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大学体育训练教学的健康素养提升策略研究

2023-12-10管雄颖

拳击与格斗·上半月 2023年10期
关键词:健康素养大学体育提升策略

管雄颖

摘 要:大学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阵地,应该注重学生健康素养的提升。而大学体育训练教学作为培养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的重要环节,具有显著的提升健康素养的作用。文章探讨了基于大学体育训练教学的健康素养提升策略。希望通过努力,为大学生的健康素养提升做出更具体和有针对性的贡献。

关键词:大学体育;训练教学;健康素养;提升策略

目前大学体育训练教学往往侧重于对运动技能的培养,而对健康素养的培养关注不足。许多大学生缺乏系统的健康知识,缺乏养成健康生活方式的习惯,容易出现不良的健康行为和健康问题。因此,有必要研究并提出基于大学体育训练教学的健康素养提升策略,以帮助大学生全面提高健康素养水平。这不仅有助于大学生个人身心健康的发展,而且有利于建设健康的社会和促进可持续发展。

1 大学体育训练教学提升学生健康素养的意义

1.1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身体健康的提升:通过科学的体育训练和运动活动,学生可以增强体力、提高心肺功能,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体育训练有助于维持适当的体重和身体成分,有利于预防和控制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肥胖症等。心理健康的促进:运动可以帮助学生释放身体内的压力和紧张情绪,有助于缓解焦虑和抑郁症状,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团队精神的养成:体育训练中的团队合作和竞争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自信心和社交能力,提升心理韧性和自我调适能力。

1.2 培养健康生活方式

健康知识的掌握:体育训练教学可以让学生学习和了解健康知识,包括营养学、心理健康、运动生理等方面的内容。学生通过学习健康知识,了解身体的需求和健康的重要性,培养了科学的健康观念。身体活动的习惯养成:体育训练教学通过规律的身体活动培养学生养成锻炼的习惯,如定期的体育课、训练计划和运动项目参与。学生通过体育训练的实践,认识到身体活动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并逐渐将其融入日常生活中。健康饮食习惯的养成:体育训练教学提供机会让学生了解健康饮食的原则和方法,包括均衡的饮食结构、合理的能量摄入等。学生通过学习和实践,逐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从而选择营养丰富的食物和合理控制摄入量。健康心理的培养:体育训练教学通过让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如减轻压力、提高心理韧性、增强自信等。学生通过体育训练的实践,体验到运动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学会通过运动来调节情绪和压力。

1.3 提升健康意识和健康素养

体育训练教学可以增强学生对健康的认知和理解,增强健康意识和提高健康素养水平。通过体育课程的健康教育和辅导,学生可以了解健康知识、学习健康行为和健康决策,掌握自我保健的技巧和方法,提升应对健康问题的能力。

1.4 培养社会责任感

通过体育训练教学中的团队合作、公平竞争等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同时,体育训练涉及公平竞争、规则意识等方面的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这些素质和能力对于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和社会参与具有重要的意义。

2 大学体育训练教学提升学生健康素养面临的问题

2.1 课程设置不足

在目前的大學体育训练教学中,与健康素养相关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往往不够充实和系统化。一些学校更加注重对运动技能的培养,对健康教育和生活方式的培养相对较少,导致学生对健康知识和行为的了解及掌握不够全面。

2.2 缺乏综合评估机制

目前的大学体育训练教学缺乏一套完善的综合评估机制。一些教师往往只注重学生的运动成绩和技能水平,而对于健康素养的评价较为模糊。缺乏科学的评估体系难以准确衡量学生在健康素养方面的进展和实际水平。

2.3 缺乏专业的师资力量

一些大学体育教师对于健康素养的概念和培养方法了解不足,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这会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法有效引导学生及培养学生的健康素养意识,影响教学效果。

3 大学体育训练教学提升健康素养的策略

3.1 课程设置

健康知识课程:引入健康科学、健康管理、营养学等相关课程,向学生传授基本的健康知识,包括身体结构与功能、常见疾病与预防、饮食与营养、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内容。教师应强调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使学生认识到不良生活习惯和行为对健康的影响,增强其自我保健意识。

运动技能课程:设计多样化的运动技能课程,包括基本体育项目(如篮球、足球、羽毛球等)、个人技能训练(如跑步、游泳、瑜伽等)以及团队合作训练。通过系统的技能培训,提升学生的运动能力和协调能力,激发他们对运动的兴趣和热爱。

健康生活方式促进课程:引入健康生活方式的知识,包括规律的身体活动、健康的饮食、良好的睡眠习惯、压力管理和心理健康等方面。提供实践机会,如制订个人健康计划、记录日常活动和饮食习惯,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健康风险识别和应对课程:教会学生如何识别常见的健康风险,如吸烟、酗酒、不良饮食习惯等,引导他们意识到不良习惯的潜在危害。提供解决方案和应对策略,帮助学生克服不良行为,形成良好的健康习惯。

