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治理共识的呈现、动员和凝聚 :《人民日报》精准扶贫新闻报道的话语共现研究(2013-2020)

2023-12-12刘姿均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人民日报行动者共识

刘姿均,易 璐

(湖南理工学院 新闻传播学院,湖南 岳阳 414000)

引言

贫困是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痼疾,贫困现象的存在阻碍了个体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作为社会治理战略的实践,扶贫既是政治发展的必要手段和政治管理的职责,也是政治合法性的公平道义基础。我国经历了制度改革的减贫、实施区域性扶贫战略和精准扶贫三个阶段。在“十三五”期间,精准扶贫是涉及中国民生和发展最重要的议题之一。扶贫作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危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社会治理过程,由于制度、市场及价值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带来了治理过程一定的不确定性及风险性,因此,基于公共利益和公共意愿基础上的新闻话语共识应该是扶贫治理中的关键要素。

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认为,共识是“在一定的地理空间及时空场域内的个人所共享的一系列信念、规范和价值观念”[1](P106)。新闻媒体从其功能上应承担共识的塑造和合法性认同的构建,这也是引领党的舆论宣传工作的基石。新闻话语所建构的知识理念、形成的规范价值以及共识共意一旦为公众所接受,就会形成认知结构中的“意义框架”,不但形成一套理解世界的思想体系,且能促进与之相适应的实践行动。在社会治理的实践中, “语言不仅可以对政治现象进行描述和解释,同时也可以对政治行为实施和政治权力建构产生作用”[2]。正是由于扶贫治理话语具有的社会建构作用,关于其话语共识的研究对于社会治理实践的开展、社会治理变革的推进和社会治理格局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研究方法

《人民日报》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机关报,是“党的阵地”,“全党全国人民都从《人民日报》里寻找精神力量和‘定盘星’。”[3]本研究以精准扶贫政策提出以来《人民日报》刊发稿件为研究对象,通过展现我国官方主流媒体在新闻报道中的共现话语结构,试图明晰新闻主题在历时性层面的动态及差异变化以及基于语义和语用层面的话语意涵。

研究采用共现分析方法,通过文献计量分析软件Bibexcel和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cinet对《人民日报》扶贫新闻报道中高频关键词进行统计,以新闻稿件中高频关键词成对出现的频次构建词共现矩阵,并转化为词共现网络,对词共现网络进行类团划分。特定语词之间的关系能够反映语篇主题结构及其演变路径。

本研究选取的语料为《人民日报》(2013-2020年)的新闻稿件。通过网页数据采集工具,获取新闻稿件1 446篇,368个关键词。

二、分析结果

本文根据精准扶贫不同阶段将新闻报道划分为三个阶段:2013-2014年,2015-2017年,2018-2020年,以三个阶段新闻报道的高频关键词构建共现网络,通过对词共现网络内部关联和共词矩阵的聚类分析,归纳出文本的关注焦点和热点话题。

在词共现网络内部关联分析中,图中包含多个节点和多条边,每个关键词代表共现网络中的一个节点,每个节点和其他的节点可以呈现一条或多条连线,连线的粗细反映了关键词共现的次数。当连线越粗时,关键词之间共现的次数就越多,词汇间的关系也越密切。关键词的点度中心度由节点大小体现,较大的节点代表了较大的点度中心度,而且意味着与其共现的关键词较多。两两共现的节点在网络中出现的数量反映了共现频率,连线的权重越高,其连接的两个节点在文本中共现的频率越高,反之越低。

图1 2013-2014年精准扶贫报道话语共现图

在图一中节点最大、周围连线最多且最粗的关键词是“扶贫”和“贫困地区”。这说明在网络中与它们共现的关键词最多,共现的次数也最多,这两个词在网络中处于核心地位。与“扶贫”和“贫困地区”连线较多且较粗的几个关键词是“项目”“资金”“产业” “政策”等。这些处于核心位置的关键词,反映出2013-2014年的热点话题为对贫困地区的关注、以资金帮扶和当地产业发展为主的扶贫项目开展以及精准扶贫政策的制定等。

