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产妇住院期间纯母乳喂养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3-12-08李凌虹
李凌虹 陈 凡
厦门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 厦门市妇幼保健院产科,福建厦门 361000
母乳是婴幼儿最佳的营养来源,含有充足的营养物质和免疫调节化合物,有利于提高婴儿免疫力,降低婴儿时期患病率,被认为是保护婴儿健康的第一种疫苗[1]。过早引入人工替代品喂养易破坏婴幼儿肠道微生物群,从而增加不良健康结局的风险[2]。然而,尽管纯母乳喂养已成为母婴健康的国际共识,且有大量证据支持纯母乳喂养[3],但我国产妇住院期间纯母乳喂养率为8.2%~23.9%[4-5],距母乳喂养促进行动计划设定的“到2025 年,全国6 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率达到50% 以上”目标还有很大的距离。因此,及时明确产妇住院期间纯母乳喂养行为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可为后续探索促进纯母乳喂养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鉴于此,本研究选取在厦门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本院)分娩住院的277 例产妇,通过问卷调查产妇住院期间纯母乳喂养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2 年6—12 月在本院分娩的产妇300 例为调查对象,年龄19 ~43 岁,平均(31.72±4.24)岁。纳入标准:①单胎足月且健康;②经知情告知后,同意参加本调查研究。排除标准:①孕期存在严重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②产妇及新生儿存在母乳喂养禁忌证;③患有精神类疾病,无法完成该调查。所有孕妇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共发放问卷300 份,其中277 份有效,回收有效率为92.33%。本研究已获得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号:KY-2022-023-K01)。
1.2 调查内容及方法
1.2.1 一般资料调查 包括产妇年龄、分娩方式、产次、文化程度、住院期间照顾者、新生儿性别与父母期待是否一致、新生儿性别、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是否计划内妊娠、是否纯母乳喂养等。
1.2.2 母亲角色适应 采用耿笑微等[6]编制的母亲角色适应调查问卷。该问卷Cronbach’s α 系数为0.87,包含角色认同、亲子依附和照顾行为3个维度,共24 个条目,采用likert 5 级评分法,总分0 ~96 分。其中,77 ~96 分表示母亲角色适应良好,0 ~76 分为中等或较差。
1.2.3 母乳喂养自我效能 采用刘延锦等[7]汉化和修订的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简式量表(breastfeeding self efficacy scale,BSES-SF)。该量表的Cronbach’s α 系数为0.927,包含哺乳技能和内心感受2 个维度,共14 个条目,采用Likert 5 级评分法,总分14 ~70 分。其中,56 ~70 分表示自我效能良好,14 ~55 分为中等或较差。
1.2.4 母乳喂养知识 采用母乳喂养知识量表(breastfeeding knowledge scale,BKQ)进行测量[8]。该量表的Cronbach’s α 系数为0.820,共25 个条目,采用Likert 5 级评分法,总分25 ~125 分。其中,100 ~125 分为知识掌握良好,25 ~99 分为中等或较差。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的采用均数±标准差()描述,计数资料采用[n(%)]描述,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产妇住院期间母乳喂养行为的影响因素。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产妇住院期间纯母乳喂养状况与母亲角色适应、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及知识得分情况
277 例产妇中,纯母乳喂养者176 例(63.54%),非纯母乳喂养者101 例(36.46%)。母亲角色适应总分为(86.38±14.03)分,角色适应良好者232例(83.75%),中等或较差者45 例(16.25%);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总分为(42.63±14.50)分,自我效能良好者60 例(21.66%),中等或较差者217 例(78.34%);母乳喂养知识为(92.22±11.71)分,知识掌握良好者66 例(23.83%),中等或较差者211例(76.17%)。各项目及其维度总分,见表1。
