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央视“神仙节目”《典籍里的中国》带你“穿越”华夏文明之美

2021-06-18

意林·作文素材 2021年10期
关键词:典籍里的中国尚书典籍

玥玥小编:牛年大年初一晚黄金档,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重磅打造的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在央视综合频道一经亮相就迎来好评如潮,首播播放量就破亿,豆瓣评分9.0分。不仅如此,“为什么我们被称为炎黄子孙”“典籍里的中国神仙演技”等节目相关话题频频登上微博热搜,节目热度只增不减。不少网友评价“这才是我们该有的综艺”“看得我泪流满面,热血澎湃”,甚至有人说:“每个中国人都该看一看。”这到底是怎样一部“神仙节目”呢?话不多说,快来跟着小编一起回溯时间长河,去探寻那些藏在古籍里的华夏文明吧!

节目简介

《典籍里的中国》是央视在《故事里的中国》的基础上升级打造的又一档文化节目,主创团队融合“戏剧+影视+文化访谈”的手法,在一部典籍、一个人物、一条主线的严谨构架体系里,创新设计出历史空间和现实空间的融合——节目中,由演员表演每一本典籍里的经典故事场景,“当代读书人”撒贝宁以典籍为舟(穿插讲述典籍故事背景和相关名言),带领观众畅游华夏文明之长河:今人穿越到古代,看先贤如何燃万古之明灯;古人穿越到当下,看后世如何传千年之经义。跨越时空进行对话,营造出了全新的“故事讲述场”。从经典中感悟中国精神、中国智慧、中国价值,为传承精神文化需求注入光明力量。

精彩回放

第一集《尚书》

适用话题 华夏文明 治国 为人之道 历史

《尚书》的命运十分坎坷,之所以能流传至今,有一位老人功不可没,他就是伏生。

生于战国时期的伏生从小就习读《尚书》,随口吟诵“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三过家门而不入,大禹治水誓要让天下安宁。这些故事早已在伏生的心中留下深深的烙印。

秦统一六国后,焚书坑儒,壮年伏生冒着生命危险,全家携《尚书》归乡。一路上,兵荒马乱,伏生的儿子因保护《尚书》而死。天降大雪,百姓缺衣少食。一车的《尚书》,在他人眼中,正好拿来取暖。伏生妻子誓死力拒:“这一车《尚书》,是儿子以命相搏,才得保全,此书正如爱子性命。”为了传承和守护,不仅伏生之子死去,最终伏生之妻,也因冻饿死在伏生怀中。等天下太平,伏生再回到老家,打开墙壁取出书时,却发现已损毁大半,手握残卷的伏生大哭不止,“我一生护《尚书》,《尚书》却因我残缺大半,我愧对先人!”

后来,汉文帝大兴文教,为让先贤典籍得以留存,专门派太常掌故晁错到山东向伏生学习《尚书》。当伏生看到国家如此重视,十分感慨,“皇帝陛下知道《书》的好处,百姓的好日子有望了”。

在节目的最后,撒贝宁带着伏生来到现代,在图书馆中,伏生遇见一群正在听人讲《书》的孩子,正如儿时的伏生听先生讲《书》一样。

素材延伸·《尚书》:“政书之祖,史书之源”

孔子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其中,《书》即为《尚书》,“尚”即“上”,《尚书》就是上古之书,相传为孔子将上古时期的尧舜一直到春秋时期秦穆公时期的各种重要文献资料汇集在一起选出100篇整理而成。孔子编成《尚书》后,曾把它用作教育学生的教材。《尚书》历经无数学者先贤薪火相传,如今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

本集精彩入文金句

“知先贤治政之本,知朝代兴废之由,知个人修身之要。”这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真理,也是人类文明薪火相传的原因。

华夏为何一体?自古就是一体!——伏生(演员:倪大红)

到底什么是中国?“中国”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尚书》,禹画九州是中国,尧舜禹、汤文武、孔夫子、伏生是中国,“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是中国,敦睦九族、协和万邦是中国:有典籍才有中国。

禹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尚书·禹贡》

惟天惠民,惟辟奉天。——《尚书·牧誓》

第二集《天工开物》

适用话题 团队力量 创新精神 使命 责任

第二集节目由“当代读书人”撒贝宁从1961年湖南安江农业学校的一片试验田里启程,遇见立志让“稻子长得有高粱那么高,穗子有扫帚那么长,籽粒有花生米那么大,每个人都可以在稻穗下乘凉”的袁隆平,而后他又穿越到300多年前明万历年间的江西稻田,拜访同样为了“五谷丰登,物阜民康”的朴素梦想跋涉不止的宋应星。

