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特色档案与地域认同构建:作用过程及实现路径

2023-12-08王婵陆阳

北京档案 2023年11期
关键词:身份记忆特色

王婵 陆阳

摘要:地方特色档案产生于特定空间范围内的社会实践活动,承载有地域记忆基因,其自身对“特色”的要求,为地域认同构建提供代表性资料。论文通过辨析地方特色档案和地域认同的内涵,从地方特色档案区域性和文化性两个特殊属性出发,分析了地方特色档案的地域认同特性,以档案、记忆、情感、身份认同之间的关系为分析框架,阐明地方特色档案构建地域认同的作用过程,并从地方特色档案的视角探讨了促进地域认同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地方特色档案 地域认同 身份认同 地域记忆

Abstract:Archives with local characteristics are produced from social practice within a specific spatial scope, bearing regional memory genes, and their own requirements for "characteristics" are outstand? ing, providing representative data for the construc? tion of regional identity. By discriminating the conno? tation of archives with local characteristics and region? al identit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gional identity characteristics of these types of archives from two special attributes: regionality and culture. Taking the relationship among archives, memory, emotion and identity as the analytical framework, this paper ex? pounds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ng regional identity by archives with local characteristics; A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rchives with local characteristic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alization path of promoting re? gional identity.

Keywords:Archives with local characteristics; Re? gional identity; Identity; Regional memory

20世紀80年代以来,全球化在世界范围内日益凸显,以经济全球化为核心,各国各地区出现了包含政治、科技、文化等在内的从经济实体到精神文明的交流碰撞。这一现象随之带来的是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和迁徙,多数地区都处于人口的流入或流出之中,传统意义上的地域理念、文化趋向复杂化。在外部力量的介入下,地域身份认同首先面临很大的冲击,促使外来人员和本地居民对自己的地域身份产生疑惑甚至是焦虑,引发地域认同危机。就像阿克希尔·古塔(Akhil Gupta)和詹姆斯·弗格森(James Ferguson)[1]所提出的疑问,面对充斥着各国人的伦敦,其传统的英格兰价值与文化究竟何在?有学者指出,社会快速变化、城市扩张、人口流动率增高使得诸如“你从哪里来”“你是哪里人”等问题的含义复杂化了。[2]唐娜·史塔克(Donna Starks)和凯瑞·泰勒-里奇(Kerry Taylor-Leech)[3]认为人口大规模流动破坏了地域作为一个实体概念所具有的固定性和稳定性。

个体与原本居住地联系减弱造成的归属感问题引起了学界的普遍关注,地域身份认同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环境心理学、人文地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等领域。在对地域身份认同内涵和价值意义等基础问题探究的基础上,研究主题围绕流动人群和本地居民的地域身份认同两方面展开。一方面,有关地域身份认同的研究多聚焦于流动人群,针对具有相似身份特点的群体,如农民工、第二代移民流动儿童、大学生等,分析外来者在流入地的地域身份认同变化及影响因素。如周聿峨和余彬[4]提出东南亚华人的地域认同存在心理地理空间认同、政治地理空间认同和跨国社会地理空间认同三重维度。格蕾丝·普雷蒂(Grace Pretty)、希瑟·奇普尔(Heather Chipuer)和保罗·布拉姆斯顿(Paul Bramston)[5]三位学者选取本国两个乡村城镇部分青少年和成年人为样本,通过问卷形式对他们的地方依恋感、社区意识和地方依赖感三个变量调查评估,对比分析了两类群体对偏远城镇的身份认同。另一方面,人口流动不仅会使迁移者产生身份质疑,同样也会对本地居民的地域身份认同及存在人口流动的地方造成冲击。如康岚[6]、刘雨婷[7]关注到外地人口的大规模流入不仅会引起本地居民与外来人口行为上的冲突,也会使本地居民产生心理上的相对剥夺感和地域身份认同的迷失。

档案学界对身份认同的研究在档案记忆观和社群建档运动的背景下展开,档案构建集体记忆的作用为档案与身份认同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加拿大档案学者特里·库克直接将认同作为四个档案范式之一提出,并且认为这是我们正在经历的范式。[8]目前有关档案与身份认同的研究,从宏观上来看,体现为对档案在身份认同中的价值、作用机理的阐释。如冯惠玲[9]、徐拥军[10]认为档案要依靠集体记忆实现身份认同;加小双[11]进一步提出了“档案—记忆—认同”模型;陆阳和蔡之玲[12]也认为档案因其与历史、记忆的强烈关联而成为身份认同的合法性、权威性建构资源,同时也不能忽视档案在身份认同中多维功能的发掘;刘志森和耿志杰[13]以情感能量传递为线索,阐释了档案与身份认同的作用机理。从微观上来看,有关档案与身份认同之间的研究体现为对某类档案的认同价值的作用分析,如口述档案、家族档案、社群档案等,以及剖析档案在不同层面身份认同建构中的价值,涉及自我认同、群体认同、文化认同、族群认同、国家认同等多个方面。本文以地域认同危机为背景,试图着眼于地方特色档案对地域认同的作用,探讨人们如何通过地方特色档案确认地域身份认同,强化地域认同,以应对时代性挑战下的地域认同重构。

