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商周时期祈雨舞蹈的演变传承观周代民本思想的萌生
2023-12-12王维娜
王维娜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合肥 231603)
浩如烟海的典籍与考古学研究成果共同描绘了中华民族上古时期社会发展演化的生动画卷——从部落群居、茹毛饮血、以采集业为主的野蛮社会,到伏羲发明网罟开启的原始渔猎经济时代,再到神农发明木制耜、木制耒开启的原始农耕业萌生、发展,形成了长达六千多年的农耕历史。农耕习俗在原始民俗中分量越来越重,农业文明逐渐发展、确立为华夏文明的根基。《论语》称:“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可见,中原地区的人们对于农耕经济的发展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评价,统治者唯有重视发展农业才能得到老百姓的拥护。“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面对恶劣艰险的生存环境,先民们寄托于各种神灵庇佑,构成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神秘的部分,积淀成为了深厚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习俗。
一、祈雨舞蹈之滥觞
(一)关于祈雨
除了对山川社稷、日月星辰的崇拜、祭祀外,先民最渴望的就是雨神降水。特别是在较为干旱的中原地区,祈雨变得异常重要。有水,才有生命的延续。
《左传·昭公元年》载:“山川之神,则水旱疠疫之灾,于是乎禜之。日月星辰之神,则雪霜风雨之不时,于是乎禜之。”[1](P4394
《礼记·祭法》载:“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曰神。有天下者,祭百神。”[2]
“贞,舞岳有雨。”(《甲骨文合集》14207)向“岳”舞蹈,以求风调雨顺。
“舞河暨岳。”(《甲骨文合集》34295)向“岳”和“河”舞蹈,祈求好年成。
这是人类舞蹈最初的“娱神”功能的体现,也是先民最朴素的情怀。
郭沫若《卜辞通纂·第三七五片》(缀合)“癸卯卜,今日雨。分日雨,其自西来雨?其自东来雨?其自北来雨?其自南来雨?”此诗化的语言,似贞测、也似念咒,体现了先民对于雨水的强烈祈盼。
(二)关于舞蹈
殷商时期,音乐、舞蹈在文化、民俗结构中占据着极高的位置,发挥着重要的功能,黄帝、帝喾、颛顼、尧、舜、禹、启、汤和文、武、周公等天神和神性人王,都曾经制作过传世的歌舞。《庄子·天下》:“黄帝有《咸池》,尧有《大章》,舜有《大韶》,禹有《大夏》,汤有《大濩》,武王、周公作《武》。”[3]周公就是在以上这些乐舞的基础上整理增删形成了“六舞”,意为六部乐舞;也称“六代舞”,代表着此六部乐舞出自六个时代。因为“六代舞”是周代正统乐舞作品的总称,记述着各代先王的贤明功德,内涵深厚、风格庄重,因此又称为“六大舞”,主要服务于天子王室的祭祀天、地、祖先活动。
与“六大舞”相对的是“六小舞”,如《周礼·春官宗伯》所载:“乐师,掌教国子小舞。凡舞,有帗舞,有羽舞,有皇舞,有旄舞,有干舞,有人舞。”[4]六小舞是教育“国子”即贵族子弟的必修科目。每种小舞所执道具不同、功能各有侧重,分别用于不同种类的祭祀乐舞活动,如“人舞”用来祭祀日月星辰,“干舞”用来祭祀山川等等。
(三)关于祈雨舞蹈
周室“六小舞”中的“皇舞”就是祈雨舞蹈。舞蹈和祈雨的联结绝不是偶然的。萨克斯在《世界舞蹈史》中指出:“在原始社会人类生活中,没有任何场合离得开舞蹈。生育、割包皮、少女献身祭神、婚丧、播种、收割、庆祝酋长就职、狩猎、战争、宴会、月亮盈与蚀、病患——在所有这些场合,都需要舞蹈。”[5](P54)而遇到大旱,“祈雨舞”便成为祈神中最迫切的舞蹈之一,几乎成为世界各国原始部落必然的人体祈祷。
