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江南古典园林营造中的气味美学

2023-12-08刘可荟

文化学刊 2023年10期
关键词:观者嗅觉气味

刘可荟

一、古典园林与气味语言

亚里士多德认为, “一切艺术都是自然的模仿” ,最好体现自然美学观的艺术形式莫过于中国古典园林[1]。 中国古典园林是以大自然美景的浓缩提炼,刻意经营而成的艺术,它作为一种 “文人园” ,讲究诗情画意的审美境界,用文艺作品描绘生活图景和思想感情,通过对自然美景的塑造言志抒情。 因此,意境营造成为了古典园林表达情境的首要指导法则,在遍布中国东西南北的古典园林之中,以精华著称的江南古典园林尤甚。

“味” 是中国古典美学中的重要范畴。 早在《老子》就曾提出: “‘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 以及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这里的 “味” 已超乎味觉的生理层次,趋向于审美享受的美学概念。 魏晋时期的《世说新语·轻邸》云: “孙长乐作王长史诛云:‘余与夫子交非势利,心犹澄水,同此玄味。’” “味” 已经脱离低级的触觉形态,而上升为人物品藻的用语。 明末清初文学家的李渔也曾在《闲情偶寄》言道: “作《南西厢》者,……今之观深此剧者,但知关目动人,词曲悦耳,亦曾细尝其味,深绎其词乎?” 由此可见, “味” 一直属于中国古典诗学中的重要美学范畴,并构成与延续中国古典美学的体系性思想[2]。

就中国古典园林而言,明代造园艺术家计成在《园冶》中提出了理想园林的最高标准: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由此可见,中国园林的本质也是一种宛自天开的 “象” 。 在这种似与不似之间,正是 “象外之旨” ,也就是 “意象” 之 “意” 所在。 江南古典园林继承了江南的自然资源和和人文精神,通过它特有的园林景观将思想情感完美表达,师法自然而又高于自然。 其中,在从自然美景到人工环境中的再现中,植物承担着从 “人造自然” 过渡到 “自然之然” 任务的责任主体,通过气味的刺激与气源物的联想,在赋予观者视觉感受的同时,也运用气味语言赋予嗅觉体验, “味” 对象是人们自身的情感,人们也以情感体验的方式来进行 “味” 的审美活动,让观者超越有形的景观视觉表象,获得一种审美心理共鸣,使得主体情思与客体园景融为一体。

二、古典园林的气味语言形式

古典园林气味感知的主要来源是植物,在这些植物中,植物芳香是园林气味美学氛围的最关键因素。 此外,园林中泥土的清香、草地的清新以及池水的气息都会给人带来不同的嗅觉感受。 每种气味都有其独特的特点,这些气味信息成为我们感知环境的关键。 气味作为一种表象的符号,它的传达既可以被感知,也可以被理解,却不同于一般符号传达所能直接描述的 “意味” ,因此,气味的语义更像是一种 “有意味” 的形式,它所蕴含的特定情境能够潜移默化地引发观者生理和心理的异质同构,以隐喻方式巧妙引发情与境的结合,创造出 “有意味” 的景观体验[3]。

(一)见微知著

园林古建,向来见微知著,山石嶙峋之中见高低错落,楼台亭榭之外见曲栏回廊。 气味也是如此,分隔联系,含蓄精深。 当人们身处某种环境并对环境进行认知时,除了以视觉接收环境中的图形与色彩信息建立相关视觉图像外,气味的识别也同样对空间属性识别以及位置信息确定起到重要作用[4]。 常建有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花木在此创造出幽深之景,花木已经与空间环境形成了关联。 这种空间环境通过嗅觉触发大脑中的气味感知,并自动提取相应的心理印象。 气味为简单的空间印象增加了感知记忆,更能突显了环境中的景观元素。 从多感官刺激的角度出发,植物气味成了园林环境的辅助,进一步赋予与园林景观美好印象的心理属性。

网师园的梯云室是坐落于网师园东侧院落北侧的一座院落,这座小轩相较于其他空间而言狭窄,植桂花、腊梅和紫竹于其中,庭院内的嗅觉景观被空间围合,于桂馥兰香之中见匠心独运,强化了嗅觉感知形成独特的空间氛围(图1)。 无独有偶,在网师园的大厅前院植有槐树,这个矩形庭院的两端被建筑所围合,每逢花季院落内香气弥漫,此地的槐香景观成为前侧轿厅与后方大厅的区别所在。

