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思政课”视域下军校政治理论课建设研究

2023-12-12彭克慧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39期
关键词:大思政课军校理论课

彭克慧,陈 丽,韩 宁

(海军工程大学 政治理论系,湖北 武汉 430033)

2021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1]2022年7月25日,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的《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对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展开了具体部署[2]。军校政治理论课向来坚持全国全军“一盘棋”,在长期建设“大课堂”,建好“大平台”,建强“大师资”的实践中,形成了独特规律。

一、以教学任务为牵引,促进战略规划和时代要求相结合,及时明确军校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大目标”

在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阶段,军队各级干部的政治觉悟和理论水平有了明显提高,特别是群众性教学方式的新发展,使部队中出现了学习毛泽东著作的自发性热潮。因而,继续加强党在军队的思想政治工作,特别是理论工作和理论教育,便成为军校政治理论课的主要任务。由此,军校政治理论课开启了“两条腿走路”的方式,既要有普及性的理论教育,又要有重点提高的教育;既要造就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又要营建理论上和学术上的研究氛围;既要加强学校教育,又要抓紧在职学习。

国家在拨乱反正后的工作重心转移,使党在各条战线上的思想政治工作获得了全方位、多层面展开,但同时也面临着新形势和新问题,这就要求军校政治理论课必须在正本清源上下更大功夫、做更多工作。特别是党的十二大以后,军校政治理论课的根本教学任务进一步落脚到“从爱国主义教育入手,通过系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理论教育,培养学员的共产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并要加强理想和纪律教育。

20世纪90年代,为肃清资产阶级自由化影响,军队特别需要加强政治建设,以保证党的绝对领导,保证人民军队在政治上永远合格。由此,军校政治理论课的根本教学任务就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学员,使之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适应军队现代化建设和未来战争需要的合格人才。

世纪之交,新形势下的军校思想政治建设是“保方向、出人才”,军校政治理论课的根本教学任务就是立足于“打得赢”“不变质”,实现高素质军事人才培养的目标。为确保我军始终成为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确保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确保人民军队的历史使命有效履行,军校政治理论教学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系统进教材、生动进课堂、扎实进头脑,培育“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的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使他们成为德、智、军、体全面发展的人民军队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新时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效应日趋显著[3]。要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就必须加快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这又必须以建设世界一流军事院校、培养世界一流军事人才为支撑。在习近平强军思想和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的指导下,军校政治理论课教学为强国兴军服务,坚持立德树人,为战育人,以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为目标,促进人民军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战略支撑。

二、以教学改革为抓手,既尊重传统又与时俱进,勠力建设军校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大课堂”

(一)迭代统筹教学内容

从军事教育整体出发,军校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既要相互衔接,又要各有侧重并逐级提升。对初级或学历教育的学员,重点帮助其奠定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促使他们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初步学会做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对中级及在职培训的学员,重点帮助其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帮助他们掌握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对较高级别的学员,重点帮助其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探索解决国家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以及国防战略中基本问题的能力,增强他们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使其具有坚强的党性原则和扎实的理论功底。

对军校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进行改革,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根本方向,坚持“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基本原则,不断汲取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新成果,紧密贴近时代和世界以及当代中国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实际、军事斗争准备的实际、学员的思想实际,科学反映并回答国家和军队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把传授理论知识、提高思想觉悟、培养实际工作能力三者紧密结合起来。

(二)统设课程日趋完善

课程设置关系着教学改革全局。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革命武装后,军校政治理论课程设置便以马列主义结合革命斗争实际经验为主要内容,以“战争需要什么,就教什么”为主要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军校政治理论课程设置依然强调“以研究现实问题为中心”,主要开设“历史唯物主义”“中共党史”“政治常识”等相关课程;1953年后,增加了列宁和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点著作,以及联共党史中有关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部分内容;到1966年,规定“哲学政治经济学”“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等为必修理论课程。

1978 年后,全军要求必须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官兵头脑。军校政治理论课围绕“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及“中共党史”等课程系统展开,为此后的课程设置提供了基本规范[4]。

遵循“突出主课,功能互补,区分层次,逐级提高”原则,军校政治理论课逐步形成了横贯各军兵种、军政技装保各专业,纵通专本硕博学历层次、初中高级培训层次,可机变、较完善的课程体系。

(三)统一贯通课堂内外

军校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改革的总体要求就是实行启发式、研究式、开放式教学,使学员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去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在理解理论、开发智力、提高觉悟的同时坚定理想信念。

在课堂中,教员应遵循认识发展规律,贯彻精讲原则,严格落实大纲要求,充分展现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逻辑魅力,培训锻炼学员的思维能力。

在课堂后,开辟第二课堂。通过难题征答、知识竞赛、演讲辩论等形式,激发青年学员学习政治理论的内在动力;组织座谈会、讨论会、心得交流会、学术报告会等活动,帮助学员消化理论、相互启发、自我教育。

在课堂外,实践教学要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做到有活动主题、有实施计划、有保障方案、有考核要求,形成参观见学、社会调查、实习锻炼“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

三、以教学协同为助力,既保持稳定又勇于变革,踏实建好军校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大平台”

军校政治理论课不是单纯的理论灌输,也不是简单的“口头讲授”,它必须充分利用教材、媒体、环境等资源承载方式的合力育人机制,在保持稳定发展的前提下勇于突破界限,由此一步一个脚印地踏实建好教学“大平台”。

