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饮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调查研究
2023-12-12邓蕴祺
周 珍,邓蕴祺
(南昌师范学院,江西南昌 330032)
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食育活动在中国古代早已有之,主要体现在饮食知识、饮食礼仪、饮食道德、饮食审美等方面。[1]自2006年李里特将现代“食育”引入中国以来,“食育”才逐渐受到国家以及社会的重视。[2]传统饮食文化是一个国家饮食的“根”,中华传统饮食文化孕育了科学的饮食知识、养生思想和饮食习惯,体现出深刻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思想,成为人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中华传统饮食文化教育对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3]
然而,我国当前食育研究和实践较其他国家而言尚不成熟,如何基于传统饮食文化,促进食育在我国的推广,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3-6]从2010年起,国内开始试点将食育纳入中小学课堂,引导学生养成科学的饮食观念、传承优良的饮食文化、培养食品制作的实践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6]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社会文化的快速发展,我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方式方法也不断发生变革,一些专家学者探索了大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模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7-12],但是以中华传统饮食文化教学情景为切入点来展开大学英语教学融合模式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文将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有机融合,采用一种崭新的视角来改革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以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提高中国文化输出能力,增强文化自信,进而为高校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和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研究方法
(一)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为江西省某高校非英语专业大二学生(随机抽取3个班),共计156名学生,问卷在2022年秋季开学第二周课堂上发放并当场收回,实际收回的有效问卷为152份。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是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来获取数据资料。问卷采用的是笔者设计的“中华传统饮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调查”问卷。笔者对问卷进行了试测和信度、效度检验及项目分析,问卷的信度是0.9152。访谈对象是从每班分别随机抽取5名学生,共计15名,每名学生的访谈时间为8分钟,主要目的是对问卷作答做出合理性解释。
(三)数据处理
将收集到的152份有效问卷的调查数据输入电脑并采用SPSS27.0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本次问卷调查和访谈旨在了解大学生对中华传统饮食文化的认知情况、大中小学英语教师将中华传统饮食文化融入英语教学的情况以及大学生对中华传统饮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看法,以明确中华传统饮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
(一)大学生对中华传统饮食文化的认知情况
1.大学生对中华传统饮食文化的了解情况
针对大学生对中华传统饮食文化的了解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大学生对中华传统饮食文化缺乏了解。对中华传统饮食文化比较了解和非常了解的人数共占34.1%,对中华传统饮食文化思想比较了解和非常了解的人数共占8.79%,对中华传统文化礼仪比较了解和非常了解的学生仅占24.25%,对中华传统饮食文化习俗比较了解和非常了解的学生共占38.64%(见表1)。
表1 大学生对中华传统饮食文化的了解情况
大多数学生对中华传统饮食文化有一些了解,但仍未达到“比较了解”或“非常了解”的程度,学生仍需加深对中华传统饮食文化的认知,以提高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
2.大学生对中华传统饮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性的看法
针对大学生对中华传统饮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重要性的看法展开调查,结果显示,92.42%的学生认为中华传统饮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是重要的,认为不重要的仅有3.04%。认为用英文来表达中华传统饮食文化重要的学生有90.91%,认为不重要的有1.52%。认为高校英语教师拓展中华传统饮食文化很重要的学生有92.43%,认为学习翻译反映中华饮食文化的诗句来提高文化外宣能力很重要的学生占90.91%(见表2)。