图1 网师园梯云室

(二)移远就近

“移远就近” 来自于学者王夫之《诗绎》里说的 “右丞妙手能使在远者近”[5];现代美学家宗白华在《中国诗画中所表现的空间意识》一文里引用这句话,阐发中国古代诗歌的空间造型特征, “使在远者近,就是像我们前面所引各诗中移远就近的写景特色”[6]。 古典园林是有关时间和空间的艺术,其主要思想就是展示空间的构成和设计,通过对空间的构思营造,人们可以感受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美感。 植物所具有的生命美学的特点,使得它所展示的气味语言具有变化性、时空性和层次性,能够让观者在空间环境之中引导方向、感知距离。

留园的 “闻木樨香轩” 取因闻桂香而悟禅道的禅宗公案故事富有禅道理趣。 观者在留园中观赏游览时,虽然看不见桂花,却总能闻到若有若无的桂花香气浮动、沁人心脾,无论在园中何处都能感受到此景的存在,观者的心理空间距离便在有意无意间被缩短,场景引导也同时完成了(图2);虎丘 “冷香阁” ,因园主登临高阁所见阁下三百棵梅树,散发出沁人的清香而得名。 香是园林中的虚景,梅花之香尤为清幽,雅冠众芳,以虚景名馆,即使不在花季,也能使游者仿佛闻到浓郁幽香。 气味语言在似有非有、真与非真的不确定性和朦胧性之间表达了深刻的生命美学内容。

图2 留园闻木樨香轩

(三)感知重叠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意境营造很多时候采用的是一种图底式也就是主次的对比手法,通过对空间序列主从和重点的收放引导,使得园林布局层次分明,张弛有度。 它不仅运用在主景配景的选择上,同样也运用在多感觉的观赏体验当中,造园者通过对园林整体 “意境” 的统帅,调节中气味开合和浓淡衬托不同的视觉语景,用以加强空间环境中情与境的契合。

拙政园 “香洲” ,即 “芳洲” ,来自于《楚辞》当中 “采芳洲系杜若” ,杜若是一种古时候的香草,楚地借杜若表达恋人间的情意,屈原借用杜若表达自己一片忠心。 园主人借用区域的比喻,把荷花比作香草,加上周围遍植桂花、玉兰等芳香植物烘托氛围,深化了香洲的场景主题(图3)。 狮子林中 “暗香疏影楼” ,取自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此楼临近问梅阁,推窗即见梅花神姿风韵倒映在清浅的水面上,其清幽的香气在月色中浮荡,更为环境增添几分优雅。 园林观赏中的视嗅感知交互体验,使得审美主客浑然一体,相辅相成(图4)。

图3 拙政园香洲

图4 狮子林暗香疏影楼

三、古典园林的气味语言表达

根据神经学研究表明,嗅觉感知神经与大脑中枢神经直接相连,它能掌控着人的记忆及情绪[7],基于这一原理,嗅觉感知相较于其他感官能更加直接地激发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从而影响一个人的心理状态。 气味记忆和视觉记忆之间存在重叠,气味诱发的嗅觉记忆会产生 “嗅觉意象”[8],这种 “嗅觉意象” 指的是通过嗅觉感知而激发的视觉想象。 气味感知的激发性和交叉性赋予人们对空间的想象力,可以无意识地带领我们进入被视觉感官遗忘的记忆空间,打破时间的限制,连接现在与过去[9],这是艺术家与观者之间共同审美感觉的契合力所在。

(一)情景交融

园林艺术的创作不但包含造园者审美观价值然观的逻辑思维,更是包含着其热爱生活情趣所激发的形象思维。 同视觉语言一样,嗅觉语言传递的本质也同样是使主观情感与客观景物的契合,从表面上看,这种契合是人脑赋予的生理反应,使得人对周遭环境产生反应,但是从本质上看,则表达了环境赋予的知觉和情感的异质同构关系,游园者通过对园景的观照和感悟激发出人生和社会真谛, “人化的自然” 同 “自然化的人” 相契合,气味带来了超越自身语义的 “象外之旨” 和 “弦外之音” 。