一、地方特色档案与地域认同

(一)地域认同的内涵辨析

身份认同的实质即确认在社会中的身份感、地位感、归属感和价值感,意指“主体对某一种社会范畴或类型的身份归属的认可”,其基本内涵为确定“身份”以及追寻具有归属意义的“认同”。[14]人是社会性动物,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只要人们身处社会之中,就面临着“我是谁”“我是哪里人”等身份认同问题。地域身份认同的确定便是对“我是哪里人”的回答。同时,地域也是个人和群体衡量“我是谁”的定位之一,人们正是在地域身份认同中完成自我构建。

地域是一个由地理的和各种人文要素构成的单元共同体。[15]它不仅代表地理意义上“纯物质”的空间和边界,还包括发生在该地方的社会、历史与文化之“精神”的内容。因此,有学者将地域认同定义为某一地理位置或空间区域的形象、文化等各个方面给人们带来的综合心理感知及归属感,是人们对某一区域的理念认知、赞成和信任的程度,是地域能够提供的尊重和价值带给社会人对本地域的认同度。[16]在有些研究中将地域认同与地域身份认同等同起来混为一谈,但笔者认为两者涵盖范围有所不同。地域身份认同倾向于个体对自我身份的认同,是个体衡量自我身份的指标之一,是对“我是哪里人”的回答。个体以地域作为社会身份分类的标准,对所属地域产生依恋感、归属感和认同感是地域身份认同。[17]而地域认同则代表着人们对某一地域各方面的认可和信任程度。

(二)地方特色档案的内涵辨析

李玉春在1989年首次对地方特色档案做出了明确阐述:“所谓地方特色档案,就是对反映地方社会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等有重要影响的,具有地方因素的档案、资料。”[18]这是学者对地方特色档案的初步认识,此后任振朝、卞吉、刘国能、李宝玲等学者在已有地方特色档案定义的基础上,对地方特色档案的定义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讨。目前,学界虽然还没有明确、统一的地方特色档案定义,但是围绕地方特色档案定义的阐述丰富多样。2012年,聂明娥基于对之前学者提出的地方特色档案定义和地方特色档案属性的分析,将地方特色档案的定义总结为“社会组织或个人在特定区域内从事社会实践活动时直接产生的、对表征该区域的存在和发展有某种代表性意义的档案”,并综合分析了地方特色档案除普通档案具有的一般属性之外的特殊属性,[19]笔者认为这一定义具有较强的概括性。

(三)地方特色档案的地域认同特性

首先,地方特色档案的区域性是构建地域认同的依据。正所谓“百里异习”,地理环境、文化信仰及社会生活方式的不同,带给人们对地域特征的综合心理感受也不同,人们自觉地将身份确认与所处地域联系起来。在本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区别对比中,人们寻找本地区更能带给自己美好回忆和感受的记忆点从而产生认同。地方特色档案所涵盖的内容本身就具有明确地域限制,是在一定区域内的自然和社会背景下所产生的,记录着对当地有特殊意义的人物、事物等。因此,独具本土特征的地方特色档案,其内容或载体相比普通档案更能突出地域性特色,也更具代表性。而在谈到本地区具有的标志性事物时,人们往往会产生自豪感和归属感,如苏州丝绸档案、徽州历史档案、闽粤侨批档案等。

其次,地方特色档案的文化性是构建地域认同的主体。曼纽尔·卡斯特在《认同的力量》一书中提出了地域文化亲和力对人们产生地域认同的重要性。[20]地域身份认同并非仅限于对居住地和户籍地的认同,更多地是以文化为媒介附着在空间上的一种意义认知,表现为一种归属感。依托文化信仰形成人与地区之间的牢固纽带,而这种地域身份认同得益于文化共享。一定空间范围内产生的地方特色档案资源,往往植根于当地的地域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承载并传承记录和反映地域文化的记忆基因。[21]如保存有大量儒学思想及文化的山东曲阜孔府档案,本身就是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一个地域共享的文化需要有一定的历史证据和记忆支撑,具备连续性和可追溯性,才能令人产生信服、信仰。地方特色档案正是记载地区鲜明文化且具备说服力的资料,它不仅是被动形成的经验记录,还可以发挥主动作用促进当地文化传承共享。