表2 大学生对中华传统饮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性的看法
绝大多数学生认为,中华传统饮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很重要,我们应该传承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饮食文化,学会用英文向世界讲述中华传统饮食文化并将其发扬光大。
3.大学生最想学习的中华传统饮食文化内容
针对“大学生对中华传统饮食文化中最重要内容的看法”的调查结果表明,排在前三的是饮食礼仪、饮食习俗和饮食健康知识,排在最后三位的是饮食哲学、饮食审美和食德食志(见表3)。
表3 大学生对中华传统饮食文化中最重要内容的看法
学生更期待学习饮食礼仪、饮食习俗和饮食健康知识,这些都是具体实在的知识。而饮食哲学、饮食审美和食德食志等饮食思想在学生看来较为次要,可能因为这些方面的内容比较抽象,远远高于现实生活。学生的学习需求偏好在一定程度上是教学内容的重要参考。
4.大学生对现代饮食文化的看法
针对大学生对现代饮食文化的看法进行调查,结果显示,41.67%的学生喜欢现代饮食文化,不喜欢的学生占28.03%(见表4)。这与第15题的调查结果相一致,学生认为中华传统饮食文化与大学英语融合的过程中,需将中华传统饮食文化与现代饮食文化相结合。
现代饮食文化是中华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认为将传统与现代结合,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合能让传统饮食文化继续在现代文化中大放异彩。
(二)大中小学英语教师将中华传统饮食文化融入英语教学的情况
1.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融入中华传统饮食文化的情况
对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融入中华传统饮食文化的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绝大多数教师(81.04%)从未进行中华传统饮食文化融合,经常进行融合的教师仅占2.27%(见表5)。
表5 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融入中华传统饮食文化教学情况
在大学英语课本中,中华饮食文化内容较为匮乏,只有少量教材翻译练习题中涉及中华饮食文化。英语教师一般是就题讲题,主要讲授翻译知识,很少拓展中华饮食文化知识。
2.中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融入中华传统饮食文化的教学情况
对学生的中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融入中华传统饮食文化情况的调查显示,近25%的学生的英语教师从未将中华传统饮食文化融入英语教学,56.06%的学生曾有两位以上中小学英语教师进行过中华传统饮食文化融合教学(见表6)。
表6 中小学英语教师在课堂中融入中华传统饮食文化的教学情况
有过半的学生曾经有过两位以上的英语教师将中华传统饮食文化融入教学,教师能够根据教材内容进行适当融合,拓展饮食文化知识。这与中小学英语教材也有一定的关系,中小学教材有些单元涉及中华传统饮食文化,许多教师会适时作中华传统饮食文化拓展。
中小学英语教师将中华传统饮食文化融入英语教学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对大学英语开展中华传统饮食文化融合教学的心理期待和认知。
(三)大学生对中华传统饮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看法
1.大学生对中华传统饮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语言技能的看法
“中华传统饮食文化与大学英语语言技能的融合”调查结果显示,84.09%的学生希望将中华传统饮食文化融入阅读教学中,选择融入笔译和口译的学生最少(见表7)
表7 中华传统饮食文化与大学英语语言技能的融合
阅读是吸收语言信息的重要途径,是各类英语考试中最重要的题型,因此选择融入阅读教学的学生最多(84.09%)。对于非英语专业学生而言,口译实践匮乏,学生对口译的兴趣淡薄、需求较少,所以选择口译的学生最少。
2.大学生对中华传统饮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方法的看法
对中华传统饮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方法的调查表明,学生最喜欢的融入方法是歌曲法(66.67%),其次是视听法(58.33%),再次是游戏法(47.73%)(见表8)。
表8 中华传统饮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方法
歌曲法、视听法和游戏法都是轻松有趣的方法,备受学生青睐。可见,中华传统饮食文化与大学英语教学融合的方法需生动有趣、引人入胜、寓教于乐。
3.大学生对中华传统饮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建议
问卷第15道题调查了大学生对中华传统饮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建议。在融合原则上,学生建议“趣味性、渐进性、实践性、时代性和长期性”等原则;在融合内容上,学生建议“多加入一些民风民俗的饮食习惯,多与当代饮食文化相结合”;在融合方式上,学生建议“开发并使用融合教材、课程、考核试卷,具体而言,教师可以通过开发并使用含有中华传统饮食文化的英语教材,增加一些与中华传统饮食文化实践结合的课程,设计考题等方式来融入中华传统饮食文化”;在课堂融合教学形式上,学生建议“将中华传统饮食文化融入英语口语分享活动、阅读写作教学、情景扮演、视频观看、听力训练、教学举例等教学活动中,学校可以多开展中华饮食文化英语交流活动。例如,学校可以多开展讲座分享经验,鼓励师生拍摄英语宣传片”。
