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生带得走的智慧
2016-12-06顾赢
顾赢
摘 要:科学教学通过生生、师生间互动交流,帮助学生对科学知识进行建构,丰富学生的认知体验、促进学生的内心发展。“自主阅读+归纳交流”式的课堂追求教师对课堂的整体实践和学生个体知识建构 ——从多个维度落实教学目标;从过度预设走向动态生成;从个人独白走向群体对话,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给学生带得走的智慧。
关键词:科学教学;自主阅读;归纳交流;知识建构
一、初中科学教学中互动交流的盲点
1.交流目标单一化
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是科学课程的核心理念。因此,科学课堂应整合课程目标,不仅要体现知识的传授和信息的交互,还要落实方法和技能的培养以及思维拓展、价值观建构等深层次互动。
传统科学课堂交流以事实性知识为载体,片面追求知识层面的目标,缺少了对科学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照。
2.交流路径定向化
很多情况下,课堂交流的问题往往是本节课的重难点,往往存在于教师的预设之中,因为这是我们认为有价值和有意义的知识经验。因此一旦预设过强,源于学生的质疑和问题就会略显尴尬。一般情况下,学生提的问题很有价值,但往往不合时宜。因此为了避免这一矛盾,信息(内容、对象、评价)更多的时候从教师流向学生,学生被动接受信息,其主体性地位动摇。
3.交流方式机械化
如果我们细细体会科学教材,会发现教材的结构和层次是鲜明的,逻辑关系也是非常严谨的。但是往往很多时候教师只是在接连提问,学生机械性回答,教师继续补充讲解。但所提问题与问题之间缺少逻辑联系,问题与问题之间的层次感也不明显,忽视了知识的前后串联,导致交流方式的机械化。
二、“自主阅读+归纳交流”式科学课堂的建构及方案设计
1.
“自主阅读+归纳交流”式科学课堂的建构
2.
“自主阅读+归纳交流”式科学课堂的方案设计
本文作者选择以《真菌和细菌的繁殖》为例,按照提出的模型进行教学方案设计。对于《细菌和真菌的繁殖》这一课,教材主要从细菌的分类、细菌的结构、细菌的繁殖、细菌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这几个角度对细菌进行概述。考虑到学生求知欲的激发需要结合生活实际,因此笔者选择了生活中的情景导入——吃饭前为什么要洗手?从而引出生活中看不见摸不着,却又无处不在的细菌。接下来学生通过自主阅读书本搭建关于有关细菌知识的大框架,继而再根据自己搭建的知识框架再次进行阅读梳理,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
在展示交流、评价质疑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中不断修正和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
课题 无处不在的细菌(细菌与真菌的繁殖 —第一课时)
教学引入 【问题抛出】饭前为什么要洗手?——手上有微生物(细菌)。教师让学生拿出双手,追问手上的微生物(细菌)为什么看不到?学生提炼出“小”后,“奖励 ”学生欣赏《手印》菌落,以及各种细菌在显微镜下的图像,激起学生对细菌的求知欲。
【活动一】阅读书本,疏通筋骨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阅读书本 P33 ‐P35,自己概括书本通过哪几个方面对细菌进行介绍,形成知识框架。
课堂流程 【活动二】归纳整理,伸展脉络学生继续阅读书本 P33‐P35,当堂对细菌需要进行研究的几个方面进行对应的归纳整理、补充记录,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活动三】交流展示,修正启发学生上台分享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台下的同学和教师补充修正。
【活动四】评价质疑,群体对话一部分学生对部分没理解的问题提出质疑,并由其他学生或者老师自己进行解答。
课堂结语 【问题抛出】细菌为什么会无处不在?教师引导学生从生物科学的本质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昀后提升为三句话结束课堂。生存——个体结构功能相适应生殖——种族繁殖延续无压力共生——万物受其影响相得益
三、“自主阅读+归纳交流”式科学课堂的实施与评价
1.目标多维,从单一目标走向多维目标
教师永远不要小瞧学生的能力和智慧。在“【活动一】阅读书本,疏通筋骨”和“【活动二】归纳整理,伸展脉络”两个环节中,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能够准确地归纳出教材从细菌的分类——结构——生殖方式——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四个方面对细菌进行框架的建构。继而抽丝剥茧,层层深入,通过进一步阅读能够大致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这样的学习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课堂结语中,教师“笼统”地抛出“细菌为什么会无处不在”这个问题,看似无心,却是有意。事实上,生物科学的核心离不开适应二字,细菌能够无处不在,这是现象,透过现象分析本质,就是科学精神的内涵。因此,将课堂所学内容提炼为三句话——生存(个体结构功能相适应);生殖(种族繁殖延续无压力);共生(万物受其影响相得益彰),意在将科学精神拔高和提升,充分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
2.思维碰撞,从过度预设走向动态生成
思维的碰撞能够产生有效的交流,有效的课堂交流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问题中交流,在交流中反馈,在反馈中碰撞,在碰撞中形成新的精彩。
例如在认识细菌结构的过程中,学生 1在展示细菌结构的过程中,提到细菌有遗传物质。但是没有提到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这个重点概念,此时,学生 2站起来继续补充,细菌没有成形细胞核,遗传物质在不成形的细胞核内。教师再引导学生和动植物细胞进行比较,说明没有成形细胞核的细胞属于原核细胞,原核细胞的概念也就自然而然地在学生脑海中建立,知识网络也变得立体而丰满。
3.结构提升,从个人独白走向群体对话
课堂交流的存在方式是多样的,现代教学论提出理想的交流模式(图 2)应存在于教师与学生个体,教师与学生群体、学生个体与学生个体,学生群体与学生群体之间。特别是生生之间的互动,更有利于促进学生深入了解交流结果。
通过“自主阅读 +归纳交流”模式,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变得更加主动。在评价质疑,群体对话的环节中,学生 1提出细菌在分裂过程中遗传物质是如何分配的这个问题,虽不是本节课重点,其他学生马上能够将知识迁移,从七年级上细胞分裂的知识将学生 1提出的问题进行合理到位的解释。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经历了师生角色的转变,实现了个人经验的全体共享,对学生自我价值也是一种提升的过程。
参考文献:
[1]朱清时.科学教学参考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13.1.
[2]侯帅.中学化学课堂“低效”交流问题诊断与改进策略[J]化学教学,2016.3.
[3]杜汉生.现代教学论与教学改革[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1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