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制造企业成本精细化管理策略探究
2023-12-09杨伟东
杨伟东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南 洛阳 471000)
对于研发制造企业来说,成本管理水平是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体现。特别是在信息化、机械化和电气化发展模式并存的时代背景下,各种驱动力形成了差异化的管理思维,对成本管理模式产生巨大影响。研发制造企业的成本管理相较于其他类型企业更加复杂,涉及产品研发、制造、运输、销售、售后等不同的环节,不同产品业务需要选择的成本管理方法和模式存在较大差异。所以,企业要科学分析市场环境要素和自身实际状况,积极对成本精细化管理模式进行升级和优化,帮助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
一、成本精细化管理概述
(一)成本精细化管理的内涵
研发制造企业在开展成本管理的过程中,积极向精细化管理模式转型和升级是顺应市场环境发展的必然选择。精细化管理主要是以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为基础,对企业生产经营和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动态监控,包括原料采购、产品加工、仓储运输、销售营销、售后服务等,通过对流程规划、会计核算、成本管理等方面进行系统化和全面化的管控,使各项工作任务高效落实,提高员工履行岗位职责的积极性,稳步推进企业财务成本核算的精细化、会计分析的数据化、提高经营成本预算工作质效,提高成本管理的质量和效率,确保企业产品成本方面优势的充分发挥,提高其市场竞争能力,从而帮助企业创造更多经济效益。
(二)成本精细化管理在研发制造企业中应用的重要性
在研发制造企业运营管理中落实成本精细化管理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有利于企业发展战略的落实和运营效益的持续稳定提升。首先,研发制造企业实施成本精细化管理可以扩大其市场份额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企业可以对产品制造、仓储、运输、销售等环节进行严格控制,减少资源浪费问题,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以免库存大量占用企业的流动资金,有效控制企业的仓储和管理成本。其次,为企业战略决策的制定提供支持[1]。通过成本精细化管理模式,可以将成本控制理念覆盖到企业的制造、运输、销售的各个环节,对各类业务和财务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从而为企业管理层制定战略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支持。最后,有利于企业运营风险的防范和处理。通过成本精细化管理,研发制造企业可以对制造、销售、研发等环节的原料供应,对产品的库存量进行精准控制,避免库存量太多或者太少引起的各种风险问题,实现产品供应和销售之间的平衡,有效地对各类风险问题进行防范和应对。
二、研发制造企业加强成本精细化管理的策略
(一)转变传统的成本管理理念
首先,企业要改变过去传统、粗放的成本管理模式,对现有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将企业经营中市场较为成熟的非核心价值环节进行剥离,通过组织结构的精简和经营业务的聚焦,有效提高企业面对复杂多变市场环境的敏捷性。其次,企业在追求价值提升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生存第一的发展原则,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树立科学的风险管理意识。最后,企业管理人员要改变过去将成本管理与资金节约对等的错误管理理念,将成本管理的目标定为资源投入产出比的提高,从而为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指引和方向。
(二)落实成本管理责任意识
一方面,建立科学、系统的管理责任培训体系,将成本管理责任意识贯彻到企业的各个岗位和环节,为此,研发制造企业需要定期开展培训教育活动,确保全体员工参与到成本管理活动中,将成本管理责任意识和实践工作相结合。此外企业还可以邀请成本精细化管理领域的专家到企业举办讲座,为员工认真解读成本管理的具体内容和科学流程,通过职业道德培养、核算方法学习、法律法规解读等措施,使企业所有员工对成本精细化管理形成正确的认识,为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奠定基础。另一方面,要组织员工积极参与培训和加强学习。企业应结合自身的状况科学构建财务信息沟通平台,以便于财务人员的信息交流和沟通,以及为各种常见问题解决提供数据交流平台,将线上和线下方式有效结合,组织有关人员对一段时间以来企业成本精细化管理的具体进展进行深入交流和分析,全面梳理管理中的重点环节和难点问题,对管理经验和错误操作进行总结,提高企业精细化成本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三)明确成本精细化管理目标与途径
首先,财务部门要深入了解业务经营的流程和内容,确定企业各项业务经营工作的实际需求,从而将资源进行合理地分配,保证各项核心业务可以稳定运营,有效提高企业各类资源的使用效率[2]。其次,财务部门通过对业务流程中各类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可以准确定位业务经营和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对有关人员的责任进行追查,针对性地解决企业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实现成本的节约。最后,进行业务和财务的有效融合,充分发挥两者之间的协同效应。财务管理和业务经营两者的最终目标都是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益,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协同合作是两者的本质联系,而非对立和矛盾。
(四)保证成本核算数据精准性与优化管理流程
为提高成本管理精细化程度,研发制造企业还需要关注成本核算数据的精准性,以及成本管理流程是否优化完善。在这一背景下,一方面,研发制造企业可以设立明确的成本核算标准,涵盖原材料、人工、制造费用等方面,帮助企业精准了解各项成本状况,掌握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差异,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管理;同时,依据成本核算结果,制定相应的成本控制措施,包括对成本偏差的分析,然后对成本分布进行调整和优化,以确保成本制定的合理性。另一方面,考虑到成本管理流程过于繁琐会影响管理效率与管理成本,建议研发制造企业精简冗长的审批环节,通过设置授权决策机制、简化决策程序来加快决策的速度和效率,实现企业流程再造。
