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颈动力交叉钉系统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2023-12-06王博朱贤友路绪超朱贤友
王博 朱贤友 路绪超 朱贤友
(开封市人民医院骨科,河南 开封 475000)
股骨颈骨折临床较常见,据统计占全部髋部骨折的48%~54%[1]。股骨颈骨折高发于老年人,但由于建设业和高速公路的发达,从高处坠落事故、重压外伤、交通事故等事故相继发生,年轻患者股骨骨折的发生率也在提高。股骨颈骨折术后常发生骨不愈合、股骨头坏死、股骨颈短缩、髋内外翻畸形等严重并发症,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生活质量。
股骨颈骨折的首选治疗方式为手术治疗,包括手法复位内固定、人工关节置换术、复位内固定和人工假体置换术等。对于无法耐受较大创伤、无移位(Garden Ⅰ型和Ⅱ型)及年龄<60 岁的股骨颈骨折患者,临床上常选用内固定治疗[2]。目前主要的内固定方式空心加压螺钉(Cannulated compressive screws,CCS)的优点是手术简单、创口小,但缺点是并发症发生率高。为了提升内固定的疗效,降低并发症和失败风险,新的内部固定疗法被开发,称为股骨颈动力交叉钉系统(Femoral Neck System,FNS)[3]。股骨颈动力交叉钉系统是一种股骨颈骨折新型内固定方式,其能够提供成角稳定性和旋转稳定性,避免螺钉松动退出。因此,本文针对股骨颈动力交叉钉系统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进行分析,为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20 年3 月至2022 年7 月于我院就诊的43 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符合《Garden Ⅲ/Ⅳ型股骨颈骨折》的诊断标准[3];临床资料完整;闭合性股骨颈骨折。排除标准:严重凝血功能异常 ;存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病理性骨折。
根据不同的手术固定方式分为对照组(CCS组,n=23)和观察组(FNS 组,n=20),其中对照组男10 例,女13 例,年龄32-56 岁,平均年龄41.32±7.31 岁;观察组男15 例,女5 例,年龄31-53 岁,平均年龄40.74±7.25 岁。两组一般临床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
对照组采用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具体如下:患者取仰卧位,硬膜外麻醉和蛛网膜下麻醉后患肢手术区域消毒、铺巾,C 臂X 线机透视下闭合复位股骨颈断端,复位满意后,克氏针临时固定复位后股骨颈,依次植入3 枚导针,顺导针切开皮肤后,向股骨颈方向呈倒“品”字型打入3 枚平行CCS;C 臂X 线机透视髋关节正轴位,确认骨折复位良好,内固定位置良好后,取出导针,缝合切口。
1.2.2 股骨颈动力交叉钉系统
观察组采用股骨颈动力交叉钉系统治疗,具体如下:麻醉、复位方法与对照组组相同。C 臂X 线机透视下骨折复位满意后,在小转子下缘上方行4 cm 切口,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阔筋膜张肌,纵向分离股外侧肌,显露股骨近端,在股骨外侧皮质居中放置导向器,打入导针,保证导针在股骨颈正侧位片上处于居中、尖端位于软骨下5 mm,测深、开口,置入动力棒,再依次拧入锁钉、防旋钉,骨折端适当加压。C 臂X 线机透视髋关节正轴位,确认骨折复位良好,内固定位置良好后,逐层缝合切口。
1.3 观察指标
1.3.1 恢复情况
分别于患者术前、术后6 m、9 m 采用髋关节评分(Hip joint score,Harris)[3],包括疼痛、畸形、功能、活动4 个项目,总分100 分。分数越高代表恢复程度越好。
1.3.2 疼痛程度
分别于患者术前、术后2 d、4 d 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3],VAS评分分值为0~10 分,分数越高代表疼痛程度越高。
1.3.3 并发症
分析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主要包括骨折愈后不良、股骨颈短缩、股骨头坏死等。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21.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D)描述,两两间使用t 检验;计数数据采用例或率(n(%))表示,并采用χ2检验;均以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股骨颈动力交叉钉系统治疗促进功能恢复
两组术前Harri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的Harris 评分均上升,且观察组Harris 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的Harris 量表评分比较(±SD)
表1 两组的Harris 量表评分比较(±SD)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与术前相比,#P<0.05。
?
2.2 股骨颈动力交叉钉系统治疗降低疼痛程度
两组术前V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VAS 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术后2d、4dVA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的VAS 评分比较(±SD)
表2 两组的VAS 评分比较(±SD)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与术前相比,#P<0.05。
?
2.3 股骨颈动力交叉钉系统不增加并发症
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1.75%,观察组并发症率5.0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FNS 相较于CCS 可以更快地加快髋关节功能恢复,能达到更好的生活质量。
FNS 作为板钉系统,相对于CCS 有更强的固定强度,鼓励患者在术后即可下地开始康复锻炼,从而获得更好的髋关节功能,同时这也有利于减少长期卧床的围术期并发症[4]。通过采用Harris 评分表,将患者的髋关节功能状态数字化,结合表内4 个不同项目可以反应出患者在术后6 m、9 m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Harri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表明FNS 相较于CCS可以更快地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FNS 植入后若透视下见骨折断端仍有分离,可以在松开牵引后对断端进行加压固定,以利于骨折愈合。以往有学者研究显示,股骨颈骨折患者因手术创伤在术后出现较为明显的疼痛症状,而VAS 评分可直接反应出患者的疼痛程度[5]。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固定好FNS,可以缓解术后早期疼痛。股骨颈骨折的患者,手术后不能立即下地,恢复期长,有可能引起股骨颈缩短或股骨头坏死等并发症。FNS 是治疗股骨颈部骨折微创有效的内部固定系统,在断裂稳定性和生物力学研究中,FNS 可以提供比CCS 更强的角度稳定性[5]。并且,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占比低于对照组,说明对患者进行FNS手术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分析原因在于FNS 系统中防旋螺钉和螺栓主钉之间形成交叉固定角度,可提供稳定性,防止退钉等现象出现。
综上所述,FNS 治疗可以促进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康复,缓解疼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为临床治疗股骨颈骨折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