二、地方特色档案构建地域认同的作用过程

迈克·费瑟斯通(Mike Featherstone)认为,当一群人聚居于某个“空间”,在“时间”的进程上逐渐建立和沉淀彼此共有的社会习俗、法律条文、文化历史的记忆、情感与情绪上的认同时,这个“空间”便会转换成为一个“地方”。[22]地方特色档案恰好与时间、历史和地域记忆有强关联性,虽然不能直接产生认同,但是地方特色档案可以通过建构、重建、强化集体记忆以及传递情感能量的方式在地域认同的塑造和强化过程中发挥作用。

(一)整合地域记忆,促进地域身份认同

有限制的身份认同几乎都是在基于对“集体记忆”的呼唤之上建立的,[23]身份认同的构建离不开集体记忆。作为复杂社会关系网络中的个体,身份的寻找和确认,需要在与他人的“差异”和“一致”的比较下进行。檔案作为一种刻写记忆,是人们追根溯源的重要依托,能为人们“提供根源感、身份感、地方感”。[24]地方特色档案是承载地域记忆的重要载体之一,是构建地域记忆不可或缺的要素。一方面,地方特色档案客观记录了最贴近该地区生产生活的细节,反映地方社会实践活动的历史面貌,以文字、图像、实物等多种形式集合着地方特有记忆,易使人们对所属地区产生强烈的归属感,确定自己的地域身份。另一方面,地方特色档案资源往往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产生,对地方记忆有标志性和代表性的意义,使得地方特色档案在地域身份认同方面具备更加鲜明的价值。

当社会流动速度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在迁移中分散,人们需要依据可靠的凭证来“追根溯源”,找到自己的故乡,确认自己的身份。例如,以书信形式记录福建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发展变化与重大事件的福建侨批档案,[25]在建立华侨与亲人间经济与情感联系的基础上,造就了独特的地域文化遗存,承载着福建人民独特的记忆。这些侨批档案不仅反映了侨民群体的精神价值和追求,还详细地记录了福建先民向东南亚、北美洲、欧洲等地的移民及其迁移过程,成为海外华侨后人寻求祖籍地、明确自己究竟来自哪里的最佳凭证。

(二)触发情感互动,持续强化地域认同

怀旧、乡愁、思念等根基性情感是凝聚根源性身份认同的重要因素,这些根基性情感被固化在档案中,由此档案也“被看作情感符号化的载体”[26]。如何将档案中蕴含的情感传达给公众?有学者认为档案情感是一种触发式的情感,并提出通过档案资源内容描述重现历史情境,在历史记忆与个人记忆连接中唤起个人情感。[27]也就是基于档案所构建的记忆唤醒公众的情感,在从集体记忆到身份认同的过程中,考虑人的情感因素。就地方特色档案而言,通过档案资源的整合与开发利用,人们可以沉浸在特定的地域记忆中,记忆情境的变换会唤醒人们情感的变化。当人们对某一组地方特色档案所展现的事件有所感触而引发情感共鸣时,会激发人们对身份的再确认。同时,人们会向同一地区的人传递自己的情绪感受,在互动中不断强化归属感和认同感。例如,侨批档案的特殊性在于其形成者是海外华侨,他们长期或永久居住在国外,侨批档案由这一群体成员形成,又反过来使他们在利用档案时产生地域认同感和归属感。这一部分档案情感价值的开发可以进一步凝聚推动利用者产生地域认同的情感因素,为海外华人华侨及其后代的地域认同持续发力。

(三)激发主观能动性,实现地域自觉认同

从“认知—情感—行为”三维驱动模型来看,情感的变化会引起人们的心理及行为上的变化,人们会在情感内化后做出相应行动。保罗·康纳顿(Paul Conner? ton)指出,个体的情感记忆以文字、符号等刻写实践的形式进行保存。[28]由此来看,情感的唤醒、互动与内化,能够帮助人们实现身份的自觉认同,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人们通过地方特色档案而产生的地域认同,会在认同情感的驱使下转化为行为实践表达。地方特色档案通过记忆、情感力量帮助地域内人员持续地将自我与地域连接,从而逐渐在心理上构建地域身份的自觉认同。在地域身份自觉认同中推动地域内人员对地方特色档案的主动构建。地域认同本就处于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具有建构性等特点,人们对地方特色档案资源建设的主动参与,有利于为地域认同奠定更厚实的资源基础,使群体之间产生更为强大的认同感、归属感及自豪感。如华侨透过侨批档案实现地域身份认同之后,会有许多人对侨乡地域产生归属感,自觉加入侨批档案的建档工作中。通过捐赠等方式丰富地方特色档案馆藏,推动地方特色档案的持续建设,进而实现地方特色档案构建地域认同的积极循环。