三、调查结果讨论
基于对中华传统饮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融合现状的调查结果,笔者从大学生对中华传统饮食文化的认知和英语外宣能力,对融合教学的重要性及途径的认知与建议等展开讨论。
(一)大学生普遍缺乏对中华传统饮食文化的认知和英语外宣能力
我国饮食文化教育尚处于初级阶段。长期以来,中华传统饮食文化教育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食育体系,大学生的食育意识淡薄、食育知识能力匮乏,学生用英文来表达中华传统饮食文化的能力明显不足。英语教材中涉及中华传统饮食文化的内容相对较少且分散,学生在课堂上系统接触中华传统饮食文化的机会较少;在课外,学生仍缺乏主动了解中华饮食文化的意识。一般学生认为学好英语就是学好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双基能力,对语言的工具性、人文性以及传播作用的认识不深入,应用英语来表达传播中华饮食文化博大精深内涵的意识和动机有待深入。
(二)大学生对中华传统饮食文化融入英语教学的重要性的认识
大学生普遍认为中华传统饮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是重要的,认为大学英语教师应适时拓展中华传统饮食文化,认为学会用英文来表达中华传统饮食文化尤为重要。学生普遍认为,中华传统饮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大学生应传承中华传统饮食文化。语言是沟通文化的桥梁,学习英语不应限于了解西方文化,语言教学不能出现中华传统饮食文化“失语症”现象。英语教学应该引导学生使用英语来表达并传播中华传统饮食文化,帮助学生加深对优秀中华传统饮食文化的了解,充分发挥语言的沟通功能,提高学生的英语语用能力,提高我国的语言软实力,增强世界影响力。
(三)大学生对中华传统饮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途径的建议
大多数学生认识到英语作为中华传统饮食文化重要传播载体的重要性,提出了一些中华传统饮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途径的建议。在宏观融入途径上,一方面,学校要构建中华传统饮食文化教学的校园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氛围,多向学生开展中华传统饮食文化英语交流分享活动(文化节、视频拍摄比赛、歌曲创作大赛、知识竞赛、沙龙、讲座、演讲、读书分享、公众号推文等),以推动中华传统饮食文化与英语教学的融合发展,加深学生对中华传统饮食文化的认识和外宣能力;另一方面,教师要开发体系化的融合课程以及融合教材,在课堂上营造轻松愉快的融合学习氛围,创设新的教学场景,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开展多样的实践活动、采取多元的评价方式等来激发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增长中华传统饮食文化英语表达知识和技能。在微观的融入途径上,学生最希望大学英语教师将中华传统饮食文化巧妙融入大学英语阅读、写作、口语等语言知识技能教学中,建议教师丰富课后英语学习活动,通过学习平台(学习通、慕课等)、社交平台网站(QQ、微信等)、视频网站(哔哩哔哩、抖音等)等来拓展交流,帮助学生巩固所学中华传统饮食英语知识与技能。此外,学生建议中华传统饮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时,教师始终要充分考虑学情,以学生为中心来进行教学设计,以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和文化外宣能力。
四、对中华传统饮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本次调查结果对中华传统饮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有一定的启示,师生应转变教学观念,教师要通过开发教学资源、善用并创新教法、优化评估方式等来开展融合教育,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和中华饮食文化素养。
(一)转变师生观念、开展融合教育
将中华传统饮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有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师生不能仅停留于对融合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知的层面上,还应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切实行动起来,实施融合教育。首先,共同促进,提高素养。在将中华传统饮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师生合力发挥英语沟通交流的工具性、文化传播的载体性和认知的人文性等特点,共同提高语言素养和中华传统饮食文化输出素养。其次,利用传播载体,积极传播文化。师生都要认识到英语教学不只是关乎语言知识和技能,还具有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作用。大学英语教学应以英语为中华传统饮食文化传播的载体,教师引导学生学会提高中华传统饮食文化传播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语用能力。最后,主动配合,有效表达。将中华传统饮食文化融入英语教学是当前的一种教育创新,在实施的过程中必然面临一些困难,这需要师生之间多交流,互相理解支持,学生主动配合。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用英语讲好中华饮食文化故事,增强讲好中华饮食文化故事的精准性,提升有效表达的能力。
