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丰农民画元素的地域公共雕塑转化刍议

2023-12-08林双鹏

文化学刊 2023年10期
关键词:农民画公共性民俗文化

林双鹏

源于西方当代语境下的公共艺术以城市雕塑为最重要形式。 目前已成为城市文化、地域文化、大众文化的重要表征。 公共艺术一词出现在现代主义之后,西方进入消费社会的历史阶段,此时期西方的社会文化与艺术史发展进入后现代主义语境,加速了公共艺术的勃兴;20 世纪五六十年代波普艺术的产生与繁荣将大众文化推向了前所未有的位置,体现出审美民主性的倾向;同时,消费社会与商业文明的冲击使艺术家不再以精英视角面对通俗文化。 这与现当代公共艺术语境中建立在公民社会基础上,在公有空间中体现了民主、强调市民互动性的诸多公共艺术形态,具有文脉承续与社会形态的关联性。

公共艺术发展的内在推力在于大众对公共艺术认知的普及与大众审美的提升;其次则应以更加符合地域大众审美意趣的文化元素作为公共雕塑题材的有机植入。 研究民间艺术到公共艺术的有机转化正致力于此。 国内公共雕塑呈现多元形态,当代中国以城市雕塑为主要形态的公共艺术,自从20 世纪80 年代末进入国内以来,处于不断探索边缘的维度拓展中,同时处于不断变化的社会文化语境中,大众文化、公共性、公民性作为重要且必要环节成为公共艺术学术界的重要议题,而当下的现实是公共艺术理论先于有限的优质案例,而案例缺少社会层面的广泛关注。 “如果没有观赏者的存在,再好的艺术作品也只不过是一个对象性客体,而不可能成为现实性的存在[1]。” 由此,本文将视角着眼于更加契合东北地区大众审美的地域民俗文化与当代公共艺术理论、实践相结合的融合研究与深入研究。

一、民俗文化与公共艺术当代理念的价值契合

民俗文化具有地域文化诸多方面的共性特征。在一种稀缺性的社会体系下,人们以形成劳动资料为目的、以竞争性为导向来发展其感官能力,娴熟的技巧、忍耐力和优雅的趣味作为(人的)素养被生活、职业和权力所塑造并维持。 东丰农民画元素的城市公共雕塑转化研究,旨在使这一形态展示成为符合地域风貌的城市亮点、地标与 “地域名片” 。 这不仅是对乡土文化品质本体的考验,更是对决策者、艺术家以及城建规划蓝图前瞻性的时代要求。同时为本研究的学术与实践价值预设了较高难度。民俗文化具有独到的公共性与应用性价值。 (1)民俗文化与当代公共艺术理念的融合,不是单纯以西方波普艺术思想理论的粗浅套用,进而刻意模糊精英艺术与大众审美的格调差异。 此问题极易与核心论点混淆,东丰农民画的公共雕塑转化是建立在当代艺术视角下,充分肯定民俗文化独有的乡土感染力、保留民间艺术基本审美特征的公共雕塑转化与应用研究。 (2)将二维图像立体化的过程不是单纯的变更表现形态,而是强调民俗文化的当代化呈现,将民俗文化带入注重多维融合与实验精神的当代语境,是当代艺术多元性的重要议题,沿此思路展开探讨并寻求形式语言表达新的可能性。 (3)吉林东丰农民画的基本特征、同类比较、发展现状、展览展示渠道与形态、衍生品开发等相关研究较为丰富。 本文价值体现在民俗与公共艺术现代理念融合的有机性,公共艺术反映的应是精英与通俗、个人审美与社会审美相融合的文化导向,这样的一种具有公共性的艺术关系,以体现公共艺术的公共精神和公共文化的社会福利。 农民画题材公共雕塑具有良好的大众审美接纳基础,在公民社会基础上强调公共性与大众文化的审美视角,契合当代公共艺术发展趋势。 东丰农民画是吉林民俗文化的重要形态之一,一定程度反映出以农业为重要产业构成的吉林地区广大人民群众的审美意趣,具有较为广泛认知度与公众亲和度。 东丰农民画中最朴素的乡土文化所凝练出的造型,充满了装饰意味,且贴近农村生活,诸如农民画作者吕言作品《吉祥彩鸟》(图1),刘振啓作品《狮子舞》(图2)等,色彩丰盈、造型夸张,极具视觉张力,且适合以彩塑形式将作品三维立体地再创造,并置放于公共空间,成为城镇中交通节点的地标性文化符号。