三、地方特色档案促进地域认同构建的实现路径

地方特色档案作为构建地域认同的重要资源,以地域记忆和情感为中介实现作用过程。结合作用过程中涉及的地域记忆、情感触动以及体现主观能动性等推动地域认同实现的要素,笔者从地方特色档案的开发利用出发,探讨促进地方特色档案在构建地域认同中发挥作用的路径。

(一)以地方特色档案开发为基础,彰显地域记忆

地方特色档案的充分开发是实现地域认同的基础,地域记忆是连接地方特色档案与地域认同的纽带,利用地方特色档案整合地域记忆是构建地域认同的核心。然而,档案并不直接等同于记忆,地方特色档案所蕴含的地域记忆是零散碎片化的,经过加工才能系统体现某一时期或某一方面的地域记忆。首先,地域记忆不是对零碎记忆的简单拼凑,而是需要抓住地域特色,以时间或逻辑因果为线索串联地方特色档案所记载的事件,并通过叙事的形式重现历史场景,显现出有别于其他地区的地域记忆。如苏州市档案馆以丝绸档案的发现、申遗、发展为主线,编写出“我是档案迷”丛书,以富有趣味的方式向人们展现了苏州“丝绸之府”的历史记忆。[29]其次,可以借助数字人文技术、数字媒体技术等先进技术创新地方特色档案开发。以馆藏地方特色档案为基础,通过电子媒介创新传统档案资源的展示形式,可以帮助现代人守护地域记忆、追寻身份认同。[30]纪录片《百年跨国两地书》就成功实现了福建华人华侨记忆的生动重现,[31]其以福建侨批档案为素材,通过运用数字媒体技术将不为人知的福建侨民往事娓娓道来。

(二)以地方特色文化传递为媒介,唤起情感共鸣

地方特色档案作为社会实践活动的原始记录,不仅反映地方文化活动的真实面貌,也直接或者间接地反映着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化基因,如传统习俗、风土人情以及民间艺术等。而地域身份认同得益于地方特色文化的共享,如侨批文化中浓厚的思乡爱国情怀易使侨民产生认同感。不同地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迥异的地域文化,成为各地区之间区别的标志。因此,可以在宣传地方特色文化的过程中触发人们的归属感。首先,应着力挖掘地方特色档案的文化内涵,借助当前大众所喜闻乐见的形式不断扩大地方特色文化的影响力。例如通过微博、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媒体,撰写推文或制作发布相关视频。其次,注重用户体验,利用VR、AR、MR等技术满足公众体验需求,以情景感知促进群众情感的共鸣,在展现地方特色文化的同时传达情感要素。

(三)以个体持续参与为动力,促进认同循环

在地方特色档案利用环节,民众的参与性应该被格外注重。利维亚·亚科维诺(Livia Iacovino)提出,参与式方法能够缓解遗忘权与文化记忆和认同权之间的冲突。[32]地方特色档案作用于地域认同的过程中,民众对档案的知情权被要求得到充分保障。地區民众通过参与地方特色档案的构建,不仅可以一步步寻求并确认自己的地域身份认同,同时也能建立地域身份认同的自觉性,在之后协助建档的过程中帮助更多人建立起地域身份认同。首先,个体在地域认同情感的驱使下会在有意或无意中向他人传达地域记忆和情感,从而推动地域认同不断实现横向扩展。其次,地区民众基于地域身份自觉认同对地方特色档案收集和开发利用的参与,能够为地方特色档案建设注入活力,为地方特色档案构建地域认同持续提供动力。随着人们的积极参与,地方特色档案会在时间延续中实现层垒式叠加,其中所蕴含的地域记忆亦然,进而促进地域认同的循环。

四、结语

流动性的现代社会催生了人们对地域认同的焦虑和质疑,而通过地方特色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可以促进地域认同的构建、重建和强化。这个过程可以总结为:以具备可靠凭证价值的地方特色档案为基础激发人们对地域的独特记忆,透过记忆情景唤醒人的情感,进而在情感互动中强化人们对地域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最终于情感内聚的基础上实现地域自觉认同。随着地域认同的构建、实现,不仅能够实现地区人员根源归属的自我肯定与认同,提高地域凝聚力,同时对维护基层社会秩序的稳定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档案在身份认同中的功能、作用机理与实现路径研究”(批准号:19BTQ09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注释及参考文献:

[1] GUPTA A,FERGUSON J.Beyond“Culture”: Space, Identity,and the Politics of Difference [J].Cultural Anthropology,1992(1):6-23.

