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园林春色如许

2023-12-06郭梅白羽洁

博览群书 2023年10期
关键词:杜丽娘昆曲粉色

郭梅 白羽洁

“美目盼兮,巧笑倩兮”,这句话形容“昆曲精灵”单雯最适合不过,明媚端庄又朦胧的面容与含蓄典雅的唱腔相映照,单雯以昆曲为媒介,通过含蓄蕴藉、珠圆玉润的南昆风格唱功和形神兼备的表演,令无数观众跨越时代高墙,得以想象杜丽娘、陈妙常、芸娘等戏曲著名女性角色的面貌与性格。在一遍遍重复的角色演绎中,作为一位出色的昆曲闺门旦、正旦演员,她无疑对角色有独到的见解——这些感悟帮助她更透彻地理解将要扮演的角色,也更引起观众对角色的共鸣,因此《步步娇:单雯说剧谈情》便应运而生。

与单雯擅长的领域相一致,这本书是一本关于古典戏曲的角色漫谈。结合自己多年演绎的经验和体悟,单雯从个人视角出发,通过对白素贞、杜丽娘、李香君、瑶芳公主、陈妙常、王瑞兰、白素贞、杨玉环、陈芸等十二位古典戏曲女性角色的人生际遇进行追踪、回溯,在阐释中结合当代文化加以解读。“故事简介”加“人物分析”的写作模式简洁大方又暗藏玄机,她对昆曲高雅文化的人生和感悟、与人物遭际相关的古典诗词、影视与文化皆不露痕迹地融入文章,与观众连接的形式虽不同,但如同昆曲给人的温和之感,《步步娇:单雯说剧谈情》娓娓道来、自然典雅的风格却与单雯的唱词风格可谓是殊途同归。

粉色,是温柔又美好的颜色,但粉色不仅仅是粉色。导演格雷塔·葛韦格在电影《芭比》的开头重塑了芭比世界,玩具真人化带来的恐怖谷效应随之显现——芭比每天早晨醒来都要像迪士尼公主那样笑着唱歌,假装吃早点,假装沐浴,假装按部就班地生活,和所有的芭比热情地打招呼。在被凝视的客体化位置上,女性真正的存在意义渐渐被抹去,因此读者看到杜丽娘,首先想到的是“封建礼教对女性正常情感和情欲的束缚”,杜丽娘成为承载这一主旨的一个符号,作为女性的她反而被逐渐忘却;看到《狮吼记》里的柳氏,第一反应是她悍妒又不守礼教,比如汪廷讷引用苏轼的《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不论苏东坡有无戏谑柳氏的意思在其中,“悍妇”的形象已经深深烙印在柳氏身上,我们在嬉笑的同时忘却了作者本人时代对“三从四德”的刻板强调。

时代瞬息万变,对这些女性角色的理解亦是,翻开书封,与粉色相对应的是热情浓烈的红色,不妨将这看作一种有趣的暗示:规定俗成的理解背后实则是各具风格、饱满可爱的女性角色,身為读者的我们看到了粉色与粉色相对应的温柔、贤淑、守礼等外界附加在女性身上的品质,而借助红色我们得以看到有血有肉的她们。她们来自《牡丹亭》《南柯记》《玉簪记》《雷峰塔》《蝴蝶梦》《长生殿》《狮吼记》《烂柯山》……她们身份天差地别、地位悬殊,她们脾性各异、活灵活现,又都无比动人。孔尚任经典作品《桃花扇》中的李香君,不再是以往传统“才子佳人”模式中刻板的“佳人”,她地位卑贱不受重视,却拥有一颗强大的灵魂,诚然在古代背景下,李香君的“自救”毫无成功的可能性,她的挣扎与归宿只能是入道门。单雯的叙述中最珍贵的一点便在于她对于李香君进步品质的发掘是基于“女性”,疾恶如仇、爱憎分明、充满热忱——这些珍贵的品质便是夸赞她的最好方式,而非通过验证李香君的品质“像男子”来完成对她的肯定。在对《南柯记》的解读中,单雯继续为瑶芳公主正名。谈及《南柯记》,太多人把重点放在淳于棼身上,而忽视了“南柯梦”的故事发展恰恰与淳于棼的妻子瑶芳公主密不可分。有如金庸《射雕英雄传》的女主角黄蓉,有如《鹤唳华亭》的女主角陆文昔,有如《观鹤笔记》中的杨婉,她们美好坚韧,聪慧独立,郭靖成长为一代大侠的历程中少不了黄蓉的帮助,厂臣邓瑛正是在杨婉的肯定与扶助下从一而终“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只因瑶芳公主,她的婚嫁,淳于棼才入了槐安国封官加爵;又因公主,她的薨殁,淳于棼才境遇落魄被驱出槐安国;也因公主,她的生天,淳于棼才凡心尽断,遁入空门”,正如单雯所期望的,“瑶芳公主的意义并非在于树立一个贤德妇人的标杆,更大程度上在于她打破了封建礼教背景下对妇女的禁锢”,她们不缺才能,缺的是照耀在身上的一束光。