(一)教材体系成规模

研读马列主义经典著作、宣传党的创新理论是军校政治理论课教材建设必须把握的一贯准则,集中优势兵力编写统一教材也是军校政治理论课的鲜明特色。全军拥有一支理论基础比较厚实、知识面广、探索精神强、有一定写作能力的教材编写队伍,不断编写出适应国家建设发展需求、水平较高、门类齐全的政治理论教材。

为保证军校政治理论课的统一性和权威性,军队一般不提倡“一个学校不顾条件,‘小而全’地自编成套教材”。经年累月的积累和沉淀之后,军校政治理论课不仅拥有全军统编的通用规定教材,也拥有大单位或院校根据培训任务实际和教学需要自主或联合编写的其他教材,还拥有能及时、充分、准确反映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及军事指导理论创新成果的辅导读本或丛书,更拥有紧跟信息技术步伐的多媒体教材和网络资源,基本构建了结构框架科学、思想观点准确、充满时代气息、具有军队特色和培训任务特点的可读性强的高质量教材体系。

(二)人与媒体相结合

很长一段时间里,军校政治理论课只能运用传统手段开展教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便是全部,有时候连人手一册的教材都难以保证,阵地在哪里,教室就在哪里;革命战争时期甚至利用过报纸、电台等宣传工具展开具有渗透性、扩展性的政治理论教学。

人越是能熟练掌握工具,工具优势就展现得越突出,科技的“第一生产力”效应就越强。在始终保留传统教学工具“白+黑”(粉笔+黑板)的前提下,军校政治理论课特别注重积极运用幻灯、投影等手段来提升教学效果,并较早地普及了多媒体教学。

新时代,军校政治理论课更加重视发挥现代技术和新媒体的作用,大力发展计算机和局域网辅助教学。在校园网上建立政治理论学科网站,开展网上自学辅导、讨论答疑,以及心理服务、法律咨询等活动;积极利用实验室和专业教室开展模拟演练;充分发挥电子图书、动漫作品、网络游戏、DV短片等的教育功能;推进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信息化基础建设,以实现全军甚至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共享。

(三)“软”“硬”环境共营造

军校政治理论课教学环境不仅体现了军校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水平,而且对部队作风建设有直接辐射影响。革命战争年代的学习和生活条件都异常艰苦,“认字就在背包上,写字就在大地上,课堂就在大路上,桌子就在膝盖上”。然而,包括抗大在内的全军部队到处洋溢着朝气蓬勃、乐观向上的良好氛围。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军校的各项“硬件”建设取得长足发展。1938年确定的“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的抗大教育方针和“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抗大校训,早已成为全军院校建设的核心理念,也是军校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建设发展的不变要义。军校政治理论课建设长期处于爱党爱国爱军爱校的清风正气之中,处于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清风正气之中,处于尊师重教、好学上进的清风正气之中,处于艰苦奋斗、求实创新的清风正气之中,处于民主团结、遵纪守法的清风正气之中。这种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软”环境同良好的军营“硬”环境一道,形成了全方位有利于学员健康成长的实力。

四、以人才队伍为保障,既严格落实准则又适当倾斜政策,全力打造军校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大师资”

军队总是从战略高度来考虑院校的政治理论教学的。优秀军事人才的首要条件是政治优秀,也就是说,“又红又专”中的“红”是首要的。不同于其他基础学科,军校政治理论课通过政治基础理论教学来强化学员对自身社会属性的认同;不同于其他专业技术课,军校政治理论课通过政治理论专业教学来强化学员对自身政治职能的认同;不同于其他军事学科专业,军校政治理论课通过政治学科专业教学来强化学员对自身使命担当的认同。可见,建强军校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大师资”,既要严格落实统一的原则标准,又有必要做出适当倾斜的政策。

以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为基本要求,培养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政治理论教学队伍意义重大。长期以来,军校政治理论课教员不断朝着“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方向努力。他们普遍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自觉遵守党的宣传纪律,模范带头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他们忠诚于党和人民军队的教育事业,积极发扬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和优秀作风,刻苦学习专业,努力钻研业务。

为提升政治理论教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全军有组织、有计划地展开轮训,逐步改变师资队伍的知识结构;多形式、多途径、多层次抓好政治理论课教员在职培养进修,支持和鼓励政治理论课教员自学深造并获取相应学历学位;表扬在教学和科研中成绩突出的政治理论课教员,在政治上和物质上给予奖励;大力扶持中青年教学骨干,鼓励人才冒尖。

为保证政治理论课教员数量适当、专业对口、结构合理、质量较高,军队根据实际工作量来确定政治理论课教员的编制数量,在调整改革中注意保留有真才实学的尖子和骨干,强化师资力量。

除此之外,还要落实感情留人、待遇留人、事业留人的政策措施,营造拴心留人的良好环境,健全完善引进人才、保留人才的机制。对授课能力强、学术水平高、科研成果突出、发展潜力大的政治理论教员,可适当放宽职称评定条件;在晋升职务等级、评选教学科研成果奖项、享受岗位津贴等方面,专门规定政治理论课教员占有相应比例;注重发现培养并宣传表彰安心本职、教书育人的政治理论课教员先进典型,为学员树立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科学理论的榜样模范。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军之大计。教育之根本在育人,育人之根本在立德,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之培养人才的核心在于对党忠诚。作为“大思政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军校政治理论教学必将在新时代继续为党育人、为军育才。

猜你喜欢

大思政课军校理论课
走进社会大课堂,善用“大思政课”
高校“大思政课”格局下舞蹈课堂与思政内容融合的思考与探究
军校物语
我们是光荣的军校教员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关于军校讲台上话语自由度的讨论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
新课标下中职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有效教学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