图2 2015-2017年精准扶贫报道话语共现图

在图二中节点最大、周围连线最多且最粗的关键词是“扶贫”和“发展”。节点较大、周围连线较多且较粗的几个关键词是“精准”“企业”“产业”等。值得注意的是“精准”和“精准扶贫”在这一阶段被重点强调。“政府”“企业”“基金会”“银行”等多元治理主体以较为均衡的频率被提及。在扶贫治理过程中,“政策”的落实实施以及“开发”式扶贫成为脱贫重要途径。同时,“督查”与“问责”指向了扶贫治理过程的监管。这些处于核心位置的关键词,反映出2015-2017年的热点话题为多管齐下的精准扶贫措施、多元治理主体参与精准扶贫的实践行动、精准扶贫治理过程及动态调整及监管等。

图3 2018-2020年精准扶贫报道话语共现图

在图三中节点最大、周围连线最多且最粗的关键词是“扶贫”“脱贫”和“贫困”。节点较大、周围连线较多且较粗的几个关键词是“产业”“教育”“健康”等。这一阶段重点强调了“深度”贫困地区的治理问题,对降低贫困“发生率”和确保贫困地区建立“退出”机制提出了要求。在扶贫主体上重视激发农民自身的“内生”动力,扶贫方式在统筹兼顾的基础上突出了消费扶贫,并通过“直播”“电商”等渠道助力农产品“销售”。这些处于核心位置的关键词,反映出2018-2020年热点话题为针对深度贫困地区的治理措施、对扶贫治理效果的呈现以及扶贫政策的动态调整等。

为了梳理新闻主题结构,通过探究主题词之间的距离,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对形成的共词矩阵进行处理。在本研究中,把词对的共现次数+1,取倒数后用以描述两个主题词之间的距离。本研究在聚类分析方法上采用 R 语言的 K-means 聚类算法探究共现主题词之间的关系。通过运算结果将主题词分成 5类。表 1 显示了对 40*40 的共词矩阵聚类结果,识别出扶贫新闻报道文本集合所包含的主题信息。

表1 精准扶贫报道主题词聚类

三、研究结论

(一)作为治理回应的新闻话语

英国学者杰弗里·托马斯把回应看作是民主的核心内容,他认为,“从民主的本质来看,保障竞争性的选举只是其中一个部分,更重要的是确保公权力始终以公共理性为依归,不断回应公共性的需求。”[4]因此,从回应治理需求的意义而言,回应不仅仅是新闻媒体作为政府喉舌的一种机制性安排,同时是阐释中国当代民主价值的内在要求。

1.从政治性行动者威权呈现到多元主体共意在场

在一定时空内关注不同行动主体之间的关系是布尔迪厄用来表达他对社会、场域和新闻的理解方式。借鉴蒋小杰、王燕玲(2019)提出的空间——行动者理论[5],本文将精准扶贫工作中的行动者划分为政治性行动者、社会性行动者、经济性行动者及个体性行动者。在精准扶贫治理实践中,不同的行动者有相异的策略选择和利益诉求,基于此形成不同的行动逻辑及互动关系。

政治性行动者作为治理规则的制定者和最终责任主体,其社会治理并非对社会成员直接控制,而是将党政资源和社会资源进行整合,形成治理基础格局。在和“党中央”与“政府”相关的共现词汇中,“政策”“措施”“制度”“保障”“战略”等是联系紧密的词汇,体现了政治性行动者在秩序建构、价值导向和政治认同上的侧重。在《政府激励咱们,脱贫没问题》(2020年7月10日16版)一文中提到“政府搭台,经营主体补台,贫困户唱戏,这是龙岩市激励性扶贫项目的运作方式”,充分说明了政治性行动者的格局统领作用和常规性程序化执行的治理过程。

社会性行动者主要通过协同参与承接部分政治性行动者的职能,在扶贫治理中体现为社会组织、协会、基金会和志愿者团体等,与其联系紧密的词汇为“公益”“计划”“服务”等。经济性行动者本身是承担经济功能的市场主体,在扶贫治理中体现为企业、公司等,与其联系紧密的词汇如“产业化”“培训”“养殖”“种植”“技术”“生产”“订单”等,展现了其通过利益联结机制的建立让贫困地区直接受益的治理方式。个体性行动者既是贫困治理工作服务的对象,也是改变自身困境的主体,在和“贫困户”和“农民”相关的共现词汇中,“内生动力”“就业”“创业”频率较高,强调了现代治理语境下个体实现自我赋权和发展的能力跃迁。