拙政园中 “雪香云蔚亭” 位于园中土山之上,周围遍植梅花,雪香意指洁白如雪的梅花香气。 梅花冬春开花,冷香四溢,主人每登此亭,四望一片自然之景郁郁苍苍,细嗅梅香更觉舒神解郁,开阔胸怀(图5); “秫香馆” 为拙政园墙外北园,乃园主的家田,每闻稻谷飘香是封建士大夫们对荣华富贵生活的一种精神上的补充和调剂;苏州沧浪亭 “清香馆” 院中桂树数株,每逢秋日,丹桂吐芯,清香满溢,令人陶醉;艺圃 “渡香桥” 意为踩着香气之桥,而且此桥低贴水面,人行其上如临波踏水。 早春梅花吐芳,夏日荷花飘香,引发游园者的绵邈遐思。 嗅觉体验使得观者在审美活动中产生额外的共鸣和愉悦。

图5 拙政园雪香云蔚亭

(二)情理合一

从表面上看,审美主体的思想感情迸发具有一定的个体性和偶然性,但是人的思想感情是环境的产物,同审美主体自身的经历和遭遇分不开,因此,客体的情境营造是有规律可循的。 中国古典园林的历史源远流长,它的审美主体的嗅觉偏好受到传统思维方式、自然美学观和民族精神的影响,因此,嗅觉景观也是一种人文景观,蕴含着哲学、美学和社会学的语义表达。 造园者对于古典园林中一些芳香植物的选择配置就不可避免地受到传统儒道思想的影响,通过气味语言的文化渲染,含蓄地表达着自身的道德理想。

拙政园 “远香堂” 前水池遍植荷花、广玉兰等芳香植物,每到夏日浮香扑鼻。 荷花香远益清、出淤泥而不染的特性与洁身自好的君子品性契合,便成了主人表明自身高尚品格的情感对应物;狮子林 “双香仙馆” 以梅莲之香命名,梅花尤以香,即使 “零落成泥碾作尘” 仍 “香如故” , “香” 象征着一种崇高永生的精神;莲花清香象征着纯洁。 梅莲双香的确能给人以心灵的熏染和净化,从而获得崇高纯洁的美的享受(图6)。 造园者在园林中的嗅觉渲染不在于味道的物理控制,而在于透过气味抒发情感表达自我。

图6 狮子林双香仙馆

(三)情境之外

格式塔心理学认为,外部事物、艺术式样和人的活动与内在情感之间存在着根本的同一,如果这些领域的模式作用达到结构上的一致时,就能够唤起审美体验[10]。 中国古典园林不以它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形象为最终目的,它是寄托着情感、价值和哲理的一种理想审美情境,通过嗅觉体验带来的情感哲理,超乎气味自身感受的生理层次,趋向于精神上的审美享受概念。 艺术之所以称为艺术,关键在于它将主观的情感体验有机的纳入到一定的形态之中,这种形态既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非物质的。 气味在空间的序列层次,让空间表达具有 “景有尽而意无穷无限” 的延展性,使人在面对审美客体时产生联想、幻想乃至创造广大自由的天地。网师园的 “小山丛桂轩” ,因神话传说中的桂植蟾宫一说,在建筑周围遍植桂花。 园主人生活在桂花香气之中,犹如生活在遥不可及的月亮广寒宫里飘飘然、怡怡然,同主人得道成仙的思想相契合使得闻木樨香园仿佛有了仙居之处的物理力。 不同审美主体对相同气味反映是千差万别的,这种差别也就是人自由本质的表现,也契合了古典园林 “有法而无式” “现行外之意,象外之外” 的表达语义。

四、结语

江南古典园林是追求意境的艺术作品,在这件艺术作品中观者能够能动地复现自己,在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 意境的形成离不开审美主体五官功能的能动反应,而气味体验作为构建古典园林意与境契合的一环,在其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气味” 作为一种独立于园林表象的生命美学形式,它即是园林形式美学之阐发,也是园林生命美学之气韵,超越了传统景观的美学内涵,是中国园林美学命题的高度凝练与范式超越。 气味语言在古典园林中潜移默化地加强了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之间这种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使得古典园林的表达语义更加生动和鲜明。

猜你喜欢

观者嗅觉气味
端午节观龙舟赛
好的画,通常都有气味
超强嗅觉
气味来破案
让你的嗅觉降降温吧!
光影行者
心中的景致
车祸撞没了嗅觉 怎么赔?
好浓的煤气味
心中的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