粉色与红色的交织碰撞,晕染出更大的光圈,阳光照射,浮现在眼前的是斑斓色彩。透过《步步娇:单雯说剧谈情》,我们更能看到诗词、戏曲、潮流的碰撞交织。12篇漫谈人物的题目下,作者选配诗词作为引子,助读者形成对人物的初步感知。《长生殿之杨玉环:思念成就永恒的爱情》一篇开头以洪昇《满江红》做引,阐述贵妃杨玉环“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的爱情观,因为侧重爱情,因此《长生殿》中贵妃的形象相较于《梧桐雨》和《长恨歌》更加纯粹饱满;也因为侧重爱情,读者更能感受到贵妃的执着与悲哀,纵使人生充斥着无奈与妥协,但她仍是逆风执炬、义无反顾。单雯关于杨贵妃的解读正是围绕“爱情”展开,将历史上有关她的争议抛开,以更加纯粹的视角带领读者看清杨玉环有关“爱情观”的这一侧面。透过思考,你看到的是贵妃怎样的人生?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若是能在“红颜祸水”之外能从她的爱情本身出发去理解她的人生选择,杨玉环这个人物也就更加熠熠生辉了。借助《牡丹亭》之杜丽娘,作者重新抒发自己对电影《霸王别姬》的理解,又以《霸王别姬》为跳板再解读《牡丹亭》。对于程蝶衣而言,相比于他追寻什么,更重要的是他坚持追寻的选择,程蝶衣在死亡中坚持自己一直追寻的情感,杜丽娘在梦中追寻自己的欲望,借助“追寻”的动作,单雯不仅看到了杜丽娘追寻的事情欲而非爱情,也看到了作者在书写杜丽娘追寻背后的无奈——她巧妙地从“批判”的常规思维中跳脱出来,看到了《牡丹亭》更内里的亮点——汤显祖写尽了人生的无奈,透过杜丽娘,我们也会看到自己。又如在《雷峰塔》一篇的分析中,单雯从白素贞戏曲形象的演变立足,赞同符合时代的角色形象演变,以动画《白蛇·缘起》、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等贴近普通读者日常的例证将眼光跳出戏曲的范畴,真正优秀的改变一定是在保留原作内核的前提下进行,如《白蛇·缘起》在保留白素贞善良勇敢、敢爱敢恨的人物内核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利用现代技术演绎角色,滋养观众。对此例证的援引也是作者单雯对自己立场的再次强调:不要一以贯之以旧有眼光看待戏曲中的女性形象,任何时代都有局限,只有对现在的局限和以前的局限一视同仁,方能跳脱出局限更好理解作品中的女性角色和我们自己。

