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权教育结合个性化营养膳食护理对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影响
2023-12-08林建英
林建英
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福建福州 350007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一类易于进展至肝硬化结局的常见传染性病种[1],而肝硬化发展至中晚期后则会步入失代偿期,此时其肝功能受损度已超越其代偿能力,如未获得及时见效的救治,则会伴存消化道出血、胃肠道淤血水肿以及继发性感染等多样化并发症,患者生命安全与健康都会受到威胁[2]。退黄、保肝以及降酶等是现阶段常规应用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控制病情进展的方案,虽具备一定症状缓解作用,但并发症防控成效有限[3]。授权教育被视为可提高教育对象饮食治疗依从性的新型优质干预技术[4],个性化营养膳食护理指依照护理对象具体营养诉求个性化调配营养方案以利营养平衡度的维系[5]。授权教育与个性化营养膳食护理联用于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研究尝试就此作出实践探究,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1 年6 月至2022 年12 月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本院)收治的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120 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60 例。对照组平均年龄(52.52±5.22)岁;男32 例,女28 例;平均病程(2.52±0.60)年。试验组平均年龄(52.44±5.42)岁;男33 例,女27 例;平均病程(2.61±0.52)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号:HL2021-10)。
纳入标准:乙肝肝硬化确诊[6];伴失代偿期表现;年龄18 ~80 岁;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哺乳期;妊娠期;精神障碍;恶性肿瘤;内分泌严重慢性疾病;肾脑心功能不全;其他严重脏器功能障碍;拒绝参与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肝硬化失代偿期常规护理,完善退黄、降酶以及保肝用药护理,伴腹腔积液者行利尿用药护理,激励督导护理对象维系营养平衡膳食,总摄入热量值为126 kJ/(kg·d)。试验组在此基础之上加用授权饮食教育与个性化营养膳食护理干预,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1.2.1 授权教育 ①明确饮食问题。按收集-整理-分析程序就护理对象30 d 内各检查资料、主诉、体征等做出探查,与患者的家庭饮食照顾者进行沟通,明确所存在饮食偏差问题并告知护理对象,进行饮食问题严重度、解决紧迫度的排序说明。②表达情感。激励护理对象表述内心关于疾病控制的所思所想,引领其认知、认同科学适用饮食管理对良好疾病控制预后成效获取的重要价值,护患共行饮食管理目标值设定。责任护士以健康管理协助者身份,助力护理对象结合自身实况定制相符的短期、长期健康管理目标。③定制计划。责任护士助力护理对象依前一步骤所设立的目标进行实施计划的详细完善,力求量化、直观、可行,如细化至治疗期间需增重多少、每日每餐饮食摄取量、每日饮食频次等,同时就其执行情况施行评估督导。④结果评价。医护定期检查护理对象饮食日志,共行饮食管理成效评价,捕捉到明确的问题后行医护患亲四位一体式成因分析,继而行目标、计划的适性调整并跟踪落实。
1.2.2 个性化营养膳食护理 营养治疗师、责任护士联合以护理对象饮食习惯、现状病情为据行当下饮食结构、比例的精准分析测评,完善营养现状评估,结合蛋白质、总热量推荐膳食结构行所需量的测评,定制基本饮食食谱方案数套,每日含3 顿正餐、2 顿加餐、夜1 顿点心餐,动物蛋白/植物蛋白为3 ∶7,有意识地纳入富含多种维生素、易于消化的食物。存在腹腔积液问题者严格管理水钠摄入量。餐食计划明确后定制3 d 个体式营养膳食食谱,责任护士督导食谱执行度并行进食状况的如实记录,依营养换算表就患者热量、蛋白质实际摄取量进行量化换算。如患者当日热量、蛋白质摄入量值未达到90%目标摄入量以上,则及时借助于备用补充餐做出量化精准式补充。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①健康知识认知度。以自制的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健康知识认知测评问卷进行调查评价,含疾病认知、治疗认知、自护认知、饮食认知4 个测评维度,各含5 条测评条目(皆赋为0 ~5 分),总分为100分。分值愈高提示该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健康知识认知度愈高。量表信度为0.799,效度为0.801。②健康行为遵医度。以自制的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健康行为遵医度测评问卷施行调查评价,含复诊、用药、自护、饮食4 个遵医测评维度,各含5 条测评条目(皆赋为0 ~5 分),总分为100 分。分值愈高提示该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健康行为遵医度愈佳。量表信度为0.811,效度为0.805。③腹腔积液严重度。以自制量表测评两组样本的腹腔积液严重度,赋分范围为0 ~3 分,提示无症状至重度症状,分值愈高提示该样本腹腔积液症状愈严重。量表信度为0.795,效度为0.797。④营养状况评价指标。包括血清清蛋白(albumin,ALB)、前清蛋白(prealbumin,PA)。⑤肝功能测评指标。包括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⑥并发症发生率。包括感染、肝肾综合征、消化道出血、新发肝性脑病。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健康知识认知度评分、健康行为遵医度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健康知识认知度、健康行为遵医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试验组健康知识认知度评分、健康行为遵医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健康知识认知度评分、健康行为遵医度评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健康知识认知度评分、健康行为遵医度评分比较(分,±s)
