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重构·内化:《典籍里的中国》的记忆建构与价值认同
2023-12-10叶晨露
□叶晨露
讲好中国故事,增强文化自信,一直以来都是当代电视节目创作的使命。近几年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一直在积极创新,陆续打造了多档文化类创新节目。2021年伊始,《典籍里的中国》横空出世,并在2022年第三季度推出第二季,节目将关注点聚焦在《尚书》《史记》《孙子兵法》等古代经典书籍中,将典籍中的经典人物以创新性的形式演绎,将典籍中的文化内涵以新时代的话语体系表达出来,以古今对话的形式讲述与古籍故事或与古籍相关人物的故事,与先贤对话,在观众与典籍之间建立起一座共通的桥梁,使观众通过多彩的表现形式感受典籍所带来的文化力量,获得情感共鸣与价值认同。
激活:历史记忆的多维度呈现
立足古籍,全方位展现历史人物。《典籍里的中国》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节目的核心与导向,每期节目都围绕一本典籍和一位核心历史人物,运用跨越时空的叙事手法,以现代读书人的身份与先贤进行对话,诠释对典籍的理解,进行一场古今联动的传奇旅程。节目秉持尊重史实的理念,通过查阅文献、咨询专家等方式,对历史人物的形象与心境进行描绘勾勒,对后续演绎历史人物提供了充分的保障。节目在选择演员时,区别于其他文化类综艺节目,摒弃使用流量明星,而是通过对历史人物的精准把握,来挑选与之形象、气质最匹配的表演者来饰演。节目将重点落在先贤的待人接物和为人处事上,突出历史人物的平易近人,打破观众与典籍、与历史人物的疏离感。节目每期讲述的历史人物,节目通常以时间作为线索来讲述其一生中重要的节点,这就对人物的神态、外形、服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通过演员精湛的演绎,使历史人物“活”过来。《典籍里的中国》通过全方位呈现历史人物,不断丰满人物形象,高度还原人物的精神世界,引发观众的同频共振,增进情感共鸣。
专家访谈,深层次阐释典籍内涵。典籍作为记载历史的文本,因年代久远,文字晦涩难懂,阅读理解难度较大,现实中很多人望而却步。《典籍里的中国》设立了访谈空间,主持人抛出问题并引导话题深入互动,与专家一起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和评价相关典籍内容,从专业的角度叙述典籍背后的历史故事,分析典籍对现代社会的深刻意义与重要影响,激发观众对典籍故事的兴致,构建出一个充满学术气息的对话空间,强化了节目的文化底蕴。
此外,节目还设立了典读会这一环节,主创人员和演员围坐在一起解读典籍,讨论创作构思,打破了以往文化科普类节目与观众之间的距离感,增进观众对典籍的理解,唤起观众对中华文化的热情,增进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戏剧叙事,视觉化呈现故事文本。文化类综艺节目首先应该以观众的观看需求作为节目的核心,古籍文本拗口生涩,将其以影视的方式展现在观众面前才是最好的选择。《典籍里的中国》将古籍中厚重的思想内涵以年轻新潮的方式表达出来,借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和新奇的创作手法将其进行情景化演绎,具有文化艺术审美,使观众更容易理解与接受。
节目将古今对话的形式穿插在戏剧表演中,主持人撒贝宁化身“当代读书人”,跨越时空与先贤进行对话交流,让先贤知晓彼时未能公开的著作得到了后人的继承和发扬,以及古籍现今的保存现状和对当代社会生活产生的深远影响。主持人也会以讲述的方式参与戏剧演绎,将不易演绎的故事情节以语言的方式进行概述,对故事文本进行强有力的补充,以此来推动剧情的发展。在第二期《天工开物》中,撒贝宁带领宋应星穿越时空参观如今已经实现量产的超级杂交水稻,跨越三百多年与袁隆平双手紧握,实现了古时未能完成的梦想。通过演员的精心演绎,增进了观众对先贤的敬仰,同时也对如今中国的发展与进步感到自豪与认同。节目在进行主线叙事时会穿插历史人物来推进剧情的发展,展现历史人物的精神气魄,营造古今联动的场景氛围,给予观众力量与启迪。
重构:仪式展演建构文化记忆
典籍的故事文本和特定的仪式空间共同构建出文化记忆,通过多元主体间的巧妙结合,为文化记忆的仪式传播提供了可能。《典籍里的中国》作为一档文化类综艺节目,通过视听语言的表达来营造仪式场域,用舞台场景、声音语言和互动交流构建出一个完整的仪式空间,特定的场域可以增强参与者和观众的情感共鸣和身份认同,继而达到文化记忆的重构与传播。