宋应星兴趣爱好非常广泛,对农业、手工业、当时的高科技产品都兴趣浓厚。29岁的宋应星考取了全省第三名举人,但在此之后他六次进京赶考,却均科考不第,身处逆境的他反而找到了新的精神寄托。他从数次赶考途中的所见所闻中,认识到了实用技术的重要价值,在哥哥宋应昇和好友涂绍煃的鼓励下,把多年走访大江南北了解到的生产方式和工农技术都记载下来,最后写出了《天工开物》,不光有文字,还有精彩细致的图画。

老年时回乡里教书,乡亲们根据他教授的方法,学会了酿酒、种田、染布等技艺,高兴地把成品都带来送给宋应星,感谢他为大家做出的贡献。当宋应星饮下乡亲们的那碗酒后,露出了会心的笑容,也许这就是他亲近自然得到的馈赠,正如书中序言所说:“此书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

在撒贝宁的带领下,老年的宋应星来到了300年后的今天,当宋应星听闻袁隆平解决了中国人口吃饭的大难题,不再让老百姓饿肚子,又得知袁隆平从小就读过《天工开物》,很喜欢其中的《乃粒》篇,十分高兴,不禁感慨:“天下人衣食富足,我无憾了!”当宋应星手握袁隆平送与他的水稻,拱手告别那一刻,眼中的那粒种子凝聚着古今科学家的共同夢想。

素材延伸·《天工开物》:“中国十七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天工开物》这本书是宋应星写的古代科技大全,里面收录了农业、手工业等各种知识,比如种地、造纸、纺织、火药等,被西方学者誉为“中国十七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全书共十八卷,123幅图,初版距今已有近四百年。其中,不论是百姓汲水舂米的日常工具,还是制取海盐、炼铁纺织的精巧技术,字里行间都流淌着格物致知、经世致用的科学态度,迸发着熠熠生辉的智慧光芒。

精彩入文金句

宋应星、宋应昇和涂绍煃这三个人其实就是一个创新组合,袁隆平院士和他的团队是创新组合,屠呦呦女士和她的团队也是创新组合。这一个又一个组合就是一代又一代的追梦人,始终秉持着用科技造福民族、造福世界的梦想,传承着深深地刻在我们中华民族骨子里的创新基因。——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蒙曼

生人不能久生而五谷生之,五谷不能自生而生人生之。——《天工开物·乃粒》

第三集《史记》

适用话题 炎黄子孙 传承 血脉 历史长河

第三集节目开始,黄帝、秦始皇、陈胜、吴广、廉颇、蔺相如、张骞等历史英雄会陆续从《五帝本纪》《秦始皇本纪》《陈涉世家》《廉颇蔺相如列传》《大宛列传》中由众多演员演“活”起来。

青年时期的司马迁拜别父亲、远行游学时,观众们一同跟随司马迁在九嶷山追怀舜帝,在会稽山探禹穴,通过越王勾践体悟隐忍,在孔子故里追慕先贤,在汨罗江边感受屈原的家国情怀,在乌江之畔赞颂、反思项羽的英勇和败亡。

中年时期,司马迁的父亲病重,从巴蜀匆忙赶回的他只想陪在父亲身边。恰逢汉武帝泰山封禅,司马迁的父亲在弥留之际对司马迁说:“为父不能跟圣上泰山封禅,你要去……”封禅是史官不能错过的千古盛世,可司马迁一心只想照顾父亲最后一程,而父亲却将司马家共著青史的重任托付给了司马迁:“迁儿,要敬畏写下的每一个字。”

此后,司马迁继承父志,任太史令。经历“李陵之祸”,司马迁横遭祸事,身躯已残,却依旧坚持本心——“青史不可废”。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终其一生,司马迁终于完成了父亲的嘱托,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使得《太史公书》入阁。最后,司马迁在著成青史之后,和父亲跨越生死再度重逢,在“幸不辱命”的释然大笑里,完成對先祖的告慰。

