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施工类企业在项目全过程中的成本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

2023-12-09林雁兴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23年19期
关键词:准确性全过程预算编制

林雁兴

(中山中瑞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广东 中山 528405)

一、建筑施工类企业项目全过程成本管理概述

建筑施工类企业项目全过程成本管理是指企业在项目立项到竣工结算的整个过程中对项目成本进行规划、控制、分析和考核等一系列管理活动。项目全过程成本管理涉及项目前期、实施和竣工阶段,其管理目标是提高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实现成本控制。在项目前期阶段,成本管理主要涉及项目可行性研究、投资估算、预算编制、招标投标等方面的成本控制;在项目实施阶段,成本管理主要涉及施工组织设计、进度计划、质量控制、材料采购、施工过程等方面的成本控制;在项目竣工阶段,成本管理主要涉及竣工验收、结算、项目后评价等方面的成本控制。建筑施工类企业项目全过程成本管理的关键在于建立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运用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和工具,实现项目全过程的成本控制和目标实现。

二、建筑施工类企业在项目全过程中的成本管理问题及对策

(一)项目前期阶段的成本管理问题及对策

1.项目可行性研究不深入,导致项目决策失误

在对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时,企业未能全面分析项目的政治、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等因素,导致项目决策失误。决策的失误将会导致项目在执行过程中面临诸多风险,如市场需求变化、成本超支、资源浪费等。

针对此项问题,企业可以采取以下对策:首先,企业应制定一套完善的项目可行性研究体系,综合考虑项目的各种影响因素,包括对市场需求、竞争环境、政策法规、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环境影响、社会影响等的全面分析;其次,企业应进行深入的市场调查和分析,了解市场需求、竞争对手、潜在合作伙伴等相关信息,更好地把握市场动态,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并提高决策的准确性;最后,企业应制定一套科学的项目评价体系,从技术、经济、环境、社会效益等方面对项目进行综合评价,进一步帮助企业更好地评估项目风险和收益,提高项目决策的准确性。同时,企业应组织业内专家对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评审和论证,确保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这有助于避免个人判断的偏差,提高项目决策的科学性。

2.投资估算不准确,导致预算编制误差

企业在进行投资估算时,未能充分考虑项目所在地的人工、材料、机械等成本因素,对工程建设期间的通货膨胀、政策变化等因素也为未加考量,最终导致预算编制误差,使项目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面临资金短缺或浪费的风险。

针对此项问题,企业可以采取以下对策:首先,企业应采用科学的投资估算方法,如单位工程指标估算法、工程量清单估算法等。科学的投资估算方法有助于提高投资估算的准确性,帮助企业更好地控制项目成本;其次,在投资估算过程中,企业应充分考虑项目所在地的人工、材料、机械等成本因素以及工程建设期间的通货膨胀、政策变化等因素,以此来提高投资估算的准确性,帮助企业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最后,企业应建立投资估算数据库,收集并分析同类项目的投资估算数据,为预算编制提供参考。这有助于企业更好地把握市场趋势,进一步提高投资估算的准确性。同时,企业还应定期对投资估算进行审核和调整,确保投资估算的准确性,以此来提高对市场变化的应变能力,保证项目资金的合理使用。

3.预算编制不合理,导致成本控制困难

企业在进行预算编制时,未能充分考虑项目设计、施工工艺、设备选型等因素对项目成本的影响,导致预算编制与项目实际需求不相匹配,项目在执行过程中面临成本超支、资源浪费等风险。

针对此项问题,企业可以采取以下对策:首先,企业应制定一套科学的预算编制流程和标准,明确预算编制的内容、方法和要求,确保预算编制在源头上的准确性,为企业提供有力的成本控制依据;其次,在预算编制过程中,企业应充分考虑项目设计、施工工艺、设备选型等因素对项目成本的影响,确保预算编制与项目实际需求相匹配,提高预算编制在具体实践过程中的准确性,帮助企业更好地控制项目成本;最后,企业应加强预算审核,确保预算编制在核查阶段的准确性,避免漏项和错算,及时发现和解决预算编制末端中的问题,提高项目成本控制的效率。同时,企业还应采用信息化手段,如预算软件、BIM技术等,用技术手段来提高预算编制的效率和准确性,降低预算编制的误差,提高企业成本控制水平。

(二)项目实施阶段的成本管理问题及对策

1.施工组织设计不合理,导致成本增加

企业在项目实施阶段,施工组织设计不合理,将会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返工、延误等问题,从而增加项目成本,甚至可能会影响到项目的进度和质量。

