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生思政课中华传统文化符号案例教学资源库构建探析

2023-12-11傅佐东

文教资料 2023年16期
关键词:教学资源库思政课研究生

傅佐东

摘 要:中华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内涵博大精深。中华传统文化符号中蕴含着优秀的思维方式、审美标准、价值理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符号与研究生思政课具有契合性。从思政内容、价值显现两个角度探讨研究生思政课中华传统文化符号案例教学资源库的构建,提出构建途径,是丰富研究生思政课教学的重要举措,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的体现。

关键词:研究生 思政课 中华传统文化符号 教学资源库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1]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2]由此可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对推动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同时对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研究生思政课要汲取、挖掘其中有益的思想观念、道德意识、文明素养、价值规范等等,对研究生进行理想信念、爱国主义以及道德规范等教育。中华传统文化符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中华传统文化符号教学资源库可以提升研究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观念来涵养研究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不断增强文化自信,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

一、中华传统文化符号与研究生思政课具有契合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3]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表现形式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其他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为辅。大学生是受教育对象,教育者以社会主流观念、道德观念以及政治观念等为主要内容,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导,以立德树人为教育目的,利用有效的方法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让大学生在接受教育理论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价值观”[4]。因此,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符号应用于研究生思政课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应有之策。

(一)中华传统文化符号内涵

恩斯特·卡西尔在《人论》中定义符号:“(符号是)一种可以通过某种不言而喻的或约定俗成的传统,或通过某种语言的法则去标示某种与它不同的另外的事物的事物。”[5]他认为人是“符号的动物”,所有文化生活形式都是符号形式。[5]一个符号的生产与发展的背后必然有着强大及复杂的文化支撑,而文化一旦经过漫长的沉淀形成了符号,它的寓意就会具有长期性及稳定性。中华传统文化符号是中华文化在数千年的传承与发展中渐渐积淀形成的具有民族特色或者地方特色、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如节日、数字、图像、汉字、书法、古典音乐、舞狮、舞龙、贴春联等等。这是中国几千年以来历史文化衍生的重要产物。

(二)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符号库是研究生课程体系的需要

研究生思政课的目标之一就在于提升研究生道德素养,使其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引导研究生正确处理义利、公私以及理与欲等关系,实现思政课“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建立研究生思政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符号库(简称“符号库”),充分挖掘符号中的思维方式、审美标准、价值理念等内蕴,是课程体系构建的需要。所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符号库的建设应成为研究生思政课体系中的重要部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课紧密结合,让中华文明融入思政课,成为研究生思政课教学的重要手段和载体。

(三)构建中华传统文化符号库是研究生教育的现实需要

1. 增强研究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近年来,随着我国研究生生源渠道变广、专业类型增多,研究生群体间知识、阅历差异较大,他们的思想状况也日趋复杂化。过于偏向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的提升,而对思政课不够重视的现象日渐突出。部分研究生受国外不良文化影响,再加上了解传统文化的渠道有限,导致他们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不够,更有甚者,过于拔高西方文化而漠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符号教学资源库,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促进研究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入认识与理解,实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增强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自豪感。

2. 促进研究生思政课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衔接

目前,“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有思政课程內容相融合的较少……融合的形式较为单一。形式上的单一,也造成了内容衔接的不连贯”[6]。建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符号资源库,可以有效解决目前思政课中出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课融合方式单一、融合不连贯、融合程度不深、效果不明显等问题,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奠定基础。

充分利用资源库中传统文化符号的价值观念、象征意义及教育功能,能实现教育内容的共通和价值理念的契合。就内容而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道德精神能为研究生思政课提供借鉴,比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哲学观点、民族精神、价值理念等,能为研究生思政课提供丰富滋养,为研究生高尚思想品质的养成提供理论保障。就价值理念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前社会的价值遵循。引导研究生深入探究中华传统文化符号背后的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并汲取其中的精华,有利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价值观念与研究生思政课的有效衔接。

二、研究生思政课构建中华传统文化符号库的维度

在研究生思政课中构建中华传统文化符号库,首先要分门别类进行构建,然后再对每一类符号进行介绍,包括这一类符号的形成、发展的历史,符号的意义、价值,最后再考究经典文学、文化典籍等是怎样描述这些符号的。这样的梳理不仅是对符号进行溯源,同时考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哪些思政内容,中华传统文化符号库的思政价值逻辑是什么,从而达到建库目的。