注 与同组护理前比较,aP < 0.05
组别n健康知识认知度评分健康行为遵医度评分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试验组 60 66.17±1.57 85.20±1.83a 66.28±1.60 84.82±1.94a对照组 60 66.02±1.42 73.82±1.80a 66.35±1.48 74.07±1.89a t 值0.54834.358-0.23730.747 P 值0.5850.0000.0000.000
2.2 两组腹腔积液评分、营养状况评价指标比较
护理前,两组腹腔积液评分、营养状况评价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试验组患者腹腔积液评分低于对照组,营养状况评价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两组腹腔积液评分、营养状况评价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腹腔积液评分、营养状况评价指标比较(±s)
注 与同组护理前比较,aP < 0.05;ALB:清蛋白;PA:前清蛋白
组别n腹腔积液评分(分)ALB(g/L)PA(mg/L)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试验组602.65±0.481.83±0.59a25.15±1.6934.97±1.91a69.18±1.67200.10±4.58a对照组602.67±0.482.38±0.58a25.35±1.6829.82±1.43a68.85±1.66168.28±3.58a t 值-0.191-5.141-0.61216.6941.09742.440 P 值0.8490.0000.5160.0000.2750.000
2.3 两组肝功能指标比较
护理前,两组肝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试验组ALT、AST、TBiL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3 两组肝功能指标比较(±s)
表3 两组肝功能指标比较(±s)
注 与同组护理前比较,aP < 0.05;ALT: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TBiL:总胆红素
组别nALT(U/L)AST(U/L)TBiL(μmol/L)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试验组6062.82±1.7637.25±1.39a110.92±3.5773.03±1.99a73.40±1.9820.72±1.25a对照组6062.60±1.9244.35±2.17a109.63±3.6287.72±2.74a73.40±1.9845.13±1.82a t 值0.645-21.3661.956-33.5980.000-85.735 P 值0.5200.0000.0530.0001.0000.000
2.4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4。
表4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肝硬化失代偿期是肝炎病毒感染肝组织导致肝细胞变性坏死、功能减退而超出肝功能代偿承受负荷力的消化道病种[7],于近年来发病率呈明显趋升态势[8],常规的保肝退黄治疗方法具备一定的病情减缓效应,但临床应用后易于引发营养代谢紊乱问题而使患者遭受感染、消化道出血等复杂多样的并发症伤害[9-10]。
本研究将授权教育与个性化营养膳食护理应用于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之中,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健康知识认知度评分、健康行为遵医度评分高于对照组,腹腔积液评分低于对照组,营养状况评价指标、肝功能测评指标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这与孙桂芬[11-12]等研究结果一致。分析原因:个性化营养膳食护理可依营养支持患者营养实况、风险等行针对性食谱的精准定制,在满足营养热量诉求、维系器官功能、增加肝细胞活力、促升免疫效能等方面实用性良好,且安全度较高[13]。该护理所秉持的营养膳食方案量身定制准则,可精准、量化补充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营养物质所需,确保蛋白质热量的有效性摄取,促成肝功能代谢平衡度的实现[14],以固定的适量化热量摄入食谱方案,兼顾患者肝脏能量物质代谢诉求的满足与营养代谢过度问题的规避,利于肝脏减负、促成肝糖原合成,则肝脏代谢功能有所改善、肝细胞修复过程有所加速[15],且可通过营养吸收效能的促进而积极作用于肝脏器官功能恢复领域。但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因病程漫长、疾病折磨深重、疾病控制信心丧失,故个性化营养膳食管理虽有简单、经济、易行优势,患者依从性却仍待提升。住院期是提高患者健康知识认知度、健康行为遵医度的关键机遇窗口期,授权教育注重患者中心式教育理念,以角色转换机制使护理人员原本所扮演的健康管理主导者转变为健康管理询问者、倾听者,着力激活、发挥患者健康管理主体意识与行为,借助于引领患者对自身健康管理所思所想的表述,促使其于自我表达历程中萌生正确健康认知信息的探寻与内化[16];接着依托护患协同式健康管理目标、计划的适用性定制与执行督导等,助力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充分领悟、内化健康管理价值[17],并进而外化为健康管理遵医行为,集护患亲协同之力,增加营养信息精准收集分析、营养膳食管理方案量身定制与高度落实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将授权教育结合个性化营养膳食护理应用于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中,可提升患者的健康知识认知度与健康行为遵医度,使患者在充分自个性化营养膳食管理中获益,降低腹腔积液严重度,获得营养状况与肝功能的改善,规避复杂多样化并发症概率[18]。本研究亦存在样本量有限、研究时限较短的不足,今后将扩充样本量、延长研究时限对本研究结论做出进一步科学严谨的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