精准扶贫新闻报道中对政府、市场、社会、个体等治理主体及其实践的呈现表明其作为治理共同体中的多元主体相互合作与彼此回应的过程,展现了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向多元、开放和理性的转向。这种社会治理的模式脱离了单一化的中心—边缘结构,转向多中心的网络结构,显示出我国当前在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政治性行动者与多元行动主体的相互支持和有效协同。

2.从制度效用聚焦到治理行动关注

从新闻主题的变化来看,新闻话语的重心实现了从对制度政策的强调转向对治理行动及其效应的关注,同时体现了治理的政治逻辑、经济逻辑与法制逻辑。在社会治理的话语体系中,政策、制度和规则的创立能有效解决由于社会利益的分化差异而导致的冲突,并在普适性的框架下形成治理行为的统一性及其结果的确定性,使社会改革发展的过程稳定有序。精准扶贫作为具有计划性、步骤性和阶序性的治理过程,新闻话语在早期体现出以政策和制度的制定发布为导向。从2013-2014年共词矩阵图中得知,制定制度和建立机制是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内容,以通知和意见形式发布的各项政策在对原有扶贫领域存在的问题进行规范性调适,以解决原有扶贫制度及实施过程中未能解决的问题,以工具理性指向确定目标,以统一标准来规制治理路径。

随着精准扶贫作为动态的社会变迁过程,新闻话语转向了对治理行动的关注。从2015-2017年共词矩阵图及2018-2020年共词矩阵图得知,“产业”“教育”“健康”“旅游”“金融”“兜底保障”“生态保护”等作为扶贫治理行动呈现出较为均等平衡的频率。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健康”“疫情”成为扶贫治理的现实语境,“防控”“攻坚”等词汇与其共现关系较强,充分说明了在不确定风险之下扶贫治理工作的难度。而在疫情期间的扶贫方式中,“车间扶贫”作为吸纳贫困户“家门口就业”的重要方式成为扶贫治理行动中被突出的议题。这种对扶贫治理行动的关注与呈现不仅展现了行动者对扶贫政策及制度话语的理解,将政策过程导向经验性与情境性,同时描绘了政策制度制定与行动者实践之间不断调适的状态,对于含有制度嵌入的治理行动过程的动态校准。

(二)作为治理共识的新闻话语

1.程序与价值:治理共识的呈现

从共识的理论意义层面看,既有程序共识也有价值共识。作为程序共识是政府通过实施协调统一的多元治理主体,对精准扶贫工作进行全面性的部署和有序化的管理,以针对性和计划性的步骤开展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帮扶,实现正向社会变迁。从价值共识层面来看,是促使社会成员对共同的价值信仰和价值目标实现凝聚与分享。

程序共识从制度层面以具体化的可操作的执行方式与手段为实现共识提供遵循与指导。“与传统的专制政治和无序政治相比较,现代民主政治是一种程序政治”[6]。新闻报道对程序共识的呈现一方面体现为聚焦政策及制度执行过程,一方面体现为对治理过程的动态监管,即保罗·萨巴蒂尔所谈到的“媒体对问题注意的持续”。新闻报道对政策的发布、传播与解读可以让政策执行成本降低,增强目标群体的认可,继而使政策所要惠及民众的利益得以实现。如《脱贫攻坚 摘帽不摘政策——给咱的一项都不少》(2019年7月14日)通过对湖南、贵州等地“摘帽县”的走访报道对脱贫攻坚主要政策要继续执行的政策进行解读。对扶贫政策执行过程的报道则将实施和运行的效果和问题予以呈现,引导公众认知及实现对扶贫政策的优化。特别是涉及政策执行有误和违法的现象,新闻报道的关注能引起公众认知,营造舆论影响力,有利于对政策不良运行进行勘误及纠偏。在治理主体内部强化责任意识,自觉遵循扶贫治理政策与规范。同时,在全社会形成凝聚人心,统一认识的扶贫治理思想格局。

价值共识是新闻话语在建构意义的过程中,对社会观念和思想赋予价值涵义,凝聚成符合主流价值规范和集体认同的基本观念。诚如“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所言,缺乏对价值观念进行言说的国家也难以塑造成熟的政治文明体系。这种言说就是谋求政治权力实践与理性价值之间的共识,作为社会治理的扶贫新闻话语必然寻求制度与观念,行为与评价之间一致性的言说表达。

