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体育课程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策略

2023-12-10田德林刘波任朝阳

拳击与格斗·上半月 2023年10期
关键词:体育课程培养策略创新能力

田德林 刘波 任朝阳

摘 要:高校体育课程的核心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文章首先探讨了高校体育创新教学的意义,接着剖析了高校体育课程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所面临的问题,包括传统教学模式固化、缺乏创新培养机会以及创新教材资源不足。最后提出了一系列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以期进一步推动高校体育课程向更具创新性和实践性的方向发展,从而培养出具备创新能力的综合型人才。

关键词:高校;体育课程;创新能力;培养策略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创新能力被认为是未来职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高校体育课程需要重新审视自身的角色和使命,将创新能力培养纳入课程设计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中。因此,本文深入探讨了高校体育课程中创新能力培养的策略和方法,以期为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建议。

1 高校体育课程创新教学的意义

《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为我国高等教育体育课程制定了明确的方向,其中特别强调了五大目标: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及社会适应。这些目标反映出体育教学不仅仅要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而且要实现“健身育人”的终极目标。学生作为体育教学的主体,是体育教育成果的直接受益者。因此,高校体育教育不应该只关注学生的体育技能提升,更要正视体育对学生全面发展的积极作用。高效的体育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增强体质,还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高校通过引入新颖的教学内容和方式,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体育知识,进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领导力、沟通能力等社会技能。

2 高校体育课程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模式固化,难以激发创新潜力

在高校体育课程中, 存在着传统教学模式固化,难以激发学生创新潜力的问题。传统的体育教学往往只注重对知识的传授,侧重于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技能和规则。然而,这种知识传授模式极易让学生陷入死記硬背的状态,从而缺乏创新思维,导致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难以自主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只是通过听讲和模仿学习新的体育技能,缺少独立思考和实际操作的机会,这种方式限制了学生发展创新能力的空间,导致学生缺乏机会尝试新颖的方法或者创造性地应用已有的知识。

2.2 依赖固定体育项目,缺乏创新培养机会

在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部分高校体育课程仍沿用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和传统的体育项目,如篮球、足球、排球等。这种传统的做法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接触新的、有创意的或非传统体育活动的机会。而在传统的评价体系中,学生的体育成绩往往与他们在特定体育项目中的表现挂钩,导致学生、教师和学校更多地关注固定体育项目的训练,而忽视了对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许多学校的体育设备和场地资源有限。为了最大化利用现有资源,学校可能更倾向于那些需要设备少、场地简单的传统体育活动。

2.3 教材资源不足,限制创新发展能力

教材资源不足不仅影响了学生对体育的认识和体验,而且制约了对整体创新能力的培养。教材是教育课程的核心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教学的内容、方法和效果。但传统的体育教材往往过于注重技术和技巧的传授,而对于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缺乏关注。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将体育教学简化为机械性的模仿和重复,而非真正的理解、体验和创新。在实践中发现,当前高校使用的体育教材大多数是针对传统体育项目,如篮球、足球和排球等编写的,而对于一些新兴的、具有创新性的体育项目,如极限运动、定向越野运动、融合了科技元素的体育活动等,与其相关的教材资源则相对匮乏。这无疑限制了高校体育课程内容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也限制了教师引导学生开展创新实践的空间。

3 高校体育课程中创新能力培养的策略

3.1 优化课程结构与体系,实施创新培养

高校体育课程应从单一的技能训练模式转变为综合的、多元化的教学模式。除了传统的体育项目,还可以加入新兴的、具有创新性的项目。比如,街舞、攀岩、瑜伽、健身训练等近年来已经成为青年人热衷的体育活动。将这些新兴项目引入高校体育课程,不仅能够满足学生的个人兴趣和需求,还能培养学生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与创新能力。在教学内容上,除实践技能的训练外,还应加强体育理论知识的教学,如体育心理学、体育生理学、体育营养学等,使学生对体育有更深入、更全面的理解,为其未来的学术研究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比如,高校教师通过模块化教学设计将体育课程划分为不同的模块:基础技能、战术策略、体育科学、体育管理等,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相应的模块进行学习,如此不仅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还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选择的能力。高校教师还可在体育课程中加入生理学、心理学、营养学等相关学科的内容,帮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运动和健康。例如,在篮球课程中,教师介绍心率与运动强度的关系,引导学生了解如何通过调整训练强度来提升体能训练效果。借助这种跨学科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思维。

