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3-12-11费淑琳石蕊席峰

中国卫生产业 2023年16期
关键词:医学生教学法考核

费淑琳,石蕊,席峰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医疗卫生服务管理指导中心,新疆乌鲁木齐 830001;2.乌鲁木齐市妇幼保健院医务科,新疆乌鲁木齐 830001;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医务部,新疆乌鲁木齐 830001

健康中国战略的提出将人民健康维护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而健康中国建设的关键在人才,基础在教育,尤其是临床医学人才和医学教育。2019年,我国教育部等13 个部门联合启动了“6 卓越1 拔尖”计划2.0,此后开始全面推进新医科建设工作。新医科建设是加速构建健康中国,推动健康中国健康有效落实的重要基础。2020 年《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培养研究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1],而这也对我国临床医学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学教育作为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的基础,其人才培养模式在新医科医教协同的新形势下面临巨大的挑战,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亟待优化,人才培养质量也亟待强化。在这一背景下,基于当前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问题,探索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路径十分必要。

1 临床医学人才及人才培养模式概述

临床医学专业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的应用科学专业,以培养具备基础和临床医学基本知识及技能,且能够在医疗卫生单位及医学科研等部门从事医疗、科研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2]。人才培养模式指的是在现代教育理念及思想的引领下,依据特定培养目标,通过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等实施人才教育过程的总和[3-4]。即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培养目标为依据展开课程,进行教学内容传授,并在监督制度下应用一定教学方法进行人才培养。医学院校确立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是基于岗位胜任力导向的,以培养综合发展的临床医学人才为目标,以职业素养为核心,以专业技能、科创能力、思想素质、中医特色为切入点,通过医学与思想教育融合、基础教学与临床融合、专业学习与科研融合、临床医学与中医融合,形成了“1 核心4 融合”的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育模式。

2 新形势下临床医学现行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2.1 教育理念较陈旧

传统医学教育理念认为医学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治病救人、救死扶伤的临床医学人才。然而,新医科医教对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在培养目标上更强调理论知识、人文素养、临床能力、创新精神为一体。与此同时,现代医学及健康中国战略更是要求医学教育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临床医学人才,不仅要能防治疾病、缓解患者痛苦,而且要能帮助人们树立健康的生活观、卫生观。尽管当前部分医学院已经认识到医学教育观念正发生巨大转变,也提出了要加强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综合素养和能力的培养。

2.2 课程设置不合理

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是培养高素质临床医学人才的核心环节,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5]。临床医学专业课程需在新形势下随着医学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而加速改革。然而,当前医学院校大多采取的以学科为基础的课程体系,仍以医学专业课程、医学基础课程、公共基础课程“三段式”课程模式为主。这尽管有利于理论知识的完整系统化,也便于教师讲授。同时,还缺乏与科研能力培养相关的课程。除此之外,在中医特色课程方面,中医药特色课程体系建设方面还存在不足。

2.3 教学方法单一

教学方法直接影响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教学效能。当前临床医学专业在培养人才时仍采取传统讲授法为主。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还有待进一步强化。除讲授法外,也有部分教师开始探索PBL 教学法,尽管在实际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效果仍有待提升。因此,在新形势下要创新多元化的教学方法,通过实施多元教学方法,激发医学生学习兴趣,提升临床医学专业课程的教学效率。

2.4 考核内容较片面

当前对于临床医学人才的考核正逐渐向以人文素养、技能操作等方面的考核转向,考核内容也正逐渐丰富全面,这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内容。然而,目前在考核的过程中,大多采取的方式是笔试,实践操作考核占比相对较少,尤其是以操作技能及综合能力等为主的考核方式更少,且过程性考核有待加强。因此,要完善考核内容,优化考核方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2.5 能力培养不突出

在新医科医教的新形势下,要求培养的临床医学人才在能力目标上要更为强调职业需求和岗位胜任力[6]。其中,职业需求是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的风向标,而职业需求的满足要求医学院校培养的人才岗位胜任力是综合全面的。在中国临床医师岗位胜任力通用标准中,指出岗位胜任力主要由医学知识与终身学习能力、疾病预防与健康促进、信息与管理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临床技能由医疗服务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科研能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职业素养等组成。然而,当前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实践过程中,存在能力培养不突出的问题,致使培养的临床医学人才难以快速适应医疗工作岗位环境,发挥重要作用。