健康推广活动和参与社区活动:组织健康推广活动,如健康跑、健身比赛、健康讲座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同时组织学生参与社区健康活动,与社区合作,推广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2 健康教育和辅导

健康教育课程:定期组织健康教育课程,涵盖健康知识、健康行为和健康决策等方面的内容。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演示视频、图表和互动课堂活动,使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健康教育内容。

个别辅导:提供个性化的健康辅导,针对学生的个人健康问题和需求,制订个性化的健康计划。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讨论和指导,帮助他们解决个人的健康困惑和遇到的挑战。

健康咨询和答疑:设立健康咨询和答疑服务,为学生提供健康方面的咨询和指导。通过在线平台、邮件或面对面咨询等方式,解答学生有关健康问题的疑问,提供专业的建议和支持。

健康活动和项目:组织健康促进活动,如健康讲座、健康检查、运动挑战等,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互动平台。鼓励学生参与健康项目,如健身社团、健康志愿者等,调动他们对健康活动项目的参与积极性。

合作与跨学科:与其他学科合作,如心理学、营养学和公共卫生学等,共同开展健康教育和辅导工作。通过跨学科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全面、更专业的健康教育和辅导服务。

3.3 社会支持和环境营造

建立社会支持系统:与校园卫生部门、健康教育机构、社区健康组织等合作,建立促进健康的合作網络。开展合作项目和活动,共同推广健康知识、宣传健康行为,并为学生提供相关资源和大力支持。

提供良好的训练环境和设施:改善体育训练场地和设施,确保安全、卫生和舒适的训练环境,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训练和运动的积极性。提供充足的运动器材和资源,以满足学生的运动需求。

健康倡导和宣传:开展健康倡导活动,如健康主题月、健康公益活动等,引导学生关注健康问题和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利用校园媒体和社交媒体平台,宣传健康知识、分享健康经验和案例,提高学生对健康的认知和关注度。

社区参与和合作:与社区合作,共同开展健康推广活动和项目,加强学生与社区的互动和合作。鼓励学生参与社区健康活动和参加义工服务,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激励和奖励机制:设立激励和奖励机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健康促进活动和项目。设置奖学金、荣誉证书、推荐信等,奖励学生在健康素养提升方面的贡献和成就。

3.4 学生参与和反馈

学生参与: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小组活动和实践项目。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如组织运动比赛、健康挑战和社区服务活动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并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学生反馈:定期收集学生对体育训练教学的反馈意见,可以通过课程评价、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重视学生的反馈意见,及时回应学生的需求和关注学生的发展,并对教学方式进行相应的改进和调整。

学生代表参与决策:设立学生代表组织或学生委员会,让学生参与体育训练教学的决策和规划过程。鼓励学生代表提出建议和意见,参与课程设计、活动组织等方面的决策,增强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感。

学生的目标导向:鼓励学生在体育训练教学中提出问题及学习目标,并参与制订个人的学习计划。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和指导,帮助学生激发自己的兴趣和潜能,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成果展示:组织学习成果展示活动,鼓励学生展示在体育训练教学中所取得的成就。提供机会让学生分享他们的学习经验、技能展示和健康成果,激发其他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4 结语

大学体育训练教学提升学生的健康素养是一个重要而具有挑战性的任务。通过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优化,健康教育和辅导的强化,社会支持和环境的改善,以及对学生参与和反馈的重视,可以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健康素养水平。学校管理部门、教师团队和学生应共同努力,加强合作,持续改进,确保健康素养提升工作的有效开展。这不仅有助于学生个体的成长,而且为构建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推动基于大学体育训练教学的健康素养提升工作,为学生未来的健康和幸福奠定坚实的基础。

课题项目: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一般课题“ 体育课程目标下大学生健康素养提升的实践路径研究”(项目编号 GS〔2022〕GHB1786)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李兴昌 , 于华 .“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体育“ 金字塔” 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中文信息,2021(9):128-129.

[2] 卜彦丽 , 王建民 .“ 健康中国”视域下的大学生健康素养影响因素及提升路径研究[J].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31(2):86-90.

[3] 师捷璇. 基于学生体能训练的大学体育教学课程构建[J]. 拳击与格斗,2023(6):55-57.

猜你喜欢

健康素养大学体育提升策略
基于文献计量的国际健康信息素养评估研究
以健康共治实现全民健康管理
优化护理首诊宣教内容对心血管患者阶段性掌握宣教内容的影响
“思维引导”法在高职大学体育教学与训练教学中实践效果
大学体育网络化教学与管理模式探究
大学体育教学中“快乐体育”理念的渗透与实践
关于师幼互动的文献综述
公司信息化管理与经济效益提升研究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