在教学方法创新方面,高校体育课程可以采用翻转课堂、项目式学习、情景模拟等现代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实践中能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培养其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在优化后的课程中,高校体育教师可安排学生先了解某项运动的理论知识,然后再进行实践练习。

3.2 调整学习内容与方法,开展创新教学

高校体育课程创新改革旨在打破传统体育教学的束缚,促使学生在开放性的学习环境中积极探索、实践和创新。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主要是不断重复“讲—示—练”,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是教师,学生学什么往往取决于教师讲什么,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创造性被忽略,且创造性思维也未得到有效启发与激活。因此,教师要转变固有的教学理念。首先,调整学习内容,即将传授基本体育知识与培养创新思维相结合,保证课程内容涵盖多元化的主题,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以培养其多元化的思维方式。其次,高校体育教师应积极引入问题驱动的学习,让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自主寻找解决方案,并采用探究式学习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践和探索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比如,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同时,创新教学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创意和解决问题的方案,从而提升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活其创新思维。需要注意的是,在创新教学中,教师应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引导者,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并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反馈,还可以提供资源和平台,鼓励学生展示他们的创新成果,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其创造力。

3.3 善于利用课程资源,推行创新教育

高校体育教师应利用网络技术开展线上教学和线下实践活动。如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为学生提供模拟的运动体验,或利用移动应用进行体育技能的在线指导和反馈,进而拓宽教学内容,从培养学生在数字环境中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体育与健康、科技、艺术、社会等多个领域都有紧密的联系。高校可以通过设置跨学科的选修课或组织专题讲座,帮助学生拓宽知识视野,激活其创新思维。高校还可以与企业、研究机构、外部教育机构等进行合作,共同开发拓展教学内容和实践项目。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创新教育更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实践性。高校教师可以设置更多的实践课程,如体育活动策划、运动技能创新、体育器材设计等,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实践,从而培养其创新思维和能力。总的来说,高校体育课程中的创新能力培养,不能仅仅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内容上,而要善于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推行创新教育,进而保证高校体育课程的创新性,从满足学生多元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并为其未来的学术研究和职业发展坚定坚实的基础。

3.4 健全体育教学评价体系,培养创新能力

高校体育课程中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之一是健全体育教学评价体系,以保障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和准确评价。该策略旨在从评价的角度引导课程设计与教学方法,使创新能力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得以充分体现。首先,评价指标应从单一的知识掌握转向多维度的创新能力的提升。体育教学的评价应涵盖知识、技能、思维和情感等多个方面,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具体而言,可以设计考核项目,要求学生在项目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展示其创新思维和创造性表达。其次,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鼓励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展现创新能力。除了传统的考试外,可以引入项目报告、作品设计、演示展示等方式,使学生能够全面展示他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创新能力。评价方法的多样化有助于充分捕捉学生的创新潜力。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应强化对创新能力的指导和反馈,比如,教师可针对学生在项目中的创新思路、解决问题的方法、团队合作等方面给予具体的建议,进而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不断提升其创新能力。

4 结论

高校体育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从课程结构、内容与方法、资源利用及评价体系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和改进。同时,健全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也是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保证,从而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创新潜力和实际能力。

参考文献:

[1] 姜淑艳, 梁世君, 罗明飞. 信息化背景下高校体育表演类课程中学生自学与创新能力培养[J]. 河南教育( 高等教育),2022(6):76-77.

[2] 王子玥. 高校体育教师课程思政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研究[D]. 济南: 山東大学,2022.

[3] 温孟鑫. 隐性教育理论视角下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开展现状与推进策略研究[D]. 武汉: 中南民族大学,2021.

猜你喜欢

体育课程培养策略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拓展训练纳入中学体育课程的可行性分析
野外生存生活训练引入初中体育课程的可行性解析
对高职护理专业体育课程改革的研究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