图1 吕言《吉祥彩鸟》

图2 刘振啓《狮子舞》

“趣味在个体性与社会性交互建构的过程中,伴随着社会批判和权力博弈,逐渐沉淀为相对固定的、可供传承的文化趣味[2]。” 地域乡土文化的公共转化应秉承公共性、公民性、共有空间艺术化微改造这一系列重要前提,着手寻求东丰农民画题材公共雕塑在东丰地区公共空间的社会化应用渠道,同时依托东丰农民画研究基地这一重要学术平台,寻求最为契合本地域城建实况且具备鲜明地域个性化特征的民俗元素公共艺术操作模式。

二、当代公共艺术的多元价值对地域文化的导向性

在当代公民社会与当代艺术为前提的公共艺术领域中,艺术家客观成为此领域边界探索与维度拓展的最主要群体,带有鲜明的精英主导特征。 地域文化元素介入公共艺术生成并进入当代艺术语境是重要切入点,东丰农民画是吉林地区较为鲜明反映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形态,建立在此民俗基础之上的公共雕塑不仅是国际国内前卫城建思潮的地域化呈现,更是第一产业为先导的吉林地区展现开发姿态、面向更广阔世界的文化之窗。

城市建设的决策者为城市文化搭建新形态呈现方式利好于地域文化输出,客观上为民俗文化传承建立了有力的物质保障机制,同时为雕塑家创造主体展开实验性探索并实现审美价值输出;通常依附各类活动、市政工程、学术机构或是艺术家自发完成艺术实体或活动在公共空间的价值实现。 作品呈现出多媒介介入,个性化强调自我经验特征,早期大地艺术多现场施工、现场完成。 公共雕塑的公众参与常常是附带植入的环节,或将公众参与视作作品生成的必要但非重要环节。 宏观比起传统情境而言,当代公共艺术探索的社会影响力还非常微弱,仍属于公有空间中放置艺术品的维度;最终完成形态以及在未来所发挥的功用依然是以空间美化为基调的室外雕塑或城雕概念。 因此,东丰农民画元素的公共雕塑客观上契合于地域文化形象输出导向。

西方公共艺术的发展源自消费与商品社会的高度物质化,以及对公民文化权利的重视,如果说西方公共艺术的各种形态体现出对社会化审美需求的满足,国内公共艺术(包含以实验性雕塑为载体的公共雕塑、大地艺术、地铁艺术等)理论与实践先于中国社会现阶段发展所惯性承载的公民、城乡等各维度的审美价值取向,大众缺少学习性与经历性认知基础,导致 “看不懂” 与 “不理解” 。 由此,中国公共艺术真正意义发展的内在推力在于大众认知的普及与大众审美的提升,这显然需要经历漫长的过程,作品的曲高与大众审美的和寡成为中国社会阶段性的历史必然。

东丰农民画公共雕塑应 “去精英化” 。 比起以实验性为价值导向的架上艺术,在公共性这一公共艺术核心议题中,策划人与艺术家往往更注重作品与活动的格调,更加关注前沿性,甚至策划与创作初衷即以俯视姿态面对大众审美,从这一点而言它在当代意义上的公共性势必被消减,从根本上疏离于大众审美。 虽然过程是雕塑家逐渐产生公共意识的过程,实质多为具有现代公共艺术特征的景观雕塑范畴。 相较西方,以杰夫昆斯为例,他掌握到了西方20 世纪80 年代富裕社会里人们不可抑制的精致化倾向与消费恋物风气,作品形态、材质与西方社会文化生态下公众集体反映出的价值取向高度契合。 社会评论界对昆斯在艺术史中的地位认可正基于其作品与西方社会大众审美或者说流行文化的对应层面。

当代中国公共艺术与民间艺术可以统一在一个连续的文脉和价值诉求中,并可视作公共艺术传统资源。 应从学理层面肯定民间艺术的当代价值,实现其当代社会文化意义,由此,精英艺术创作特征本身凌驾于法兰克福学派所定义的大众文化之上,客观上有悖于当代公共性与公民性价值。

根据以上论述,研究应涵盖四项重要议题:

(1)前卫公共艺术类型化研究;(2)民俗艺术的新语境表达研究——兼及区分 “民俗波普艺术” ;(3)东丰农民画立体转化呈现与国内类似形态比较研究;(4)吉林地区城乡大众审美调查研究。

民俗艺术的新语境表达研究颇具难度,既要展现当代视野,又要保留乡土气息,这为研究提出了高要求,尤其是公共雕塑这一相对永久展示形态,要有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品质规划与设计。 在理想状态下,城雕的职能不仅仅是装点城市的调节剂,兼有承担提升大众审美的附带功用,在当代更应体现出审美民主化的倾向,以精英化的视角艺术化的呈现城市文化、彰显地域个性。 相较于探讨城市雕塑与公共艺术的交集而言,强调城市雕塑与城市精神间的文化互溶更具现实意义,而非刻意着眼于城市雕塑本身在当代语境下的公共性。 对公共艺术概念维度的拓展与边界的探索是当代艺术发展可能性问题,这并不意味着公共艺术作品、事件、活动格调的提升,传统形态的旧有职能依然奏效。