舞台构建营造沉浸体验。特定的舞台场景主要通过灯光、画面、音响、道具等元素来进行搭建,通过仪式舞台来生成仪式意境,使观众获得沉浸式体验感。《典籍里的中国》设立了“历史空间”和“现实空间”两大区域来打造仪式舞台,多维舞台交叉展演,节目组充分利用AR 技术、环绕LED 屏立体投放、实时追踪等现代化技术营造节目的氛围感,使观众能够感受到沉浸式的观影体验,保证典籍文本内容的精准输出和传统文化的高效传播。第七期《楚辞》中,屈原随主持人到其后世了解《楚辞》的流传,在二百多年后的战国时期,西汉文学家刘向的表演者通过连结古今的甬道来到屈原身旁,此时主持人告知屈原,刘向将其和弟子等人的著作编订成流传千古的《楚辞》,甬道的设置打破了传统舞台单一空间的限制,可以实现多条线索同时叙事,使戏剧演绎更吸引观众。第八期《徐霞客游记》中,徐霞客与母亲、儿子讲述去庐山时所见到的奇景,讲述其在云雾缭绕中攀登庐山听到震耳欲聋的“雷声”,母亲与妻儿疑惑不已,徐霞客解释到这是水声,此时舞台后方的LED 屏展现出庐山瀑布的壮观景象,同时徐霞客吟诵“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此时唐代诗人李白的扮演者现身舞台,徐霞客与其讲到“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表示其自幼便立志要寻访名川大山。这种巧妙的设计正好与徐霞客探寻到世间大好河山的心境相呼应,借助现代化手段更能快速传递表演者演绎时的心理状态,从视觉上来增强观众的沉浸体验,让观众融入戏剧叙事中。
声音语言增进情感共鸣。声音能够将古今时空连结在一起,为观众提供一个庄严而富有美感的传播仪式环境,这是构成仪式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典籍里的中国》作为一档文化类的综艺节目,将复杂的古籍文本化繁就简就成了节目的重中之重。语言拥有解释与表达的功能,戏剧表演者通过台词对话进行情感传递,借此来表述典籍的思想内涵,运用朗诵的表现手法将台词文本赋予强大的生命力,让古籍繁复的故事文本通过简洁的台词语言精准地传递给观众。节目设立了齐诵环节,让表演者带领全体人员一起诵读,使观众迅速投入到故事情节中,构建起共同的仪式场域,重塑文化记忆。
音乐在戏剧表演中具有不容小觑的力量,在气氛烘托和渲染情感等方面都具有极佳的效果,在仪式建构中不可或缺。《典籍里的中国》较多使用了古典音乐,观众在悠长婉转的旋律中感受到独特魅力,丰富了戏剧演绎的精神内涵,让仪式场域的听觉意境得到升华,使观众从听觉上与古籍所处的年代产生心灵交流,并产生情感共鸣,获得精妙的心灵旅程。
互动交流唤起集体记忆。仪式活动具有参与和展演的特质,表演者与观众成为了建构仪式活动中的组成元素,在仪式空间中同时扮演着参与者的角色,通过建立起的仪式身份,进行互动交流,唤起集体记忆,凭此形成传递文化价值的纽带。《典籍里的中国》构建了相当庞大的仪式展演空间,表演者与现场观众处在同一时空中,通过肢体、语言、视线的交流触碰,更真实地感受到古籍所传递的文化价值,促进文化认同的生成。节目设有图书馆讲解员这一角色,同现场观众对当前典籍进行讲解,主持人带领历史人物的扮演者通过甬道与当今现实交汇,带领先贤知晓其后世所发生的事情,在表演的最后,表演者通过甬道回到历史空间与在现实空间的主持人一同行拱手礼,这一举动同时也在召唤仪式现场与观看节目的观众一齐对先贤表达敬仰。集体行为能够唤起集体记忆,观众通过演员全身心的表演,能够在耳濡目染中对古代礼仪产生情感认知,对典籍承载的意义价值产生更深刻的认知,将其内化于心,强化自我的身份认同。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传统意义上的仪式在场也随之被打破,观众通过新型媒介营造的“虚拟在场”,感受戏剧表演所带来的情感力量,自发参与到仪式现场中。节目设立了多重视角对戏剧表演进行传播,营造了一个沉浸体验的虚拟场域,使屏幕外的观众投入这场情绪狂欢中。虚拟在场的观众也可通过弹幕的方式来表达对先贤的敬重与仰慕,通过观看其他人发送的实时弹幕,得到情绪升华,共同搭建一座传递文化价值的桥梁。
内化:记忆建构凝聚价值认同
詹姆斯·凯瑞认为传播能够构建并维系一个有秩序、有意义,能够容纳和支配人类行为的文化世界。他在传播学中引入文化的视角,认为传播与文化之间应是相辅相成的。他提出,“传播的仪式观是将传播看作创造、修改和改造一个共享文化的过程,是指时间上对社会的维系,是共同信仰的创造、表征与庆典,其核心是将人们以团体或共同的身份召集在一起的神圣典礼”。《典籍里的中国》将故事文本创造性地表现为立体画像,打造出共识性话题,穿越古今进行交流对话,将历史文明绘成一幅璀璨绚丽的画卷,唤醒观众文化记忆,实现价值认同与文化传播。