2.6 学研联系不紧密

科学研究能力是中国临床医师岗位胜任力通用标准中的一项重要能力,同时也是新医科医教新形势对临床医学人才提出的新要求。然而,当前医学院校在对临床医学人才进行培养时,对于医学生的科研表达能力、独立科研能力以及科研思维意识有待提升。与此同时,在科研创新能力方面也存在一定的不足[7],主要是由于科研经历较少,致使科研产出不足[8]。另外,还由于医学院校教师及医学生对科研能力还未能给予正确的认识和高度的重视,致使科研与临床医学教学融合度低,未能充分发挥科研育人功能,导致临床医学生的科研素养不高。

3 进一步推动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对策

3.1 更新教育理念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为党、为国培育临床医学人才,可建立课程集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为一体的临床医学思想教育模式,以促进广大教师和医学生紧跟时代步伐,树立先进的思想理念。其中,可通过在临床医学专业课堂中融入思政,以时代精神、科学素养、职业素养等为内涵,深挖专业课中的思政元素,推动专业课课程思政化,培养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同时,还可通过展开医学人文论坛、校长第一课等校园人文活动,以及向日葵志愿者社团、岐黄医学社等学生社团,通过校园文化的建设,提升医学生的文化素养。对于专业教师,可通过展开大讨论活动或培训等方式,加强理论学习水平,不断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培养观[9]。

3.2 重构课程体系

临床医学专业课程在新形势下为强化人才培养效果,需加速重构整合,逐步建立以应用为主旨、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岗位胜任力为本位、以项目为载体、符合新形势下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因此需要将生物医学与临床医学课程进行整合,并将人文素养、自然科学、行为科学、公共卫生与科研方法、思想道德修养等纳入其中,形成有梯度、动态且多元课程,突出公共基础课的人才素质培养,强化医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临床医学专业基础课要以必需、够用为原则,贴近职业岗位需求。

3.3 丰富教学方法

临床医学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需在教学手段方面予以丰富。只有将不同的教学方法灵活合理应用到不同的课程模式中,方能激发医学生的学习兴趣,方能充分发挥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价值[10-11]。因此,应鼓励教师在教学中实施与课程模式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在对医学生进行培养时,除PBL 教学法外,还可采取任务驱动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以及情景式教学法等。如对于基础医学课程,可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帮助医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对于见习课程,可采取案例教学法,通过病例示教、床旁教学等,加深医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对于临床医学专业课,可采取情境式教学法,通过设置临床情境,激发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其获得临床经验,提高临床实践能力。除此之外,还应充分利用数字化新媒体,充分发挥数字化技术在临床医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如在临床医学实验课程中,可利用数字化技术建立全仿真效果的临床实验中心,展开数字化教学,提高教学效能。

3.4 完善考评体系

为加速推动新形势下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需不断完善考评体系,尤其是要加速建立突出实践能力考核、过程考核,过程与结果考核并重,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的考评体系。其中,考核体系除应纳入学科课程考核外,还需包括病案情景模拟、综合素质测评及毕业实习考核等。在评级方式方面,可打造多元化的评价方式,除考勤及阶段性测试外,可将调查报告、论文、实验、小组学习汇报等纳入其中,同时还可采取临床操作技能评价、计算机模拟病例评价以及迷你临床演练评价等方式。通过调查报告、论文等的撰写作为一种考评方式,能够增强医学生的科研思维意识和科研能力。

3.5 优化实践体系

我国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做好“5+3”一体化医学人才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新形势下一体化人才医学人才培养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具备较强临床实践能力和临床思维的人才。与此同时,培养临床医学生岗位胜任力,满足职业需求也是新形势下临床医学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因此,在新医科医教协同的新形势下,医学院校构建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要强调能力目标,尤其是临床能力和岗位胜任能力。

3.6 强化科研素养

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绝大多数认为临床科研能力是十分重要的[12]。为提高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科研素养,强化其临床科研创新能力,应将科研创新能力贯穿于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让医学生的学习与科研相融合,将科研与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深度融合,充分发挥科研育人功能,并构建集“专业课程、科创活动、科研实践”为三位一体的人才培育培养机制,以提升医学生的科研素养。

4 结论

综上所述,在新医科医教协同政策及健康战略的新形势下,持续优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重中之重。面对新形势下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应从教育理念、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考评体系、实践体系以及科研素养多层面多措并举,共同推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从而为教育强国的实现和健康中国的快速建设提供高素质人才。

猜你喜欢

医学生教学法考核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内部考核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对医学生德育实践的几点思考
浅谈医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家庭年终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