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生动”的化学课堂

2023-12-11龚韦韦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23年12期
关键词:原电池生动小车

龚韦韦

“生动化学”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认知特点和学习兴趣为教学起点,以教师生动的教学与学生双手、感官“动”起来为主要特点的化学教学主张。也就是说,教师要以生动的教学艺术将抽象的化学知识具象化,引导学生借助双手、感官之“动”直观、具体地掌握化学知识,体验化学现象,感知化学规律,从而使课堂“活”起来、“动”起来,让学生在“动”的过程和教师的生动讲解中生成新的化学知识,掌握新的化学技能,形成化学思维,从而体验化学学习的乐趣,收获成功的喜悦。如何打造“生动”的化学课堂呢?笔者以《再探原电池》的教学为例,谈谈具体做法。

一、“心动”触发化学学习兴趣

所谓“心动”,就是教师通过一定的教学策略让学生的大脑处于兴奋状态,从而主动、积极地思考。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对知识主动的构建过程,学习应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教师在实际或模拟情境下教学,可以让学生处于“身临其境”的学习状态,借助原有知识和经验同化所学新知。在情境中获取新知不但有利于学生保持长久记忆,而且便于学生由“此情此境”迁移到“彼情彼境”,进一步运用知识。因此,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是教学活动有效进行的基本依托,是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起点和原动力,也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在教学《再探原电池》时,笔者先给学生播放了一段介绍华为电动汽车“问界M9”的视频,当听到“此款电动车搭载了华为最全的智能汽车全线技术解决方案,是问界系列的扛鼎之作”时,学生强烈的学习热情被激发出来,对电动汽车、智能汽车全线技术解决方案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笔者顺势提问“电动汽车最核心的竞争力是什么?”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电池”或“动力”,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如何提高电池的效率”。

“学启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开启思维大门的钥匙。教学《再探原电池》前,笔者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分别是“认识原电池—再探原电池—设计原电池—应用原电池”。教学时,笔者在每个教学环节中均设置了一个主问题,引导学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思考。在“认识原电池”环节,笔者引导学生围绕“最简单的Cu-Zn-硫酸原电池有何缺点”展开思考;在“再探原电池”环节,笔者引导学生围绕“如何改进原电池的构造以提高电池效率”展开思考;在“设计原电池”环节,笔者引导学生围绕“如何将化学反应转化成原电池的能量”展开思考;在“应用原电池”环节,笔者引导学生围绕“原电池模型在生活中怎样转化应用”展开思考。四个螺旋式上升的问题就像一条线串联着整个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层层递进地思考,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二、“手动”让化学学习更直观、具体

化学是以实验为主的自然科学,化学的魅力往往也是通过实验体现出来的。从教学角度看,实验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策略,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方法或手段。因此,教师在化学教学中要充分运用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让学生动手操作中直观感受化学的魅力。

在教学《再探原电池》的过程中,笔者设计了两个实验操作环节。第一个操作环节是教师给出铜片、锌片、一定浓度的硫酸和一个简易小车模型(将一个简易的玩具小车的电池盒取下,换成塑料小杯),指导学生分小组动手组装小车并让小车快速运行。根据既有知识和笔者的引导,学生很快想到利用铜片、锌片和一定浓度的硫酸构成原电池,并组装完成。从实验效果来看,各小组所做的实验并没有达到笔者预期的效果,如有的小组设计的小车只运行了很短的时间,有的小组设计的小车几乎没有运动。笔者引导这几个小组的学生用电流表检测本小组设计的Cu-Zn-硫酸原电池,学生通过检测,发现原电池虽产生了微弱的电流,但持续时间不长。这个问题再次激起学生的探究兴趣。于是,笔者引导学生进行第二个操作实验——改进原电池。笔者先引导学生思考电量微弱且持续时间不长的原因。学生经过合作探究,提出小车续航能力差可能是有些电子直接在锌片上与硫酸中的氢离子结合而没有通过导线转移,导致电量损失。接着,笔者让学生动笔将原因(重点化学知识)记录下来,再动手改进实验。学生将锌片取出后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再利用盐桥形成闭合回路。学生动手改进实验后,借助电流表检测实验效果,发现电流强度大幅增强。这个过程既强调了“心动”,又强化了“手动”,学习效果很好。

动手操作、动手绘图、动笔记录是学好化学的主要方式。在本节课中,学生动手操作的时间有十几分钟,通过“手动”体验、“心动”思考,学生得出一个学习化学的结论:当化学理论或化学结论与自己的理解之间存在矛盾和冲突时,必须不断实验、纠偏,才能解决矛盾和冲突。这种不断深入的教学,既让学生认识到演示操作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性,又有利于学生始终保持学习的热情和探究的欲望。

三、“口动”助力知识巩固

化学学科被称为“理科中的文科”,学习化学既需要抽象思维,也需要直观感知;既需要深入理解,也需要强化记忆。在化学学习中,学生自己不动嘴读、背、表达,学习效果必然会大打折扣。因此,在化学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说、答结合,评、论结合,读、背结合,学生才能集中注意力,更好地理解、记忆、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再探原电池》时,笔者在各个教学环节中设计了多个表达、评议问题,如“自制实验小车为什么不能持久且快速奔跑?”“你是怎样改进原电池并提高动力效能的?”“除了动力这个因素,你还知道哪些原因?”等。解决这些问题,学生除了深入思考,还必须通过口头表达来展示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如,在“設计原电池”环节,笔者通过电子投屏展示多名学生手绘的装置图,让其他学生口头评价,并对设计有问题的作品提出口头修改意见。学生在表达、讨论、评价中不仅加深了对化学知识的印象,锻炼了思维能力,还有效提升了语言表达能力。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心动”“手动”“嘴动”,最终全身联动,学习效果很好。当然,教师在授课时要避免枯燥乏味的说理,除了要在授课语言上追求生动、活泼,还要竭力把抽象的化学知识具象化,将理论性的化学知识生活化,将深奥的化学知识浅显化,将前沿的化学知识现实化,将枯燥的化学现象趣味化。如此,化学课堂才能真正“生动”起来。

(作者单位:宜昌市科技高中)

责任编辑  吴锋

猜你喜欢

原电池生动小车
大车拉小车
自制小车来比赛
生动的冬天
如何让文章更加生动
例析原电池解题策略
生动深刻 同享共进
刘老师想开小车
两轮自平衡小车的设计与实现
2017年7月原电池及原电池组产量同比增长2.53%
原电池知识点面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