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一部力作
——读《湖北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调查》

2023-12-10柯育芳

社会科学动态 2023年10期
关键词:理论课湖北调研

柯育芳 闵 琼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强调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就是要坚持“马院姓马,在马言马”的鲜明导向和办学原则,充分发挥引领作用,构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巩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基础地位。武汉大学出版社新近出版的李资源、卢江、金鑫、张璋合著的《湖北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调查》(以下简称《调查》)一书,通过对湖北省40 余所高校的跟踪调研,梳理和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北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和马克思理论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历程、主要成就及基本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对于在新时代高质量推进马克思主义学院内涵式发展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这是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一项重要成果,是一部难得一见的学术力作。

一、《调查》比较全面系统总结了湖北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成就及经验,客观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该书共分十章40 多万字,在梳理近十年来党和国家以及湖北省出台的相关重要文件、重要举措的基础上,着力用大量事实和数据展示进入新时代以来,湖北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如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师队伍明显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取得长足发展,课程建设和教学管理日趋规范,教学方式改革深入推进,思想政治理论督导检查作用明显加强,科研工作和社会服务得到了大力扶持等,对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发挥了重要引领作用。但同新时代新要求相比,湖北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在教育教学、研究宣传、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还存在差距。如高校之间学科建设差距较大,学科点建设不均衡;人才引进力度不足,师资结构不合理,储存不平衡;思想政治理论课小班上课落实不够,实践课时不足;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投入不足等问题,该书也毫不讳言,进行了客观的实事求是的分析,为新时代推动马克思主义学院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高质量发展探讨新路径提供依据。

二、《调查》对新时代湖北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提出的对策与建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党的二十大为马克思主义学院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提供了科学引领,指明了前进方向;对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调查》建议:一是各高校要提高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发展的规划和设计,进一步加大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力度;二是要加大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经费投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教师队伍建设,实施人才倾斜政策,进一步加大专职教师引进和培养力度,进一步完善教师继续教育的长效机制,制定科学考评机制和学术评价标准;三是要在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上下功夫,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承担思政课教学任务的专门机构,中心任务在于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四是要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服务于社会的能力和动力的培养培育,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服务社会的功能和特点,加强对社会服务的引导,充分发挥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社会服务功能;五是要充分发挥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示范引领作用,以点促面,深入、持久、全面地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六是要多方位多角度统筹协调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哲学社会科学其他学科协同发展,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科研管理,建设有实力的科研团队,激发科研活力,促进教学与科研的深度融合,不断丰富研究成果,不断提升教师科研素质和能力等。2022 年7 月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指出目前学校思政课建设存在教师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课堂教学与现实结合不紧密,课程思政存在“硬融入”“表面化”等问题,并给出了22 条相应的解决方案。这些问题在湖北高校的调查中同样存在,可见这些问题是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调查》一书根据广泛的调研数据统计结果,印证了《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通知的基本精神,提出的建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切实可行,也可供全国高校借鉴和使用。

三、《调查》最大的亮点是在广泛调研基础上提供了大量的调研数据、统计分析和鲜活事例,具有极为重要的资料价值

该书通过对湖北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大规模深度调研,涉及各类高校四十多所,先后发放问卷上万份,访谈300 余人,包括地市州高校的教师和学生,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和数据,并进行必要数据处理,在统计和分析的基础上,再对先进的典型经验进行总结和提炼,从而使该书列举的湖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典型经验极具参考价值。据该书统计,从2013 年到2017 年,湖北高校共有4 人被评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年度影响力标兵人物,9 人被评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年度影响力人物。又如武汉大学积极建设思政示范课堂,落实协同育人机制;华中科技大学推进“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教育教学改革,让所有任课老师都挑起“思政担”,所有课都上出“思政味”,努力构建全员、全课程的大思政教育体系。武汉理工大学在教学改革方面着力打造三个体系:一是建设立体化教学体系,实现统编教材与自编教材、纸质教材与网络教材的有效衔接;二是建设精品化课程体系;三是建设综合化教学体系。华中师范大学完善集体备课制度、听课制度和教学评估制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开设综合创新实验课堂,把理论学习与实践结合起来。这些实例,为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创新提供了重要“样板”。

该书在研究方法方面,主要采取横向分析方法和纵向分析法。在对马克思主义学院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情况的各类指标进行分析时,作者主要采用了横向分析法,比较了985 高校、211 高校、省属本科院校、独立学院和高职高专院校等不同批次和类型的高校在马克思主义学院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中取得的主要成就。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情况进行分析时,作者采用了纵向对比法,主要是对2011 年到2017 年这段时间,各高校在形势与政策、治国理政新思想新战略教学情况进行了调研和分析,分别对本科院校、高职院校、教师和学生进行了分类调研和总结,得出了较为全面的分析结果。为了调查结果的科学性,调研团队还采用了另外两种调研方法,一是问卷调查法,通过对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师和学生发放调查问卷,通过数据分析了解详细情况。二是选取部分高校重点访谈法,主要是通过发放调研提纲、走访、座谈等形式对部分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主要负责人、教师骨干和部分学生进行深入的探讨和交流。通过开展广泛全面的调查,对湖北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有益于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和改革,有益于促进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长效发展。

猜你喜欢

理论课湖北调研
The rise of China-Chic
驰援湖北
湖北武汉卷
人大到基层调研应做到“三不”
调研“四贴近” 履职增实效
湖北現“最牛釘子戶” 車道4變2給樓讓路
脚踏实地扶贫调研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