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课堂“麦当劳化”浅探

2023-12-11王晨露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23年9期
关键词:中学课堂突破

王晨露

[摘 要]当前,我国中学课堂出现了“麦当劳化”,其主要表现为过度追求高效率、标准化、数量化和可控性,导致课堂教学进入各种困境。这与中学课堂对效率过度推崇、教育评价制度不完善、中学课堂对现代信息技术过度依赖以及中学教师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密不可分。要突破中学课堂“麦当劳化”,必须重新认识教育的本质和目的,改革、创新评价机制,优化学校管理,提高教师素质。

[关键词]中学课堂;麦当劳化;突破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3)27-0032-03

“麦当劳化”(McDonaldization)这一概念首先由美国马里兰大学教授乔治·瑞泽尔(George Ritzer)在《社会的麦当劳化》一书中提出,是指麦当劳效率至上的价值理念向其他领域渗透,几乎成为现代社会各个领域的共同特征。麦当劳化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使人在短期内生产大量的产品,但一味追求“标准”和“数量”会在不知不觉中将人物化。当前,我国中学教育出现了重视效率的倾向,部分教师致力于将学生按照既定的目标和路径培养成门门得高分的“人才”,忽视了学生作为“人”、作为启蒙意义下“理性个体”的存在,这种倾向在中学课堂中则集中体现为“麦当劳化”。

一、中学课堂“麦当勞化”的表征及危害

(一)高效率:导致低营养、肤浅化

高效率是麦当劳的“指导思想”,也是当下一些中学的共同追求。课堂作为中学教学的主要阵地,将当下一些中学对教学效率的追求尽数展现。部分中学课堂不再循循善诱、启发心智,而是采用了一套快餐流程。教师在这样的课堂中往往扮演着“食品供应者”的角色,即知识与信息输出者的角色,并追求单位时间内的最大输出量。作为“食品供应者”的教师,一方面不愿意花时间引导学生自主获得知识,夺走了学生“学习”的乐趣;另一方面忽略了课堂上情绪、品质、行为习惯等隐性课程内容的输出,用“智育”代替“五育”。此外,教师在追求课堂高效的过程中容易将学生“知道”和学生“学会”相混淆。教师首先考虑的不是教育目的是否达到、教学行为是否符合教学规律、学生是否成功内化了课堂内容,而是考虑课堂的知识点有没有讲完,将学生“听到”等同于学生“知道”,甚至等同于学生“学会”。长此以往,必然导致课堂浮于表面,学生在课堂中学习如同食用快餐,仅能获得饱腹感而无法获得营养。

(二)标准化:导致失去个性、失去创新性

为了保证高效,麦当劳各种产品的生产均遵循统一的、标准化的流程,保证产品的一致性以及生产过程的可控性。但是当下一些教师忽略了中学课堂教学与快餐行业的根本区别,使课堂教学成为生产流水线,学生成为生产流水线上的产品。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复制式地传递知识,忽视与作为独立个体的学生进行个性化交流。一方面,教师采取“标准化”的教学设计,部分中学甚至向教师发放统一的课件模版,不仅有严格的格式要求和内容要求, 还严格规定教案字数。在这样的“标准化”备课下,教师的课堂往往千篇一律,教师丧失了开展个性化教学的动力,成为忠实的“执行者”而非富有教学机智的“育人者”。另一方面,教师面对不同的学生往往采用统一的教学方法、教学目标和教学评价标准,忽略了学生作为个体的独特性,这与“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背道而驰。

(三)数量化:导致人被物化、数字化

麦当劳的所有产品都是批量生产的,且以产品的数量作为生产力的衡量标准。中学课堂不能像麦当劳一样,因为一旦陷入对“数量”的追求,所有方面都会被“数量化”。

部分教师喜欢将数量化贯穿课堂教学设计的始终。在教学设计中,教师的话语量、幻灯片的放映时长、学生课堂讨论的时长都被确定好一定的数量,数量不足或超过的教学都被视为不成功的教学;在教学评价环节中,学生的作业情况被量化为正确率,学生的测验情况被量化为分数。近年来迅速发展的网络教学更便于教师量化课堂教学,学生的发帖数量、学习时长以及教师的回帖数量、答疑次数等均可以直接显示。诚然,这样的量化便于测量和评价,但并不能作为教学目标模式化的、唯一的表述方式,它忽略了“行为”以外的学习成果以及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观体验。当教学、学习等有关人、为了人的活动被物化为冰冷的数字时,必然导致师生关系的异化以及师生身份认同的缺失。

