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的科学内涵、核心依据与模式建构

2023-12-11李广龙

文教资料 2023年16期
关键词:模式建构科学内涵课程思政

李广龙

摘 要:课程思政作为新时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战略举措和重要任务备受学界关注。本文从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关系考察入手,探讨课程思政的科学内涵与核心依据,在此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与研究心得,搭建课程思政育人新模式,即以宏观与微观两条主线搭建课程思政教学结构,通过双师协同、设计重构与策略变革三条路径落实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同时通过课内课外、线上线下多渠道向学习者传播社会正能量,即

“2+3+1”课程思政育人模式。

关键词:课程思政 科学内涵 核心依据 模式建构

全面推进和加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既是新时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战略举措和重要任务,也是深化高校教学内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一环。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简称“《纲要》”)中指出:“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1]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除了发挥好“思政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基于非思政课程的“课程思政”也必须躬身入局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高等教育要围绕“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教育根本问题,发挥好课程建设的“主战场”和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全面推进和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实现育人与育才相统一的人才培养目标。

一、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关系辨析

“课程”与“思政”看似是两个毫不相干的名词,却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话语体系中形成了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修饰关系,共同构成了两组不同的概念语境。为了更加有效地促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健康良性发展,我们首先必须厘清“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关系问题。关于两者的关系,石书臣[2]、赵继伟[3]、许硕[4]等人都曾做过相关研究。可以说,正确认识和处理两者关系成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迫切需要厘清的现实问题,也是准确把握课程思政科学内涵的基础。

“思政课程”是思想政治课程的简称,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整套系列课程群。“课程思政”理念提出以前,“思政课程”主要承担着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肩负着高校大学生思想与价值塑造的重要使命,正如许硕等人所说的,“思政课程”指的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系列课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对大学生全面、系统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式。[5] “思政课程”涉及的系列课程隶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一系统化的学科体系,作为一种不断发展的系列课程,随着时代的进步,“思政课程”的体系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完善。在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寻求自己解决方案的历史征程中,马列主义与我国具体国情相结合,先后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丰富并建构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最终形成了这一丰富而系统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只有明确了“思政课程”的学科归属与理论体系,师生才能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真正地区分开来,并以体系化、结构化的思维教授和学习“思政课程”,发挥“思政课程”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过程中的基础性作用。

“课程思政”是指要发挥除“思政课程”之外高校非思政类课程群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课程思政”强调的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之外的各门课程也必须承担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通过课程建设、课堂教学等达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6]虽然“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在学生培养的价值指向上具有一致性,但从内涵到外延依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其学理脉络、逻辑理路等自然有所不同,所以在具体教学实施过程中,切不可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混为一谈。“思政课程”是要将思想政治理论系列课程的学科知识结构化、系统化地传授给学习者,达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塑造的目的。这是一种显性的思政教育。而“课程思政”则需要施教者对非思政类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重构,融入“课程思政”理念并从中挖掘、提炼具有价值引领作用的思政元素,进而润物无声地融入具体课程教学实践,达到教书、育人的双重目的。这更多体现的是一种隐性的思政教育。

这里要强调的是,“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并不是毫不相干的,也不是要求高校其他通识课、专业课教师都来讲思想政治理论课,更不是简单地将高校非思政课程群与“思政课程”做加法,而是在高校非思政课程的具体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和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着眼于思政理念的融入与思政元素的挖掘。通过融入课程思政理念、挖掘课程思政元素,高校每一门课程都能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也有研究者认为:“既不能因专业课教师不讲思想政治理论课而淡化、弱化,甚至忽视‘课程思政的作用,也不能因为强调‘课程思政而忽视其他专业课程本身的教育教学要求。”[7]可见,在高校非思政课程建设与课堂教学过程中,淡化、弱化“课程思政”会妨碍非思政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而过度强化“课程思政”,某种程度上又会制约专业诉求的达成。淡化、弱化或过度强化“课程思政”这两种态度取向对非思政课程建设与课堂教学都是不可取的。所以,非思政课程教学的思政理念融入与思政元素挖掘需秉持辩证思维,应同时兼顾专业与思政诉求,切不可偏颇一方。

