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院2019—2021年门诊药房抗高血压药品使用情况分析
2023-12-08林丽芬叶岩荣
林丽芬 陈 沭 叶岩荣 沈 赟
1.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药剂科,福建厦门 361015;2.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药剂科,上海 200032
我国高血压患病率逐年上升,且发病率呈年轻化趋势,严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1]。高血压作为常见的公共健康问题,目前发病率仍处于较高水平,《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2020 版》[2]指出,我国高血压患病率仍然呈升高趋势。高血压是一个由许多病因引起的处于不断进展状态的心血管综合征[3],患者心脏、脑、肾及血管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害。高血压可能会导致各种并发症,如脑卒中、左心室肥厚、心绞痛、心力衰竭、高血压肾损害等,病死率极高。由此可见,高血压的主要危害来源是与其他心血管疾病合并导致的各种心血管事件、相关脏器功能的损害,高血压治疗的最终目的是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4]。预防和治疗高血压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因此在临床上如何有效地控制血压、规范合理地使用药物是临床药师、医师等应该关注的重点。本研究通过调查分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本院)门诊的抗高血压药物处方,利用药房HIS 系统对其药物的相关数据进行研究及分类统计,让医师在临床用药上可以更加规范、合理。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从本院门诊药房HIS 系统中查询2019 年1月1 日至2021 年12 月31 日门诊患者全部抗高血压药品的使用情况,收集药品名称、规格、数量、年销售总金额、年出库总量等信息。本院口服抗高血压药主要使用的种类有钙通道拮抗剂(calcium channel blockers,CCB)、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抑制剂(angiotensin Ⅰ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ACE Ⅰ)、β-受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ngiotensin Ⅱ receptor antagonist,ARB)、利尿药、复方制剂等。
1.2 方法
以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efined daily dose,DDD)为指标,参照《新编药物学(第18版)》[5]和查阅药品说明书来确定药物的DDD 值,按照其计算用药频度(defined daily dose system,DDDs)、药物的日均费用(defined daily cost,DDC)和排序比(B/A)。DDDs=药物总使用量/该药DDD值,DDDs 越高说明用药频率越高,药物DDDs 值与用药频率成正比。DDC=某药品的年总消耗金额/该药品的DDDs 值[6]。B/A=销售金额排序/DDDs 排序,整体反映药物金额与用药人次是否同步,其数值越接近1,越说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趋于一致,数值>1 则表示经济性好,且药品被广泛选择[7]。通过以上的方法分析与评价医院抗高血压药的应用是否合理。
2 结果
2.1 抗高血压药品品规数、销售金额及比例
2019—2021 年本院抗高血压药各品规数量逐年增加,2019 较2020 年抗高血压药品品规数少4 种,2020 年较2021 年抗高血压药品品规数少7 种,本院CCB、ARB、β- 受体阻滞剂和复方制剂四类药的品规数连续三年排名前四。2019—2021 年抗高血压药各类药品的年销售金额逐年上升,2020 年比2019 年的年总销售金额增长10.96%,2021 年比2020 年的年总销售金额增长12.81%。见表1。
表1 2019—2021年本院门诊药房抗高血压药品的品规数及销售金额
2.2 口服抗高血药品的DDDs
2019—2021 年各类抗高血压药的用药频率按照降序排列大致为复方制剂、CCB、ARB、β-受体拮抗剂、利尿药、α-受体阻滞剂、ACE Ⅰ。2019—2021 年各类抗高血压药品的DDDs 逐年上升,CCB、ARB、β-受体阻滞剂和复方制剂的DDDs 稳居前四,由此可见这4 类药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均获得临床上医生的肯定。所以,在临床实践中得到许多的应用。
2.3 口服抗高血压药品前十名药品的DDC和排序比
由表2 结果分析可以看出,2019—2021 年本院排名前十的药品,除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外,其它抗高血压药的B/A 均跟1 相近,说明多数抗高血压药的销售金额与DDDs 大致同步,表明本院抗高血压药的用药情况基本合理。其中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的B/A 远>1,由此可见,此药品经济性好,被广泛应用。