我国满洲的“萨满舞”(又称“跳神”)也有祈雨的功能。据《竹叶亭杂记》载:“满洲跳神……头戴神帽,身系腰铃,手击皮鼓,摇首摆腰,跳舞击鼓,诵经文,旋诵旋跳……诵祝至紧处,则若颠若狂,若以为神之将来也。”[6]舞者渴望通过这些舞蹈,或者盛赞太阳、或者祈求雨水。内蒙古科尔沁草原盛行萨满跳神,直到20世纪50年代初,草原上的牧民遇到天旱不雨或疼痛时,还请萨满跳神求雨或治病。在北美的印第安人支系祖尼人中,舞蹈通过多次简单的重复,去加强各种自然力。舞者们自以为能用自己那不知疲倦的双眼,将天空中的雾气聚集成一团,然后堆积成山,成为进入高天的雨云,最后使雨水落地。
“曼那瓦普舞”是居住在吕宋岛北部山区的邦托克部落舞蹈,也是一种祈求雨神降雨赐福的宗教仪式舞蹈。舞蹈从晚上开始,村民们在山顶空地围着篝火跳舞。最年长者诵祷词之后,男舞者用长矛和斧子敲打着木制的盾牌以渲染气氛。第二天早上,他们还要下山到河里把铜锣洗净,跳一种叫“帕特·堂”的仪式舞。与此同时,留在村子里的其他男子,则要向神祭献生猪。这种仪式每天早晚都要重复一次,直到雨水降临。这同中国云南大理地区白族的“绕三灵”相同,亦是通过歌舞祀神求雨,让雨神显灵。在澳大利亚西北部,巫师也必须在如痴如狂的舞蹈中求来雨水。每次要延续几个小时,一直跳到筋疲力尽,然后再找人接替他继续跳下去,极尽恭敬虔诚。
二、殷商时期的几种祈雨舞蹈
(一)雩舞
商代的甲骨文就已有明确的求雨舞记载。至周代,将“求雨舞”称作“雩”,而且求雨的活动更加礼仪化。许慎《说文解字》:“雩,夏祭乐于赤帝,以祈甘雨也……雩,羽舞也。”[7](P574)《尔雅·释训》:“舞,号雩也。”郭璞注:“雩之祭,舞者吁嗟而请雨。”说明女巫既要舞蹈,同时还伴随着“吁嗟”(呼喊哀求)。如果舞蹈呼求皆不灵验,最后的办法有时会采取“姣”“燎”,也就是“焚巫”“曝巫”,这种原始祭祀习俗在商代就已盛行,在周代继续传承,直到春秋时仍然保留。“鲁缪公之时,岁旱。缪公问县子:“天旱不雨,寡人欲暴巫,奚如?”[8]
东汉王充《论衡·卷十五·明雩篇》:“《春秋》鲁大雩,旱求雨之祭也。旱久不雨,祷祭求福,若人之疾病祭神解祸矣。”“夫雩,古而有之。故《礼》曰:雩祭,祭水旱也。”[8]跳舞时,巫觋或舞者手执羽毛,作鸟状祭祀于四方之神,祈求甘霖。
(二)皇舞
《周礼·地官司徒》:“舞师掌教兵舞,帅而舞山川之祭祀;教帗舞,帅而舞社稷之祭祀;教羽舞,帅而舞四方之祭祀;教皇舞,帅而舞旱暵之事。”[4]郑玄注:“皇,析五彩羽为之。”贾公彦疏:“染鸟羽象翟鸟凤凰之羽,此舞者所执。”皇舞时,舞者为少年,衣帽都饰以羽毛,手持五彩羽,色如凤凰,象征凤凰来仪,用于求雨或祭四方。
在周代,作为周代六小舞的羽舞和皇舞,共同点都需要用羽毛这种具有升天意向的物品作为巫人通神的饰物品。不同在于,羽舞所执是普通的羽毛,用来祭四方之神;皇舞所执是五彩翎羽似凤凰般艳丽,为祈雨之事。说明在商代就出现的雩祭、雩舞(羽舞),到了周代呈现出变化,功能区分细致,祭祀舞蹈趋于礼制化,成了严整的国家礼俗。
(三)万舞
“万舞”用作祭祀也十分兴盛,在甲骨卜辞、《诗经》中均有记载。
“王其乎万舞……吉。”(《甲骨文合集》31032)“叀万舞,大吉。”(《甲骨文合集》31033)“叀万乎舞又大雨。”(《甲骨文合集》30028)“叀万舞盂田,又雨。”(《殷契拾掇》385)“甲申卜,今日万,不雨。”(《殷契粹编》784)
《诗经·邶风·简兮》:“简兮简兮,方将万舞。日之方中,在前上处。硕人俣俣,公庭万舞。有力如虎,执辔如组。左手执龠,右手秉翟。赫如渥赭,公言锡爵。”[9]武舞者勇猛有力,驾驭马车执辔自如、张弛有度;文舞者左手执笛,右手翎羽。声势浩大的表演场面得到了公侯的赞赏。
《诗经·鲁颂·閟宫》:“秋而载尝,夏而楅衡,白牡骍刚。牺尊将将,毛炰胾羹。笾豆大房,万舞洋洋。”百姓们准备了充分的祭祀用品牲牛、猪豚,跳起场面大气又排场的万舞。[9](P17)
王晓茹教授《论夏商周〈万〉舞的功能演变》一文从古文字学、民俗学的角度考证,认为:“万”字在甲骨文中“萬”“卍”“万”三形并立,最初始于氏族祭“萬”(蠆)之图腾舞蹈,随着天文历法的完善演变为祭“卍”(天盘)之祭天舞蹈,同时也觉醒为祭“万”(大万)之祭祖舞蹈,体现了“祭地—祀天—享人”“三端并祀”的演进规律。随后又逐渐演化为具有求雨、降福与禳灾之神力的祈雨舞蹈。[10]
(四)奏舞
(五)商羊舞
商羊,即商羊鸟,一足之鸟,它的出现及起舞预示着大雨即将来临。