在推进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的当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内容供给应坚持“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双轮驱动的培养模式,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形成有效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终形成一种“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共建共荣、相互借鉴、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关系。这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内在要求。

二、课程思政的科学内涵与核心依據

要使“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发挥好“课程思政”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协同育人作用,除了要明确“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关系问题,还须弄清楚“课程思政”的科学内涵与核心依据,这是促进课程思政建设健康、良性发展的前提。

1. “课程思政”的科学内涵

从价值指向性上来看,“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均指向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两者的价值指向有着高度的一致性,但“思政课程”是通过体系化、结构化的一系列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现育人功能;而“课程思政”则通过除“思政课程”以外的非思政课程建设与课堂教学实现育人功能,强调非思政课程的思政理念融入与思政元素挖掘,更多体现的是一种新时代的课程观、教育教学理念。“课程思政实质是一种课程观,不是增开一门课,也不是增设一项活动,而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8]换句话说,这种课程观其实就是一种非思政課程的思政观,就是要让高校的非思政课程都渗透这种思政观,从而发挥非思政课程的思政育人功能。温潘亚认为:“课程思政不是一门或一类特定的课程,而是一种教育教学理念。”[9]具体而言,大学所有课程都具有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承载着培养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使命。[10] “课程思政”如同以人为本、素质教育、混合式教学等教育教学理念,贯穿在整个高校非思政课程建设与课堂教学始终,发挥非思政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综上所述,“课程思政”既是新时代课程建设与课堂教学应秉持的一种课程观、思政观,又是一种教育教学理念,其内核是要求高等教育始终秉持和贯穿这种新时代教育理念。高校教育教学改革遵循这一教育理念成为新时代高校课程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之一。融入课程思政理念、有效挖掘课程思政元素也必然成为衡量高校课程建设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

2. 课程思政理念融入与元素挖掘的核心依据

在明确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学理边界以及“课程思政”的科学内涵之后,为了有效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我们必须准确把握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依据。这是课程思政建设保持正确前进方向的前提。

(1)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思想之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结合中国国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作为高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推进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着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沿着正确方向前进,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以《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框架指引。《纲要》指出,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也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11]可以说,《纲要》的发布既是国家整体规范和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重要标志,也是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还是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一次重大转折。作为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行动指南,《纲要》从课程思政建设的总体目标要求与内容重点、课程思政教学体系设计、师资的课程思政建设意识与能力、课程思政建设质量评价体系与激励机制、课程思政建设的组织实施与条件保障等多方面提出了框架指引与总体要求。高校所进行的一切课程思政建设活动都必须以《纲要》为准绳,把握建设方向,创新实现方式。

三、课程思政育人模式的设计与建构

在大思政背景下,要充分激发“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宏观上要把握好建设方向,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目标指向,使“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同频共振,发挥“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价值,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双轮驱动;微观上要着眼于课程建设这一“主战场”、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从非思政课程的教学设计出发,探索创新课程思政育人新模式,设计能充分发挥课程思政育人功能的教学新模式。笔者根据教学实践与研究心得,提炼、总结了一套课程思政育人模型,即

“2+3+1”课程思政育人模式,其中“2”指两条主线,“3”指三个路径,“1”指一项补充。

1. 两条主线

课程思政育人模式的两条主线是指通过宏观与微观搭建课程思政教学结构。具体来说,课程思政宏观主线是从大思政理念出发,从课程整体建设的视角,让课程思政理念进教学大纲、进教学目标、进教学设计、进教学内容以及进教学考评;而课程思政微观主线则从思政元素挖掘出发,以知识单元局部视角,将挖掘的课程思政元素润物无声地融入具体的教学知

