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及物性系统的中国外交发言的国际生态话语分析

2023-12-12张曦凤张家威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哲学观生命体物性

张曦凤,张家威

(江西财经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西 南昌 330032)

引言

后疫情时代国际形势纷繁复杂,国际政治经济秩序遭受巨大影响[1],中国外交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在此背景下,中国外交如何应对后疫情时期的多重挑战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目前学界主要从外交学[2]和传播学[3]视角对后疫情时代的中国外交展开研究,鲜有从语言学视角对体现后疫情时代中国外交的话语展开研究。而生态语言学(ecolinguistics)为外交话语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与此同时,环境恶化、资源短缺等问题日益凸显。因此,人类社会开始注重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而人文社科也发生了“生态转向”(ecological turn)[4],一些新兴学科如生态经济学、生态翻译学、生态语言学等应运而生。生态语言学是由生态学与语言学结合形成的交叉学科,其任务是通过研究语言的生态因素和语言与生态的关系,揭示语言与环境的相互作用[5],主要研究范式为生态话语分析(ecological discourse analysis)[6]。生态话语分析是指对话语的生态性分析,不仅包括对生态话语即环境话语的分析,而可以是涉及任何生态系统的话语[7]。而目前生态话语研究主要集中于自然生态话语,未能充分关注社会生态话语,但社会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一样重要[8](P22),应该引起重视。少部分学者着眼于社会生态系统,如曹进和赵盼(2021)从生态语言学视角出发,对网络语言展开研究,分析其生态性特征,从而达到促进加强网络互联网空间建设的目的[9]。

近些年来,国际关系学科先后经历了科学、社会学和语言学转向,从语言学视角对国际关系展开研究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跨学科努力[10],并代表了一种重要的发展方向[11]。在此背景下,何伟和魏榕(2017)提出国际生态话语分析(international ecological discourse analysis)研究范式,以生态话语分析为途径对国际关系展开研究[12],判断话语对包含各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的国际社会生态系统(international social ecosystem)造成的影响,即维护国际社会生态系统还是破坏国际社会生态系统。部分学者着眼于国际社会生态系统,如张鹏飞和尹焕莹(2020)对美国前任总统特朗普的就职演说进行国际生态话语分析,发现该演说违背生态哲学观(ecosophy),充满着美国大国意识形态,不利于国际社会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发展[13]。牛均均和牛桂玲(2022)基于评价理论,探究了中、美、英三国媒体关于“云南象群迁徙事件”报道的介入资源分布特征,揭示了三国的媒体报道符合“多元和谐,交互共生”的国际生态哲学观(international ecosophy),有利于开展国际合作,促进国际社会生态系统稳定[14]。

后疫情时代,国际形势纷繁复杂,本研究着眼于国际社会生态系统,采用语料库辅助话语研究法,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对主题为“后疫情时代的世界与中国外交”研讨会上的中国外交发言进行国际生态话语分析,揭示其折射的生态取向以及在后疫情时代传递的生态意义,一方面丰富生态话语分析研究,另一方面从生态语言学视角促进话语研究与外交研究的互动。

一、理论框架

(一)国际生态话语之及物性分析模式

及物性在系统功能语法中是指特定的过程(Process)、参与者角色(Participant Role)和环境成分(Circumstantial Element)之间的语义的关系,用来表征经验意义和体现语言的概念功能[15](P41)。现实世界中,人们的所思所作实际上是人们对世界的经验和体会,人们通过语言来表达、呈现这些活动和关系。Halliday &Matthiessen(2014)认为这些活动可以用不同的过程类型来表述,它们分别是动作过程(material process)、心理过程(mental process)、关系过程(relational process)、行为过程(behavioral process)、交流过程(verbal process)和存在过程(existential process)。参与者角色有:物质过程的动作者(actor)和目标(goal),心理过程的感知者(senser)和现象(phenomenon),关系过程的载体(carrier)、属性(attribute)、标记(token)、价值(value),交流过程的发话者(sayer)和受话者(receiver),存在过程的存在物(existent)[16](P216)。何伟和魏榕(2017b)从生态语言学视角出发,对及物性系统中的参与者角色系统和过程系统赋予生态意义,建构了一个体现国际生态话语特点的及物性分析模式[17](P600)。

1.参与者角色系统

何伟和魏榕认为传统的参与者角色不能体现国际生态话语特点,于是对参与者角色系统进行重新界定(见图1)[17](P600),目的是突出参与者角色的生态属性,更加直观地反映小句经验意义的生态取向。根据国际生态系统中的生命因子和非生命因子,她们将参与者分为“生命体”和“非生命体”,然后将“生命体参与者”细分为“人类生命体参与者”(如国民)和“非人类生命体参与者”(如动植物),再者将“非生命体参与者”细分为“物理性参与者”(如地理位置、山川、河流等)和“社会性参与者”(如政治、经济、文化等)。

