以人教版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中的“提公因式法”为例,教师应该利用故事导入教学拉开初中数学课堂趣味教学帷幕。

为了利用故事导入教学拉开初中数学课堂趣味教学帷幕,教师可以选择一个有趣的故事情节,将其与乘法与因式分解中的“提公因式法”相结合。结合教材分析可知,此节的教学重点就是帮助学生掌握“提公因式法”。基于此教学重点,教师可以选择以下故事情节:小明和小红在上学的路上遇见了一只乌龟爷爷。这只乌龟爷爷被一个锁链缠绕着动弹不得。看见小红和小明从自己身旁经过。乌龟爷爷叫两个小朋友帮助自己解开锁。锁上有一个算式:x+x。乌龟爷爷说只要找到这个算式中相同的内容表示式子,自己就可以获救了。结合这一故事,学生就能够了解所谓式子中相同的内容就是此节教学的重点内容。在这一故事的引导下,学生不仅了解了公因式与故事内容之间的联系,还能够代入小明、乌龟和小红的视角帮助他人。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明白这个算式的公因式是x,最终这个算式可以表达为x(x+1)。

结合以上教学分析可知,利用故事导入教学可以为初中数学课堂带来趣味和活力。通过故事教学,教师不仅能够为学生解释“提公因式法”的原理和步骤,还能够引导学生进行因式分解的演示。这样的教学还能够将故事情节与乘法与因式分解的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在此过程中,学生还能够培养和发展社会责任感,树立乐于助人的价值观。

(二)利用趣味导图,构建整体数学知识框架

利用趣味思维导图构建整体数学知识框架的好处在于,可以提供一个直观、可视化的学习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组织数学知识。通过构建思维导图,学生可以将零散的数学知识点有机地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清晰的框架。导图可以帮助学生看到不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依赖关系,使他们更好地理解数学的整体结构。因此,教师应该重视趣味思维导图在整体数学知识框架构建中的作用。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1)创造趣味性。

(2)整合知识点。

(3)引导学生思考和总结。

(4)注重个性化。

例如,以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一章“一元二次方程”为例,教师应该立足以上几点,利用趣味思维导图构建章节整体数学知识框架。结合章节内容分析可知,此次教学的重点就是对“一元二次方程”的掌握。基于此,思维导图的主题就可以确定为一元二次方程。结合教材分析,此章节的思维导图初步可以确定为:

(1)一元二次方程。

(2)解一元二次方程。

(3)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

立足这一大的框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图像和表格等方式对此节知识点进一步细致设置。总结而言,此章节的细致趣味思维导图可以设置为以下几点:

1. 分支一: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和基本特点

(1)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形如ax+bx+c=0的方程,其中a、b、c是已知实数且a≠0。

(2)二次项、一次项和常数项的含义和作用。

(3)一元二次方程解的定义和性质。

(4)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求解方法(配方法、因式分解法、公式法)。

2. 分支二:一元二次方程的图像和性质

(1)一元二次方程与二次函数的关系。

(2)一元二次方程对应的二次函数的图象特点。

(3)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与二次函数的图象的关系。

(4)通過图像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思路和方法。

3. 分支三: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1)利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和思路。

(2)利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关于面积、长度等问题。

(3)利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关于速度、加速度等问题。

(4)利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关于抛物线、抛射物运动等问题。

在通过图片示范、模板等方式帮助学生构建以上较为完整的章节知识框架之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立足中考和自身学情补充和拓展其趣味教学框架。结合此,教师可以增添以下分支:

4. 分支四:一元二次方程的拓展

(1)一元二次方程与因式分解的关系和拓展。

(2)一元二次方程与复数解的关系和拓展。

(3)一元二次方程与根的关系和拓展。

5. 分支五: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判别式和根的性质

(1)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判别式的定义和作用。

(2)根据判别式的值,讨论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情况(有两个不等实数根、有两个相等实数根、无实数根)。