(二)开发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当前大学英语教材与中华传统饮食文化相关内容较少,教师需要合理开发教学资源,在课堂内外恰当地进行知识拓展融合,提高学生的中华传统饮食文化外宣能力。首先,教师要挖掘中华传统饮食文化融入英语教材的切入点。例如《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材第三版第四册第四单元A课文“Achieving sustainable environmentalism”的主题是理性的环保主义,教师可以用英文介绍孟子的环保饮食思想(If the seasons of husbandry be not interfered with,the grain will be more than can be eaten.If close nets are not allowed to enter the pools and pond,the fishes and turtles will be more than can be consumed.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孟子》),以提升学生用英语传播中华传统饮食文化的语用能力。其次,教师要开发“活教材”资源,拓宽教学空间。教师要基于学情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如视频资料、网站资源、平台资源、社会资源、自然资源、生活资源等,开发本土饮食文化英语教材、校本饮食文化英语教材,创新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最后,教师要聚焦典型内容、着力提高对外文化传播能力。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基于对外宣传实际,融入饮食礼仪文化、中华传统节日节气饮食习俗、传统饮食健康知识、烹饪知识、传统饮食美德和志向教育、饮食审美、饮食哲学等中华传统饮食文化内容,以引导学生传承中华传统饮食文化,提高学生的中华传统饮食文化国际传播力。
(三)善用并创新教法、提升学生的外宣能力
将中华传统饮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对英语教师提出了巨大挑战。融入教学不是生硬地教学,而是充满智慧的教学。融入方法应适合学生,巧妙自然、润物细无声、含蓄而有趣。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方法应灵活多样,富于启发性。就宏观教学法而言,融合教学应基于学情、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教师应善用教法并能创新教法(适合融入教学的教学法有交际法、任务型语言教学法、产出导向法、项目式学习法、行动学习法、问题式学习法、体验式学习法、对分课堂法等),促进英语语言与中华传统饮食文化不同学科的交融;就微观教学法而言,教师要充分考虑教学因素,将中华传统饮食文化与英语语言知识、听说读写译不同技能相结合,可以采取故事法、绕口令法、配音法、视频观赏法、视频拍摄分享法、游戏法、实物法、歌曲法、翻译法、讨论法、表演法、绘本法、辩论法、思维可视化法、展示法、情景法、角色扮演文化输出法等方法来提升融入教学的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教学效果。教师通过创新教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构建高效课堂,加深学生对中华传统饮食文化的认识,提升学生的外宣能力,培养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四)优化评估方式、以评促教促学
教学评价是师生综合性成长和发展系统的一大要素,其最终目标是促进师生共同发展。[13]将中华传统饮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之中,相应的教学评价内容和考核方式都应有所改变。融合教学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都与常规教学有很大的区别,因此,教学评价方式也会产生较大的改变。与传统的教学考核和评价不同的是,大学英语教学应建立相应的中华传统饮食文化融入英语的评价,更关注语言在中华传统饮食文化传播中使用的工具性和认知的人文性。英语教学评价将涵盖学生对饮食礼仪文化、中华传统节日节气饮食习俗、传统饮食健康知识、烹饪知识、传统饮食美德和志向教育、饮食审美、饮食哲学等方面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情况。教学评价注重学生的表现性评价,主张通过表演、展示、讨论、写作等更真实的表现来评价学生英语口头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在教学评价上,加入中华传统饮食文化方面的评价可以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对英语语言的实用性的认识,增强学生用英文表达中华传统饮食文化的能力,提高文化输出力。
五、结 语
中华传统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对中华传统饮食文化的认知普遍存在不足,尤其是用英文来表达中华传统饮食文化的能力尤为匮乏,大多数大学生认识到中华传统饮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之中的重要性,希望教师能采取新颖有趣的方法进行融合教学。将中华传统饮食文化与高校英语课程教学相融合是一种教学的创新和改革。师生应转变教学观念,教师要开发教学资源,善用并创新教法,优化评估方式,努力提升中华传统饮食文化外宣能力和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