新闻话语形成价值共识来自于价值意义建构和价值规约两个方面,也就是社会学家弥尔顿·罗克奇划分的终极价值和工具价值[7](P179)。前者是对合法性信念系统,即社会对于制度、秩序和规则理解的应然状态;后者是为实现终极价值应采取的行为手段。

在合法性信念系统的意义构建上,我们可以看到“小康社会”“共同富裕”“共同体”“中国梦”是出现频次较高的价值观念。在新闻话语中将经济发展、价值追求、家国情怀与扶贫治理进行关联,扩大了主流价值观念的践行领域、意义言说空间和共同心理基础,强化了扶贫作为社会治理的责任担当和使命意识。

在规范层次上,为实现终极价值采取的方式有“帮扶”“驻村”“试点”“瞄准”“识别”“发展”等。这些具体的程式化可操作性的话语解决了精准扶贫政策在达到脱贫攻坚这一特定目标中的手段和方法问题,为扶贫治理效率的最大化提供价值规约和行动原则。没有工具价值的共识,就难以达成政策及制度的实践逻辑和多元主体的协同运行。

2.道德与情感:治理共识的动员

美国学者Karl Deutch认为社会动员是“人们获得新的社会化模式和行为模式的过程”[8](P2),中国学者认为,“社会动员可以促使人们与传统社会有关的态度、价值观和期望转变为现代社会所要求的态度、价值观和期望”[9]。共识的动员是在集体目标与利益的驱动下,以感召力和聚合性对态度及价值观念进行整合以达成社会认同,正如列宁指出:“报纸不仅是集体的宣传员和集体的鼓动员,而且是集体的组织者。”[10](P35)

媒体对于道德典型形象的构建和道德标准的认定,赋予扶贫治理行动先进性和模范性,使社会成员超越个体,以历时性沉淀下来的集体无意识形成“观念的联合”,从而在人们的生活和交往中唤起认同感。如在“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专栏中分别以《扎根高山帮扶脱贫》《心系扶贫鞠躬尽瘁》《扎根山区科研扶贫》为题,介绍了牺牲在扶贫战线的个人先进事迹。同时,对于闽宁对口协作援助宁夏做了《中宣部授予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时代楷模”的称号》的报道(2020年7月4日第2版)。在道德典型形象构建上,新闻报道突出了英雄的原型,以“个体”和“群像”两类意象形成了英雄共同体。

在道德标准的认定上,“奉献”“初心”等词汇通过对扶贫治理的行为价值进行评价鉴别,使客体在对道德已有的理解基础上形成对更高层次道德价值的趋同和共识,以完成道德内化的过程。媒介作为象征性的话语权力主体形成了人们对道德形象和信仰的双重认知,形成埃米尔·涂尔干所提到的集体表象,“自动地引发或抑制我们的行为”[11]。不仅完善和整合群体的道德逻辑,而且通过媒介表象“借助个体对符号的膜拜,在集体生活中再次生产出自己,通过集体行动再次创造出集体情感和集体意识,再现出社会。”[11](P27)

社会运动的动员中,情感经常被视为重要的资源或工具。情感具有感染性和社会性,一方面它通过流动来达到对象情感价值的提升,另一方面情感通过特定社会文化情境与认知模式表达。斯滕瓦尔在谈及新闻报道情感表达的方式时详述了隐喻的作用。隐喻是基于想象的心理过程以一个认知域的经验理解另一个认知域的经验,是思维和认知的工具。从高频关键词来看,精准扶贫新闻报道中的隐喻主要有战斗隐喻、策略隐喻和道德隐喻。

战斗隐喻把贫穷放置在社会发展进步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对立面,一方面通过精密的“战略部署”“督战”来“决战攻坚”,另一方面通过立下“军令状”、挂起“作战图”、拿起“指挥棒”、打好“组合拳”具体实施扶贫行动。战斗隐喻的直观性能激发人们的认知和情感反应,引起人们的心理联想,号召人们积极投身到扶贫攻坚的战争中,在精准扶贫的“战场”中高度集中有效组织,引导人们对扶贫攻坚战的胜利抱有确定信心。

策略隐喻将扶贫政策方针及其理念以直观的方式让扶贫治理的主体通晓执行。如将不加区别对待的标准式的“漫灌”改为因人因户施策的“滴灌”;将解决当前、扶困纾难的“输血”和注重长效、持续发展“造血”相结合;从受益有限的“撒胡椒面”到集中投入的“捏指成拳”;致力于改变贫困地区的农民“等靠要”思想,发挥自身主体性和内生动力的“扶志”和“扶智”。