表2 2019—2021年本院门诊药房抗高血压药的DDC和排序比
3 各类抗高血压药的使用情况分析
根据各种药物主要作用和作用部位的不同可将抗高血压药物分为CCB、ACE Ⅰ、ARB、β-受体拮抗剂、利尿剂、复方制剂等。
3.1 CCB的使用情况
从表2 可知,CCB 是本院门诊中使用频率最高的降压药物。在CCB 种类中DDDs 排序靠前的药物有硝苯地平缓释片和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等,由此可得在临床上比较常用的是二氢吡啶类。CCB 类药物降压作用强而快,不易产生直立性低血压,无耐受,且不引起脂质和糖的代谢异常。主要的作用机制是药物当中的阻滞Ca2+进入平滑肌细胞当中,降低心肌的收缩性、扩张外周血管,从而使血压降低[8]。CCB 类药物可以治疗不同类型和程度的高血压,尤其是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糖尿病及肾损害的患者。而且在临床上其不仅能够单独使用,还经常与各类降压药物联合应用[9]。CCB 在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及病死率的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10]。
3.2 ARB的使用情况
ARB 药物作用机制是对血管紧张素受体进行选择性阻断,从而破坏血管紧张素Ⅱ的相关作用,对合并2 型糖尿病、左心室肥厚、心房颤动等患者可作为首选用药[11]。沙坦类是目前临床上使用较多的,如氯沙坦、厄贝沙坦、坎地沙坦等。由表2 可得,本院DDDs 排在前十的ARB 类药物有氯沙坦钾片、缬沙坦胶囊、厄贝沙坦片等。此类药物与ACE Ⅰ最大的区别是选择性强,不影响缓激肽无干咳。ARB的不良反应比较轻且短暂,偶尔可见胃肠不适,头痛等,但用药期间应定期检查血钾并慎用保钾药,妊娠期禁止使用。由表1 可知本院门诊处方ARB 使用频率比ACE Ⅰ高,使用频率排列第二,仅次于CCB。原因之一是ARB 的选择性强且不良反应比较少。
3.3 ACEⅠ的使用情况
ACE Ⅰ的作用机制是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肾素血管紧张素Ⅱ的形成,抑制激肽酶的降解从而达到降压作用。此类药物能对高血压患者的靶器官进行有效的保护,对于伴有心力衰竭、糖尿病肾病、代谢综合征及蛋白尿的高血压患者能够有效地进行治疗[12]。该类药物目前在本院门诊比较常用的药品有培哚普利丁叔胺片、盐酸贝那普利片等。由表1 统计可得,ACE Ⅰ在门诊处方中的年DDDs 相对稳定。
3.4 β-受体拮抗剂的使用情况
β-受体拮抗剂主要通过抑制过度激活的交感神经活动及心肌收缩力,使心率降低,从而使血压降低。由于这类药物的价格比较低,且安全可靠,通常被用于一线来控制高血压[13]。由表1 统计可得,β-受体拮抗剂在这三年里的总使用频率排在第四。β-受体拮抗剂特别适用于伴有快速性心律失常、慢性心力衰竭、冠心病以及妊娠期和哺乳期的高血压患者,倘若是上述的合并高血压者则首选β-受体拮抗剂。由表2 统计得,DDDs 排序前十的β-受体拮抗剂是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该药在门诊的抗高血压处方中相对应用广泛。但是支气管哮喘等患者禁用,治疗期间需警惕低血压、心动过缓、心衰恶化等不良反应[14]。
3.5 利尿药的使用情况
利尿药主要通过利钠排尿,使血容量降低,从而降低血压。在临床应用最多的利尿药有氢氯噻嗪、吲达帕胺等。此类药物具有不良反应少、无耐药性且药性温和的特点,利尿药基本不单独使用,而是常在联合用药中出现,在临床上当与其它药物联合使用时能显著提高其他药物的降压效果[15],所以表1 中利尿药的DDDs 排序不高的原因也正是如此。利尿药会产生一些不良反应主要与剂量有关,因此使用该药物正常采用小剂量服用。该类药物长期使用会引起低血钾反应,倘若是长期应用此药的患者需要定期监测血钾,也要适量地补钾,服用此药的同时可以与补钾类的药物联合使用,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避免发生严重的后果。
3.6 复方制剂的使用情况
由表1 可知,2019—2021 年复方制剂的总使用频率在门诊处方中位居第一。复方制剂是联合用药中的其中一种,能联合降压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而且能提高患者的依从性等。但是同时存在不符合个体化给药方案及不利于调整药物剂量等缺点。根据本研究结果显示,本院常用的复方制剂主要有贝那普利氢氯噻嗪、缬沙坦氢氯噻嗪、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等。
4 小结
综上所述,本院门诊抗高血压药物应用广泛的有CCB、ARB、β-受阻滞剂和复方制剂四类。《高血压基层合理用药指南》[16]指出,不同高血压患者的发病机制不完全相同,应实施个体化治疗。本院所使用的药物种类基本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 年修订版》[17],药物治疗要遵循个体化治疗原则,且药物使用情况基本在合理的范围内。但在统计研究的过程中,也有发现部分用药不合理情况,建议医师能够更规范合理使用,能够严格遵守药物的用法用量,结合患者具体的身体情况选择符合个体的治疗方案,以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性。与此同时,高血压患者要谨遵医嘱,自我控制,每天按时服药,保持血压平稳,从而有效地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