识点。

(1)课程思政宏观主线。课程思政的宏观主线要从大思政理念出发,从课程整体建设的视角,在总体把握课程性质、教材内容以及参考资料的前提下,不断拓宽课程思政建设载体,让课程思政理念进教学大纲、进教学目标、进教学设计、进教学内容以及进教学考评。具体来说,在制定教学大纲时,必须统筹学科课程要求,将体现价值引领的大思政观作为必选项渗透到教学大纲之中;设定教学目标时,除了学生基础知识积累与知识应用能力提升等专业诉求,更要将课程思政教育功能的价值目标作为一项重要目标;撰写教学设计时,要统筹课程全局,将不同维度的课程思政理念恰当地融入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梳理教学内容时,要以整体视角,统筹课程大单元、大章节,尽可能实现课程思政理念全覆盖;制定教学考评标准时,将课程思政教育功能的达成度作为一项重要的考核和评价指标,重视过程性考核并将其置于突出位置。

(2)课程思政微观主线。在梳理和重构课程教学内容时,与课程思政宏观主线有所不同,微观主线应着眼于课程小单元、知识点的细化与分解,从中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在把握课程思政微观主线过程中,要把握以下三项原则:其一,摒弃课程思政一元论思想。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是一个多元的目标诉求,不能仅仅停留在课程思政这一项教学目标的实现上,更不能有课程思政一元论倾向,尤其是如果课程小单元、具体知识点中没有可挖掘的课程思政元素,可以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作为教授目标,满足专业课程的专业能力培养诉求。其二,注重课程知识点与思政元素两者间的契合度、关联度的打磨。在具体教学实践过程中,切勿陷入一种为思政而思政的教学悖论当中,必须以课程知识点为载体,深入挖掘其所蕴含的课程思政元素,并探寻具有更高契合度、关联度的课程思政元素。其三,推敲课程知识点中思政元素的最佳融合和呈现方式。课程知识点与思政元素以何种方式融合并以何种方式呈现,属于教学策略类、方法论层面,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变革和优化教育教学策略,以最佳的融合和呈现方式展现课程思政元素并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2. 三个路径

明确了课程思政建设的两条主线,那么如何推动其落地实施并产生实际成效,是课程思政建设与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路径选择问题。通过研究总结,笔者将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路径梳理为基于课程思政开发主体的双师协同、提升课程思政内涵建设的设计重构以及促进思政资源有效融入与内化吸收的策略变革三个方面。

(1)双师协同,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作为一种显性思政教育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始终居于核心地位,决定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引领的高度与方向。高德毅等人认为:“围绕‘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课程目标,将高校课程分为显性思政和隐性思政两大类别,其中显性思政课程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隐性思政课程包含综合素养课程(通识教育课程、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既要牢牢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又要充分发挥其他所有课程育人价值,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程、专业课程三位一体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体系,突出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融通。”[12]可以说,拥有丰富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高校思想政治教师队伍掌握着更为系统化、体系化与结构化的显性思政教育资源,不但如此,他们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也积累了大量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有效策略与方法。所以,要深入挖掘隐性思政课程的课程思政元素,应充分利用思想政治课程教师队伍的专业优势,加强思想政治课程教师与课程思政教师之间的合作。除此之外,高校也应从顶层设计上不断健全和完善双师合作机制,拓宽双师交流渠道,充分发挥双师的协同效应。双师通过交流与互鉴,提升合作成效,从而构建一种共建、共享、共育的课程思政双师协同合作机制。

(2)设计重构,提升课程思政内涵建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除了必须利用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这一显性思政教育资源,也应该充分发挥和调动隐性思政教育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随着高校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隐性思政教育资源的价值塑造功能在学界已达成共识,但如何才能深入挖掘这些隐性思政课程的思政元素,使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真正同向同行发挥育人价值,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视隐性思政课程的教学设计。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我们要突破传统课堂教学内容设计的思维瓶颈,加强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教学内容设计,提升课程思政内涵建设,必须将有关课程思政的内容设计作为课程整体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要重视课程思政元素挖掘的宽度,又要注重课程思政元素挖掘的深度,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构,从而使课堂教学既达到知识传授的目的,又达到价值塑造与价值引领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实现育才与育人的双重目标。传统的教学内容设计固然有价值塑造的目标诉求,这是毋容置疑的,但在基于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当下,隐性思政课程教学内容设计中的价值塑造、价值引领相较于知识传授、知识获取跃升到更为突出的位置。所以,要提升课程思政内涵建设,我们必须将课程思政设计作为课程教学设计的重中之重,对教学内容要加强基于课程思政理念融入与元素挖掘的设计重构。