(3)根的性质:关于根的和、积与系数之间的关系。

6. 分支六: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选择和比较

(1)不同解法的选择:配方法、因式分解法、公式法。

(2)解法选择的依据:方程的形式、系数的特点等。

(3)不同解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的比较。

7. 分支七:一元二次方程的常见错误和解题技巧

(1)常见错误:符号错误、计算错误、对根的理解错误等。

(2)解题技巧:化简方程、观察系数的特点、代数运算技巧等。

除内容上的创设以外,教师还应该注意引导学生结合章节知识的特点运用不同形状构建思维导图,例如“树枝状”“五角星状”“三角形状”等。在构建思维导图之后,学生可以通过导图中的图像和颜色来回忆相关的知识点,并通过导图中的连接关系来理解方程的解的情况和根的性质。

(三)融合跨学科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跨学科教学可以使学生通过融合的学科思维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数学的意义和用途。通过与其他学科的知识相结合,学生可以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具体的实际问题联系起来,增强对数学知识的认知和理解。在“双减”背景下,教师应该重视跨学科融合教学在初中趣味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同时应该注意以下四点:

(1)确保数学知识和其他学科知识之间有明确的联系和关联。

(2)设计适合跨学科教学的教学活动和任务。

(3)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

(4)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评价。

例如,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中的“直方图”为例,教师就应该融合跨学科教学帮助学生理解相应的数学知识。结合教材可知,直方图是一种用来表示数据分布情况的图形。在数学中,直方图通常用来展示某个数据集中各个数值的频率分布。而在统计学中,直方图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据的分布特征,如数据的中心趋势、离散程度等。立足这一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将此节知识与语文、历史、艺术、生物、地理等学科有机融合在一起。

在与语文学科融合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一篇关于人口普查的文章,通过阅读文章了解人口数据的收集和描述过程。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文章中提供的数据制作直方图,并通过直方图分析数据的分布情况。通过融合语文知识,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直方图的制作过程和数据的分布特征。

此外,教师还可以将地理知识与直方图的制作相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直方图在地理研究中的应用。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收集不同地区的打工数据,并根据数据制作直方图。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直方图分析不同地区的外出打工分布情况。通过比较不同地区的直方图,学生可以了解影响打工的原因、打工意愿城市分布趋势等地理特征。通过融合地理知识,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直方图在地理研究中的应用和意义。

此外,教师还可以将生物知识与直方图的制作相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直方图在科学实验中的应用。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一项关于植物生长的实验,收集植物的生长数据,并根据数据制作直方图。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直方图分析植物的生长情况,如不同条件下植物的生长速度、植物的平均高度等。通过融合科学知识,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直方图在科学实验中的应用和意义。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绘画或雕塑的方式来呈现直方图。例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使用不同颜色和形状的纸张或泥土来代表不同的数据,然后将它们组合成一个可视化的直方图。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可以理解直方图的制作过程,还可以通过艺术表达来加深对数据分布的理解。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研究历史事件的时间分布,并通过直方图来展示和分析这些事件。例如,学生可以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不同国家的战争损失人数,然后制作直方图来比较各国的损失情况。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将历史事件的时间分布与直方图的制作相结合,更好地理解数学在历史研究中的应用。

结合以上分析可知,融合跨学科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直方图的制作和应用。通过融合语文、地理、科学等学科的知识,学生可以将直方图的制作与相关的学科知识相结合,从而更深入地理解直方图的意义和用途。

(四)利用多元课堂游戏,推动学生提升能力

多元的课堂游戏能够丰富教学方式,为学生初中数学知识的学习提供新的体验和感受,激发学生学习深入。此外,多元课堂游戏教学能够直接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参与度、沟通能力。因此,教师应该立足“双减”要求,推动多元游戏趣味课堂教学开展。基于此,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明确多元课堂游戏的目标和意义。

(2)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科特点选择适合的多元课堂游戏。

(3)应该合理安排多元课堂游戏的时间和环节。

(4)应该注意游戏的设计和组织。

例如,以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二十九章“投影与视图”中的“三视图”为例,教师就应该利用多元课堂游戏推动学生提升数学综合能力。通过分析可知,此節教学重点为“三视图”的相关内容。立足此内容,教师可以从线上游戏和线下游戏出发开展趣味课堂教学。教师可以设计一个线上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和运用三视图的知识。游戏可以以解谜的形式呈现,要求学生根据给定的三视图图形,推理出其实际形状,并填写相应的信息。