(一)中华传统文化符号库的思政内容构成

中华传统文化符号种类繁多,涉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1. 岁时节日符号

岁时节日符号包括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等。与春节相关的符号有年夜饭、拜年、春联、门神、年画、窗花、“福”字、灯笼、爆竹等等;与清明节相关的符号有扫墓、寒食、踏青;与端午节相关的符号有吃粽子、划龙舟等;七夕节则有牛郎织女的传说这个爱情符号;中秋节成为“团圆”符号,月宫上的神话传说形成的符号,出现在绘画、家具、剪纸等艺术作品中;重阳节成为孝的符号;等等。赛龙舟意味着勇敢拼搏、团结协作,扫墓、重阳节意味着要懂忠孝廉耻,春节、中秋节意味着友善、和睦,七夕节则预示忠贞不渝,等等,这些都具有思政意义,可以看作是思政内容符号。

2. 数字、图形符号

数字符号,如“九”“三”“八”等。例如古代“九”是极多、有限之极的象征。人们追求十全十美,数字“十”是满,但古人认为月满则亏,物极则反,盛极则衰。因此“九”又有“满招损谦受益”的思政教育意义。图形符号,如传统动植物组合形成的吉祥图式。传统动植物组合形成的吉祥图,往往借助比拟、借喻、双关、象征、谐音等表达方式,形成特定的吉祥语,即画中有“话”,如由喜鹊和鸳鸯组成的“双喜鸳鸯”象征夫妻恩爱,由叫白头翁的鸟和牡丹花构成的“白头富贵”比喻夫妻白头偕老、富贵到老,由一头象驮着宝瓶的“太平有象”比喻天下太平、吉祥平安,等等。这些图形符号作为思政内容则可以启迪学生智慧,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

3. 文字符号

中华传统文化符号中的文字符号数量极多,很多文字本身就具有符号意义。汉字的方块外形、结构可分合、一字一音节、同音现象多等特点造就了许多特殊的汉字文化现象,汉字通过拆字、双关、谐音等方式,传达相关内容。比如“德”字:“直”就是“德”的底色,“直”加上“心”旁,表示心里的正直;加上“彳”旁,体现行为的正直(见图1)。直、徝、悳、德,是一家的眷属。所谓“德”,既是心理上的“直”,又有动作行为上的“直”,也就是知行合一的“直”,是一种最高境界的修养。

研究生通过了解这些符号,思考这些符号发挥了哪些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功能,树立崇高理想,坚定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和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二)中华传统文化符号库的思政价值逻辑展现

在研究生思政课中构建中华传统文化符号库,挖掘符号本身的思政价值元素是我们的最终目标。这些思政价值元素包括思想观念、道德意识、价值规范等等。挖掘这些元素可以为研究生思政课提供有益启发。

1. 思想观念

透过中华传统文化符号,我们可以领会其中蕴含的思想观念,汲取其中的精华。这些思想观念是研究生思政课需要倡导的观念,对研究生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包括“终身学习”“终生奋斗”“履职尽责”等等。例如在了解孔子(代表知识分子的符号)时,了解孔子一生的经历:三岁丧父,十七岁丧母,三十四岁问学老子,三十五岁到五十岁一直从事教书工作,五十五岁后周游列国,晚年整理了《诗》《书》《礼》《易》《乐》《春秋》等文献。研究生应该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生命不止,奋斗不休”的思想观念,同时学习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观念。另外,研究生应从孔子的事迹中学到笃实的思想观念。比如《论语·颜渊》中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意思是做君的要像君,做臣的要像臣,父亲要像父亲,儿子要像儿子,即在其位要谋其政。这一思想观念当今仍然值得推崇。

2. 道德意识

中华传统文化符号中蕴含思想政治教育的道德元素,包括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私德等等。在研究生思政课中充分运用中华传统文化符号中的道德元素,可以培育学生的道德意识,塑造学生优良的道德品质,更好地促进学生“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从而实现思政课“引导人、感化人、激励人”的目标。比如在十二生肖符号中,我们可以用“牛”的踏实与奉献精神来开展诚实、勤奋的品德教育,鼓励学生做“孺子牛”“拓荒牛”;用“羊”的符号开展品德教育,结合《诗经》中的《羔裘》篇引导学生要有“正直刚强的美德”,用“羊羔跪乳”引导学生要不忘母恩、学会感恩、懂得报恩;在解读“七夕”这一岁时节日符号时,可以用“七仙女下凡,见到卖身葬父的董永,被他的孝行打动,决定嫁给他”这一情节,对研究生开展“孝”的教育。

3. 價值规范

价值观对人的发展极其重要,一个人的价值取向将影响他的人生目标、人生态度。中华传统文化符号中包含丰富的价值观元素,这些价值观元素可以为研究生思政课提供价值观教育资源,让学生从传统文化符号中汲取力量,树立崇高目标,端正人生态度,积极投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业。如在端午节这一节日符号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学习以祭祀屈原为核心的吃粽子、划龙舟等符号,领悟屈原的人格力量,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又如,利用中华传统文化符号对研究生开展诚信、忠贞等价值观的教育。以作为吉祥符号的“莲”(又称莲花、荷、荷花、水芙蓉等)为例,阅读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及周敦颐的《爱莲说》,将莲脱俗的美,出淤泥而不染、不蔓不枝、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等品格与君子德行联系在一起。人们在身处逆境的时候,想到的是莲对淤泥的突破;当政治黑暗的时候,莲又成了有志之士不同流合污的象征;面对义与利、生与死时,莲又成了可爱而不可亵渎、士可杀而不可辱等价值观的表达。

