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外语院校“中国文化概论”课教学目标探析

2023-12-11黎敏

文教资料 2023年16期
关键词:文化认同文化自信

黎敏

摘 要: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以及网络时代信息多元化背景下,外语院校“中国文化概论”课承担着树立外语专业人才中国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的任务。根据外语院校人才培养特点,结合目前大学生在中国文化认知与认同上存在的问题,“中国文化概论”课教学目标应包含兼具广度与深度的知识目标、具有比较视野的能力目标、基于文化自信的素质目标、加强文化认同的情感目标,使该课程能够助益于新形势下符合国家需要的外语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中国文化概论 外语院校 文化自信 文化认同

2020年5月教育部发布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简称“《纲要》”)中不仅强调了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而且特别强调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引导学生传承中华文脈,富有中国心、饱含中国情、充满中国味。[1]“中国文化概论”课是外语院校开设的素质教育重要课程之一,是承担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任务的重要课程。当前在国际社会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复杂形势下,在网络时代信息多元化的背景下,外语院校“中国文化概论”课应承担起在新形势下坚定学生文化自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认同的重要任务。正如《纲要》提出的高校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建设的一个重要步骤就是将思政内容落实到课程目标的设计中去。“中国文化概论”课也需制订符合时代需要的课程目标。与综合院校相比,外语院校以培养外交、翻译、教育、经贸、新闻、法律、金融等涉外高素质人才为主要目标,学生因专业特点,接触外国文化更多,在欣赏、包容其他文化的同时,更应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2]。因此,外语院校“中国文化概论”课的课程目标就是要有助于学生“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3],在认同自我文化的基础上,平等看待其他文化。

本文在分析总结近年来学者们对高校学生中国文化认知、认同等相关问题调查结果的基础上,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和情感目标四个维度探析符合新形势需要的外语院校“中国文化概论”课教学目标的设置问题。

一、确立符合大学生学习特点的知识目标

课程教学知识目标要结合学生已有知识结构的基本情况和现实培养需要而定。在针对高校“中国文化概论”课的研究中,方敏指出,目前高校“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体系中存在着几个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包括该课程未能将文化精神内涵和德育目标贯穿于整个教学实践中,未能与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衔接,未能与学生专业方向相结合,未能落实第二课堂建设等。[4]这说明高校“中国文化概论”课知识目标的确立需要考虑学生在中小学已形成的知识结构、学习方式。关于大学生中国文化认知和认同问题,不少研究者做过相关调查,如靳大力在对山东某高校109名本科生进行的中国文化认同调查显示,大学生对中国文化缺乏整体认知和深入了解,认知形式上,被动了解多于主动了解,认知内容不成体系,具有表面化、碎片化的特点。[5]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与学生在中小学通过语文、历史等课程接触中国文化知识过程中,为了应试而仅注重知识点学习的方式有关。因此,高校必须帮助学生在已有知识点的基础上加强文化知识的系统性学习,将帮助学生建立关于中国文化的系统的知识框架作为“中国文化概论”课的知识目标,这种系统性应体现在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

首先,在知识框架的广度上,以往研究者们多从文化的类别入手,考虑广度问题,重视课程内容是否涵盖了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心态文化。但对于外语院校而言,更应以中华民族多元整体观念来体现“中国文化概论”课知识体系的广度,如在教学内容上应加强不同民族、不同地域文化内容的介绍,以有利于外语院校学生全面了解中国文化。众所周知,以中国少数民族的历史、宗教、文学、民俗等作为研究对象的海外汉学研究者积累了不少研究成果,在形成其本国的中华民族、历史甚至人权的话语建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作为中国未来的涉外高素质人才,外语院校的学生应该在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下对包括不同民族、地域文化在内的中国文化有所了解,这就需要“中国文化概论”课在内容的设计上将相关文化成果纳入其中,如在介绍中国的传统建筑类型时,侗族的风雨桥,苗族、傣族等少数民族的吊脚楼等都应成为桥梁、民居建筑形式的代表性类别;在文学成果介绍中,可补充有国际影响的、代表性的民族文学成果,如藏族史诗《格萨尔》、蒙古族史诗《江格尔》等。柯尔克孜族史诗《玛纳斯》在国际学界影响很大,拥有专门的研究人员和机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将1995年定为“国际玛纳斯年”,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外语院校的学生对此不应一无所知。更重要的是,整体中国文化知识框架的建构,可以加强学生中华民族整体意识,这也是“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重要任务之一。

其次,在知识框架的深度上,在有限的课时内,要让学生在原有知识水平基础上有所深化。因此,“中国文化概论”课可以以专题介绍的形式加强系统性。如中国文化的基础在于以儒家为代表的古代思想,它是理解一切中国文化现象的钥匙。学生在中学时代对儒、墨、道、法等先秦思想有所了解。那么,大学阶段怎样才能将这些知识点连接起来呢?