(四)可控性:导致僵硬化、停滞化

使用技术规范对产品生产过程进行严格控制大大提高了麦当劳的生产效率,降低了其生产成本。认同麦当劳价值理念的学校会对师生行为进行管制和束缚,以期达到类似的效果;认同麦当劳价值理念的课堂教学更是鲜明地体现着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

部分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会想尽办法实现对课堂的掌控,一旦课堂出现偏离预期的趋势便慌张不已、不知所措。他们在课前会准备好逐字稿,课堂上照本宣科。在设计课堂提问时,这些教师往往事先预测好学生的回答,如果学生的回答偏离了既定答案,便对其进行否定,再请下一名学生,直到得出预期答案为止。在此过程中,这些教师忽略了课堂自然生成,扼杀了教育的其他可能,使得课堂教学始终按照既定路线实施,陷入固定的、僵硬的模式。

二、中学课堂“麦当劳化”的原因探究

(一)中学课堂对效率过度推崇

中学课堂对效率的过度追求与整个社会对效率的过度推崇密不可分。自从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追求效率的价值观应运流行起来,提高效率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重大追求。学校教育作为国民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商品经济的发展一方面使人们有精力和财力对教育投入更多,但另一方面也使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将商品经济领域“追求效率”的经验迁移到教育领域,而完全忽略了教育的特殊性。于是,中学课堂也成了“竞争场”,教师之间竞争单位时间内输出的知识量,学生之间竞争答题量与答题正确率。为了从竞争中胜出,中学课堂逐渐形成了追求高效率、标准化以及数量化的 “麦当劳化”局面。

(二)教育评价制度不完善

教育评价对教育的发展存在重要的导向和反馈作用。当前,高考制度仍然是我国最为重要的人才选拔制度,是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间的重要连接,其方向、内容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有重要影响。一方面,在我国人口众多而高等教育资源相对不足的情况下,高考这一被人们称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人才选拔形式给众多学生和教师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压力,为了在这场考试中成功“过桥”,部分中学教师过度追求“量”,试图在有限的课堂中传授无限的知识,不愿意花一分一秒在与知识传授无关的事情上。另一方面,尽管越来越多人重视“五育并举”,但高考以知识考查为主,而鲜有针对“德育”“美育”等方面的考查,缺乏与“五育并举”相对应的评价措施。部分中学师生为了在高考中“胜出”,课堂上以知识点的讲解识记为主、以标准化的答案为追求,最终导致课堂“麦当劳化”。

(三)中学课堂对现代信息技术过度依赖

近年来,教育技术不断地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更新换代。虽然现代信息技术无限扩大了教学空间,为多样化的教学互动提供了可能,但也使部分教师对其产生了严重依赖。对信息技术的依赖加快了中学课堂的“麦当劳化”。首先,幻灯片等多媒体技术为短时间内呈现大量信息提供了可能,满足了师生对高效率的追求,当教师将一张本该图文并茂的幻灯片变成知识点密集的文字幻灯片时,中学课堂的“麦当劳化”便已悄然发生;其次,各类数据统计与分析技术为课堂量化提供了可能,进一步促成了师生的“数量崇拜”,尤其是评价环节,对平均分、排名等的关注已超过了对学生个体的关注;最后,信息技术使得批量处理成为可能,导致教师更关注整体,而缺乏对学生的个性化教育,仅以一套标准化的教学模式应對一切教学任务,从而加剧了中学课堂的“麦当劳化”。

(四)中学教师队伍素质参差不齐

近年来,虽然我国教师在数量和质量上均有所提高,但教师队伍素质良莠不齐的问题仍然存在。如有大量考取教师资格证书而未经过系统的师范训练的毕业生进入教育系统。一方面,未经专业训练的教师对教育教学规律缺乏充分了解,往往按照套路、模板进行教学,不能根据学生身心发展需要选择适合他们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另一方面,未经专业训练的教师缺乏对教育本质的思考,往往错误地将教育等同于传授知识,将学生的发展等同于智力发展,将教育质量等同于考试分数,从而导致课堂上只注重知识点的灌输,而忽视师生互动、“五育并举”。此外,教师素质往往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观念和素养。在教师追求标准化、高效率的课堂中,学生只能顺应教师的课堂节奏,这会加剧中学课堂“麦当劳化”。