[2]贾英健.认同的哲学意蕴与价值认同的本质[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1):10-16.

[3] STARKS D,TAYLOR- LEECH K.“Where are You from?”Adolescent Formulations of Place Identity[J]. Applied Linguistics Review,2018(1):27-53.

[4]周聿峨,余彬.东南亚华人地域认同的历史和未来[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236-240;248.

[5] PRETTY G,CHIPUER H,BRAMSTON P. Sense of place amongst adolescents and adults in two rural Australian towns: The discriminating features of place attach? ment, sense of comm-unity and place dependence in rela? tionto place identity[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 gy,2003(23):273-287.

[6]康岚.“谁是外地人”:大都市居民的地域身份意识及其影响因素——以上海为例[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58-67.

[7] [17]刘雨婷.隐晦区分:大都市本地居民地域身份认同的重构[J].社会发展研究,2021(2):222-241;246.

[8] COOK T. Evidence,memory,identity and com? munity:four shifting archival Paradigms[J].Archival Sci? ence,2013(13):95-120.

[9]冯惠玲.当代身份认同中的档案价值[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5(1):96-103.

[10]徐拥军.档案、集体记忆与身份认同[N].中国档案报,2017-09-25(3).

[11] [14]加小双,徐拥军.档案与身份认同:背景、内容与影响[J].档案学研究,2019(5):16-21.

[12]陆阳,蔡之玲.档案与身份认同研究现状考察与进路展望[J].档案学研究,2021(1):32-39.

[13]刘志森,耿志杰.情感仪式视域下档案与身份认同:理论阐释、作用机理及提升路径[J].档案学研究,2022(3):13-20.

[15]李占录.现代化进程中族群认同、地域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关系探讨[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18-26.

[16]王俊秀,杨宜音.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5)[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24.

[18]李玉春.做好反映地方特色的档案资料的收集工作[J].辽宁档案,1989(5):20.

[19]聂明娥.对地方特色档案定义的探讨[J].云南档案,2012(1):42.

[20]卡斯特.认同的力量[M].夏铸九,黄丽玲,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3.

[21]谭必勇.社会记忆构建与地方特色档案资源整合与传播——以“近现代中国苏州丝绸档案”为例的考察[J].兰台世界,2018(6):13-17.

[22]費瑟斯通.消解文化:全球化、后现代主义与认同[M].杨渝东,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43.

[23]格罗塞.身份认同的困境[M].王鲲,译.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3.

[24]库克.1989年荷兰手册出版以来档案理论与实践的相互影响[C]//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第十三届国际档案大会报告集.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1997:1-4.

[25]牛文娟.福建侨批档案研究[J].浙江档案,2018(1):50-52.

[26]曲春梅.国外档案学研究的“情感转向”[J].档案学研究,2020(4):128-134.

[27]王玉珏,张馨艺.档案情感价值的挖掘与开发研究[J].档案学通讯,2018(5):30-36.

[28]康纳顿.社会如何记忆[M].纳日碧力戈,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91-94.

[29]张文博,吴飞.国内首套青少年档案读本“我是档案迷”江苏书展首发[EB/OL].(2020-08-03)[2023-06-14].http://www.chinaarchives.cn/home/category/detail/ id/8389.html.

[30]闫静.电子媒介与身份生产——论“乡愁话语”中的档案价值及其限度[J].北京档案,2023(7):7-11.

[31]李广良.纪录片《百年跨国两地书》带你走进华侨华人的群体记忆[EB / OL]. (2021-10-20)[ 2023 - 06-14]. http://www.fj- archives.org.cn/dazw/bsdt/202110/t20211020_ 295390.htm.

[32] IACOVION L.Shaping and reshaping cultural identity and memory: maximising human rig-hts through a participatory archive[J]. Archives and Manuscripts,2015,43(1):29-41.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身份记忆特色
特色种植促增收
中医的特色
完美的特色党建
跟踪导练(三)(5)
记忆中的他们
他们的另一个身份,你知道吗
儿时的记忆(四)
儿时的记忆(四)
记忆翻新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