图1 国际生态话语参与者角色系统(何伟、魏榕,2017b)

2.过程系统

除了对参与者角色系统进行重新界定,赋予其生态意义以外,何伟和魏榕认为过程系统也需要赋予其生态意义,因此她们以“多元和谐、交互共生”国际生态哲学观为指导思想,对过程系统进行重构,建构了能够体现出国际生态话语特点的、具有生态意义的三个子系统过程(见图2):生态有益性过程、生态中性过程和生态破坏性过程[17](P601),即过程类型遵循“多元和谐,交互共生”的国际生态哲学观,则该过程类型为生态有益性过程;若违背国际生态哲学观,则为生态破坏性过程;若既不遵循也不违背国际生态哲学观,则为生态中性过程。

图2 国际生态话语及物性过程系统(何伟、魏榕,2017b)

(二)国际生态哲学观

Arran Naess于1973年提出生态哲学观这一概念,后来他认为生态哲学观如生态美德一样,用于解决与自己实际情况相关的生态问题,是指导我们行动的智慧性行为准则[18](P5-53)。Stibbe(2015)指出,生态语言学家应当应用自身的“生态哲学思想”进行话语分析,他从自然生态系统视角出发,提出“生存”(Living)生态哲学观,以此为依据将话语分为促进人们保护生存生态系统的有益性话语(beneficial discourse)、阻碍人们保护生存生态系统的破坏性话语(destructive discourse)以及部分促进但部分阻碍人们保护生存生态系统的模糊性话语(ambivalent discourse)[19](P11-30)。何伟和魏榕(2018)从国际社会生态系统视角出发,基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以及践行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外交理念,建构了一个具有高度概括性和普适性的国际生态哲学观,即“多元和谐,交互共生”的国际生态哲学观。“多元和谐”就是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树立亦此亦彼的和谐共存思想;“交互共生”是指各个国家相互依存,构成一个有机系统。如果话语违背国际生态哲学观则属于生态破坏性国际生态话语;如果话语遵循国际生态哲学观则属于生态有益性国际生态话语;若话语既不遵循也不违背国际生态哲学观则属于生态模糊性国际生态话语[20]。而生态有益性过程、中性过程以及破坏性过程正是基于以上三种国际生态话语的分类而得以重新建构。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语料与工具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官方网站选取王毅在2021年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研讨会发表的演讲(英文版)为研究语料,共计6 252词。选择该语料的原因有二:首先,王毅在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研讨会的发言属于典型的国际生态话语;其次,2021年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研讨会探讨的是后疫情时代的世界与中国外交。将语料转换成UTF-8格式的文本文档,再通过文本编辑器EmEditor软件将对文本的空格、空行等进行清洁、除噪。利用UAM Corpus Tool 3.3软件完成及物性标注及参与者角色和及物性过程的占比统计。

(二)研究问题

主要尝试回答以下三个问题:

1.王毅发表的外交演讲中参与者角色分布特征

2.王毅发表的外交演讲中及物性过程分布特征

3.王毅发表的外交演讲折射出什么样的生态取向,传递了什么样的生态意义

(三)研究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采用“语料库辅助话语研究法”对王毅发表的外交演讲所运用的及物性资源、折射的生态取向和传递的生态意义进行分析。该方法主要将定量语料库分析法和定性话语分析法在分析过程中平衡地结合起来,既强调运用语料库语言学方法对规模性语料进行定量分析,也强调在具体文本语境中对特定语言现象进行定性话语分析[21-23]。

首先,在UAM Corpus Tool系统中建立生态语言学视角下的及物性标注模型,如图3所示。其次,对参与者角色和及物性过程进行识别标注。探究参与者角色的分布特征需要依靠人工识别标注来完成;探究六大及物性过程分布特征可以使用该软件的自动识别功能,再结合人工识别进行调整,但各过程小句的生态取向判断需要以“多元和谐,交互共生”的国际生态哲学观为指导思想,同时结合参与者角色的生态属性进行标注。最后,统计各成分出现的频率,探究该外交演讲所运用的及物性资源,揭示其传递的生态意义。

图3 及物性标注模型

四、研究结果

(一)参与者角色分布

参与者角色是及物性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与及物性过程相辅相成。根据语料数据统计,国际生态话语参与者角色的总频次为577,具体分布情况见表1:

