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育并举”视域下高校特色育人模式实践分析

2023-12-13张桂欣

人才资源开发 2023年21期
关键词:五育并举五育品德

□张桂欣 姜 慧 潘 威

高等教育在培养人才、推动社会发展和增强国家竞争力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传统的高校教育往往过于注重知识传授。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发展,高校育人任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此基础上,“五育并举”理念开始应用于高校人才培养的模式中。本文以“五育并举”视域下高校特色育人模式的实践为中心,分析五育并举在高校特色育人模式中的适用性,探讨高校如何在人才培养中注重知识、能力、品德、创新和健康的全面培养,提出了优化高校特色育人的实践策略。

在新时代背景下,构建适应时代需求的高校特色育人模式成为高等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虽然“五育并举”理念逐渐受到教育领域的重视和应用,但在实践过程中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高校及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强对特色育人模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来不断完善育人工作。五育并举视域下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强调知识、能力、品德、创新和健康的全面培养,旨在培养具有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对比不同高校的做法和经验,寻找最佳实践路径和可行性建议,以期为高等教育领域的特色育人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对我国教育领域的发展至关重要。

一、高校特色育人模式的内涵

高校特色育人模式是指高等教育机构根据自身办学定位和特色,通过创新教育教学方式、培养方案和育人环境,着重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品德、创新和健康等多个方面的全面素质的一种育人模式。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特色育人内涵主要包括知识、能力、品德、心理和就业等多个方面。在知识方面,高校特色育人模式注重通过优质教育资源和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学科知识传授和学科专业培养,使学生具备扎实的学科基础和专业素养。在能力上,高校特色育人模式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在思想品德上,高校特色育人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在心理健康方面,高校特色育人模式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心理健康素养和生活管理能力。在就业方面,高校特色育人模式帮助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提供职业发展指导和就业支持。总体来看,高校特色育人模式是为了培养具有全面素质、适应社会需求和具备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还要令学生在知识、能力、品德、创新和健康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为他们的未来职业发展和社会责任做好充分准备。

二、“五育并举”理念发展的背景和内涵

“五育并举”理念起源于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在经济社会发展快速变化的背景下,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只注重知识传授,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我国提出了“全面发展、全面育人”的教育目标,强调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五育并举理念应运而生,成为高等教育和中小学教育的重要理念。“五育并举”理念强调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培养,包括知识、能力、品德、创新和健康等五个方面:第一,知识育人:注重学生的学科知识和专业素养的培养,使其具备扎实的学科基础和专业能力。第二,能力育人: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创新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表达能力等,使其具备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能力。第三,品德育人: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引导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第四,创新育人: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其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使其能够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断创新和进步。第五,健康育人: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他们的体育锻炼习惯、心理健康素养和生活管理能力,使其全面健康成长。

“五育并举”理念的应用和实施,改变了传统教育的总体目标,从单一的知识传授转变为全面培养学生的多方面素质。本质上来看,五育并举理念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使他们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并具备良好的职业发展和社会责任感。

三、“五育并举”理念应用于高校特色育人模式的适用性

首先,“五育并举”理念强调全面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品德、创新和健康等多个方面的素质。这与高校特色育人模式的目标相契合,既注重学科专业培养,又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其次,“五育并举”理念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与高校特色育人模式中实践教学、科研项目等活动相契合。再次,“五育并举”理念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学科知识、能力、品德、创新和健康等多个方面。高校特色育人模式也注重学生的全面培养,因此二者可以相互融合。最后,“五育并举”理念注重社会责任及职业能力培养,与高校特色育人模式中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相契合。综上所述,将“五育并举”理念应用于高校特色育人模式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综合发展需求,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并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培养机会和支持,实现高校特色育人模式的目标。然而,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资源来进行调整和优化,以确保“五育并举”理念能够在高校特色育人模式中得到有效应用。

四、“五育并举”人才培养观念的认同构建

“五育并举”人才培养观念的认同构建需要从政府、高校、教师和学生等几个方面进行。从政府角度来看,教育主管部门应重视和推动“五育并举”人才培养观念的认同构建,制定相关政策和指导意见,为高校特色育人模式的发展提供支持和引导。在高校方面,高校领导应认识到“五育并举”人才培养观念对于学校发展的重要性,并将其作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高校领导需要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和措施,为学校特色育人模式的实践提供支持。教师团队是特色育人模式认同构建的重要力量。教师需要深入理解“五育并举”人才培养观念的内涵和意义,通过专业发展和教学实践来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和水平。教师之间应形成共识,共同努力推进特色育人模式的实施。作为特色育人模式认同构建的重要对象,学生需要理解和认同“五育并举”人才培养观念的价值,积极参与各类培养活动,并通过实践体验来感受自身发展的变化和成长。除此之外,特色育人模式的认同构建还需要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和认同。社会各界可以通过与高校合作、提供实践机会和就业支持等方式,为特色育人模式的实施提供支持和帮助。