三、突破中学课堂“麦当劳化”的路径

(一)重新认识教育的本质和目的

中学课堂“麦当劳化”是对教育本质的背离,要改变中学课堂“麦当劳化”,就必须重新认识教育的本质和目的,在正确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使中学课堂回归正轨。关于教育本质存在多种不同观点,但无论是《学记》里的长善救失,还是柏拉图的“心灵的转向”,或是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其核心都是关于“人”、围绕“人”的。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须认识到,教育事业必须以“人”为核心,以“人”为本,这里的“人”,既包括学生,又包括教师。一方面,中学课堂教学设计应尊重学生的成长规律,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中学课堂应当是教师成长的平台,通过师生的生成性互动实现教学相长。

(二)改革、创新评价机制,实现多元评价

在新形势下,改革、创新传统的评价制度,努力实现多元评价,才能使中学课堂真正适应学生的发展需要。首先,评价内容要多元,除了要重视对文化知识的考查,还要加强对德、体、美、劳的考查;其次,评价标准要多元,必须打破“为了考试而考试”的理念,不一味追求考题的“难度”,而要强调考题的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真正使考试为教育服务;最后,评价主体要多元,教师看到的往往只是学生的一个方面,并不足以形成对学生个体的全面评价,因此,应当鼓励家长、同伴,甚至社区工作人员等主体参与到评价过程中,以真正实现对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评价,使中学课堂走出一味追求效率和分数的困境。

(三)优化学校管理,拓宽发展平台

要改善中学课堂教学现状,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部分地方的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不断加大对教师的刻板监管,如找人进行课堂盯梢、锁学校大门防止教师早退等。这些方式限制了教师的自主权,不仅会使教师失去工作兴趣,还会使教师失去应有的权威,最终沦为提分机器。学校应当积极优化管理制度,不以升学率为唯一的评价教师的标准,而是对中学课堂实施多元化、过程性评价,鼓励教师积极探索适合学生、符合教育规律的教学方式。在教师职称评定、评奖评优的过程中,全盘考虑教师的师风师德、课堂效果、教研成果、学生喜爱程度等,打破“唯升学率”的枷锁。与此同时,教育部门和学校应当多组织教师开展活动,不仅应包括专家讲座、培训研讨等学术性活动,还应包括读书交流、电影欣赏、古迹探索等素质拓展性活动,以拓展教师视野、丰富教师精神,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灵感,突破“麦当劳化”。

(四)提高教师素质,加强精神引领

教师的个人素质不高是导致中学课堂“麦当劳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提高教师素质是突破中学课堂“麦当劳化”的重要途径。一方面,要建立完善的教师发展体系,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不仅要注重训练教师的教学技能,而且要注重培养教师的教育情怀,切实为我国基础教育培育“四有”好老师。另一方面,要完善教师的专业标准,全面考查教育从业者的相关素质。教师自身应不断汲取新知识,提高精神境界,通过自身的专业素养、个性品质、精神力量等唤起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热情,促使师生之间形成真正的精神交流和情感联结,从而真正突破中学课堂“麦当劳化”。

[   参   考   文   献   ]

[1]  白春燕.对课堂教学“麦当劳化”的反思[J].现代教育科学,2009(6):52-54.

[2]  阎光才.信息技术革命与教育教学变革:反思与展望[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1(7):1-15.

[3]  姜钢.发挥高考内容改革导向作用  助力推进教育评价改革[J].中国考试,2019(6):1-4.

(责任编辑    袁 妮)

猜你喜欢

中学课堂突破
古诗词教学中的“增删调补”
课程改革背景下《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教学的困境与突破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中学生课堂不良纪律行为形成的原因及对策
浅议历史比较法在课堂中的应用
历史课堂中教师话语权问题的初步分析
新课程标准下中学课堂教学管理策略探究
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在中学课堂教学中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