三、东丰农民画的公共空间转化

秉承现当代语境下公共性为根本着眼点,以东北黑土地农民群体为核心视角,展现新农村、新城乡大众审美特征的当代公共艺术。 梳理东丰农民画文化脉络的当代呈现、立体呈现结合城建等多维问题研究。

在较长一段时间里,人们都将当代艺术、公共艺术看成是城市的艺术。 的确,当代文化的前沿问题相对集中在城市;不过这不能成为乡村被忽略和边缘化的理由。 如果说,艺术的要义之一就是要真实地面对社会现实,那么在今天的中国,三农问题就是典型现实的中国问题。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新一轮的 “艺术乡建” 出现了,在今天已经成为中国的一种重要艺术现象涌。 艺术乡建在文脉上,和20世纪30 年代梁漱溟、晏阳初等人的乡村建设有着某种承继关系。 东丰农民画的雕塑转化应用,实质是在此思路指导下的民俗艺术的当代语境转化。

东丰农民画元素的城市公共雕塑转化与应用研究即 “艺术乡建” 的目标切合实际,它通过新的产业和生活方式的引入,促进乡村生活的现代改变,对传统乡村进行启蒙、提升和再造。 具体为:(1)定点、周期式的艺术乡建。 这类艺术乡建没有采用游牧的方式,而是采用定点的方式,建立长期联系,周期性地开展活动,这也与高校教学相关。 (2)构筑、营造式的艺术乡建。 即通过空间营造,改变乡村环境和居住条件,修建公共设施。 艺术乡建是近年来中国艺术领域具有生长性、值得关注的现象。 它的出现开拓了中国艺术发展的新的方向,展现了新的研究领域,当然也提出了新的问题。 (3)结合东丰农民画特点、地域民俗特点及公共雕塑发展的前沿思路做调研、结合实际调整。

该形态的转化并非是对东丰农民画这一地方民俗艺术特征的全盘接纳与再现。 在涉及造型与形式语言呈现等问题应充分尊重艺术构建规律,有机结合学院派塑造体系,旨在提炼与吸取东丰农民画创作的民间元素,其手段迥异于民间集市的 “捏泥人儿” 与 “捏面人儿” ,而是对乡土气息与农民画题材的解构与重构。 将泥人儿与面人儿等比放大置放于公共空间的情形以及类似情形,都属于对弘扬地域传统文化理解的偏差。 打造地域民俗文化,以及城市重要点位东丰农民画题材景观雕塑,旨在形成公共设施标识的民俗符号。 以民俗文化为核心主题,包含人文、艺术、历史等元素,符合当代公共艺术社会价值的室外景观雕塑群、在体现国际视野的同时展现地域文化传承的当代性,东丰农民画题材雕塑公园预期秉承民俗继承、寓教于乐理念打造民俗地区名片。

四、结语

东丰农民画的公共形态转化是在传统民间文化元素与当代国际视野的艺术品呈现方法论中寻求平衡点,着力形成操作性明确、定位清晰的创作指导性理论研究成果。 在遵循一般性理论研究规律前提下,注重学理性与农业省份现实特征的创意衍生思路,以学院造型理论呈现民俗艺术为基调,规避不同审美群体差异导致的违和感,明确审美接受主体为广大农乡群体,而非是面对精英知识分子群体的前卫思潮对民俗文化元素的借鉴,切实体现当代公共雕塑的核心议题——公共性。 以艺术家和艺术作品为本体的公有空间艺术观念,过渡到面向公众、体现公共意识和彰显当代公共价值的新的公共艺术本体论,依然处于探索与长期磨合的过程中,并且这一过程迫切于公共艺术发展可能性这一学理层面的研究与实践,东丰农民画公共雕塑课题正是在学术先导与大众审美的鸿沟间探寻温和的实践可能性。

猜你喜欢

农民画公共性民俗文化
虚拟公共空间中的乡土公共性重建
龙门农民画的传承与创新
间隙、公共性与能主之人:楠园小记
家乡的民俗文化街
南京六合:农民画绘出“国际范儿”
代县成立农民画促进会
建筑立向民俗文化泛谈
中国社会组织公共性研究述评
当农民画“恋”上漆艺
两岸民俗文化荟萃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