表1 产妇母亲角色适应与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及知识得分情况(n=277)
2.2 两组孕妇相关临床特征、角色适应、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及知识的比较
与纯母乳喂养组比较,非纯母乳喂养组孕妇的剖宫产率较高(64.36%vs.39.20%),而新生儿性别符合产妇期待、母亲角色适应良好、母乳喂养自我效能良好和母乳喂养知识掌握良好者占比较低(88.07%vs.66.34%,90.91%vs.71.29%,27.84%vs.10.89%,29.55%vs.13.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两组孕妇相关临床特征、角色适应、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及知识的比较[n(%)]
2.3 影响产妇母乳喂养行为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以母乳喂养行为为因变量,以表2 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作为自变量,赋值情况以“是”或“良好”为1,“否”或“中等或较差”为0,代入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模型中。结果显示剖宫产是产妇住院期间纯母乳喂养的危险因素(P< 0.05),新生儿性别符合产妇期待、母亲角色适应良好、母乳喂养自我效能良好和母乳喂养知识掌握良好是产妇住院期间纯母乳喂养的保护因素(P< 0.05)。见表3。
表3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产妇住院期间母乳喂养行为的影响因素
3 讨论
母乳对母婴的身心健康有重大益处,包括促进母婴情感、降低新生儿病死率、减少产妇术后和新生儿发育并发症[9]。为了保障母婴健康,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国际儿童基金会提出的“爱婴医院倡议”,该倡议旨在建立一个以母乳喂养为基础的医疗环境,使母亲和婴儿都能得到最好的母乳喂养支持,然而该倡议仅提高了部分发达地区医院住院期间的纯母乳喂养率[10-11]。本研究结果显示,孕产妇住院期间纯母乳喂养占比为63.54%,略高于既往研究中未经早吸吮早开奶健康教育的产妇,略低于经健康教育的产妇。
剖宫产会增加产褥期感染、影响产后康复及再生育。本研究发现,剖宫产也不利于纯母乳喂养,这与Prior 等[12]发表的系统评价和meta 分析一致。剖宫产是近年来在世界各地广泛实施的一种分娩方法,已被发现其术后产生的疲劳、切口疼痛以及局部麻醉引起的肢体麻木、恶心、呕吐等许多因素均可能对产后母乳喂养的开始和持续时间造成消极影响[13]。产科护士应加强孕期宣教,严格产科管理促进自然分娩,严格控制剖宫产率。对于剖宫产分娩孕妇,应纳入重点关注人群,了解其喂养状况,并积极协助她们及时解决母乳喂养的困难。
此外,本研究结果显示,新生儿性别符合产妇期待、母亲角色适应、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和母乳喂养知识是纯母乳喂养的保护因素(P< 0.05),这一结果与姚李敏等[14]的研究相似,其研究发现母乳喂养教育可有效提升产妇母乳喂养效能,提高其喂养行为、遵医遵护率和新生儿纯母乳喂养率,但其研究未报告母亲角色适应对纯母乳喂养的影响。本研究指出,产妇母亲角色适应度的提高会大大提高纯母乳喂养率,这与顾建英等[15]研究结果相似。因此,在护理工作中,对于角色适应能力较差的孕妇也不容忽视,这些人群适应和接收角色转换的能力较弱,临床工作上护士有必要给予产妇角色转换的大力支持。此外,研究发现新生儿性别符合配偶期待对产妇住院期间母乳喂养行为的影响最大。江林娜等[16]研究结果显示,新生儿性别与期待相符的产妇主观幸福感水平较高。而产妇幸福感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提升产后72 h 的纯母乳喂养率[17]。由此可见,母乳喂养行为的选择受产妇母乳喂养知识、态度及心理社会特征等的影响[18]。临床护士应从多角度并通过多种方式对孕产妇进行母乳喂养的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母乳喂养的知识水平、增强母乳喂养信心及角色适应能力。
综上所述,剖宫产是产妇住院期间纯母乳喂养危险因素,新生儿性别符合产妇期待、母亲角色适应良好、母乳喂养自我效能良好和母乳喂养知识掌握良好是产妇住院期间纯母乳喂养保护因素。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应据此做好剖宫产产妇住院期间的母乳喂养健康教育,提高产妇喂养信心和效能,尽快适应母亲角色,提高纯母乳喂养率。此外,本研究主要局限于分娩后住院期间母乳喂养情况,今后的研究将从孕中期开始关注母乳喂养行为的建立并提供相应的干预措施来支持母乳喂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