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个三视图图形,并要求学生通过观察三视图,推理出图形的实际形状,例如长方体、正方体或其他几何体。学生可以利用三视图之间的关系,如平行关系、垂直关系等,推断出图形的具体形状。通过这样的游戏,学生将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加深对三视图的理解和记忆。

又如,教师可以选择一个三维建模的线上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建立三维模型,通过调整视角和观察不同视图,理解和运用三视图的概念和技巧。学生可以通过游戏中的任务和挑战,学习如何根据给定的三视图图形,推断出其实际形状和尺寸。游戏还可以设置评价和反馈机制,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表现和进步,并提供指导和建议以促进学习。

教师还可以利用线下游戏来加深学生对三视图的理解。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个线下拼图游戏,让学生根据给定的三视图图形,拼凑出相应的实际形状。游戏的难度可以逐渐加大,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推理,确定正确的拼图方案。学生可以在小组或个人的基础上进行游戏,通过合作和竞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角色扮演游戏,让学生扮演设计师或工程师的角色,在游戏中运用三视图的知识,设计和建造一个物体或建筑。学生需要根据给定的三视图图形,确定物体或建筑的实际形状和尺寸,并使用适当的材料进行制作。通过这样的游戏,学生可以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提高解决问题和批判思维的能力,并培养创造力和创新思维。

(五)布置分层课堂作业减少学生学习挫败感

布置分层课堂作业能够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和能力水平,使每个学生都能够获得适合自己的学习任务和挑战。分层作业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因为学生可以在适合自己水平的任务中取得进步并获得成就感。分层作业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互助,学生可以通过互相讨论和解决问题,共同进步。

此外,分层作业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内容。因此,教师应该布置分层课堂作业以贯彻“双减”要求。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六个方面:

(1)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需求,合理划分不同层次的作业内容和难度。

(2)应该提供清晰明确的任务要求和评价标准。

(3)应该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4)应该关注学生的情绪和心理状态,积极传递正能量和鼓励,帮助学生减少学习挫败感。

(5)通过鼓励学生尝试新的方法和策略,提供支持和帮助,让学生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潜力。

(6)设计一些激励机制,如奖励和表扬,来鼓励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努力。

例如,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章“实数”中的“平方根”为例,教师就应该布置分层课堂作业以减少学生学习的挫败感,提升学生的整体学习信心。结合以上六点,教师应该针对学习基础较好、学习基础一般和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布置分层作业。

对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布置有挑战性的作业。这些题目要求学生掌握平方根的概念和运算规则,并能将其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这样的作业可以激发学生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的积极性。对学习基础一般的学生,教师可以布置巩固性的作业。这些题目要求学生掌握平方根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答简单的计算题目。这样的作业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学习效果。对于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应该布置基础性的作业。这些题目针对基础较差的学生,重点是让他们熟练掌握平方根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作业的难度较低,题目简单明了,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扎实的基础,逐步提高学习能力。

三、结论

综上所述,在“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能够改善传统教学中学生学习压力大等问题。此外,教师在此背景下能够选择更符合自身所教班级情况和学情的针对性教学。希望这样的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数学素养,推动学生思维持续发展和成熟。

参考文献:

[1]成爻兵.“双减”政策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J].新教育,2023(19):36-37.

[2]张华,陶涛.“双减”背景下基于网络画板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探究[J].教育科学论坛,2023(19):57-59.

[3]高玮.“双减”背景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数学教学通讯,2023(17):63-65.

[4]周光娴.“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策略探索[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3(14):43-45.

[5]李秀霞.浅析双减背景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C]∥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国际院士联合体工作委员会.2023年现代化教育国际研究学会论文集(一),2023:50-52.

[6]王锦亮.“双减”教育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J].天津教育,2022(35):108-110.

[7]谢治平.双减政策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C]∥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对接京津——协调推进 基础教育论文集,2022:1081-1083.

[8]黄萧莉.“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探微[J].新教育,2022(29):9-11.

猜你喜欢

趣味课堂双减初中数学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例谈小学语文趣味课堂的构建策略
浅谈小学数学趣味课堂的构建
“趣味课堂”在技工院校语文课中的应用探究
刍议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建设方法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