素材延伸·“炎黄子孙”出自《史记》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宗旨,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最初也称为《太史公书》。《史记》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全书130篇,不仅把中华民族的源头追溯到黄帝,还首创民族史传,写下《匈奴列传》《东越列传》《南越列传》等篇目,开创了民族融合、安定一统的上古治世,此后全世界华人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炎黄子孙”。

精彩入文金句

炎黄子孙这个名字,千年不改,万年不变。——撒贝宁

有那么一些瞬间,当那些历史人物从你身边擦肩而过的时候,你会汗毛倒竖,你会头皮发麻。当他们在你身边突然的那种情感的爆发,我作为第一个感受到冲击波的人,真的是幸福到极点的一种状态!——撒贝宁

得人者兴,失人者崩。——《史记·商君列传》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列传》

幕后谈

我们为什么要策划《典籍里的中国》

□慎海雄

记得一年前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一次编务会议上,大家讨论精品选题时,我提出了一个久蕴于心的建议:能不能打造一个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的栏目,比如《典籍里的中国》?当时大家都认为是可行的。我提出这个建议,不仅仅出于一名文科毕业生的个人喜好。我忘不了30多年前刚进大学时的那一幕:中文系老师与新生见面,研究古典文献的老先生们大多步履蹒跚,其中一位还是用椅子抬进来的。后来我和同学到一位老先生家里拜访,刚惊叹于琳琅满墙的各种线装典籍,不料老先生感慨道,在他的身后,孩子们会把这些书卖到废品回收站的。老先生痛心于子女未能传承其业。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老先生的痛,让人警醒。如果典籍高悬在象牙塔,尘封在藏书馆,即便散落在教科书中,却没有人自觉赓续文脉香火,那不是随着岁月流逝而丢掉根和魂吗?

(摘自求是网)

“神仙节目”是怎么来的

□青春上海News

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典籍浩瀚如烟海,节目集数有限,主创团队更是选本严苛。

“节目聚焦的典籍必须代表着规范和标准,能够照亮过去,也能照亮未来。比如《尚书》是‘政书之祖,史书之源,《天工开物》是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的百科全书,《史记》《孙子兵法》《本草纲目》《论语》……都是在朝着中华文化的最深处探寻。”总导演卢小波说。

选好了典籍,怎么串联?最终,主创团队经多次头脑风暴后,确立了“一部典籍、一个人物、一个主题”的节目制作方法论。节目总导演兼总编剧左兴说:“我们想到了将书的思想‘人格化,把典籍变成有情感的、有温度的。”

有了选典籍的方向、做典籍的方法,具体的选择,过程很繁杂,方向却很明确。左兴说:“在最早的时候,我们有一个非常严密的选书系统,这中间有一套科学的遴选、论证、把关、上报的过程,这个系统会逐渐综合各方的意见和评判,除了总台从领导到一线的工作者,还包括历史研究所、社会界学者、传播界学者等。虽然我们走了一段漫长的路,但这给我们奠定了无比坚实的基础。”

做典籍节目的严谨,可以在这些数据里得到证明:《典籍里的中国》整个制作团队六百余人,每本书都组建专项导演组,11个导演组,前期筹备长达一年,每本书都整理了几百万字的资料,仅《尚书》就查询了68本相关书籍和上千篇论文;节目共邀请了65位相关专家,中国历史研究院、国家图书馆的相关专家从开始就投入策划,还有把相关典籍“读了一辈子”的权威学者参与创作;已有的剧本中,少的改了30多稿,多的改了50多稿;录制一期节目需要十多天,彩排四五天,录制四五天,访谈一天,每天录制时长达十几个小时;后期制作也是精益求精,在第一期《尚书》播出前15天,成片推倒重来,重新剪辑了一版。

(摘自《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记者:陈宏,编辑:张红叶)

结语:哈哈,作文君就先分析到这啦,快把这些高分素材用进你的作文,惊艳你的语文老师吧!不知道大家有没有get到这部“神仙节目”的正确打开方式呢?赶快拿起你的小本本和作文君一起追“综”吧!

猜你喜欢

典籍里的中国尚书典籍
为什么要读传统经典?《典籍里的中国》就是答案
《典籍里的中国》节目评论
《典籍里的中国》为什么火?
《尚书》中“迪”释为“由”新探
在诗词典籍中赏春日盛景
尚书·禹贡
典籍翻译模式的构建与启发
先秦典籍中的男嬖形象探微
《明新兴雷石庵尚书遗集》补遗
兵部尚书·枢密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