不能忘却的是,五彩斑斓的美固然令人心向往之,但蘸满颜色的画笔放入清水中却是一片污浊。剧作中的人物和我们隔着厚厚书页遥望,沉浸在她们的故事中时,我们是“局中者”,合起书页,也不该忘却自己是“局外人”,故而带着审视的思维理解作品和人物永远不会过时。《浮生六记》中的陈芸和沈复相知相伴共度一生,男子风雅女子可爱,却因天真葬送人生。绝对的自由与天真向来缺乏存在的土壤,太白天真洒脱,却因看不清时局屡屡受挫;嵇康旷达狂放,最终遭遇权贵杀害……天真恣意的代价是失去在沉浮世事中的历练,最终陈芸被坎坷磨难逼向绝路,辞世魂归。单雯在扮演角色中走过芸娘的一生,也一针见血地看到芸娘的悲哀正在于她的过度天真——如何在清醒与沉醉中找寻动态平衡?这正是每一个处在挣扎中的人应当思考的问题。《烂柯山》与《蝴蝶梦》中的女性角色崔氏和田氏,可以用现代流行语“渣”“坏女人”作对应—一人忍受不了穷酸生活迫使丈夫写休书,一人对丈夫真心不再无情别恋。须知流行语可以对人物行为直接定性,却也让故事中的曲折缘由渐渐流失。“贫贱夫妻百事哀”,作者单雯摒弃“是非对错”的二元对立价值观,更多从现实背景和女性的生存角度看待田氏和崔氏做出的选择,指责女性在婚姻當中失格行为的背后实则是对封建背景下女性艰难生存境遇的选择性忽视,这样的思考会让读者在审视其错误的同时多一分同情与考量。

寻根究底,《步步娇:单雯说剧谈情》是一本关于“戏曲科普”的书。不可否认,近些年来,戏曲面临着传承危机。当然,各种文化随着时代变迁等缘由或许都会存在危机,只不过现在被我们关注到的恰好是戏曲文化。鼓励、传播戏曲文化的方式千千万万,国家最高表演奖项梅花奖是中国所有演员为之终生奋斗的目标,这背后是专家和无数观众的肯定,重要性绝不可忽视。但寻根究底,不论是“我们”还是站在舞台上的表演者,都是一个个平凡的个体,可谁说平凡的个体就没有力量?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游戏“原神”云堇角色曲《神女劈观》糅合戏曲、传统武术、中国乐等多种元素,不仅唱段采用正宗的戏曲唱腔,在填词方面同样古色古香,引经据典且契合戏词体例,颇能引起观众共鸣,凸显传统戏曲的音乐元素的同时,也兼顾了新生代观众的感受。

此外,《步步娇:单雯说剧谈情》则是另辟蹊径,相较于前者,它或许难以迅速、广泛地传播,但“书”的形式更能承载“感悟”二字的重量,作为读者的我们也只有沉下心来抚摸书页,才能找准字里行间的奥秘,拼凑出自己的感悟。显然,多元的科普和推广方式各有所长,但它们都在为同样的一件事而尽力——戏曲文化的推广。它在试图走近我们,我们也要试图走近它。人的一生会有很多“第一次”,当“第一次”与戏曲有关,那它可以是第一次进入剧院看一场昆曲演出,是第一次买了一本有关戏曲的角色漫谈书籍,是第一次产生想要去读原文的念头。

文如书者,婉若丽树,穆若春风。透过单雯另辟蹊径且别开生面的漫谈,昆曲与我们的距离再次被拉近。不论舞台还是书本,都是与昆曲艺术近距离接触的机会,戏话人物,戏梦人生,若我们能透过这不同的“演绎”生发出对自己人生的一丝感悟,那一定要翻开这本书,会心一笑。

(作者郭梅系杭州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白羽洁系杭州师范大学文学院2020级本科生)

猜你喜欢

杜丽娘昆曲粉色
昆曲
《牡丹亭》梦境对杜丽娘人物形象的塑造与解读
“一生爱好是天然”
粉调幽然
粉色木耳你见过吗?
大江东去浪千叠——百戏之祖“昆曲”
嘿!粉色男孩
补园和昆曲
爱在昆曲里,化成一片旧时月色
花开一朵,至情绽放——从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看杜丽娘