表1 国际生态话语参与者角色分布表

从表1可以看出,在国际生态话语参与者角色中,生命体参与者角色中的人类生命群体参与者共出现108次,而非生命体参与者角色中的社会性参与者共出现451次。这说明王毅发表的英文版演讲给予人类生命群体参与者和非生命体社会性参与者足够的重视,这两种角色对于国际社会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下面将对生命体参与者角色和非生命体参与者角色进行详细分析。

1. 生命体参与者角色

根据数据统计,人类生命个体参与者仅有18个,其中“President Xi Jinping”出现12次。人类生命个体参与者角色“国家领导人”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影响世界各国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从而对各国生态系统之间的交流互鉴、互利共生造成影响。说话人多次使用“President Xi Jinping”表征习近平主席为援助其它国家,尤其是非洲国家所采取的具体措施,为全球发展提出中国方案,如下述例(1)和(2),这体现了习近平主席致力于促进全球共同发展和打造一个健康稳定的国际生态系统。

(1)Showing great care for other developing countries, President Xi Jinping has pledged another one billion doses of vaccines to Africa, including 600 million doses as donation, to support the African Union’s goal of vaccinating 60 percent of the African population.

(2)In response to challenges of our times, President Xi Jinping has offered distinctive Chinese solutions.

人类生命群体参与者角色共108个,其中“we”出现了81次,并且全部出现于动作过程中。把世界上的人和事简单地分为“我们”与“他们”是典型的冷战思维,[24]说话人用“we”做主语,拉近了说话者与听话者的距离,增加了与世界其它国家的亲密感,表达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为推动本国事务以及国际事务向好发展所采取的具体举措。同时,对与“we”进行搭配的高频动词进行观察,有“have done”“have promoted”“have provided”,如例(3)和(4)表征中国和中国人民不仅为本国发展做出努力,同时致力于援助世界上其它国家,尤其像阿富汗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始终把中国人民利益和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

(3)We have provided emergency humanitarian assistance to Afghanistan, opened an air freight corridor for Afghan pine nuts, and helped Afghanistan improve its people’s lives.

(4)We have promoted efforts to reform and improve global governance in line with the principle of extensive consultation, joint contribution and shared benefits, and made new progress in making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more democratic.

2. 非生命体参与者角色

语料中,非生命体参与者角色只涉及社会性参与者,数量达451个。其背后的原因在于该语料为外交话语,目的是传达中国外交理念、中国态度,因此不含物理性参与者。利用语料库软件的“Statistics”功能,将已标注完成的社会性参与者角色以“Summary”形式展示,可以发现它们主要是“development”(51)、“countries”(4)、“cooperation”(49)、“China”(17)、“China-Africa”(15)等。当社会性参与者角色为“China”时,如例(5),说话人用“China”作为动作的发出者,传达出后疫情时代中国并不是以自我为中心,而是以世界为中心,中国所做出的努力不仅是为了谋求自身发展,而且是为了促进世界共同发展,同时说明中国与世界各国在各领域展开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例(6),说话人用“Mutual beneficial cooperation”作为动作发出者,赋予其在促进国际生态系统稳定过程中主观能动性较强的角色,表明“互利共赢”对于两国创新发展的重要性,同时表明后疫情时代“互利共赢”仍然是中国外交的追求。

(5)In launching this major initiative, China endeavors to contribute to the global development cause.

(6)Mutually beneficial cooperation in various areas has provided strong support for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in both countries.

(二)及物性过程分布

数据显示(具体见表2),王毅演讲语料中,动作过程类型是主要的及物性过程类型,占比79.68%,这说明说话人充分利用动作过程对中国为促进本国发展和世界各国发展所采取的实际行动进行表征,这说明中国没有纸上谈兵,而是始终保持着一种务实精神;关系过程和心理过程次之,分别占比11.76%和3.74%,关系过程的使用主要体现说话人强调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稳定和发展的维护者和倡导者,以及对2021年中国外交的风格和特点进行表征;心理过程的使用一是表征说话人的感谢、高兴和期待,二是对客观现象进行表征;交流过程和存在过程出现频次较少,分别占比2.94%和1.87%,交流过程主要是说话人对习近平主席为推动世界各国共同发展所持有的态度和提出的新举措进行表征;存在过程是为了强调中国坚持以联合国宪章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准则、坚持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等,主要是利用“There be”句型来体现;没有出现行为过程。

表2 及物性过程类型统计

1. 动作过程

在国际生态话语中,动作过程描述了相关参与者动作性活动,如做了某事、某事发生或创造、改变了某事[17](P601)。例(7)包含两个动作过程小句,施事均为人类生命群体参与者角色“we”,能够拉近说话人与听众的人际距离,动作过程分别是“have injected”和“have created”,受事分别为“new impetus”和“new opportunities”,表征了说话人想要强调中国政府致力于全球发展,已为世界注入新动力、提供新机遇,展现了中国政府在国际社会中的大国风范,符合“多元和谐,交互共生”国际生态哲学观,属于有益性动作过程。例(8)是对客观事实进行表述,属于中性动作过程。

(7)Second, facing multiple risks to global development, we have injected new impetus into economic recovery and created new opportunities for common development.

