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情理与义理的融汇策略
2023-12-10杨怡
杨怡
摘 要 传统教育模式下,语文教学存在基础知识无法实现情感升华的问题,与当前的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方向有所背离。因此,初中语文提倡以情感教育推动学生健康发展的理念,目的是以情感来引导学生开启智慧,让情理和义理在阅读教学中融汇。
关键词 情理 义理 融汇策略
本文以语文教材为基础,通过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的情理与义理的融汇策略的探讨,探寻有效的情感教育与基础知识结合的教学方法。
一、初中语文阅读情理与义理融汇的学科价值
情理,指的是人情与道理;义理,指的是文章的含义和观点。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融汇情理与义理是符合新课标要求的教学方向,也是语文教师必须掌握的教学策略。由于语文教材中涉及到大量情感教育内容,选编的课文情感表达极为丰富,在进行文章义理(即含义和观点)教学时,渗透情感教育是增强学生对教材内容深层次理解的手段,也是激发学生主动探索课文内涵的方法。情感教育能让学生的情感需求得到有效满足,学生对作者在文章中想要表达的情理有所掌握后,对相应的含义和观点自然能心领神会,游刃有余地实现与义理的融汇。在初中语文课堂中落实情感教育,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助力,也是学生构建良好情感价值观的前提,对培养初中生道德情操有重要意义。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基础知识的过程中,要渗透对文章的情感感受与理解,在润物细无声中推动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全面发展,实现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
二、初中语文阅读情理与义理融汇的策略
1.突破理性桎梏,构建感性思维
传统初中语文教学对教材中涉及的生字、生词非常重视,教师会将其作为重点要求学生必须记住,而对于文章的中心思想、段落内涵的讲解,仍然没有突破应试教育的教学状态,只让学生记忆标准答案,这对于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有明显不利影响。因此,初中语文课堂要顺应时代发展和新课标的要求,打造理性教学基础上的感性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接受情感教育的课堂空间,激发学生语文学科学习动力的同时,从感性角度融入对文章中作者情感的理解。
古代诗词是学生体会作者情感的重要教学资源,教师的教学重点不应该只放在生词生字上,更要注重环境氛围的感受体验。以《天净沙·秋思》为例,马致远善于使用多种富有特征的景物组合,构建出独特的画面感。为深入理解作者在曲中蕴藏的情感,教师应先根据教材注释,将“昏鸦”“断肠”“天涯”等词汇解读清楚,让学生明确曲中每个字词的含义,完成基础语文知识的学习后,再进入到对文本感性世界的探索。从前三句的九个意象组合来看,作者营造的是一种萧瑟冷冽却又透着清新静谧的环境氛围,从“枯藤”“老树”“昏鸦”着手,以凄凉意境将人们带入到他创设的景致世界中,又以“小桥”“流水”“人家”将读者视线拉入现实,再用“古道”“西风”“瘦马”的远景,让人仿佛看到一片苍茫悠远的大地。最后点出“夕阳西下”的时间,看到这番景象的“断肠人”就是作者自己,他在远离家乡飘泊的旅途中,只能对着凄苦秋风、落日余晖思念着自己的家乡。至此,学生对作者使用的意象生词不再陌生,在掌握作者的情感脉络后,从感性上理解曲中思绪,实现理性知识掌握基础上的感性内涵融合。
2.解读文本含义,引发情感共鸣
初中语文教材中古诗词占比较高,教师为帮助学生体验千年前的作者的情感,可通过营造真实情境的方式,引导学生融入到文本意境中。多媒体设备是很好的教学工具,教师可通过音视频的结合来丰富图片、文字,为学生领悟文本思想情感创设合理的情境。
以八年级上册《龟虽寿》为例,作者曹操是三国时期重要的军事家、思想家、诗人,是“建安文学”的核心人物,由于他独特的政治生涯经历,他的诗歌作品中充满了对人生际遇的感悟。教师在教学时要让学生自学教材中给出的注释内容,在掌握诗歌中各个陌生词汇后,再去品读文本情感。曹操用“神龟”“腾蛇”等传说中的上古神兽开篇,说明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就如同暂时卧倒在地的老马,也有着想要远走千里的雄心壮志。他用“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来鞭策自己,说明作为“烈士”仍然有着“壮心”,这一句也成为现代人常用的古语。教师为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这首诗,可以在课堂上播放万马奔腾的辉煌景象,让学生体会曹操以马自喻的原因,创设与作者情感共鸣的课堂环境,以沉浸式的体验来激发学生对文本情感的理解。
3.指导课堂诵读,抒发情感体验
学习古诗词的教学目标之一,是让学生能熟练朗诵文本,并掌握一定的朗诵技巧,可以通过语言表达来展现个人对古诗词的情感理解。在诵读过程中,学生必然要先对文本字词句详细了解,在疏通全文内容的基础上,才能获得有效的诵读体验。指导学生诵读古诗词时,教师应优先對文本含义进行解读,让学生能对内容有初步的情感认知,然后选择诵读的表达方式,通过句式长短变化来调整诵读节奏。学生在反复诵读后会对文章的情感表达有新的理解,这是语文学科教学实现“用文义开启认知、以文情筑造智慧”的重要过程。
以九年级上册《沁园春·雪》为例,毛泽东虽然采用词的写作格式,其内容却是对中国近代革命的高歌,全文都洋溢着重塑天地的壮志豪情,适合充满青春气息的初中生诵读。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诵读前,可通过朗诵表演艺术家的作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情感体验环境,以方明先生在《中国文艺》节目中的诵读为参照,学生在聆听后心潮澎湃,从他气势磅礴的诵读中感受到这首词波澜壮阔的情感。同时,在学习方明先生的诵读技巧后,学生在发音、节奏、语调等方面都有了新的认知,再进行诵读练习就有了学习方向,能更好地将技巧与情感融合到一起,为抒发自己的情感体验创造空间。语言文字的默读与诵读是两种不同的体验,学生在课堂上大声朗诵,既是一种胆量的锻炼,也是语文学科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学习古诗词不仅要对基础语文知识有全面掌握,更重要的是达到新课标要求的“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语言文字及作品”,通过诵读来“涵养高雅情趣,具备健康的审美意识和正确的审美观念”,为学生实现文本阅读情理与义理融汇提供科学路径。
综上所述,语文学科的阅读教学应当以新课标为指引方向,以情感教育渗透教学过程为基本方法,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提供融汇情理与义理的有效途径,实现基础知识与情感内涵的有机融合,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感受语文知识中的情感的教学环境,提升学生主动探索学科情感的积极性,为全面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创造空间。
[作者通联:江苏无锡市新吴实验中学]
新时代教育的使命:扩大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
很多老师、校长张口就来,我们要扩大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请问什么是教育公平?什么是教育质量?是不是我们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就是教育公平,高分学生考进好大学是不是公平。如果这样的话,那些薄弱地区的孩子怎么办?如果说高考是公平的,很多人认为高考制度现在没办法撼动,请问一个来自偏远地区的孩子在本省范围内进行高考的时候,跟城市孩子一起竞争,公平吗?我们在2010年之前做过这方面的调查,农村孩子高考分数平均比城市孩子低40分,虽然我们推行了国家扶贫专项招生计划,但是我们并没有真正解决起点公平、过程公平的问题,这个问题到现在一直困惑着我们。
——熊丙奇 教育思想网 2023-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