首先,教师要以先秦诸子百家思想为起点,帮助学生了解这些思想产生的历史原因,以及各种思想之间的联系、区别。其次,教师要对秦以来中国古代思想对先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的脉络进行梳理,阐明在各个时代面临的问题,以及中国思想领域对这些问题的回应和所要达到的目的。外语院校的中国文化教学要特别强调在大历史的视野下观察中国文化的发展问题,宋明理学对儒学的发展,离不开佛教理论的刺激和启发,是那个时代在面临外来文化冲击时,知识分子在思想领域中的回应和创新。今天,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我们的文化同样面临其他文化的冲击,特别是受到具有强势话语权的西方文化的冲击。习近平提出的要“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6],正是我们应对这些冲击应有的态度。未来将要从事涉外工作的外语院校学生更需要有明确的文化创新意识,而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既能赋予我们将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经验,也会让我们增强信心和责任心。

二、确立具有比较视野的“中国文化概论”课能力目标

与中学阶段重点掌握知识的教学目标不同,大学阶段能力目标应成为教学的重点。对外语院校学生而言,“中国文化概论”课的能力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文化思辨能力。何军明针对厦门市六所高校的1145名学生进行的文化自觉意识调查显示,学生中存在着轻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倾向,其表现为在回答更乐于参加西方节日(如圣诞节、情人节)活动还是参加中国传统节日活动的问题时,75.3%的学生选择了更乐于参加西方节日活动。[7]这一定程度上说明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价值认识不足。而中国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传统美德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8]。在大量接触西方文化的同时,外语院校大学生更有必要对自我文化的价值加深认识。这种认识要摒弃文化“自大”或“自卑”心理,平等、包容地对待不同文明,欣赏不同文明为人类的进步和发展做出的贡献。在秉持文明互鉴、文明对话态度的基础上,对中外文化的异同进行比较,在比较中更深刻地认识中国文化的特质,并据此对当前的问题从文化的角度做出分析,对不同的学说、理论增强基于中国立场的判断意识。这些都是学生思辨能力的体现,是外语院校“中国文化概论”课的重要教学目标。

为实现这一目标,外语院校在教学方式上应突出两个方面。第一,可以采用问题研究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跨越中学的“知识”学习方式,进入到“问题研究”学习方式,并在此过程中逐步培养其思辨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布置“从与西方地理大发现的比较中看郑和下西洋活动体现的中国文化特点”这一研讨题目,让学生分组查找资料,引导学生在比较两大活动的动机、过程、结果后,发现中国文化“和”的特点。再如,教师可通过“利玛窦的传教方式对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启示”议题引导学生透过历史思考今天中国文化传播的问题,使學生在“中国文化概论”课上的“知”能直接服务于今后他们从事涉外工作时的“行”。第二,为学生的阅读提供指导,吴小燕在对上海市大学生传统文化认知的调查中发现,大学生获得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的途径主要来自“课堂教育”,而“课外阅读”位列其次,“媒体”居第三。[9]这说明,除课堂教学以外,阅读对大学生了解中国文化起了重要作用。因此,结合问题研究,教师可以提供学术价值较高的代表性研究成果,指导学生扩展阅读,了解相关问题的研究状况,激发他们的研究兴趣,引导他们在多元的观点中加强基于中国立场的辨别力,增强对包括学术观点在内的外来文化的思辨能力。

三、基于文化自信的“中国文化概论”课素质目标

近年来,中国的崛起引发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剧烈变化,作为一种反弹现象,“中国威胁论”“唱衰中国”等不和谐的声音甚嚣尘上。在这种新形势下,我们要保持定力,定力的基础就来源于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10],也是外语院校“中国文化概论”课的素质培养目标。这一目标既包括在了解中国文化特点、价值的基础上,充分肯定其中优秀的、能为今天人类发展提供智慧的、在实践中能积极践行的内容,也包括树立传播中国优秀文化成果的意识。但目前已有的研究显示,大学生在中国文化意识方面存在以下两个较为突出的问题。