(3)策略变革,促进思政资源有效融入与内化吸收。有了基于课程思政开发主体的双师协同保障以及有益于提升课程思政内涵建设的内容设计重构,我们还必须变革和优化教育教学策略,这样才能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促进思政资源的有效融入与内化吸收。所以,探索有效的教育教学策略,对促进思政资源的有效融入与内化吸收至关重要。以隐性思政课程中的专业课程为例,传统的专业课程教学策略更多以促进学习者的知识获取、知识理解与知识应用等专业诉求为重,从而达到授业解惑的专业培养目标;而如今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专业课程讲授则必须始终贯穿价值塑造、价值引领的育人目标,这就需要变革和优化原有的教育教学策略,建构新的有益于思政资源有效融入与内化吸收的教育教学策略。比如以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等互联网新技术为依托的智慧教育可以充分发挥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互补优势,通过线上线下这种混合式教学多措并举促进思政资源的有效融入与内化吸收。

3. 一项补充

一项补充是指教育者应多渠道向学习者传播社会正能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除了发挥好显性思政课程和隐性思政课程的育人价值,教育者应利用课内课外、线上线下等多种渠道向学习者传播社会正能量,以《纲要》总体要求为行动指南,充分调动各类思政资源,多视角多维度挖掘思政元素,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使思想政治教育在潜移默化中真真切切入心、入脑。比如将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时事新闻等润物无声地渗透到与学生交流互动的可能场景当中,当然也可以通过行为示范、话语表达等传播社会正能量。

四、结语

课程思政建设是新时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一项重要抓手。自“课程思政”理念提出以来,学界从不同视角、维度对其加以阐释和研究,已经取得了大量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本文从辨析“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关系入手,厘清二者各自的边界归属,明确二者的辩证关系,最终促使二者之间形成一种同向同行、共建共荣、相互借鉴、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关系。从性质与科学内涵而言,“课程思政”实际是新时代的一种教育教学理念。在新的历史时期,高等教育要始终秉持和贯穿这种教育教学理念与课程思政观。课程思政是一项需要长期建设的系统化工程,对课程思政的理念融入与思政元素挖掘应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思想之源,以《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为建设的框架指引。在此基础上,笔者根据教学实践积累與个人研究心得,总结了一套课程思政育人模型,即“2+3+1”课程思政育人模式,其中“2”是指通过宏观与微观两条主线搭建课程思政教学结构;“3”是指三个实现路径,即基于课程思政开发主体的双师协同、提升课程思政内涵建设的设计重构以及促进思政资源有效融入与内化吸收的策略变革;“1”是指一项补充,就是要求教育者利用课内课外、线上线下等多种渠道向学习者传播社会正能量,从而发挥各类思政资源的育人功能,服务于课程思政总体建设。

参考文献:

[1] [11] 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 [N].民主与法制时报,2020-06-06.

[2] 石书臣.正确把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关系[J].思想理论教育,2018(11):57-61.

[3] 赵继伟.关于“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辩证关系的思考[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8(5):51-55.

[4] [5] [6] [7] 许硕,葛舒阳.“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关系辨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9(6):84-87.

[8] [12] 高德毅,宗爱东.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31-34.

[9] [10] 温潘亚.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前提、反思和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20(8):12-14.

基金项目:2023年咸阳师范学院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课程思政引领下的古文献学课程协同育人机制研究”,2022年咸阳师范学院第二批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刘娟娟)

猜你喜欢

模式建构科学内涵课程思政
准确理解组织路线的科学内涵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乡村教师培训学习的有效支持方式
谈大数据环境下大学生法治思维能力培养模式建构
关于高三语文高效早读模式建构的策略探索
基于“核心概念”的物理教学初探
『四个全面』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
“中国梦”的科学内涵及其启示
“美丽宁波”的科学内涵及实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