五、“五育并举”视域下高校特色育人模式存在的问题

虽然有一些高校在实践中尝试了特色育人模式,但目前的实践案例还不够充分和典型,缺乏大样本、多层次的实践案例研究,难以全面了解特色育人模式的实施效果和机制。对于“五育并举”视域下高校特色育人模式的理论研究还相对较少,缺乏系统性和深入性的研究。特色育人模式的内涵、实施路径、评估指标等方面的理论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深化。从二者集合的角度分析,特色育人模式的评价体系还不够完善,缺乏科学有效的评价指标和方法。现有的评价体系主要以学生的学术成绩和就业情况为主,对于特色育人模式所强调的其他方面的评价相对较少。除此之外,在特色育人模式的实践中,对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的关注还不够充分,并且目前关于特色育人教师队伍的培训和支持还不足。针对以上问题,未来的研究可以加强对特色育人模式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案例的深入研究,完善评价体系,关注个体差异和需求,同时也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支持,以推动高校特色育人模式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六、“五育并举”视域下高校特色育人模式的优化策略

(一)将“五育并举”思想作为高校人才培养过程的指导实践思想

优化“五育并举”视域下高校特色育人模式的实践策略中,高校应该将“五育并举”思想作为人才培养过程的指导思想。首先,高校应该设定明确的培养目标,明确学生培养目标,将知识、能力、品德、创新和健康等方面的培养目标纳入特色育人模式中,并制定相应的培养方案和目标评价体系。其次,高校应该从实际出发,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注重学生主体性和实践性的培养,包括实践实习、科研项目、社会实践、文化艺术活动等,要站在教学的角度,进一步加强师生互动,鼓励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积极互动和合作。教师要充当学生的指导者和榜样,给予学生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引导学生在学习和发展过程中实现自我成长。最后,高校应该注重品德教育和社会责任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在目前教育教学领域的发展趋势下,高校应该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通过个别辅导、导师制度等方式,提供有针对性的培养和指导,还要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与反馈机制,多维度评价学生的知识、能力、品德、创新和健康等方面的发展。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其认识自身优势和不足,进一步提升自身发展水平。

(二)注重特色育人过程中的五育平衡

在特色育人过程中,既要注重学生的学科知识的传授和掌握,也要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创新思维、沟通表达能力等综合能力。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看,知识的传授和品德的培养应该同等重视,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要坚持知识传授和创新能力培养相结合的重要原则,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除此之外,高校应该关注知识传授和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相辅相成的关系,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提供丰富的体育锻炼、心理健康教育和生活管理等方面的支持和指导,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品质。通过注重五育平衡,特色育人模式可以更加全面地培养学生的各个方面的素质,使他们在知识、能力、品德、创新和健康等方面得到平衡发展。这样的平衡发展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其综合素质和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同时,高校也应注重在实践中灵活运用不同的教育手段和方法,为学生的五育平衡提供支持和保障。

(三)以实践为核心进行人才培养

高校应该将实践教学融入到教育教学中,让学生亲身参与实践活动,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以解决实际问题作为核心目的,组织和开展实践项目,让学生参与到真实的项目中,利用好团队合作的优势,优化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并且,高校还要与企业、社会组织等合作开展实践项目,提供真实的实践场景和问题供学生思考和研究。高校应该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社区服务、志愿者活动等,让学生深入社会实践,了解社会问题和挑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加强实习实训环节,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和机会,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进行实践,提高他们的职业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除此之外,要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提供创业孵化平台和资源支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结合当前的社会发展趋势,高校以实践为核心进行人才培养可以使学生更加贴近实际,这种以实践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

(四)构建“五育并举”的人才培养氛围

优化“五育并举”视域下高校特色育人模式的实践策略中,构建“五育并举”的人才培养氛围是十分重要的,高校应该营造全员参与的育人环境,使教师、学生、校友、企业等各方共同参与到人才培养中。高校教师要采用育人导向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和实践,支持学生社团和组织的发展,并为之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从一定角度来看,学生社团可以作为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重要平台,社团的模式更加能够锻炼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高校还要鼓励学生参与志愿者服务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建立志愿者服务组织,提供志愿者服务岗位和机会,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高校要注重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促进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和沟通。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为学生提供个别指导和支持。学生也要积极与教师进行互动,主动寻求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综上所述,“五育并举”视域下高校特色育人模式的实践研究是当前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通过对该模式的研究,可以更好地推动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创新与发展,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高校特色育人模式将不断创新与完善,为培养更多有社会责任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做出积极贡献。

猜你喜欢

五育并举五育品德
五育并举,协同育人
坚持五育并举,引领学校未来发展
五育并举 德润童心
“五育并举”下家校社资源整合的价值意义
抓细微之处 促品德养成
建设教育强国的鸿篇巨制
“五育并举”育新人:开启首都教育新时代
走向“五育并举”的现代学校管理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
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