首先,大学生对中国文化产物不了解或停留于表面。如何军明对厦门六所大学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现状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国画、瓷器、茶叶等知之甚少[11];靳大力对山东某大学学生文化认同的调查发现,部分大学生受娱乐性驱动,喜欢中国诗词和汉服,但对于其背后的文化知识、民族精神不甚了解。[12]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与学生缺乏系统阅读有很大关系。何军明的调查中发现,没有系统阅读过“四书五经”的大学生高达100%,未全部阅读过四大名著的大学生达到92.8%。[13]因此,“中国文化概论”课需要鼓励学生阅读元典,让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识有着坚实的基础,这也是增强其思辨能力的方法之一。按照特性,文化可被划分为文化产物(器物、食物、制度、音乐、书籍等),文化习俗(交际规则、生活习惯等)和文化观念(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等),三者之间相互关联:文化观念塑造了文化产物和文化习俗的形态,文化产物和文化习俗是文化观念的具体表现;文化产物服务于文化习俗,文化习俗影响了文化产物的结构、面貌。在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通过文化产物、文化习俗解读其中的文化观念,概括出其中体现的中国文化特点。如中国古代诗词整体上体现了“诗言志”的特点,而儒家对于“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的强调,使作者借助诗词抒发思想、抱负成为中国诗词的审美传统,也成为中国诗歌的突出特点。又如,传统中国绘画中,最具有中国文化特点的是文人山水画,与传统西洋绘画追求真实客观地反映物象不同,山水画并非自然的简单投射,而是融入了画者心灵世界的非物质化的自然,儒家的“志于道”,道家的“道法自然”,都激励着艺术家们追求心灵与自然的感通。因此,中国山水画努力营造的是寄托了画者心灵追求的自然,是“天人合一”观的具体体现。无论诗词还是山水画,它们在世界艺术之林中都是一种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为人类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借鉴。了解文化产物、文化习俗背后的文化观念,能提高学生理解中国文化的素养,引导他们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的价值。

其次,在中国文化的认知上大学生们存在着知行分离的现象。目前的研究涉及上海、厦门、北京、江西、山东等省市的大学生,调查结果都显示大学生在传统文化的认知上存在着知行分离的问题,即他们“对主流文化积极肯定的态度,并没有转化为相应的实践行为”[14]。对此,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有人将之归咎于学生学业紧张和功利性学习思想,没有太多精力、时间和动机投入到相关的传统文化领域中的社会实践中。[15]问题的症结在于我们未能深入思考今天如何让优秀的传统文化恢复活力、发挥作用。比如,在人格塑造上,儒家强调人之为人的道德培养,强调日常生活中对于“礼”的坚守。因此,针对大学生在传统文化认知上的知行分离问题,在“中国文化概论”课中,教师对中国文化的讲解要着意揭示传统文化在我们生活中的表现,比如在民俗文化的介绍中,不仅要介绍民俗形式,重要的是介绍民俗形式背后的文化观念,它赋予我们生活以何种意义,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励他们积极践行优秀传统文化,这正是文化自信的表现。王伟等人的调查发现大学生更愿意以实践活动的方式来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有更强的主体性要求。[16]根据这个特点,“中国文化概论”课可以更多地设置由学生主导的、具有实践性的文化活动,例如借助传统上巳节之机,在校园内举办汉服诵诗会,让学生亲身感受这个节日所具有的文化内涵,让继承传统落在实处。

四、加强文化认同的“中国文化概论”课情感目标

教学中的情感目标涉及学生的兴趣、态度、价值、欣赏、适应等多种因素。[17]其中的核心因素是学生对所学知识价值的认识。对“中国文化概论”课来说,它的情感目标是建立学生的中国文化价值认同。外语院校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尤为重要。马振涛等人对北京某外语院校学生文化认同现状的调查显示,该校大学生的文化认同不仅存在着知行分离等与一般院校大学生相同的问题,还有外语院校学生的特殊问题,比如低年级学生对主流文化认同略高于高年级学生,外语学习与主流文化认同之间的相关性为负相关