三、研究生思政课中构建中华传统文化符号案例教学资源库的途径

1. 开设专门课程

在研究生思政课中,我们应该设立一定课时的中华传统文化符号课程,充分讲授中华传统文化符号的产生、发展、影响、价值内涵等,从而真正将学习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落到实处,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入思政课教学。

在课程开设中,首先要确定设置哪些内容,如何分类别。在所有中华传统文化符号中,我们要尽量选择有思政功能的内容,为思政课添砖加瓦。其次要分年级开设课程。一般来说,一年级研究生知识积累还不够多,研究能力还不够强,应当侧重选择形象化的符号;二年级以后可以注重理论性更强的内容。三是结合院校、专业特点开设课程,增强针对性。比如艺术类专业研究生的课程应侧重于选择艺术作品的符号;民族学类专业研究生的课程应侧重选择民俗节日、事象、风俗方面的符号。四是课程内容与研究生专业课应做到同向同行,将中华传统文化符号案例教学资源库在研究生思政课、专业课中同步推进,做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发展。

2. 配备专业教师

一类是国学理论教师。这类教师要对中国古典诗词等经典文学及古代哲学与人文思想非常熟悉,能从理论上给学生进行具体的指导,让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一些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二是具有艺术背景的老师。中华传统文化符号也常常涉及音乐、美术、雕塑等等,配备一些有艺术背景的老师,有利于对学生进行专业的指导。

3. 设立专门场馆

构建中华传统文化符号案例教学资源库,首先是要有专门的存放文献资料的场馆。对中华传统文化符号的学习只停留在理论上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专门的场馆供学生查阅、学习,并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去学习和体验符号中的思政教育的深刻内涵。比如可以建立形式多样的体验馆,让学生融入其中,接受沉浸式教育。另外,除了借助一些博物馆开展教育,我们还可以针对研究生的特点建立专门场馆,让学生进行专项学习,比如建立工艺品展馆、音乐博览馆等等。

四、研究生思政课构建中华传统文化符号案例教学资源库的拓展思考

1. 理论构建与技术参考

符号库建设可以为研究生提供理论知识和技术参考。一是学习传统文化理论。比如在符号库构建维度里,对每一种符号的考究,包括其產生、发展、影响等,就是为研究生学习传统文化,领略其中的价值提供理论支持。二是在构建符号库的过程中,常常引用一些艺术作品来进行佐证,包括绘画、雕塑、出土的文物等,既能为艺术类研究生提供专业学习的机会,又可以让他们从艺术作品中了解当时的用色、构图、工艺等技术,学习其中的精湛之处。

2. 注重增强中华传统经典资源学习的建设

符号库的建设启示我们,在研究生思政课及专业课教学中,都应注重对中华传统经典资源的学习。一是经典文学作品。例如学习四大名著中精彩的描写手法,如人物形象的刻画、感情的描绘、场景的描写、语法修辞的运用等,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好地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是中国古诗词。在构建符号库中,对古诗词的引用,可以让研究生增强对我国古诗词的了解,进一步学习诗词中的情感,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例如从白居易“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中了解诗人关注民生的情怀。又如在对数字符号“九”的介绍中,我们可以引用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孟浩然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李白的“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张籍的“逢高欲饮重阳酒,山菊今朝未有花”;白居易的“自从九月持斋戒,不醉重阳十五年”;李清照的“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等等。

3. 深入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符号案例教学资源库的有益元素

中华传统文化符号丰富多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是博大精深。《周易》有“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百姓日用而不知”之说,说明文化对人们的重要性,也说明了我们对身边的文化了解常常是浮于表面。在研究生思政课教学中,我们应从不同角度深入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符号中的思政元素,广泛运用于教学,这样方能切实让研究生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营养,加快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36.

[2]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406.

[3]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 [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314.

[4] 刘鑫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河南:河南工业大学,2021.

[5] [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甘阳,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19.

[6] 郑天祥.高校思政课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研究[J].中国军转民,2022(20):72-73.

基金项目:2022年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2022年度广西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课题“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案例教学资源库开发与应用研究” (JGY2022254)。

(责任编辑:刘娟娟)

猜你喜欢

教学资源库思政课研究生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基于学徒制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改革与实践
移动互联开发的教学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基于校企合作模式下计算机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
高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探索
青少年对思政课的逆反心理研究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