(五)建立成本精细化管理维度
研发制造企业在实施精细化成本管理模式的过程中,不仅要开展基础的成本管理工作以及数据分析工作,还应当革新管理会计方法,对成本管理工作进行细致的划分,可以将其分为产品研发、物资采购、产品制造以及品质保障等四个不同的成本维度,新产品的研发和技术创新以及优化、研发资金的审核以及管理都是产品研发精细化管理的内容;采购价格的协商、供应商的选择、供应布局等则是物资采购成本精细化管理的内容;企业的经营效率、作业流程、设备投资以及制造成本和产品的交付以及仓储管理则是产品制造成本管理的主要内容;产品质量索赔、产品的售后服务以及保险等方面则是品质包场成本精细化管理的内容。
首先,在产品研发成本精细化管理维度,研发制造企业在进行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的过程中,要积极运用价值链思维理念,从产品的研发到技术创新全方位贯彻价值链思维理念,严格审核材料的采购流程,提高产品的生产制造效率,调研市场客户的需求,对企业预期销售和产品的投入产出比进行科学的测算,为企业制定研发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在研发资金使用环节,企业要以战略决策为基础,对研发所需的资金投入进行科学分析,制定规范化的资金管理标准和研发结果评估模式[3]。在设计标准方面,企业要建立规范化的产品、物料使用标准,有效控制采购成本,提高企业研发效率。其次,在物资采购成本精细化管理维度,企业要积极利用供应链思维模式,对采购环节的成本进行控制,通过招标和谈判等方法对供应企业的材料价格和质量进行比较,利用料费分离模型对采购成本进行科学控制和合理评估,选定性价比最高的材料以供应企业。重视企业供应布局的革新,研发制造企业应不断扩展供货渠道,对供方布局进行合理调整,进而实现采购成本节约的目标,降低各种供应风险的发生概率。再次,优化企业的产品制造成本管理提高其精细化水平,研发制造企业需要对市场需求和产品质量进行持续深入分析,保证生产工艺得到持续优化和创新,提高产品的制造效率,降低设备资源的不必要消耗,降低次品的概率,促进企业资源转化率的提高。最后,在品质保障成本管理方面,实施全面的质量管理系统,例如,六西格玛、质量功能展开(QFD)等,以确保产品制造过程的稳定性和品质一致性;同时,引入自动化生产设备、实时监控系统和先进的数据分析工具,帮助识别潜在问题,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减少次品率,以提高生和管理产效率。
(六)建立成本绩效评价机制
研发制造企业属于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企业,其运营涉及资金数额较大,需要大量的技术型人才支持,这也导致研发制造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内容复杂,体系相对庞大,成本精细化管理在研发制造企业中的应用难度系数相对较高,这就需要研发制造企业充分发挥出绩效考核的管理导向作用,规范各项成本管理工作,确保其稳定展开。一方面,企业需要做好市场调研工作,以市场竞争环境作为指引方向,以经济效益评价为核心目标,根据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和实际需求,制定出与自身实际情况相匹配的绩效评价目标,并通过配套的奖惩制度提高企业各部门人员参与成本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研发制造企业要对成本精细化管理的具体工作进行全面梳理,结合实际需求构建成本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各个指标的内容和权重进行明确;科学平衡成本管理和产品质量之间的关系,在节约成本的同时保证产品的质量,有效提高企业的投入产出效率。
(七)推动成本管理信息化建设
在传统的成本管理模式中,研发制造企业主要通过人力资源开展成本管理工作,大量的财务数据需要进行收集、分析和整理,如果仅依靠人力将无法保证成本核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实效性,这也会影响企业后续财务工作的开展,无法将成本核算结果作为各类决策的制定提供依据。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研发制造企业要加强对信息技术应用工作的重视,积极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融入成本管理中,为成本精细化管理体系的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其主要措施包括三个方面。首先,企业要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在开展成本核算工作的过程中,企业需要将业务和财务系统进行有效连接,建立系统化和科学化的财务信息集中管理平台,这不仅可以有效提高会计数据核算的效率和质量,以及财务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减少人工操作引起的风险问题,而且可以将会计人员从繁重冗杂的数据整理工作中解放出来,使他们将精力和时间投入数据分析和管理工作中,更好地完成精细化成本管理的各项任务。其次,企业要积极开展财务数据信息的整合和利用。通过对大数据技术的应用,研发制造企业可以对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各类成本数据信息进行收集和分析,通过ERP系统将原料采购、产品制造、物资仓储、商品销售等各个环节中形成的财务数据信息进行统一的收集、整合和分析,实现对经营流程的动态监督,使各类数据快速分享和调用,从而为各类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依据。最后,企业要建立成本预算信息化管理系统。通过BPC系统(业务异常感知系统Business Performance Center)的合规运用,研发制造企业经营中各类成本可以得到动态管控,成本预算管理和精细化控制进行有效结合,及时发现和处理风险管理、成本管理、预算管理中的各类问题,避免出现重复管理或者遗漏管理等问题,从而有效提高企业成本管理工作的实际效果。
三、结语
研发制造企业实施成本精细化管理,可以切实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降低各种资源的不必要损耗,增强企业的综合实力,是企业长远、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应对市场环境变化的重要路径。企业要更新成本管理理念,创新成本管理方法,紧抓关键节点,深挖数据价值,对研发、采购、制造、销售等环节的成本进行动态严控和科学管理,从而帮助企业提高成本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