西汉刘向《说苑·辨物》:“齐有飞鸟,一足,来下止于殿前,舒翅而跳。齐侯大怪之,又使聘问孔子,孔子曰:‘此名商羊,急告民趣治沟渠,天将大雨。’于是如之,天果大雨,诸国皆水,齐独以安。”[11](P154)
三国王肃《孔子家语·辨证》对此接续记载:“……孔子曰:‘此鸟名曰商羊,水祥也。昔童儿有屈一脚振肩而跳,且谣曰天将大雨,商羊起舞’。”[12]东汉王充《论衡·卷十五·变动篇》也明确地说:“商羊者,知雨之物也。天且雨,屈其一足起舞矣。”[8]“水祥也”说明商羊的功用并不在于祈雨,而在于能“知雨”。并且由此可见,最迟在春秋时期就出现了儿童模仿商羊鸟屈其一足跳舞求雨的现象。今戏曲舞蹈中的“商羊腿”似乎就由此而来。商羊舞在明清之际十分兴盛,现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山东鄄城县至今还保留着这一带有浓厚地域色彩及民俗特色的民间舞蹈形式。
(六)龙舞
在先民心中,龙可以呼云布雨、解除干旱。每遇大旱或丰收时节,人们都会用祭祀仪式向“龙王”祈求庇佑。殷人祈雨已涉及龙的信仰。
“壬寅卜,宾贞,若兹不雨,帝惟兹邑龙不若。二月。”(《甲骨文合集》95正)
“贞,龙无不若。”(《甲骨文合集》506正)
“癸卯…贞,有启,龙王从,受有佑。”(《甲骨文合集》6582)
“若”即显应之义,“从”即应允。“龙若”“龙从”,方可得雨。
人们认为雨水由龙控制,所以“龙舞”(或称“舞龙”)求雨应运而生。
“十人又五□□龙□田,又雨。”(《殷契佚存》219)。十五个人与龙连在一起,展现了群人舞龙求雨的壮观场面。
三、祈雨舞蹈之演变与传承
(一)由殷入周乐舞礼制更加严整
从卜辞记载来看,殷商时期祈雨舞蹈很随意,无固定的礼法可循,参与者上至天子王公、下至平民,祈雨的对象可以是先王、神祇、河岳,祈雨的时间也不固定,可以说殷商时期只是祈雨事象初步形成的时期。
而到了周代,祈雨的仪式走向正规化、制度化。比如雩祭祈雨的对象有了等级之差。《周礼·春官》郑玄注:“雩,旱祭也,天子雩上帝,诸侯以下雩上公之神。”[4]雩祀的仪式分成两类,正雩(定时举行的常规之雩,即“常雩”)和旱雩(遇到旱灾临时举行的非“常”之雩)。祈雨的舞蹈有了专门的“皇舞”等。巫的职能细化,巫师成为专门的祭司阶层。《周礼·春官》:“司巫掌群巫之政令,若国大旱,则帅巫而舞雩。……女巫掌岁时祓除、衅浴,旱暵则舞雩。”[4]巫的职能由上古巫术转变为祈祷献祭、掌管祈雨仪式。
周公制礼作乐,乐、舞、诗、礼贯通融合,乐、舞、诗服务于礼,归旨于礼,又维系着礼。周代祭祀乐舞的演进变化首先表现在有了雅俗两个系列——六大舞与六小舞,相应的音乐配置、舞队人数、祭祀对象、表演时辰都有明确的规定。六大舞主要是“歌功颂德”,主要用于宫廷祭祀,被称为“先王之乐”“雅乐”。六小舞就没那么严苛,主要用于教育贵族子弟以及某些宴会场合、祭祀场合。周朝还设立了专门的乐舞机构叫做“大司乐”,来管理乐舞仪式和乐舞教育。乐舞是王室贵族子弟的必修科目,13岁就要开始学习“小舞”,20岁要学“大舞”和各种祭仪。这些乐舞都学通了,才能去做各种各样的官。
孔子对六大舞和六小舞都称颂备至,以至于在齐国观看了《大韶》之后“三月不知肉味”。乐舞不仅可以让百姓感受到王权的威严、等级的尊卑,还有教化民风、移风易俗的社会作用,以助于施行“仁政”“德治”。所以,在儒家看来,乐舞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三礼”《周礼》《仪礼》《礼记》的成书,帮助周天子建立了全面、严整的礼仪制度,对中国古今文化、政治制度都产生了重大影响。由巫觋活动转变为祈祷奉献,再到祈祷奉献的规范——“礼”的产生,继而发展为理性化的规范体系“周礼”,再到以周礼为根基、影响中国数千年之久儒家思想文化的形成发展,这便是中国文化的发展道路,而中华文明延续五千年从未中断至今仍生机勃发,并影响着全世界。
(二)殷商时期“民本思想”的萌生
从流传的神话传说以及史前文明的考古学资料来看,祈雨巫术至少萌生于采集、渔猎时代到种植时代的过渡时期抑或更早期。乐、舞在上古农耕社会文化、民俗结构中所占的位置和发挥的功能远远超过了千年之后,其神圣的娱神通神功能体现了原始宗教性质和政治功利性。殷商时期,宗教信仰已经由上古时期的“万物有灵”论逐渐转向以山川日月等重要物体的自然崇拜以及鬼神崇拜、祖先神灵崇拜,以德配天、敬德保民的“民本思想”也逐渐显现了。