针对此项问题,企业可以采取以下对策:首先,企业应优化施工组织设计,确保施工方案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减少施工过程中的返工和延误,降低项目成本;其次,企业应明确施工责任,将施工任务分解到各部门和施工队,提高施工效率,避免相互推诿和延误;最后,企业应加强施工过程管理,对施工进度、质量、安全等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降低成本风险。

2.材料和设备采购不及时或过量,导致成本增加

在项目实施阶段,企业未能及时采购材料和设备,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材料和设备短缺,影响施工进度。此外,过度采购也可能导致材料和设备积压,增加项目成本。

针对此项问题,企业可以采取以下对策:首先,企业应根据项目进度和需求,制定合理的材料和设备采购计划,确保材料和设备及时到位,避免施工延误;其次,企业应加强采购过程管理,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和选择,确保材料和设备的质量,降低采购成本,提高项目质量;最后,企业应积极采用信息化手段,如材料和设备管理软件等,以此来提高采购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降低采购成本,提高项目成本控制水平。

3.施工过程中浪费严重,导致成本增加

在项目实施阶段,企业未能有效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浪费现象,导致项目成本增加,进而影响到项目的成本控制和整体效益。

针对此项问题,企业可以采取以下对策:首先,加强施工人员培训,提高员工的成本意识和技能水平,杜绝员工在施工过程中的浪费现象,降低项目成本;其次,企业应采用先进施工技术和方法来降低资源消耗和浪费,如绿色施工、节能施工等,这有助于企业提高项目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最后,企业应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对材料、设备和工时等进行合理调配和管理,提高项目成本控制水平。

(三)项目竣工阶段的成本管理问题及对策

1.竣工验收拖延,导致成本增加

在项目竣工阶段,企业未能及时组织竣工验收,导致项目工期拖延,从而增加项目成本,进而影响到项目的整体效益。

针对此项问题,企业可以采取以下对策:首先,企业应制定合理的竣工计划,确保项目按照计划进度完成,减少拖延风险;其次,企业应加强与业主、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等各方的沟通协作,确保竣工验收的顺利进行,提高竣工验收效率,避免拖延导致的成本增加;最后,企业应严格控制工程质量,避免因质量问题导致的竣工验收拖延,降低成本风险。

2.竣工结算不规范,导致成本超支

在项目竣工阶段,企业未能按照合同约定和工程实际情况进行竣工结算,导致竣工结算不准确,从而增加项目成本。

针对此项问题,企业可以采取以下对策:首先,规范竣工结算流程,确保竣工结算的准确性和合规性,避免结算纠纷,提高项目成本控制水平;其次,企业应仔细审查竣工资料,确保竣工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提高竣工结算的质量,避免因资料缺失或错误导致的成本超支;最后,企业应加强竣工结算审计,确保竣工结算符合合同约定和工程实际情况,减少结算纠纷,提高项目成本控制水平。

3.项目后评价不到位,导致成本管理经验不足

在项目竣工阶段,企业未能及时对项目进行全面评价,导致项目成本管理经验未能充分积累,对未来项目的成本控制缺乏足够的应对能力。

针对此项问题,企业可以采取以下对策:首先,在项目竣工后,企业应该对项目的全过程进行系统、全面的评价,总结经验教训,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此来提高自身的成本管理水平,为未来项目提供借鉴和参考;其次,企业应建立成本数据库,收集并分析项目成本数据,为未来项目的成本管理提供可靠的数据参考,提高企业成本管理的科学性和针对性,降低项目成本;最后,企业应加强成本管理培训,提高员工的成本意识和管理能力,从而提高企业成本管理的整体水平,为未来项目提供人才保障。

三、结语

本文对建筑施工类企业项目全过程中的成本管理问题及对策进行了深入探讨。通过研究发现,企业在项目前期、实施和竣工阶段都存在诸多成本管理问题,通过实施相应策略,建筑施工类企业可以提高项目全过程成本管理水平,实现成本控制目标,提高企业竞争力。

猜你喜欢

准确性全过程预算编制
全过程人民民主与全过程民主立法
浅谈如何提高建筑安装工程预算的准确性
土建工程中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有效应用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预算编制及其控制
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
预算编制和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让创新贯穿深化医改的全过程
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下的工程造价控制探讨
美剧翻译中的“神翻译”:准确性和趣味性的平衡
论股票价格准确性的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