(8)The Winter Olympics has entered “Beijing time”.

2. 心理过程

在国际生态话语中,心理过程描述了参与者通过情感、意愿、感知等来实现对其它参与者的爱憎、赞同或反对等心理活动[17](P602)。例(9)包含表达意愿的心理过程小句和动作过程小句,其中意愿心理过程表征参与者做某事的主观愿望,此小句心理过程的意愿表现者为“we”,指中国政府,现象为“see greater global synergy and support for this Initiative”,突出了中国政府的积极意愿,希望看到国际合力的形成,助力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这也是全国人民的共同夙愿,属于有益性心理过程。例(10)为感知类心理过程,感知者是我们,感知到的内容为两种截然不同的取向,既不违背也不支持国际生态哲学观,属于中性心理过程。

(9)We hope to see greater global synergy and support for this Initiative, which will help re-energize efforts for implementing the 2030 Agenda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10)Standing at this crossroads, we have observed two opposite trends at play.

3. 关系过程

在国际生态话语中,关系过程描述并建立相关参与者之间的政治、经济、外交等关系[17](P602)。例(11)包含两个识别类关系过程小句,其形成的语义配置分别为:标记(development) ——非生命体社会性参与者+关系过程(is)+价值(an unending pursuit of humanity) ——非生命体社会性参与者”,标记(economic recovery) ——非生命体社会性参与者+关系过程(is)+价值(the shared goal of all countries) ——非生命体社会性参与者”,标记“发展”和“经济复苏”本身就有利于国际生态系统稳定,而价值“人类永恒的追求”和“各国共同的任务”表征说话人将世界各国看作“命运共同体”,而生态系统的良好运转取决于每个生态因子的和谐。说话人通过识别类关系过程将二者联系起来,表征发展和经济复苏对世界各国的重要性,属于生态有益性关系过程。例(12)为归属类关系过程小句,载体为中国,属性为提供疫苗最多的国家,表征中国履行自己的诺言,将新冠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给世界人们带来希望,遵循“多元和谐,交互共生”的国际生态哲学观,属于有益性关系过程小句。

(11)Development is an unending pursuit of humanity and economic recovery the shared goal of all countries.

(12)China is more than any other country in the world.

4. 交流过程

在国际生态话语中,交流过程描述相关参与者通过语言进行信息交换的过程[17](P603)。例(13)中交流方为人类生命个体参与者“President Xi Jinping”,交流内容为“a string of new measures”表明习近平主席为世界分享中国发展机遇,宣布一系列新措施,目的是为了加强与世界各国之间的合作,推动国际生态系统稳定发展,属于有益性交流过程。例(14)中包含两个交流过程,交流方均为“we”,交流内容分别为“shatter the pretenses of false multilateralism”和“the common aspiration of people around the world”,交流对象为国际社会,表征中国始终强调多边主义是良方,倡议世界各国维护多边共识,属于生态有益性交流过程。

(13)President Xi Jinping have announced a string of new measures, such as a shorter negative list, a more business-friendly environment and greater institutional opening-up, to open wider to the world and share China’s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with other countries.

(14)On international, regional and bilateral occasions, we have spoken up to shatter the pretenses of false multilateralism and given voice to the common aspiration of people around the world.

5. 存在过程

在国际生态话语中,存在过程是用来描述国际生态系统中参与者存在状态的过程[17](P604)。“There be”“exist”或“arise”等通常用来表达存在过程。例(15)和(16)是典型的存在过程小句,例(15)中存在物为“one international system”——非生命体社会性参与者,表达说话人强调任何国家都应该遵循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追求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符合国际生态哲学观,属于生态有益性存在过程。例(16)中的存在物为“a growing call for reforms of the global governance system”,该小句将存在物的存在位置模糊化,用“there”来表达位置意义,提高了此句的生态性,即实际上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是全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该句有助于国际生态系统的和谐、稳定与发展,属于生态有益性存在过程小句。

(15)In response, President Xi Jinping has pointed out unequivocally that in today’s world, there is but one international system, i.e.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with the UN at its core.