道德隐喻将人们对实物的体验性和精神内涵进行连接,如“马前卒”“领头雁”“排头兵”等将扶贫攻坚中的模范人物塑造成群体行动中起关键引领作用的形象予以传达,为人们提供具象化的解释基模,进而影响人们认知判断,获得基于认知共情基础上的共识。

3.赋权与融合:治理共识的凝聚

无论是程序共识的阐明、价值共识的构建还是道德与情感共识的达成,都需要在话语共识的基础上通过交流、沟通及互动得以实现。在精准扶贫治理过程中,各个主体的话语权和话语方式不仅反映了他们之间的社会关系,而且意味着以人民为代表的权力与利益实现。“语言关系代表着符号权力的关系,以这种关系为表征,言说者和他们所属群体之间的力量关系发生转向和呈现”[12](P190)。

哈贝马斯(Harbermas)认为,新闻话语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其社会建构性,特别是其具有的微观政治性。精英主体在建构“社会事实”的过程中通过新闻媒介对公众进行有效说服或者产生影响。制度主义的言说固然可以呈现治理的价值与目的,体现理性和秩序,但在政策或制度制定和实践过程中仅仅依靠精英话语而忽视“公意”的言说,权力的行使必然将会面临合法化的危机。

约翰·德雷泽克以法兰克福学派的观点为肇始,批判了在公共领域主导的工具理性,并认为“以对话为主的言说”一方面可以满足公众的普遍利益,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升政府决策的质量。哈贝马斯在这一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交往理论。“在以语言为中介的交往行动中,参与者所追求的目的是以言行事”[14]。在精准扶贫新闻报道中,多元主体在扶贫治理行动中发出了自己的声音,有以扶贫手记为栏目的第一书记讲述扶贫历程的报道,有扶贫治理领域的专家学者的建言献策,也有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的心声。这些话语互动不仅突破了精英主体的言说,而且通过各主体的表达呈现了意愿表达和利益需求,为谋求各主体之间的共识创造了话语互动空间和条件。

同时,由于新闻话语是发生在新闻媒介主体和受众之间、以解决双方意见分歧为目的的语言的、理性的、社会的言语交际互动(van Rees 2007),新闻语体的对话性和互动性能促进媒介主体和公众的融合。在扶贫治理共识的凝聚中,由于新闻的生产和传播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的转向,构建新闻语体和互动语体的融合成为新闻表达群体认同和维系社会关系的重要方式。

《人民日报》精准扶贫报道大部分语篇保留了客观、精确和规范的新闻语体特征,表达了“信息性功能”。同时,互动语体指向了传者和用户关系状态的变化,通过个体代入的视角切换和主体征召,使新闻话语的交际和沟通成为可能。如新闻“让他们像我们一样富起来!”(2018年7月15日第1版)、“肯忙活,好日子不会躲着咱!”(2019年1月2日第13 版)、“总书记叮嘱我们‘努力向前跑’”(2020年8月6日第1版),通过“我”“咱”“我们”的视角,改变新闻话语支配与被支配的主客体关系,形成传者和受众的交流对话。同时以角色召唤的方式把他者的经验提升到和自我观察、认知与建构同样的地位,完成了以主体间性为特征的共识凝聚。

四、结语

斯科特·麦奎尔用“关系空间”一词表达媒介转换日常经验和社会空间形貌的作用。《人民日报》对精准扶贫作为治理方式以及多元主体扶贫实践行动进行了再现。治理共识的形成固然离不开政权主体合法合意的构建甚至意识形态领域的介入,但归根结底反映的是党和国家在治理实践中致力于保障社会共同体的公共利益和诉求,在于始终坚持公正平等的价值基准,在于把人的发展和进步作为政治文明的标尺。新闻话语所反映的治理共识同时作为表征和手段嵌入意识形态的认知规范,作为观念的循环以偏好共识映射在扶贫治理的实践行动中。

猜你喜欢

人民日报行动者共识
与异质性行动者共生演进: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政策执行研究新路径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论思想共识凝聚的文化向度
商量出共识
敬仰中国大地上的绿色行动者
网络行动者的新媒体使用特征、影响及媒介民主化
做“互联网+”的积极行动者
别让“PX共识”在爆炸中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