媒介共享实现文化传承。文化记忆是抽象的,需要将其以具象化的方式进行搭建,电视媒介就是很好的传播载体。《典籍里的中国》的仪式展演是通过新型媒介进行文化交流与传播的,突破了传统的实体书籍在时空上传播的束缚,立体化呈现历史人物与故事,进而达到文化传播的目的。节目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借助央视这一具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平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递正向价值,并同时在央视频、爱奇艺、腾讯视频等新媒体平台上线,运用弹幕和评论互动区拉近观众与典籍间的距离,将参与互动发挥到极致。节目还在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入驻,形成矩阵式传播,将节目的高光片段剪辑成短视频,吸引更多的受众群体,唤醒受众的文化记忆。央视利用其在海外的社交媒体平台宣传节目内容,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中国精神传递出去,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交互式传播,弥补了传统媒体单向传播的不足,强化互动交流的深层次形态,给予观众在选择观看时间和地点的自由,加快传统文化的破圈传播。
集体记忆强化文化认同。中华民族拥有几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着丰厚的人文和道德思想。唤起集体记忆,最重要的是要有相同的文化基础,典籍作为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载体,典籍的故事文本更是珍贵的精神财富,是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连结起来的桥梁,将共有的文化记忆激活并重新演绎,借助具象化的表达能够唤起受众的情感共振和集体记忆,继而强化受众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典籍里的中国》将人们所熟知的古籍进行立体化呈现,深度挖掘历史人物背后的故事,赋予其饱满深刻的形象,打造参与感极强的仪式场域,在意义共通的空间寻找归属感,连结个体与集体,形成相互间的同频互动,继而深化对传统文化的共鸣与价值认同。
汉字作为承载意义与价值的文化符号,将华夏文明的精髓凝聚于此,典籍作为文字读本,个人所能汲取到的知识有限且只属于自身所拥有,新型媒体将其转化为影视化作品,将私人的文化记忆凝练为具有相同价值的意识形态,让人们能够更深层次地了解先贤的为人处事和典籍所蕴含的深厚含义,强化每一个人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使典籍所蕴含的意义能够传承下去。
精神共振树立文化自信。文化记忆与文化认同共同构成了文化自信的基础,只有国家、民族和人民对自身文化产生认同,文化方能彰显其强大的生命力。中华历史源远流长,典籍、文物、风俗、礼仪等共同建立起文化记忆的根基,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载体被保留并加以传承,能够借古喻今,传递时代精神,增强文化自信。《典籍里的中国》立足于典籍,以新时代的话语体系传递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重塑文化记忆,借助新兴媒体的力量将典籍这一历史文化符号具象化地转化为国家民族的象征,凭借新兴媒体巨大的传播影响力,将象征符号以能动的方式蜕变为与新时代相适应的内部聚合力,唤起公众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意识,提升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在真正意义上实现文化自信,传递时代精神,实现国家认同。
结语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一直是中华民族前进的永恒动力,也是社会发展的向心力与凝聚力,历史记忆的激活与文化记忆的重塑巩固了受众的国家认同意识。大众媒介是承载历史与弘扬文化的纽带,文化类综艺节目则是唤醒集体记忆与文化自信的媒介,典籍记录着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的璀璨文明。《典籍里的中国》通过现代技术对历史文本进行塑造与共享,挖掘并激活历史记忆,通过仪式构建来重塑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记忆场域,现代技术与影视化相互融合的创新表达,通过虚拟在场的方式与历史进行对话交流,实现情感同频共振,唤起文化认同,提升观众对国家民族的归属感,推进国家认同的实现,促进中华文化与时代精神的传承发展,增强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