(16)Under the combined impact of a pandemic and changes both unseen in a century, there has been a growing call for reforms of the global governance system.

三、生态意义讨论

结合“多元和谐,交互共生”国际生态哲学观对语料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见表3),该语篇有益性过程居多,占比92.62%,其次是中性过程,占比7.38%,没有破坏性过程。语料主要想传递的生态意义有:坚持和平与发展、谋求合作与共赢、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表3 子过程类型统计

由语料分析可知,生态有益性过程揭示出中国坚持和平与发展、谋求合作与共赢、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态理念。席来旺(2021)表示,“即使新冠肺炎疫情给全世界带来冲击,但是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后疫情时代主题”[25]。通过使用UAM Corpus Tool的Search功能,发现该语料“development”和“peace”分别出现51和13次,这说明说话人传递出“要和平、促发展”的生态意义。如例(17)为识别类关系过程,标记为“To promote regional peace and common development”这一理念本就利于国际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转,价值为“the shared aspiration of countries in the region”,表征说话人将世界各国看作“命运共同体”,只有生态系统内的每个生态因子和谐,才能保证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发展。说话人通过识别类关系过程将二者等同起来,表征和平与发展对区域以及世界的重要性,属于有益性生态话语。

后疫情时代的美好世界需要各方携手合作,这一观点王毅在外交演讲中出现多次,仅“cooperation”一词出现49次。社会之间要想达到多元和谐需要各国在各领域开展合作,在后疫情的时代背景之下,首要任务就是携手抗击新冠疫情。王毅在演讲中传递出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积极参与国际抗疫,秉持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尽其力量向其它国家提供疫苗以及救援物资等。如例(18),说话人通过动作过程对具体的援助措施进行表征,赋予了中国在国际抗疫方面主观能动性较强的角色,致力于国际社会生态系统的和谐运行。此外,在后疫情时代中非合作是中国外交的一大亮点,中非合作掀起新的高潮。“China-Africa”共出现11次,如例(19)用识别类关系过程表征习近平主席提出的相关举措在中非关系史上树起新的里程碑,用非生命体物理性参与者“milestone”强调中非关系的重要性,显示出中国支持非洲发展振兴。

2021年中国外交最鲜明的旗帜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表现。王毅在演讲中通过强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呼吁世界各国携手面对人类共同的挑战,以此促进国际生态系统的稳定发展。如例(20),说话人用人类生命体参与者“we”作为施事,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突出其在国际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用动作过程表征世界各国应高举人类命运共同体伟大旗帜。

(17)To promote regional peace and common development is the shared aspiration of countries in the region.

(18)To date, we have provided close to two billion doses of vaccines to over 120 countries as well a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accounting for one-third of the total number of vaccines administered outside China.

(19)This is a new milestone in China-Africa relations and a full expression of China’s sincerity in supporting Africa’s development and revitalization.

(20)Seventh, facing the common challenges for humanity, we have held high the banner of a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and actively promoted reforms of the global governance system.

四、结语

从生态语言学视角对王毅在2021年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研讨会发表的演讲进行国际生态话语分析,结果显示,在所有参与者角色中,非生命体社会性参与者角色居多,这说明发言人王毅关注国际生态系统中的各个社会生态因子,传达出在后疫情时代中国更加注重经济、贸易、文化等各领域的合作与发展。在所有过程中,动作过程出现的最多,王毅充分利用动作过程对中国为促进世界各国共同发展所采取的实际行动进行表征,体现中国的务实精神。在所有过程类型中,有益性过程居多,没有破坏性过程,这说明王毅演讲整体呈现出有益性生态取向,表明中国致力于构建有益性国际生态话语体系,促进国际社会生态系统持续健康发展。该研究一方面为国际生态话语及物性分析模式做出了实证性贡献,另一方面,从生态语言学视角对国际生态话语展开研究能够为未来国际关系研究提供新的借鉴。该研究也存在着一定不足,如研究语料较少,未来可选取王毅发表的系列外交演讲展开研究。

猜你喜欢

哲学观生命体物性
R1234ze PVTx热物性模拟计算
中韩天气预报语篇的及物性分析
LKP状态方程在天然气热物性参数计算的应用
马克思实践概念的超越之维——从与亚里士多德实践哲学观的比较谈起
奇异的生命体
更 进 一 步
低孔低渗储层物性下限确定方法及其适用性
试论康德哲学观对柏拉图哲学观的超越
“马克思的哲学观”研究的几个前提性问题
生命科学(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