等。[18]其原因既有一般院校大学生共有的原因,如网络时代,信息的多元化带来价值观的多元化,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包括主流文化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也有外语院校学生专业学习中大量接触外国文化,其价值观对学生的中国文化认同产生一定的影响。

有鉴于此,外语院校对在“中国文化概论”课中加强情感目标的培养问题需做更多的思考。文化知识的讲解除了解决学生的文化认知问题外,更重要的是促进这些知识的内化,经过内化,这些知识才真正进入学生的认知体系,形成文化认同,最终化为践行,这样才能体现教学的有效性。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通过价值引导,使学生结合现实,在纷繁的信息中增强辨别力,对文化价值做出理性化的判断,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例如,在专业学习中,学生接触的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差异显著,在语言表达方式上,美国文化有直言不讳的特点,当面拒绝或者否定对方都属于正常的交际形式,但是在中国文化规则中,“含蓄”的交流方式是美、修养的表现。这种差异,恰恰是文化价值观差异的外化。中国文化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儒家在充分考虑现实生活中各种关系保持和谐的基础上,非常重视忠恕之道,重视设身处地地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并将此视为君子所为,是一个人修养的体现。美国式的“直截了当”是其个人主义文化价值观的一种体现,讲清二者在价值观上的差异,让学生不仅更清楚地了解西方文化,而且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人的行为方式背后体现的中国文化价值观,使他们对这样的差异不是简单地肯定或者否定,而是在理解基础上认识到中国文化在创造和谐关系上的价值,为他们认同和践行中国文化奠定基础。

五、结语

在目前国际关系复杂,多元信息对中国文化认同、传承与传播造成困扰的背景下,外语院校“中国文化概论”课的教学目标应调整为力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牢固树立学生的文化自信,帮助学生提高研究问题的能力、知识的内化能力以及对多元价值观的思辨能力,达到以文化人的教学效果。当然,要实现这样的教学目标,还需要学校教学部门、管理部门形成合力,统筹安排,如针对外语院校大二和大三学生对主流文化认同均值偏低这一问题,学校可以将“中国文化概论”课设置在大二,在学生外语专业课进入深入学习阶段后,同时加强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关注和理解;又如,学校可结合文化课的教学内容,以学生为主导在校园内展开中国文化的宣传活动,在外语院校营造更多的中国文化氛围,使学生在活动的举办中受到中国文化的濡染,提高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另外,学校还可将道德修养纳入学生的考评体系,通过日常平凡的工作,如承担志愿工作等,给学生创造文化践行的机会。这些都助益于“中国文化概论”课教学目标的实现。总之,探索符合新形势需要的外语院校“中国文化概论”课教学目标,不仅关乎学生对中国文化知识的掌握问题,更关乎外语院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19]。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 [N].民主与法制时报,2020-06-06.

[2] [19]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3] [4] 方敏.文化自信融入《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体系探赜[J].三江高教,2019(2):51-52.

[5] [12] 靳大力.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认同:问题、原因与对策研究——基于内隐联想测验的分析[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20(4):69-74.

[6] 习近平.努力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M]//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13.

[7] [11] [13] 何军明.大学生文化自觉意识现状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10):56-58.

[8]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2-26.

[9] 吴小燕.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的调查与思考[J].当代青年研究,2012(10):51-55.

[10] 习近平.要有高度的文化自信[M]//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49.

[14] [18] 马振涛,马丽萍.外语院校大学生主流文化认同现状调查——以北京某外语院校为例[J].学理论,2019(11):73-76.

[15] 刘彩霞,方必基.传统文化素养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科技视界,2020(12):56-58.

[16] 王伟,李海龙,李全星.你对中国传统文化知多少——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调查问卷分析[J].名作欣赏,2016(5):36-39.

[17] [美]D. R.克拉斯沃爾,B. S.布卢姆,等.教育目标分类学:第2分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23-25.

基金项目:北京外国语大学“以树立文化自信为目标的‘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研究” (SJJG202019)。

(责任编辑:向磊)

猜你喜欢

文化认同文化自信
融媒体时代如何践行基层群众文化自信
浅析习近平“文化自信”的四个维度
海外新华侨华人社团与国家“软实力”建设研究
基于文化共生视域的民族教育发展路径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外婆的日用家当》中的文化身份认同问题
试论香港电影中的“九七情结”
文化认同对京津冀地区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影响分析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美国黑人影片中的文化认同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