关于“汤有大濩”,明主商汤自祷于桑林、为民请雨成了后世不断演绎的传奇佳话。《淮南子》载:“汤时大旱七年,卜用人祀天……剪发及爪自洁,居柴上,将自焚以祭天,火燃烧,即将大雨。”[13](P760)《帝王世纪》对此也有记载:“汤自伐桀后,大旱七年,洛川竭……殷史卜,曰:当以人祷。汤曰:吾所为请雨者民也,若必以人祷,吾请自当。遂斋戒剪发断爪,以己为牲,祷于桑林之社。”[14](P30)祭祀之际,人群围绕火堆狂舞。这一场保留下来的舞蹈就是《桑林》。汤灭夏桀后,命伊尹整理了这个舞蹈,就是《大濩》。商汤以己为尸、为民请命,并不是真的把自己作为祭品献于上帝,而是一种隆重的“娱神”行为,旨在表明一种自我牺牲精神,通过“娱神”的方式达到风调雨顺、和谐万邦的目的。
武王伐纣之后,吸取了商纣王失国的教训,不再信奉“我生不有命在天”,而是“民之所欲,天必从之”,认识到了“民”的重要性。通过严肃思考,他们认识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心无常,惟惠之怀”,就是说天命不是亘古不变的,只会辅助有德行的人,有德才会得到上天的保佑;民心同样没有常主,只是怀念仁爱之主。周天子秉持着这种人文精神和政治理念,勇敢直面政治、经济的千疮百孔,振奋精神、兴建家国。
周公提出以德配天、明德慎罚、民为邦本、敬德保民的思想,在《尚书》“康诰”“酒诰”“梓材”“洛诰”等许多篇目中都有记载。“保民”实际上就是保社稷、保国家。周人不断告诫后代“惟命不于常”“无念尔祖,聿修厥德,永言配命,自求多福”,这是夏商以来中国思想从敬鬼神到重人事的一大转变。周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朝代,它的社会、文学、思想、礼仪、制度、音乐使得中华文化有了第一次繁荣,是中华文明的奠基时期,为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儒家思想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基础、指明了方向,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的重要根基。周代文化的理性中表现出的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关注现实的热情、强烈的政治和道德意识、真诚积极的人生态度、自强不息的创造精神、崇德贵民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不断革故鼎新,傲立于当今世界的东方,影响着世界的格局。
(三)龙舞至今仍大放异彩
祭祀文化承载了先民对生命生生不息的追求与热爱,是独具特色的精神财富。庄严神秘的祈雨舞蹈,通过恭敬虔诚、激昂狂热的舞姿表达了先民通神娱神、甘露普降大地的功利性愿望,体现了对生命的珍重与热爱。也正是由于祭祀舞蹈神秘浓烈的宗教色彩、原始率真的审美特质,德国格罗塞在《艺术的起源》里写道:“现代的舞蹈不过是一种退步了的审美的和社会的遗物罢了,原始的舞蹈才真是原始的审美感情底最直率、最完美,却又最有力的表现。”[15](P156)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科学知识的普及,遇旱求雨的祭祀活动逐渐失去了生存空间,一部分祈雨舞蹈随之消失,另一部分经过重新挖掘整理,成为后世流传于民间的民族舞蹈,完成了由“通神娱神”到“娱人自娱”的历史性变迁,比如“龙舞”(“舞龙”)。
龙是华夏民族最为持久的图腾崇拜,中国人自称“龙的传人”。直到今天,龙舞仍是中国民俗节日中常见的表演形式。只是龙舞从初始祭祀祈雨的单一功能,扩展到驱邪纳福、娱乐助兴的多重功能。龙舞以旺盛的生命力贯穿在中华文化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也定会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自信矫健的姿态惊艳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